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技巧——下山的正確姿勢

2021-02-13 深呼吸俱樂部

對戶外愛好者來講,下山是必須的。正確的下山也有技巧哦。快速下山膝蓋受到的衝擊力約是自身體重的5-8倍,即便是一個不胖的人,從一座1000米的山峰一路衝下來,膝蓋將遭受成千上萬次半噸左右的打擊,如果再負重,就和拿錘子猛砸自己膝蓋基本是一樣的,結果能好得了嗎

從網上我下載了幾條關於爬山時保護膝蓋的建議,希望大家能受用。

  1. 最重要的一條:下山一定不要跑,不要跳,速度要慢,要小心。下山猛衝對膝蓋是最致命的,大部分殘廢的猛驢都是因為這個。正確的下山方法是:重心偏後並稍降低,前腳站好才把重心移過去(不是重心放在前腳上往下砸),永遠要有一隻腳支撐在地面上。

  2. 儘可能減少負重。出發之前一定量力而行,即使是去爬座小山,直立行走的時間超過4個小時也是很正常的。一般情況下負重超過體重的1/4重量,下山就要從保護膝蓋的角度控制節奏了,即使是特殊情況,負重也儘量不要超過體重的1/3。

  3. 開始爬山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包括拉伸,讓關節、肌肉、韌帶等得到良好的預熱。也可以用雙手手指揉搓膝蓋下邊緣,促進關節潤滑夜的分泌。

  4. 使用護膝和登山杖。登山杖要選好的,最好是兩根,我發現有很多人鄙視用護具,是覺得太「事兒」了麼?我也不太明白原因,不過我強烈建議用這兩樣護具,尤其是登山杖。

5. 不要有炫耀的心理,不然只能證明不夠成熟,如果你實在想爬得爽點,就選在上山的時候表現速度吧,順便別忘了幫大家背著水。

  6. 是什麼體力就先爬什麼樣的山,挑戰新難度要循序漸進,建議出發之前正確評估自己的體力和戶外能力,想想能不能跟上同行者的速度或者進程安排,最好不透支自己的膝蓋。

  7.穿適合爬山的鞋,並且記住一般鬆軟的土地、草地、碎石坡、雪地對膝蓋都相對友好,不過要注意防滑,還有走碎石路的時候一定要照顧走在你下面的人,不然就太孫子了。

8. 不要「鎖關節」。當大腿過度勞累的時候,走路時就會不自覺的鎖關節,就是把腿部伸的筆直,這樣可以減輕大腿肌肉的負擔,暫時放鬆肌肉,但是卻很容易造成膝勞損,膝衝擊傷,腳踝勞損和腳踝扭傷。

  9. 加強腿步肌肉的力量,發達的肌肉可以在一定情況下緩解膝蓋所承受的壓力,讓膝蓋的損傷降低到最小。平時加強股四頭肌(大腿前部)和十字韌帶的鍛鍊,如果有條件去健身會所的話最好

  10. 最後一條,如果膝蓋損傷已經比較嚴重,就不建議你再登山了,培養點別的愛好吧,比如遊泳、划船、打CS、推魔獸、玩彈球、拍洋畫兒。。。

  膝蓋的結構相對比較複雜,可能出現的問題有很多種。膝蓋的損傷很多都是積累的,主要由長時間超負荷行走和不正確的下山姿勢或速度過快造成,有可能不會馬上發現,不過一旦察覺,問題就比較嚴重了。

  不管你是鐵桿戶外愛好者還是久坐辦公室的都市白領。也不要因為你的體力好、年紀輕就不在乎,那純是「傻小子睡涼炕」,你以為你是雙截龍裡的鐵膝蓋?那麼多的領隊、圈裡出名的老驢,都有巨牛的經歷和戶外經驗,最後也都是因為膝蓋的問題被迫結束戶外生涯,看著自己喜歡的運動不能參與,甚至給日常生活都留下了病根,多可惜!

  善待你的膝蓋,讓它陪你去更多更遠的地方,放開眼界,這個世界能給予你的還有太多,別在小溪裡就翻了船。即使你不是旅遊和戶外的愛好者,到年老後有一副健康的膝蓋也會是你很大的資本。

常識一:登山的秘訣

  登山時應該要怎麼走、怎麼踩才是正確的,又要怎麼走才不會累呢?首先,「走路的姿勢」和「步伐」是很重要的。

  1.登山步行的姿勢:

  在登山時步行的姿勢必須要頭、腰、腳要保持在同一條重力在線,並且把這條線當作身體的軸心來走!

