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夢想是什麼?」
領導突然得這麼問了我一句,說實話,那一刻我的大腦是空白的,因為我似乎並沒有準備好回答這個問題,於是努力抑制住自己的尷尬和害羞,大腦開始了轉速快,希望能說出一個非常體面,且高大上的夢想。
我們就是這樣,覺得夢想要高大上,一定要讓別人感覺到自己與眾不同,志存高遠。仿佛在準備一場給別人聽的演說,而不是切實地脫口而出自己腳踏實地在做什麼,那就是你孜孜不倦為夢想在做的事情。
沒有夢想,也並不是一件很可恥的事情。但是,其實這個問題,領導只是在問你:有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以後具體想從事哪個方向的工作?
關於夢想,看過的雞湯式軟文太多了,也不知道被綜藝節目裡導師們,以及那些成功人士們灌過多少次了。傳達給我們的核心意思就是:
「一個人如果沒有夢想,就等他沒有了靈魂一般,沒有了努力掙錢的意義。」
01
夢想,它起初的萌芽期就是最純真的自己,我們只是不斷在成長的這段旅程中,慢慢地修正它的成熟度,以及可達成性。
還在農村和學校時,沒見過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我能丈量的土地就是從山那邊的家,步行到學校,沿途經過是村莊和稻田,那時候我的夢想來自於電視和書本。
「我長大了,想當一名科學家、警察、醫生!」,「我想掙更多的錢,孝敬我的父母!」這就是我們剛上小學的時候的夢想,那時很簡答,我們能毫無顧忌地脫口而出,仿佛那刻的自己就是最高光的時刻。
可是,長大求學直至工作之後,我們的夢想變了。因為有了身邊人的對比,我們有了自尊和羞愧。他們比自己優秀的太多,同齡的他們已經早已實現了他們的「夢想」:有車、有房、有錢,有出國留學的offer。
可是我們心中還有什麼競爭優勢?有的只是不服命運不公的倔強精神,但是依舊頑抗的去與生活抗爭著。
02
旅行,開闊了我的眼界,給了我很多思考問題的方法,還豐富了閱歷。這些年,我利用工作之餘走遍了大半個中國,體驗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
1、去了魅力古鎮麗江:探尋歷史文化古蹟,窺探這些藏匿在繁華商業的斑駁卻又煥然一新的老房子。它們雖然彼此顯得格格不入,但是又能安慰那些來這裡尋找各種需求的人們。寫生、散心、買醉,亦或是拍照炫耀,人的需求很複雜,但是逃不過是想追求閒適的快樂和收入穩定。
為什麼是麗江?因為據說那裡酒吧很有名,留宿一晚的夜景很美。
2、去了魔都的酒吧:凌晨12:30,魔都的酒吧才正式開始了喧囂,仿佛生物鐘與我生活的小縣城完成不一樣,此時的我應該早已入眠,養足精神等待明日早起上班。可是這裡的白領是否顛倒了,陸續看到有白領看似下班過來,或孤生一人,或三五好友。孤生一人的,默默找一個角落,點了幾杯雞尾酒酒 ,一點小食,消費完他也就默默地離開了。很難理解,他們是為了釋壓,還是僅僅是為了宵夜填飽一下肚子。
為什麼是酒吧?可能只有這裡的音樂氛圍才能找到精神的寄託。
3、去了安徽黃山:黃山並不險峻,但是每到節假日時期,這裡都是人滿為患。想爬山的你最好在凌晨3點就起床,準備好雨衣和食物,不然你真的很難為登頂之後佩服自我的這種精神而感動自己。
為什麼是黃山?因為體驗一下人生有什麼艱難自己是不能克服的,如果挑戰的結果是自己夢寐以求的。
以前有很多想不開的事情,內心百般糾結失落沮喪,甚至有蠢到想放棄生命的念想。「人活著真累!」,的確很累,是那種喝再多雞湯都緩不過來神的那種累。
內心的世界是無限循環的,總有新來的東西會將之前的覆蓋,如果不夠,那就繼續浪費時間在這裡,通過多次的旅程之後,終究會豁然開朗。
旅行讓你更有信心,不會在精神世界裡迷失方向,可以漫無目的的遊蕩,可以不顧形象的碎碎念,因為沒有人認識你。不求遇見誰,你遇見的每個人都有一段故事,這都是你積累經驗和閱歷的財富。
夢想,在你沒有實現它之前,他只能分開來讀「夢+想」。一定是在自己能力不足的時候,迫切的渴望能變得強大的一個美好心願和憧憬。而當你實現時,你才可以有資格去向別人講述你的夢想,這就是《訪談回憶錄》、《名人傳記》以及《成功學演講》的由來。
而旅行,它帶給你的是開闊眼界,改變看待問題的方法,一次尋找打開夢想之門的機會。趁年輕,趁還有夢想,想去的地方,說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