廣州海珠溼地發現國家Ⅱ級保護植物美冠蘭

2020-12-16 閃電新聞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

11月28日,粵港澳大灣區海珠溼地植被生態修復科考大賽決賽暨閉幕式在中山大學南校園懷士堂舉行。記者獲悉,經評委組認定,此次大賽發現了兩種以往未被在海珠溼地記錄到的新物種——鞭簷犁頭尖和美冠蘭。

據資料記載,鞭簷犁頭尖以往未有在廣州主城區被發現的記錄,而美冠蘭作為國家Ⅱ級保護植物,此次科考發現在海珠溼地有零星分布。

9月26日,作為「全民科學家」項目的一次大膽嘗試,海珠溼地、中山大學與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協會聯袂發起粵港澳大灣區海珠溼地植被生態科考修復大賽。

大賽一共有來自廣州、深圳、佛山、香港、澳門等地45支隊伍354人進入初賽,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師生、社會各界植物愛好者以及廣大志願者。前往海珠國家溼地公園進行實地考察上千餘人次,調查了221個群叢,全面涵蓋了海珠溼地。參賽隊伍基本上完成了調查任務,而且很多隊伍都開展了自主選題的研究,研究方向涉及藥物植物、入侵生物、浮遊生物、昆蟲、遙感監測等多方面。

經過專家委員會對初賽調查報告的慎重評審,優中選優,評選出了前10名進入決賽。決賽通過現場匯報和答辯的形式,由權威專家組評選出特等獎(1隊)、一等獎(2隊)、二等獎(3隊)、三等獎(4隊),以及優秀獎(25隊)。

中山大學二級教授、中國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彭少麟表示,本次大賽打造了一種科研和科普有機結合的新模式,培養了社會各界對植被生態恢復的理解,有效加深粵港澳大灣區在溼地生態恢復方面的合作。

彭少麟還認為,海珠溼地經過八年的努力,不僅有良好的生態修復成效,還有服務功能,通過賽事梳理溼地植被狀況,將有助於為接下來的修復提供決策依據。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陳倩