  2.登山時的步伐:

  在登山時,步伐應該要小、並且要小心走。這樣不但可以保持平衡,也可以減輕腳部的疲勞!

  3.登山小叮嚀:

  在爬山的時候切記要「慢慢爬」,因為登山要花費長時間,如果爬太快,一定會馬上感到疲累的!

  同時,為了讓肌肉酸痛的機會減少,所以要在爬山之前做一些伸展運動。下山後,則是做一些舒展背部和腿部的運動來放鬆!

  常識二:走不累的方法

登山時,有些人會很輕鬆高興的走,而有些人卻是氣喘籲籲、上氣不接下氣,看起來很辛苦的樣子。而且到最後,大家都會開始抱怨要休息。因此我們要知道「走不累的步行方法」:

  方法一:做好登山前的暖身活動

  登山前的暖身可以防止突發狀況和受傷,所以一定要做。找以個全身容易舒展之處活動,不能是太激烈的運動,動作不要太大。要讓體內有效的吸收氧氣,增加肌肉的血液循環,可以順利的調成適合登山的身體狀況。

  方法二:使用全身走路

  如果你在上坡就已經覺得累了的話,那你一定是用下半身的腿部肌肉力量硬爬上山的;相對的,登山裡手們就會知道為了要讓手腕、背部、腹部、肩膀等肌肉活動,會將必要的力量分散於每一步。很常看見有人拖著腳走或用逛街的步伐登山,這種方式走山路,身體較難取得平衡,因此很容易跌倒。

  方法三:注意呼吸方法 

  一定要經常注意呼吸,不能只是吸入的空氣多而已,因為肺部可能並沒有完整的氧氣。登山的過程中,重要的不是在吸氣,而是在吐氣。只要避免呼吸混亂,維持自己的步調,保持平衡,一定可以維持登山步行所需的體力。與同伴聊天是一個調整呼吸的好方法,也可以配合用自己的步行速度。

  常識三:走下坡的秘訣『較矮的階梯』

  走下坡的時候步伐要小,膝蓋就不會痛。走比較矮的階梯時,絕對不能把重量移到前腳,這樣子不僅腳會痛而且很危險,應該把重量留在後腳,著地後彎曲腳踝及膝蓋。

  『落差較大的路面』

  在走落差較大的路面時,最好橫著走,在前腳碰到地面時要將重心移到前腳才能使重心平穩。

  『較滑的路段』

  遇到陡坡或砂石路的時候會比較容易滑倒。不了解正確方法的人,會因過於戰戰競競而拉扯腰部,使得容易跌倒。正確的方法是要用小碎步行走,而且步伐要根據路面傾斜程度作調整。

裝備一:登山必備的工具與衣著

  登山用具:

  據說登山有「三種神器」這到底是甚麼意思呢?這是指登山鞋、登山背包和雨具。登山用具在登山時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帶齊,不能馬虎的!鞋子一定要舒服,因為要長期的穿著它;爬山時為了要讓雙手自由活動,最舒服的方式是攜帶背包,還有山上的天氣時好時壞,要隨時做好萬全的準備,所以雨具是一定不能缺少的!背包裡應該至少要有羽絨夾克、毛衣、圍巾等。

  登山衣著:

  如果你認為今天天氣很好不必要帶雨具的話就錯了!在山上的氣候隨時都會變,雨具要準備衣褲分開的兩截式雨衣喔!氣溫也會隨著氣候而改變,因此身上可重迭穿上數件薄衣服,方便因應冷、熱變化來穿、脫外套調整體溫。

  裝備二:背負裝備登山的秘訣

  山路和一般的路不一樣,相對的,山路顯得難走許多。最不同的是,走山路的時候需要背負很多的裝備。最好不要用手提東西,因為有許多地方會需要用手。現在,就讓我來說明要如何輕鬆的把好幾公斤重的裝備背到山頂:

  秘訣 Number1:

  只帶輕而且實用的東西。

  秘訣 Number2:

  放物品到背包裡的時候,物品最好從重的一直往上迭到輕的。還有,重的東西要放在背部,輕的東西要放在側邊。

  秘訣 Number3:

  確定背包沒有凹凹凸凸或歪斜。

  秘訣 Number4:

  試著前彎和後彎,看看自己是否可以平衡。

  裝備三:登山杖的使用要點

  現在,非常多的登山者或徒步者手持登山杖徒步運動,登山杖已經成為登山步行的必要裝備之一了,那麼使用登山杖的要點為何呢?

