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冬天,被阿詹圈粉,她獲得《奇葩說》第六季總決賽的BB king,實至名歸。
當時的收官夜的開場十分歡快,主持人們豪氣派發紅包,全場一片喜慶。
直到終究辯題出現:「終其一生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你會後悔嗎?」
我有種被箭刺穿心臟的痛感。
如果我問你這樣一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
這其實是一個沉重又走心的問題,直接影響著辯手的心情。
就連平時段子亂飛,幽默感十足的小黑,也衍生到北漂的苦,拼命工作,連生活都讓他窒息十足,最終還是落下一個「平凡人」的稱呼。
而正方辯手李思恆在聽完小黑的煽情之後,直接上場diss辯題太雞湯,說像深夜雞湯,公眾號那群標題黨那種——雖然並不認可。
可他吊兒郎當一番之後,話鋒一轉,竟然也走起了「催淚」情節。
沒想過這麼「潑」的他,卻是一個自卑,怯懦的人。
而自己站上了這個舞臺,那一份勇氣,就讓他覺得不平凡!
而學術派的龐穎,那麼睿智的女孩也有自己的煩惱,她把道理說的有根有據,卻不懂得做節目效果共鳴。
她說:「我的開頭是秦教授的,我的結尾是肖驍的,中間是康永哥的,然後我表演的很精彩,可是我來過嗎?」
這麼完美的劇本,獨獨失去了她自己的本真。
而詹青雲和邱晨這邊,更是上演了師徒版的神仙打架!
他拋棄往常的辯論背稿方式,以平行世界的身份給詹青雲寫了一封信,深情貼心地回顧了阿詹精彩而又平凡的一生,並且強調不許給她回信。
這可讓詹青雲無奈地說了句:「我真後悔認識了邱晨。」
不過阿詹可不是個「好惹」的女人,她曾經N次上了熱搜,是公眾號頭條的熱門人物。
雖然這一封信突然襲來,她亦沒有亂了自己的陣腳,沉著冷靜的開懟。
她聰明地先把「後悔」挑出來,否認負面事實,然後再闡述「平凡」沒有想像中的容易,舉了很多個例子,然後回歸上奇葩說這個經歷上。
她很有魅力,有理有據也有情有意。
而阿詹最大的黑粉頭子二排胡老師,更是犀利地把辯題的受眾群體直戳場下這群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憑著自己的專業能力,劃重點講道理,扎心能力一流!
肖驍也不是個「省油」的人,直戳反方痛楚,靈魂拷問:「平凡根本不是追求過來的,而是為了逃離風險,只保平安!」
這一句話,直接讓我淚奔!
我們每一份平安,都是有人為我們買單。
正如黃渤最後所說的: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這是我唯一一檔全季看完的綜藝,喜歡裡面所有的辯手,他們有血有肉,有情有愛。
《奇葩說》第六季的所有辯題,加起來就是我們的生活精神準則手冊。
在辯論「精緻窮」的辯題裡,詹青雲說出了當代年輕人的生活現象——被社會定義的精緻束縛了太多,甚至為了「精緻」而「精緻」只是圖那一份虛榮。
在半決賽辯題中「父母觀念過時還固執己見,該閉嘴還是battle」時,一度揭露兩代人殘忍而真實的相處方式。
傅首爾提出「不要代表這個時代淘汰父母」,是否能夠成功的安撫年輕人那顆煩躁的內心?
包括這兩天頂上熱搜的「22歲女生拒養2歲弟弟」,與他們曾辯論的那個話題「生二胎該不該經過老大同意」相撞,這些辯題的確扎紮實實地戳到了許多人的痛點。
在《奇葩說》第六季的舞臺上,把生活中面臨的對人對事觀點從正反兩面去解剖,雙方辯手需要從自己的立場去思考。
其實也是站在不同的觀眾角度去「說真話」——就如同那個在二胎事件裡經常隱形的「老大」星悅,終於站在了臺前。
很多網友把《奇葩說》裡的所有「奇葩」辯手單一挑出來抨擊和批判,我不能理解他們為何這樣做?是他們的話說中了你們的心,戳到了痛點了嗎?
不願去承認,所以用憤怒掩飾自己的「痛」,的確是個很明智的做法。
他們只是辯手,必須站在各自的觀點去辯駁,並不代表他們心中一定這樣去思考,而是站在這個已有的論點去反推而已。
至少我覺得這季《奇葩說》啟發了我的人生,讓我能夠從多個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情,不再那麼自私地把自己站立在道德的最高點去評判那些我不認同的觀點。
好了,很感謝你耐心地看完這篇文章,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如果你贊同我的觀點,不妨文末點個讚關注@洱小北:如果你有更多不同的見解,歡迎在下文評論區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