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琉森音樂節以「生活就是現場」為主題再度回歸

2020-12-11 澎湃新聞

原創 乘以0 經典947

「歡愉」,這本是今年琉森音樂節的主題,無奈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節奏,主辦方們不得重新規劃,把舉辦日期縮短為10天,以「生活就是現場」為名呈現9場音樂會,主要召集居住在瑞士的國際音樂家,無需歷經長途跋涉。

©kkl-luzern.ch

因此,住在琉森的瑞典指揮家赫伯特·布隆斯泰特受邀出場執棒。現在93歲的布隆斯泰特可能是當下最年長的現役指揮家了。1979年,他首度作為客席指揮執棒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四年前則與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再次來到這裡。今年的音樂節,則是他與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的首度合作,鋼琴獨奏由阿格裡奇擔當。

©PETER FISCHLI / LUCERNE FESTIVAL

貝多芬《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今年恰逢樂聖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兩位音樂家將合作帶來貝多芬的《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當貝多芬在維也納紮根沒多久便寫下了這部作品,取得了不菲的口碑,無論是中產階級還是達官貴人都讚不絕口。顯然,貝多芬秉承了維也納古典學派的傳統,在藝術上也不斷求變,鍛造出自己的風格。彼時他的音樂已透出一定的自由精神,獨奏家必須富有想像力才能遊刃有餘地處理好這些主題。此外,貝多芬也用到了當時傳唱於歐洲街頭的旋律,在《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三樂章中,一些偏東方色彩的音樂可被耳聞。

事實上,無論是對阿格裡奇還是琉森音樂節,這部《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都有著不一般的意義。8歲的阿格裡奇在布利諾斯艾麗斯首次登臺時就曾獻演此曲。1939年,當時正住在琉森的拉赫瑪尼諾夫也在音樂節上首次以獨奏家身份演奏了這部作品,頗具史料價值。

在本周六和周日兩天所放送的今年琉森音樂節兩場音樂會中,都包含了這部《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此外樂隊還將分別帶來貝多芬的《D大調第二交響曲》和《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

其實,從第二交響曲起,貝多芬的音符中已散發出一種躁動和叛逆。有人曾說,海頓的音樂中有很多反差極大的段落,但目的更多在於引起聽眾的興趣,給人以驚喜,而貝多芬則不同,他更傾向於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舞臺上的藝術家們,在需要保證充足社交距離的前提下將以何種風格呈現這部作品,無疑是我們聆聽時所期待的。

©beckmessersquill

格施塔德梅紐因音樂節

琉森音樂節的創立歸功於託斯卡尼尼,也得益於這片得天獨厚的環境,正因如此,才引得一位又一位傳奇音樂家踏足於此,最終打造出音樂的「生態圈」。

格施塔德梅紐因音樂節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格施塔德位於瑞士西南部,靠近阿爾卑斯山,是當地著名的觀光和療養勝地。1956年,當時的旅遊局局長保羅·瓦倫丁詢問小提琴大師梅紐因是否願意在夏季舉辦一些音樂會,梅紐因不假思索地同意這個想法並付諸實現,一年後音樂節在薩嫩的聖模里西斯教堂響起。

1957年8月4日和8月6日,四位傳奇音樂家齊聚一堂舉辦了兩場獨奏音樂會,他們分別是大提琴家莫裡斯·根德隆、鋼琴家班傑明·布裡頓、男高音彼得·皮爾斯及梅紐因,自然而然地,音樂節的名稱也被冠以梅紐因之名。一年後,蘇黎世室內樂團也受邀參加,高山的壯麗景色給了藝術家們靈感,也吸引了樂迷們趨之若鶩。

1977年,梅紐因在倫敦創立國際梅紐因音樂學院,為培養青年音樂精英奠定了基礎,後來該校的管弦樂團也成為音樂節的核心支柱。在音樂節的發展歷程中不乏高光時刻,如恩斯特·布洛赫百年誕辰音樂會、向布裡頓致敬、以及紀念巴託克訪問格施塔德四十周年等專場演出。