  ◎要點一:

  用登山杖走路,會支撐身體;平常走路,只有兩隻腳支撐,如果兩手拿著登山杖走,就會有四個支撐點。如果在複雜的山路上,用四個支撐點,就會比較輕鬆、比較穩定。增加身體的支撐點,雙腳的負荷也會分散,可以減少膝蓋的疼痛,也可以比較輕鬆。

  ◎要點二:

  登山初學者如果在ㄧ開始就仰賴登山杖,會妨礙學習正確的登山步行方法;若是過度仰賴在遇到凸起的地面時,登山杖的杖尖會滑掉或是調節器鬆掉,有可能會有突然跌倒的危險。

  ◎要點三:

  如果一直仰賴登山杖,危險性依然相當高,充分了解登山的步行方法比什麼都來的重要。還有,使用登山杖要配合自己要配合自己的身體調整長度,如果沒有配合好,只會使自己更累。

  醫學:認識高山症

  1. 症狀:

  高山症,或稱高山病,是人體在高海拔狀態的急性病理變化,通常海拔2500公尺以上就可能發生。高山症發生的程度不一,頭痛、頭暈、噁心、腹部不適、疲倦、失眠等症狀都可能發生,嚴重時將造成運動能力下降,呼吸困難,步履不穩,意識模糊,如已出現呼吸症狀,最好先下降高度,或使用氧氣治療。

  2. 診斷:

  登山時如果發現自己出現疑似高山症的症狀,最好先在原地停留,待觀察後,區別是感冒、鬧肚子或罹患高山症,再對症下藥,以免愈往高山走,醫療資源愈貧乏,不利救治。

  3. 改善:

  曾發生高山症的患者,行前應先請教醫師,由醫師開給預防藥物,在預定爬升高度前一晚,先服用預防藥物。旅程最好逐步上升,每攀升到一定高度,先停一下讓身體休息適應。高山症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沒有絕對相關,但會造成血管狹窄,心肺功能降低,可靠平時多運動改善。醫學三:如何避免高山症

  快快樂樂「趣」爬山,最怕身體不舒服,最常見的情況是高山症。經歷過高山症的山友都曾感受過那種頭痛、呼吸急促的不舒服,高山症發作時會影響體力和專注度,且通常登山者出現高山症,和他在平地的體力好壞沒有直接關係,例如在平地是運動健將,到了高山也很有可能會出現高山症。

  避免高山症的方法參考如下:

  1.高度適應:

  剛開始學習爬3,000公尺以上高山的登山者,必須做好高度適應,避免在單日內上升太多高度,導致高山症的發作。

  2. 使用藥物:

  目前登山界常用的治療高山症藥物如「丹木斯」等,不過它並非是萬靈丹,而且丹木斯是一種輕微的利尿劑,對某些有腎臟疾病的人不好,使用這類抗高山症的藥物前,須先向醫生諮詢。


