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廿八,制字先師倉頡聖誕!龍顏四目,生有睿德,造字聖人,文字始祖!

2021-02-19 認祖歸宗上法船

文章來源:道教

倉頡先師,諱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中國古代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我國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創人之一。「龍顏四目,生有睿德」,道教尊為「至聖先師史皇上帝」,「敷文啟教天尊」等。

《黃氏逸書考》輯《春秋元命苞》稱,「倉帝生而能書。及受河圖錄字,於是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紋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天為雨粟,鬼為夜哭,龍乃潛藏。」

《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文字始祖、「史皇」等。倉頡先師廣泛搜集民間的圖畫文字加以整理,創造了有系統的象形文字。

志心皈命禮。

清微天上,寶蓋會中。挺生浩劫之初,輔翊玉清之化。得元炁而為體,掌神咒於靈都。一丈天書,累經劫運以不毀;五方雲篆,隨置混濁而愈清。發露機緘,源流符印。大悲大願,大聖大慈。自然大仙,天真皇人。

至心皈命禮。

文明光顯,書契宏開。繼朱襄而造六書,萬世免結繩之苦。並沮誦以為二史,三皇垂綱紀之模。觀奎星兮圜曲,四目通神。察烏跡與龜文,一元啟秘。明敏本自天生,圖書乃為神授。依類香形,闡儘先天之奧。龍潛鬼哭,洩殘太極之精。佐黃帝以立聖功,統天庾而裕民食。大悲大願,大聖大慈。至聖先師,史皇上帝,敷文啟教天尊。

大乘字字含精蘊,至理章章演粹微。齋戒諷揚臻感格,虔恭修奉沐栽培。

志心稱念敷文啟教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一、繼朱襄而造六書,萬世免結繩之苦

相傳黃帝統一華夏之後,結繩記事已滿足不了日常需要,命史官倉頡先師造字。倉頡先師受鳥獸足跡的啟迪,嘔心瀝血數十載,搜集、整理流傳與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號並加以推廣和使用,「始作書契,以代結繩」。

據許慎《說文解字·敘》記載:「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遮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遠,萬品以察。」倉頡先師通過觀察各種事物的特徵,譬如日、月、星、雲、山、河、湖、海,以及各種飛禽走獸、應用器物,並按其特徵,畫出圖形,造象形字。為紀念倉頡先師造字之功,後人把洧水河南岸倉頡先師造字的高臺稱作「鳳凰銜書臺」,今洛陽市仍留有倉頡先師造字臺。

《呂氏春秋·審分覽·君守》有:「奚仲作車,倉頡作書,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鯀作城,此六人者,所作當矣。」《苟子·解蔽》記載,「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倉頡作書,並不是說倉頡先師一個人完全地將文字發明創造出來,而是說倉頡先師將民間既有的圖畫文字進行廣泛搜集,並加以認真整理,從而創製出一套成體系的規範的象形文字。

黃帝感倉頡先師功績過人,賜以「倉」姓,意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於倉頡先師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賜給人間一場穀子雨,以慰勞聖功,這就是現在的「穀雨」節氣。倉頡先師羽化後,當地百姓在其墓葬處修有廟宇,村莊取名「史官村」。那時制定曆法需要文字記載,制定神諭也需要行文,因此,倉頡先師應是顓頊部族人。他「生於斯,葬於斯」,故造書臺北有倉頡先師陵墓。

《河圖玉版》曰:「倉頡為帝,南巡狩,蹬陽虛之山,臨元扈洛汭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倉頡先師登基為帝後,向南巡狩自己的領土,登上陽虛山,隨著洛河向東到了洛水與黃河交匯處的洛汭,發現靈龜背負著神秘圖案,獻給倉頡先師。八卦就是洛書演化而來,後為《周易》來源。

二、不棄字紙廣行陰鷙,字紙成丹桂爐煙結祥雲

倉頡先師無論從神話、民俗、宗教看,都是古之神聖者,史稱「龍顏四目」,「聲有睿德」,「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天雨粟,鬼夜哭,龍亦潛藏」,「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等,文字一出人類由蠻荒歲月轉向文明生活。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珍愛字和紙的傳統。人們常將字紙收集在一起,送到專門的火爐中燒掉。專用的火爐被稱為字紙亭,一般設在孔廟和道教宮觀附近,或者是官府、學校等機構。過去的學者們在自己的書房裡都有字紙簍,以存放廢紙,積多了以後就去燒掉。字紙亭的大小各種各樣,最高的有5米,一般建成多層的塔形。

古時,因惜字結集而成的「惜字會」,除了讀書人,官宦世家、商人也參與其中,亦有地方官府購置田地,以田租專門用於惜字開支。惜字會常募捐善款,刊印善書、善文,分發給百姓,宣傳惜字理念。現今傳世中比較有名的惜字善書,當數《文昌惜字功過律》。《文昌惜字功過律》有「功律二十四條」、「褻字罪律二十九條」。