©gstaadmenuhinfestival.ch

在格施塔德從事音樂節活動40年後,80歲的梅紐因決定自1996年起將交接棒遞給年輕人,拉脫維亞小提琴家吉東·克萊默便是這一人選,他以對古典和現代作品的透徹詮釋而著稱,為這個阿爾卑斯山區的音樂節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2年,音樂節做出一個大膽、具有開創性的決定:不再由一位傑出的、具有國際知名度的藝術家來領導,而是既能促進音樂節發展、又懂得資源整合的藝術管理者來領導,曾擔任過巴塞爾室內樂團經理的克里斯多福·繆勒成為現任的藝術總監,他的坦率及在藝術上的好奇心,使之可以沒有任何「先入為主」的負擔來掌舵音樂節的未來發展。

克里斯多福·繆勒 ©jungfrauzeitung

俄羅斯鋼琴家亞歷山大·曼尼科夫

本周的《947愛樂廳·歐洲現場》就將帶來今年格施塔德音樂節的三場節目。原本在今年4月,俄羅斯鋼琴家亞歷山大·曼尼科夫和德國小提琴家伊莎貝拉·福斯特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獻演貝多芬的小提琴奏鳴曲全集,無奈因疫情不得不作罷,無疑令人遺憾。

如今,鋼琴家亞歷山大·曼尼科夫將在周四(10月1日)的節目中與大提琴家修兒·嘉碧妲(也是瑞士索爾斯堡音樂節的創始人)合作。

曼尼科夫所錄製的唱片獲獎無數,自身也對早期樂器持有很高的興致,這次節目中他就將演奏古鋼琴(fortepiano)。

在一次受訪中,他曾表示:「當一個人演奏一首協奏曲時,決不能涇渭分明地認為『我是獨奏家,哪位是指揮家,哪位是樂團成員』,如果有這種想法,簡直是胡說八道。事實上,我們都以音樂家的身份在共享一個舞臺,努力呈現作品。當然在一些獨奏部分,獨奏家還是要適當體現個性,呈現某種音樂理念,但這不代表獨奏家更有價值和更重要,如果面對的是莫扎特的作品,那個時代樂器之間的差別就更小了」。

亞歷山大·曼尼科夫 © nordicartistsmanagement

不過,比起舞臺上的演出,曼尼科夫更喜歡在錄音室內好好打磨,「如果第一次不成功,你可以再嘗試一次,這在音樂會上是做不到的,因為你只有一次機會,而錄音室內我會感到更舒服」。他也不認為錄音室扼殺了音樂的活力和靈感——「無論如何,聽眾都是存在的。音樂廳裡是藝術家和觀眾的互動關係,錄音室內則轉換成藝術家和作品的互動關係,所謂的『聽眾』是需要自己想像的,會出現在未來某個時段」。

古典音樂圈有兩極性。在「市場份額」看似不斷縮水的當下,只有一些著名的音樂家才會非常忙碌,合約不斷,而其他人則難免被淡忘。但這是一對矛盾體,要在藝術上理解地更為周全,就必須靜下心好好打磨和學習,而不是連軸轉地演出。

曼尼科夫舉例,如果某個獨奏家當晚要演奏舒伯特的奏鳴曲,他不應該在早上從一個半球飛到另一個半球,取而代之的是應當在這個城市呆上一年,經常在森林裡散散步,每天至少保持20分鐘的思考。古典音樂有著複雜的架構,聆聽技能需要後天培養,這也是為什麼音樂家和觀眾都必須不斷學習的原因所在。在18世紀,音樂更多是為了娛樂,而如今這一角色定位發生了很大變化,唯有掌握它才懂得如何享受其中。「當然,如果大家聽巴赫的《馬太受難曲》,它的音樂美學如此純粹,以至於聽者即使在完全不知道背景知識的情況下,就會覺得自己在和一件偉大的作品打著交道,但不是每一首古典音樂都如此」,曼尼科夫如是說。

眾所周知,《947愛樂廳·歐洲現場》的節目音源由歐洲廣播聯盟提供。同樣,該組織還為歐洲18歲及以下的青少年設立了「歐洲青少年音樂家電視比賽」。

1984年,荷蘭小提琴家伊莎貝爾•範•基倫在當年的比賽中一舉奪魁,經全歐洲現場直播後被數百萬人所認識。她忠於音樂,演繹富有建設性,熱情活潑,鼓舞人心。伊莎貝爾多才多藝,除了小提琴外,她在中提琴上也投入了同樣多的精力,並創辦有自己的室內樂節——1997年至2006年,她一直擔任代爾夫特室內樂節的藝術總監,同時舉辦大師班。作為獨奏家,與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柏林愛樂樂團、東京NHK樂團也有過合作。自2012年秋季起,她在琉森應用科技藝術大學擔當小提琴、中提琴和室內樂教授。

