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燒醫案
冬天說起感冒,可真是太常見了,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誰都有可能發生。這不是就在前幾天,在外地的姐姐給我打電話,說她家的寶寶感冒發燒到三十八度,還去醫院查了血,診斷為支氣管炎,醫院只給開了退熱貼,她問我有沒有物理降溫的方法。
聽到這裡,我想,在外地摸不到脈象,只能遠程問診。症狀有舌苔厚白,流清鼻涕,喉嚨有痰,咳嗽,發燒,沒有很多汗和大便不暢。看到這裡我基本上辨證為風寒表實證,理應先發汗解表。
孩子還小,風寒感冒不要上來就吃退燒藥和抗生素之類,最好能通過食療解決就用食療解決。幸好門口就是中藥店,我推薦紫蘇葉煮水和懷山藥打粉衝成糊糊喝;對於退熱,推薦了小兒推拿法中的退六腑和清天河水。
孩子推拿完畢當天晚上就不那麼鬧了,也出汗了,感覺孩子舒服多了。第二天燒就退了,症狀是舌苔紅底黃苔,有點踢被子,嫌熱,無大便。這是身體內部還有殘餘的熱邪,吃兩支清熱的中成藥就痊癒了。當晚上大便通開,再吃幾天小米粥和山藥粉鞏固療效,固護脾胃,整個過程兩天半即痊癒。
通過這個醫案,我認為感冒辨別寒熱最為重要,有些時候是單純風寒,有時候是寒邪入裡化熱,但是及時的散寒解表對大部分情況都適用。
風寒感冒初期的治療
感冒初期,能夠合理應對的話,病程會大大縮短。此時可以應用一些解表散寒的藥物和食療,比如說紫蘇葉熬水喝、姜棗膏、蔥薑湯等,食療方可以考慮蔥豉湯。
蔥豉湯
蔥和豆豉配伍,是一個中醫方劑,稱為蔥豉湯,南北朝時期陶弘景的《肘後方》云:「傷寒有數種,庸人卒不能分別,今取一藥兼療者,用蔥白一虎口,豉一升,水煮頓服,汗出即愈。按《本草》淡豉,治傷寒時,疾熱病發汗。元素雲∶蔥莖白,通上下陽氣。合而用之,故能通治數種傷寒。」
蔥豉湯為辛溫解表劑,具有通陽發汗、解表和中之功效。把這個湯喝下去以後,身體會微微出汗,寒邪就會散去了。這裡邊的兩味藥是常見的蔥白加淡豆豉,他們有什麼功效呢?
蔥白
蔥白性味辛溫,能夠發表,通陽,解毒。蔥根和蔥白,能通行肌膚之氣。《用藥心法》則說:"通陽氣,發散風邪。"因此《活人書》中記載治傷寒頭痛時,用連須蔥白湯主之」。
淡豆豉
淡豆豉味苦辛,性涼,能夠解表,除煩,宣發鬱熱。用於感冒、寒熱頭痛,煩燥胸悶,虛煩不眠。
那已經感冒發燒了怎麼辦呢?
當孩子發燒時,一般吃得會很少,這時候不能吃一些肉類、奶製品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因為發熱是寒邪在和人體的正氣抗爭,此時人脾胃運化能力下降,應減少飲食的量,不要過量進食,這樣會增加消化負擔。所以發燒時,米粥是最好的飲食,既容易消化,又能健脾益氣。
退燒的推拿手法
退六腑
一手握住孩子腕部,另一隻手的食指中指併攏,從胳膊側面的肘橫紋推向腕橫紋,稱為退六腑。退六腑用於各種積滯致腑氣不通。表現以燥、實、堅為特徵,如大便秘結乾燥;用於各種熱證,尤適宜六腑熱盛,如口臭、口舌生瘡、大熱、煩躁等實熱病症。
清天河水
用食指、中指指腹,從腕橫紋起,推至肘橫紋,稱清天河水。《幼科推拿秘書》所說:「天河水具有取涼退熱並治淋渴昏睡之功效。
最後,感冒好了以後,也別忘給孩子再熬點山藥粥補一下脾胃,這樣也能預防孩子再次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