每到文昌帝君和倉頡先師的生日,人們都要到字紙亭前舉行祭祀儀式。

三、赤書玉字元始開碧落度人,天真皇人校經流布於世

文字作為道經記載的主要媒介之一,天真皇人,按筆乃書,記錄下了元始真文,翻譯成道經。天真皇人是道教信奉的前劫修真獲得極道的遠古仙人。《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稱,天真皇人「體貌詭異奇偉,身長九尺,且黑毛披體。軒轅黃帝時,曾隱跡峨眉山,以蒼玉築室,居於絕壁之下。室內座具皆黃金做成,侍者為仙童玉女,有泰清仙王三人陪坐。黃道曾前往拜見問道,得授五牙三一之文。又在峨眉山以《太上靈寶度人經》授以黃帝。又授帝嚳牧德之臺。」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有:「諸大天中,大梵隱語,無量之音,文字皆長一丈,天真皇人,昔書其文,以正其音。有知其音能齋而誦者,諸天皆遣,飛天神王,下觀其身。此音無所不闢,無所不禳,無所不度,無所不成,天真自然之音也。」《大羅天藏經》有:一百九十二萬,四千三百八十卷。按此藏經數量來說,降到人間經卷,才一萬九千九百七十二卷,還不到兩萬卷,其餘經典仍然被道祖收藏於大羅天玄都玉京。每部經典從大羅天降到人天時,全是雲篆之體,自然之文,「言言隱奧,須由師造發明;字字幽微,畢竟凡夫莫測」。