本周二(9月29日)的節目中,伊莎貝爾將與其他幾位樂手一起,演繹貝多芬、舒曼、福雷的三部室內樂精品,這是今年瑞士邁林根音樂節上的一場演出,該音樂節每年七月份在位於瑞士伯爾尼州人口不到五千人的市鎮邁林根舉辦,大約持續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舉辦地是當地著名的米歇爾教堂,這是一座17世紀的歷史建築,典雅的藝術環境和濃鬱的文化氣息為前來的觀眾帶來別致難忘的觀賞體驗。

《947愛樂廳-歐洲現場》收聽方式:打開收音機,調到FM94.7經典947,或是用手機打開阿基米德APP搜索「947愛樂廳 歐洲現場」,即可收聽。

《947愛樂廳-歐洲現場》首播時間:每天20:00-22:00 重播時間:次日0:00-2:00,10:00-12:00

2020瑞士索爾斯堡音樂節

9月30日(周三)20:00放送

鋼琴:安德烈斯·席夫爵士

巴赫《E大調前奏曲與賦格》

貝多芬《E大調第三十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降A大調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c小調第三十二鋼琴奏鳴曲》

2020瑞士格施塔德梅紐因音樂節

10月1日(周四)20:00放送

大提琴:修兒·嘉碧妲

鋼琴:亞歷山大·曼尼科夫

貝多芬《F大調第一大提琴奏鳴曲》

費迪南德·裡斯《A大調大奏鳴曲》

貝多芬《D大調第五大提琴奏鳴曲》

2020瑞士格施塔德梅紐因音樂節

10月2日(周五)20:00放送

小提琴:帕特裡夏·科帕奇斯卡婭

鋼琴:喬納斯·阿洪恩

勳伯格《小提琴與鋼琴幻想曲》

貝多芬《c小調第七小提琴奏鳴曲》

韋伯恩 為小提琴與鋼琴而作的《四首小品曲》

貝多芬《A大調第九小提琴奏鳴曲「克魯採」》

2020瑞士琉森音樂節

10月3日(周六)20:00放送

指揮家:赫伯特·布隆斯泰特

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

鋼琴:瑪塔·阿格裡奇

貝多芬《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貝多芬《D大調第二交響曲》

2020瑞士琉森音樂節

10月4日(周日)20:00放送

指揮:赫伯特·布隆斯泰特

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

鋼琴:瑪塔·阿格裡奇

貝多芬《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

由經典947(FM94.7)與歐洲廣播聯盟(EBU)合作呈現,全國唯一一檔每天播出來自歐洲名家名團與音樂節最新現場音樂會實況的節目。自開播之日起就受到聽眾和業內專家的密切關注與一致好評,頗具影響力。