相關焦點

  • 【戶外必知】登山技巧——下山的正確姿勢
    快速下山膝蓋受到的衝擊力約是自身體重的5-8倍,即便是一個不胖的人,從一座1000米的山峰一路衝下來,膝蓋將遭受成千上萬次半噸左右的打擊,如果再負重,就和拿錘子猛砸自己膝蓋基本是一樣的。  關於爬山時保護膝蓋的建議,希望大家能受用。  1. 最重要的一條:下山一定不要跑,不要跳,速度要慢,要小心。
  • 「健身房」上山容易下山難 假期登山也要掌握小技巧
    上山容易下山難假期登山也要掌握小技巧專家簡介魏千程,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疼痛科主任,中醫世家,甄權古針灸第而下山時,重力仍向下,但此時的作用力也同樣向下,這樣平衡就不好掌握,稍不留心,前衝力過大,就會發生摔傷等危險。」魏千程說,如果下山速度太快,還會損傷踝關節、膝關節等。理由是下山的衝擊力是上山的兩倍。有研究表明,平地步行,只有幾乎與體重相同的力緩緩反彈,但慢跑時的反衝力是體重的兩倍;在上樓梯時,只有與體重幾乎相同的力緩緩反彈,而下樓梯則有兩倍體重的力瞬間反彈。
  • 武漢54歲驢友爬完山膝蓋險報廢,醫生:登山應保持正確姿勢
    武漢54歲驢友爬完山膝蓋險報廢,醫生:登山應保持正確姿勢 陳媛 馬遙遙/楚天都市報 2017-10-05 14:44
  • 這才是秋季登山的正確打開方式!
    秋季天高雲淡氣候適宜是登高望遠開展戶外活動的好時節登山秋季登山的正確打開方式⬇⬇⬇01 登山前制訂科學的登山計劃根據身體狀況制訂登山計劃包括行走距離、登頂高度預計所需時間等不應盲目追求長距離、高強度的登山
  • 秋高氣爽登山去,切莫忘記護好膝!秋季登山的正確打開方式→
    秋季登山的正確打開方式→一、登山前制訂科學的登山計劃根據身體狀況制訂登山計劃包括行走距離、登頂高度預計所需時間等不應盲目追求長距離、高強度的登山登山是一項考驗膝關節功能的運動對於存在膝關節病變的人群登山時徒步下山時可選擇坐纜車以減少膝關節所受壓力儘量減少隨身攜帶物品沉重的背包會增加登山時膝關節的負重因此應儘量減少隨身攜帶物品選擇舒適的鞋、護膝,並使用登山杖
  • 戶外講武堂;(782講)戶外愛好者需要知道的正確登山小常識!
    對戶外愛好者來講,登山也有技巧。正確的登山方法可以很好的保護身體,尤其是膝蓋。 【常識一:登山的秘訣】 登山時應該要怎麼走、怎麼踩才是正確的,又要怎麼走才不會累呢?首先,「走路的姿勢」和「步伐」是很重要的。
  • 登山護膝的十項注意 下山猛衝對膝蓋是最致命的
    戶外運動尤其是登山膝蓋是身體最重要的部分,玩戶外時間越長越覺得膝蓋寶貴,膝蓋又是人體最薄弱的關節,連接最長的骨頭和最強的肌肉,膝蓋同時又是承受壓力最大的環節,無時無刻支持著人體的活動,尤其是在登山中取到了最關鍵的作用!
  • 淺談登山戶外運動與體能訓練
    股四頭肌不僅在上山時會用到,在下山時還負責承受落地的衝擊、支撐體重。通過訓練強化股四頭肌,即可以在不感到疲倦的狀態下行進,有助於提高平衡能力,對預防和改善膝關節疼痛也很有效。腓腸肌:在複雜地形區域行走時,如:多巖石的山區地帶或雪谷行進時,包括攀冰時需要腳尖用力,從而會增加腓腸肌的負擔。訓練強化腓腸肌,可以避免因負擔較大負荷而引起的抽筋,同時還可以減少下山時對膝關節的衝擊。
  • 投籃技巧:正確的姿勢和正確的握球
    知道如何正確打籃球是籃球初學者需要掌握的最重要技能,從本質上講,籃球是一個簡單的體育遊戲,您需要能夠將球放入籃筐,隨著籃球以最高水平的發展,能夠遠距離投籃變得越來越重要。您可能並非天生就具有非凡的身高,但是您的投籃能力是可以控制的。擁有正確的形式和習慣,您將在比賽中輕鬆得分!
  • 把垃圾帶下山!從化發布《文明登山倡議書》
    為倡導市民一起參與保護從化良好的生態環境,12月15日,以「文明登上山 垃圾帶下山」為主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文明登山志願服務活動在天堂頂舉行。該活動由從化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指導,從化區文明辦聯合團從化區委、從化區文廣旅體局、良口鎮共同舉辦。當天發布了《文明登山倡議書》。
  • 登山最忌諱的六個習慣?看你中招了幾個
    上山的小技巧:之字走法,一般人爬山習慣直直的朝前方走,可是這樣對膝蓋壓力是最大的。可以通過之字形的走法,在身體自然的轉動之間,運用到多個部位的肌肉,包含大腿內收肌群、臀部肌群等,減少股四頭肌的壓力。下山若要避免膝蓋承受過多壓力,可以善用登山杖,並採用之字形走法。