相關焦點

  • 庚子年 農曆九月十八倉頡先師千秋:
    倉頡先師,諱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中國古代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我國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創人之一。「龍顏四目,生有睿德」,道教尊為「至聖先師史皇上帝」,「敷文啟教天尊」等。《黃氏逸書考》輯《春秋元命苞》稱,「倉帝生而能書。及受河圖錄字,於是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紋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
  • 歷史人物|倉頡
    據史書記載,倉頡面長四目,天生睿德,常觀奎星圓曲之勢,察鳥獸蹄遠之跡,依其類像之形首創文字,革除當時結繩記事之陋,開創文明之基,被尊奉為「文祖倉頡」。曾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績。但普遍認為漢字由倉頡一人創造只是傳說,不過他可能是漢字的整理者,被後人尊為「造字聖人」。
  • 倉頡—很古老的傳說
    人們把最高的禮遇給予了黃帝的史官——倉頡。倉頡長相非凡,古書上說他「龍顏四目,生有睿德」。那是五千多年前的一天,走遍名山大川的倉頡,席地而坐,依照星鬥的曲折,山川的走勢,龜背的裂紋,鳥獸的足跡,造出了最早的象形文字。在他之前,人們一直用打結的繩子來記載事件,生活在巫術橫行、人鬼混居的混沌之中。「倉頡造字,而天雨粟,鬼夜哭。」
  • 聯合國中文日|從倉頡造字到「六書」
    其中最被大家所熟知的,莫過於倉頡造字的故事。據說倉頡是軒轅黃帝時期的史官,曾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符號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他還根據野獸的腳印研究出了漢字,被後人尊為「造字聖人」。據《淮南子本經訓》,「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倉頡造字成之日,感動上蒼,穀子像雨一樣降下來,嚇得鬼怪在夜裡哭泣。後人因此把這天定名為穀雨,成為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
  • 三月二十八文字之神倉頡聖誕,見者吉祥.
    是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人物,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中國古代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我國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創人之一。《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河圖玉版》、《禪通記》記載倉頡曾經自立為帝,是上古時期的一部落首領,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績。
  • 倉頡聖人
    倉頡,史皇氏,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人。《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被尊為「造字聖人。」「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夜鬼哭」!文字一出,人類從此由蠻荒歲月轉向文明生活。倉頡,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生於陝西省白水縣楊武村鳥羽山。享年110歲,為軒轅黃帝左史官。我國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我國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創人之一。傳說他仰觀天象,俯察萬物, 首創了「鳥跡書」震驚塵寰,堪稱人文始祖。黃帝感他功績過人,乃賜以「倉」(倉)姓,意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於倉頡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賜給人間一場穀子雨,以慰勞聖功,這就是現在的「穀雨」節氣。
  • 玄乎其玄的造字聖人倉頡
    字聖即是造字聖人倉頡,倉頡,史皇氏,今南樂縣西十八公裡吳村人。傳說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
  • 穀雨祭倉頡——2016「一帶一路」年度漢字在白水發布
    祭祀儀式現場  據了解,倉頡,史皇氏,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人。《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被尊為「造字聖人。」據東漢延熹五年(公元162年)刻制的《倉頡廟碑》記載,當時倉頡廟已初具規模。  「十三五」期間,白水致力於「華夏四聖文明傳承區」打造,依託生卒於白水的造字始祖倉頡、造酒始祖杜康、制陶始祖雷祥和在白水造出第一張紙的蔡倫等進行深入文化挖掘傳承、歷史遺蹟保護開發。
  • 倉頡廟裡拜倉頡
    傳說中的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是軒轅黃帝的史官。他仰觀奎星環曲走勢,俯看龜背紋理、鳥獸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紋,受到啟發,創造了28個最基本的象形文字。倉頡因造字開啟了華夏文明之門,被尊稱為「文字聖人」。驅車沿著盤山路前行,遠遠看見一片空曠的黃土地裡矗立著一個大照壁,這就是倉頡廟了。
  • 傳說「重瞳」者都是聖人,歷史記載有八人,他們成就如何
    在史書的記載中,歷史上的皇帝或是聖人,大多相貌都異於常人。就好比我們所能看到的孔子畫像,總是有兩顆大門牙露在外面,這被稱為「駢齒」,是智慧的象徵。又好比《隋書》記載的隋文帝楊堅:「為人龍頷,額上有五柱入頂,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長上短下,沉深嚴重。」
  • 華夏始祖炎黃帝,倉頡造字鬼神驚
    倉頡(jie)造字倉頡造字,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一,倉頡造字的地方叫「鳳凰銜書臺」。倉頡,稱蒼頡,複姓侯剛,號史皇氏,被後人尊為「造字聖人」。倉頡書28字《白水縣誌》記載,倉頡龍顏侈侈四目靈光,上天作令為百王憲,實有睿德,生而能書,及長登陽虛之山,臨於玄扈,洛水之納,靈龜負書,丹甲青文,倉帝受之,於是,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
  • 《春之懷古》:倉頡造字
    倉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下一君」,傳說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倉頡造字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一,倉頡造字的地方叫「鳳凰銜書臺」。倉頡是黃帝的史官,黃帝統一華夏之後,感到用結繩的方法記事,遠遠滿足不了要求,就命倉頡造字。於是,倉頡就在當時的洧水河南岸的一個高臺上造屋專心造起字來。
  • 倉頡造字的故事
    ,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又史皇氏。他的身體像小牛犢一般健壯,長得大頭龍顏,最異於常人的是他竟有四隻眼睛。大伙兒正在七嘴八舌之際,忽聽到有人高聲喊道:「你們快看,天上有個老神仙。!」眾人順著他指引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見從天邊飛來一朵七彩祥雲,祥雲之上站定一位白衣老者,他長得鶴髮童顏,儀態非凡。片刻光景,他已駕雲來至眾人面前。大伙兒惶恐不已,紛紛拜倒在地。
  • 造字聖人倉頡:留下二十八字,至今無人完全解讀
    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關於它的起源也有很多說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黃帝的史官倉頡造字了,人們稱他為造字聖人,倉頡造字時代久遠,早已無從考證,不過對於造字這件事本身,現在的人們普遍認為倉頡並不是第一個造字的人。
  • 常識與考古之二十三· 倉頡造字
    現存最早記載倉頡事跡的文獻是戰國時荀子的《解蔽》:「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文中「壹」的意思是用心專一。整句意思是:當時致力於創造文字的人很多,而只有倉頡創造的文字流傳下來,因為他用心專一,創造的文字自然就比別人的好。在文中,荀子並不是專門記載倉頡造字這件事的,而是把它當作一個勵志的案例,勸告世人做事要用心專一。
  • 【黃河故事】倉頡造字聖人猜
    部落首領黃帝尊重人才,看到部落成員倉頡精明強幹,辦事盡心盡責,是個肯動腦筋的有心人,就任命他為史官。那時候,世上沒有文字,只能用草搓繩、用繩打結的方式記錄部落中的大事。隨著部落的擴大,事情越來越多,繩結也越打越多,往往連史官也搞糊塗了。倉頡一上任,就想出在繩結上塗抹不同顏色的辦法來象徵春夏秋冬,但始終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為此,他常常煩惱得睡不著覺。
  • 傳說倉頡有四隻眼睛,倉頡造字,是時代孕育的結果
    今天跟大家介紹的是文字的創始人——倉頡。傳說他有四隻眼睛,天生聰慧,可以觀察鳥獸的足跡,觀察出星宿的運動趨勢。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史皇氏,又曰蒼王、倉聖。《說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 ,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說到倉頡,大家應該首先想到的就是倉頡造字了,但其實文字並不是倉頡所創造的,而是在文字創造出來的途中,倉頡充當了重要的角色,他參與了整理歸類等內容。
  • 「兩分鐘讀史」倉頡造字是怎麼造出來的?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史皇氏,又曰蒼王、倉聖。《說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績,被後人尊為「造字聖人」。在文字出現之前,人們記事全靠大腦。
  • 史上只有八人擁有,不是聖人就是帝王
    固然不知道長得怎麼樣,但肯定不是俊男,而且身份這麼低,要是嫁錯了人,可就毀了呂雉一輩子,好在呂公看人很準,劉邦成了漢朝開國天子。倉頡倉頡是神話傳說當中的人物,隸屬黃帝,倉頡的重瞳跟別人的不太一樣,他有四隻眼睛,古書當中說他「龍顏四目,生有睿德」,他靠著四隻眼睛觀看蟲魚鳥獸,山川河流,歷經十餘年終於造出象形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