廣播收聽方式:上海地區聽眾可打開收音機調至FM94.7收聽

手機收聽方式:下載阿基米德APP,搜索「947愛樂廳 歐洲現場」,進入節目社區收聽及回聽往期節目

主播/統籌:周婕

編輯製作:周婕、小鈴、晨曦、應玥、長纓

融媒體:應玥、晨曦

監製:舒強、顧振立、紅柳

撰文:x0

原標題:《947愛樂廳·歐洲現場 | 今年琉森音樂節以「生活就是現場」為主題再度回歸》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琉森音樂節8月「歸來」,10天開9場音樂會
    琉森音樂節回來了!受疫情影響,琉森音樂節曾在4月宣布取消今年的夏季音樂節(原定8月14日-9月13日舉行、以「歡樂」為主題),這也是82年以來,夏季音樂節第二次被取消。琉森音樂節以另一種形式,宣告回歸。8月14日-8月23日,10天時間裡,琉森音樂節將以「生活就是現場」(Life is live)為名,舉辦一個全新的、簡短的、集中的音樂節,與琉森城的觀眾分享充滿活力的、獨特的現場音樂體驗。音樂節共有9場音樂會,主要由居住在瑞士的國際音樂家坐鎮。
  • 瑞士琉森音樂節取消,82年歷史上第二次
    來源:【澎湃新聞記者 廖陽】當地時間4月29日,受新冠疫情影響,瑞士琉森音樂節宣布取消今年的夏季音樂節。這是1940年以來,夏季音樂節第二次被取消。「這個決定非常痛苦。」琉森音樂節藝術總監麥可海弗裡格說。直到最後一刻,組委會仍希望舉辦夏季音樂節,他們苦苦掙扎,並考慮過每一種可能性。但在瑞士聯邦委員會發布最新決定,要對未來幾個月內的公共活動進行廣泛限制後,組委會不得不取消原計劃8月14日-9月13日舉行,以「歡樂」為主題的音樂節。「你可以想像這個決定有多痛苦。
  • 琉森音樂節取消夏季演出
    當地時間4月29日,瑞士琉森音樂節正式宣布,受疫情影響,取消2020年8月14日至9月13日的夏季演出。官方表示,這是一個非常困難和痛苦的決定,直到最後一刻,他們仍然希望能夠舉辦音樂節,考慮了很多方案,也研究了所有的可能性,但根據瑞士聯邦委員會的最新決定,未來幾個月,聚集性的公共活動都將受到限制,音樂節只能取消。
  • 2020琉森音樂節宣布取消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瑞士琉森音樂節宣布取消今夏(8月14日至9月13日)所有的演出安排。 所有琉森音樂節的會員和已經購票的觀眾北京時間4月29日凌晨都會接到琉森音樂節組委會的一封郵件,音樂節總監米夏埃爾·海夫裡格在郵件中宣布:取消今年琉森音樂節的所有演出。
  • 2020琉森夏季音樂節正式宣布取消
    由於新冠疫情,琉森音樂節(Lucerne Festival)遺憾地宣布取消2020夏季音樂節。音樂節原定於2020年8月14日至9月13日舉行。由於瑞士政府昨日宣布規定,按照現行衛生條例不宜舉辦音樂會,也不可推遲。
  • 2020琉森音樂節取消夏季演出,組委會期待秋末能重聚
    新京報訊 當地時間4月29日,瑞士琉森音樂節官方宣布取消2020年夏季的音樂節演出,在公告中,組委會表示「直到最後一刻我們都在期待夏季演出能進行,我們考慮過任何一種能讓演出繼續的方式,但看到瑞士聯邦委員會(Swiss Federal Council)最近出臺對未來幾個月內的公共活動進行廣泛限制的決定後
  • 重磅福利|琉森音樂節將限時免費播出4場傳奇作品
    疫情期間,演出的暫停沒有阻止各個樂團分享藝術的腳步——吳氏策劃獨家代理的瑞士琉森音樂節就為廣大藝術愛好者們開放了他們因複雜的版權關係而尤為珍貴的資料庫。4月1日至4日,琉森音樂節將通過世界古典音樂最大在線平臺Medici.tv,於瑞士當地時間每天19:00限時免費放送一部傳奇作品,每部作品保留時間為24小時。對於古典音樂愛好者來說,是不可錯過的視聽盛宴!
  • 融創·雁來湖小鎮——理想生活音樂節
    全城樂迷們齊齊聚集在這,為將 2020 缺失的音樂節補回來,盡情投入到音樂帶來的喜悅和派對中,釋放壓力,擁抱音樂現場的熱情浪潮。 山湖最IN音樂節 豐富表演精彩綻放現場數千人伴隨著將音樂撫慰心靈和傳遞情感的能量達到最大化。一首首搖滾樂將現場的氛圍徹底點燃,用音樂驅散了冬日的寒冷。平衡車賽場 看萌娃「十八般武藝」
  • 【活動】今年的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歌單確定啦!
    我們邀請愛廣播、愛音樂、愛生活的你們一起共享這場大自然的藝術盛宴用音樂撫慰人心在自然享受生活~往年,音樂家們是舞臺上的「明星」今年,我們讓你成為「辰山最閃亮的星」你不僅可以坐在大自然中聆聽音樂會我們還將為你在辰山
  • 摩登天空將打造兩檔音樂綜藝 「草莓音樂節新主題為「RE「
    作為草莓音樂節的主題,在2021年這個疫情後的時間點,「RE」又有著重新開始的含義。摩登天空正在籌備中的兩檔音樂綜藝——《草莓星球來的人》定位為「宇宙首檔戶外音樂節競演真人秀」,30組音樂人通過競演的方式奪取登上草莓舞臺的機會。《慢遊旅行家·樂享季》展示音樂、音樂人、城市文化。