  • 遊客登山摔傷,消防就地取材用木棒、擔架抬傷者下山
    遊客登山摔傷,消防就地取材用木棒、擔架抬傷者下山 2021-01-05 13:19   澎湃新聞記者·編輯:衛佳明 素材來源:相關人士
  • 戶外體育健身登山運動技巧,幫你輕鬆爬山,感受不一樣的風景
    對於登山大部分人是很嚮往的,但是由於是戶外運動,往往會發生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這時候如果不能及時的處理的話,產生的後果是我們都想不到的。所以我們對於爬山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聽說過,登山這種運動,陌生的是卻不知道,其中也有很多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以正確的方法來處理他們。
  • 秋高氣爽登山去 幾個小技巧你需要知道
    登山不僅可以欣賞風景,放鬆心情,讓疲憊已久的身心得到解放,而且登山也是一種時尚的健身方式,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全面提高身體素質。但在盡情享受登山帶來快樂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保護好自己的膝關節,畢竟登山也是一項考驗膝關節功能的運動。登山也有許多小技巧,來看看專家怎麼說?一、登山前1.
  • 這樣走路才不會傷膝關節:戶外徒步不得不看的登山基本技巧
    戶外徒步不得不看的登山基本技巧文/雙姐旅遊徒 步( hike)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散步,也不是體育競賽中的競走項目,而是指有目的的在城市的郊區你想去徒步,想領略大自然的千變萬化,想跨越戈壁、山嶺、叢林、沙漠、雪原、溪流、峽谷等地貌,卻不知如何節省自己的體能、如何正確呼吸。
  • 正確使用登山杖的方法,以及登山杖的使用技巧!
    我剛開始登山的時候,也不喜歡使用登山杖,感覺手裡面拿著個棍子,跟老年人拄的拐棍沒什麼區別,總想著年紀輕輕的,拄個拐棍,既不好看,又礙事。後來的第一次徒步,讓我改變了看法:一起出行的朋友都拿著雙杖,我倒是有手仗,但也是僅僅拿了一根!
  • 登山注意事項 戶外登山須知的基本常識
    春季的氣候逐漸的回暖,這時進行戶外活動可以很好的釋放生活中的壓力,但是在進行登山時我們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登山注意事項及登山裝備,這樣才可以在廣闊的大自然裡盡情的玩耍。今天就介紹一些登山的健身常識,其中還包括了一些簡單的登山技巧。一年之計在於春,登山是眾多戶外運動中最受人們喜愛的健身運動,以下就詳細介紹一些基本的登山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哈克深蹲標準動作要領,技巧,哈克深蹲正確姿勢怎麼做?
    哈克深蹲的標準動作要領以及技巧,一定要看仔細了P.S.如果要細分的話,哈克深蹲其實有很多種做法,槓鈴哈克深蹲可以有普通槓鈴和史密斯器哈克深蹲;而器械哈克深蹲的話,光是深蹲機就有3種不同的類型,再加上單腳鍛鍊,總的動作有5種,這裡我們只是講最常見的哈克深蹲機深蹲的正確姿勢。
  • 正確使用登山杖的方法,以及使用技巧!
    我剛開始登山的時候,也不喜歡使用登山杖,感覺手裡面拿著個棍子,跟老年人拄的拐棍沒什麼區別,總想著年紀輕輕的,拄個拐棍,既不好看,又礙事。後來的第一次徒步,讓我改變了看法:一起出行的朋友都拿著雙杖,我倒是有手仗,但也是僅僅拿了一根!人的身體結構是對稱,走路及甩手也是左右交替的,一根手杖,可想而知,使用起來是多麼的不舒服!
  • 戶外登山入門
    登山探險運動所面對的山峰往往為海拔三、四千米以上並覆有終年積雪的山峰,它的競技性,不是表現為登山人員(或隊)之間在同一時空、同一條件下的比賽和對抗,而是表現為登山人員(或隊)與惡劣的大自然環境的抗爭,是人的生命力和嚴酷的生存條件之間的較量。在登山探險活動中,人們面對的是高山缺氧、強風低溫、陡峭地形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困難和山間危險。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