審籤 | 吳瑕

實習生| 謝智敏

相關焦點

  • 東莞發現成片珍稀野生無葉美冠蘭
    據報導,在東莞,僅在虎門的白石山上發現過一兩株。最近,東莞市厚街新圍社區一村民在大嶺山厚街段一深林間,竟發現了成片珍稀野生無葉蘭花,數量約有十多株,每株約有20~30朵花,花色呈黃褐色。經華南植物園蘭科研究員確認是「無葉美冠蘭」,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找水源時意外發現蘭花叢阿坤是新圍社區的茶農,在大嶺山厚街段一山頭裡種植茶葉。
  • 廣州海珠發布《生態灣區,無界溼地——海珠·溼地宣言》
    1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環境生態安全與綠色發展」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在廣州開幕。  論壇現場,來自政府、高校和科研機構等與會代表圍繞海珠溼地等粵港澳大灣區溼地保護進行交流和探討,並發表《生態灣區,無界溼地——海珠·溼地宣言》。
  • 學員招募| 廣州海珠溼地自然學校種子導師培養計劃
    廣州海珠溼地自然學校種子導師培養計劃簡介▼廣州海珠溼地自然學校成立於2015年2月2目前已成立有澳洲荒野保護協會分會、馬來西亞砂勞越荒野保護協會分會、馬來西亞荒野保護協會分會、馬來西亞沙巴荒野保護協會分會。2000年,他赴新疆參加大學生綠色營考察活動。憂心於中國生態環境破壞的日益嚴重,2007年開始至今,他每年帶領一批資深的荒野老師來大陸開展自然講解員培訓。希望培養的自然解說員能夠帶領公眾走進自然,體驗自然之美,從而更有力量地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
  • 海珠溼地三期今起可預約入園 每天總人數不超200人
    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簡稱「海珠溼地」)「上新」了。16日,海珠溼地三期建成開園,並於17日針對有科研監測、研學需求的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團隊實行有限預約入園。因屬於核心保育區,海珠溼地三期暫不接待大規模遊客,每天入園總人數不超200人。
  • 城央「綠心」將更美!海珠溼地多了個實驗室
    城央「綠心」將更美!這裡就是城市中軸線上最大的國家溼地公園——海珠國家溼地公園!為進一步改善海珠溼地的水環境質量提升溼地水生態系統功能近日廣東工業大學與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共同建立的「溼地水環境與水生態研究實驗室
  • 珠江觀潮|海珠溼地為啥能「火出圈」?
    日前,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准,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簡稱「海珠溼地」)將代表中國角逐2019年度第12屆杜拜國際可持續發展最佳範例獎(簡稱「杜拜獎」)。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這天,海珠溼地更「火出圈」,形象片「霸屏」美國紐約時代廣場中國屏。
  • 被壓在裝修板下的「美冠蘭」,救還是不救?好糾結!
    無意間在停車場旁邊原本堆放裝修板的位置發現一株被壓很久的「美冠蘭」具體啥品種,小編也不知道,工人把裝修板搬走才發現這裡有一株的,小編在想要不要救這株「美冠蘭」,如果不移走估計要不了多久就死了,移走也不知道能不能養活,還有就是這貨是二級保護植物!糾結,到底移不移走呢!
  • 廣州海珠溼地擬與周邊社區共建生態緩衝區
    廣州海珠溼地擬與周邊社區共建生態緩衝區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2020-07-24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李煥坤圖/海珠溼地提供7月24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處獲悉,海珠溼地周邊或將迎來一片生態緩衝區。
  • 滿歸林業局貝爾茨河溼地公園發現65株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大花杓蘭
    日前,工作人員在滿歸林業局貝爾茨河溼地公園內發現了成片分布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大花杓蘭。雖然此前有人在溼地內發現有零星的大花杓,但一次性發現65株實屬罕見。大花杓蘭是我國一級瀕危保護野生植物,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因為對生長環境要求十分苛刻,所以野生分布數量並不多。
  • 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秘書處在海珠溼地掛牌
    新華網廣州8月9日電(張詩欣、周穎)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秘書處9日在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掛牌。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位於廣州中心城區,是我國特大城市中心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態綠核,被譽為廣州「綠心」。蔡冠深說,海珠溼地毗鄰海珠創新集聚區琶洲,本身又有優良的生態環境,因此將秘書處落戶於此。【來源:新華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水蕨 | 挺常見的一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
    對於我這個致力於研究植物、保護植物的植物人來說,類似的是便是在沒有打理和照料的屋頂上,自然生長出幾十上百株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這只能說也是一種因緣巧合吧。分布地區廣,生境也不是很特殊,似乎在以前應該是一種很常見的植物才對。
  • 景致記錄:廣州市海珠溼地,城市的南腎,一座複合型的花果園
    廣州市南面就有海珠溼地,當地人稱南腎。廣州市北面就有白雲山,當地人稱北肺。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地處廣州中央城區海珠區東南隅,總面積1100公頃,要知道,這可是在寸土寸金的廣州啊。周末去海珠溼地公園,一大早就要進公園門,還得趕緊往水塘那邊去。
  • 稻田不只稻花香,2019海珠溼地清塘節暨魚王爭霸賽「魚王」到底花落...
    稻田不只稻花香,2019海珠溼地清塘節暨魚王爭霸賽「魚王」到底花落誰家?2019-11-26 10:3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方都市報        瀏覽量: 2992 次 我要評論
  • 首屆國際設計家年華暨廣州海珠溼地國際音樂節12月廣州舉辦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4月27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T.I.T創意產業園舉辦廣州市第90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創意廣州,同心戰役」專題),記者從會上獲悉,2020廣州設計周將於12月3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與廣州國際採購中心同步開幕。
  • 綬草,線柱蘭,美冠蘭……什麼是「草坪三寶」? | 少年科學粉
    比如在祖國華南地區的大都市裡,許多草坪上都生長著3種野生的蘭科植物,它們曾被植物愛好者冠以「草坪三寶」的美稱。按照花期,最先出場的是大公主——線柱蘭,它屬於蘭科線柱蘭屬。在華南,線柱蘭似乎扮演著「報春花」的角色,每年線柱蘭一開,植物愛好者們便拉開了「刷花」(即拍花)的序幕。綬草屬於蘭科綬草屬。
  •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蕨類植物:蘇鐵蕨
    國家Ⅱ級瀕危
  •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蕨類植物:中國蕨
    國家Ⅱ級
  • 溼地植物知多少
    溼地植物是指在積水或土壤過溼的生境中生長並能完成其生活史的植物,主要包括水生植物(挺水、浮葉、漂浮、沉水植物)、沼生植物、溼生植物、鹽生植物以及一些中生的草本植物。 溼地兼具陸地和水體的雙重特性,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方。第二次全國溼地調查我國溼地有溼地植物4220種,溼地植被483個群系。
  • 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瀕危珍稀植物:水松
    國家Ⅰ級瀕危重點保護
  • 內蒙古扎賚特綽爾託欣河國家溼地公園歡迎你
    2016年12月,國家林業局「關於同意天津薊縣州河等134處溼地開展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工作的通知」(林溼發[2016]193號),我旗扎賚特綽爾託欣河溼地被確定為國家溼地公園試點。綽爾託欣河國家溼地公園屬溼地與森林複合的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因其生態類型特殊,植被類型獨特,既是北方重要的生態屏障,又是中國重要的植物基因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