  • 2019戰馬音樂節中秋開跑,音樂「山海」登陸成都上海
    從深山秘境走出的央吉瑪、吟唱地中海仙樂的阿娜·阿萊凱德、取材全世界自然文明的黑森林樂隊,其不同的背景經歷與音樂脈絡皆完美詮釋了今年的主題「山海」;他們將山海之間最富有生命力的旋律,穿越時空的屏障,帶給觀眾音樂世界裡無盡的山珍、海藏。
  • 上海音樂廳發布新樂季,mini音樂節和玲瓏國樂回歸
    新年到來之際,即將過完90歲生日的上海音樂廳,對外發布了2021音樂季1月-7月內容,包括60場音樂會。mini音樂節和玲瓏國樂回歸因為大修,上海音樂廳品牌項目「mini音樂節」遠離觀眾視線多時,明年5月,mini音樂節將正式回歸。
  • 宓多裡將攜琉森節日弦樂團重現經典
    1982年祖賓.梅塔聽到了她的演奏,隨後邀請她參加紐約愛樂樂團傳統新年夜的演出,這場首演成就了她的傳奇和隨後的音樂生涯,現場的觀眾們起座歡呼,當時的她只有11歲。宓多裡用自己的天賦與執著,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音樂之路,打破了年齡、種族、社會、地理的疆界。
  • 2020年南寧市青秀綠野音樂節熱力唱響
    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韋佳利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7日訊(記者 胡瑞陽 實習生 何佳 韋佳利)12月6日,為期3天的南寧市青秀綠野音樂節落下來帷幕,廣西數支本土樂隊為樂迷們獻上的精彩演出,回味無窮。在音樂節現場,炫彩奪目的聚光燈,魅力四射的舞美,滿腔熱血的嘉賓,一場場聲勢浩大的音浪……讓在場觀眾享受一場極其震撼的「音樂大餐」,隨著強勁的節拍舞動著、享受著。「我高中就開始來看綠野音樂節,今年看到了很新面孔,能感受到音樂節風格越來越多元化,期待在綠野音樂節聽到更多有深度、能表達青年態度的作品!」連續5年參加綠野音樂節的樂迷韋俊光激動地說。
  • 這絕對是今年最特別的一場音樂節!
    全程圍觀了這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我感觸其實挺深刻,從最開始的《獻給2020》到最後結尾的《致敬2000》,一個首尾銜接的環,卻在這場音樂節裡,講述了關於音樂力量的完整故事。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的主題口號是「音樂不停息」,聽起來是在線下演出受到疫情影響之下的如常照舊,如約而至。
  • 2020迷笛音樂節主題公布!<迷笛節20年>
    今年迷笛音樂節全年主題是:<迷笛節20年>20年前的4月30日,迷笛音樂節正式誕生,在這20年中,累計超過數百萬人在迷笛音樂節擦肩而過相視而笑、駐足擁抱……如果2020不是這樣的開始,沒有疫情,相信今年的五一將會是搖滾樂迷的狂歡
  • 今年音樂節門票這麼貴?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音樂節停辦了很久,Livehouse也不開門,這導致很多人想看演出的迫切心情被迫憋了大半年。而這些人裡不但有樂迷,還有音樂節主辦方。大家一直憋到今年8月份,疫情一控制住,音樂節的主辦方,便像發瘋一樣的開始宣布舉辦音樂節。
  • 今年BBC逍遙音樂節首場線下演出,用音樂打破「寂靜」
    眾所周知,逍遙音樂節以時間跨度長(每年7月至9月)、參與人數多(主場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可容納5000人)著稱。然而苦於疫情的不確定性,今年音樂節最終給出了一個相對摺衷的方案——前期主要以播放往年演出錄像的方式進行,最後兩周開啟現場演出,但不設場內觀眾。
  • 陸續回歸 線下音樂節變陣鋪新局
    而今年的音樂節同樣也出現更多新花樣,包括體育、超跑、市集等多種元素均與音樂節融為一體,以尋求獨特性避免同質化。8場蓄勢待發在樂迷的翹首期待下,越來越多的音樂節正式定檔,準備來一場音樂盛宴。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未來一個月內,已有8場音樂節蓄勢待發。
  • 2020年第一場草莓音樂節官宣!
    2020草莓音樂節正式回歸!目前已確定舉辦城市有6+個首個官宣城市:海南!海南!海南!海南只一個著名的旅遊大省,每年去海南旅遊的遊客不計其數,都是被海南的景色吸引了過去,現在2020海南草莓音樂節也要把你們給「勾引」過來了,你有沒有試過在風景優美的地方處著海風來一場音樂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