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希爾德到底怎麼了?
很多留意薩克拉門託國王隊比賽的球迷,在本賽季都有著類似的疑惑。
因為上賽季那個在進攻端鋒芒畢露、險些摘得聯盟進步最快球員獎、問鼎全明星三分球大賽、距離全明星陣容僅差一步之遙的希爾德,居然在短短一個休賽期後便突然迷失了。
雖然從數據上看,本賽季的場均19.8分4.8籃板3.1助攻與上賽季的場均20.7分5籃板2.5助攻並未出現太大波動,但實際上,在希爾德本賽季首發出戰的44場比賽裡,他的投籃命中率只有41.6%,三分球命中率也只有聯盟平均水準的36%,個人正負值是不忍直視的-3.5。更要命的是,此期間國王隊的戰績只有慘澹的15勝29負,一度排名聯盟墊底,與上賽季那支朝氣蓬勃、殺到西部第九的希望之師相差甚遠。
作為球隊的核心主將,希爾德自然難辭其咎,雖然客觀來說,球隊的諸事不順不能全怪罪到他一個人頭上,但神奇的是,在主教練盧克·沃頓將希爾德按在板凳上後,國王隊居然馬上掀起了一波13勝7負的浪潮,奪回了衝擊季後賽最後一席的資格。如此一來,就讓希爾德在隊內的地位變得頗為尷尬。
那麼,具體而言,到底是何原因讓希爾德落得後來這步田地呢?
客觀來說,希爾德進攻表現的滑坡與球隊進攻體系的轉變絕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上賽季,喬爾格教練主打快攻風暴,國王隊場均能跑103.1個回合,比賽節奏高居聯盟第五,扮演快攻箭頭的希爾德也因此受益匪淺,獲得了大量在開闊地帶直接衝擊籃筐的機會。而本賽季,當盧克·沃頓帶著他的「平均主義籃球」來到薩克拉門託後,球隊的比賽節奏就降到了98.4個回合,直接掉到了聯盟倒數第六,被困在陣地戰中的希爾德也就失去了往日的鋒芒,將結合球能力薄弱、非慣用手控運能力差、突破啟動沒有絕對優勢的短板統統暴露了出來。
在遭遇針對性防守後,希爾德經常會驚慌出錯,本賽季的150次失誤裡有將近四成都來自於掉球失誤,如果將國王隊的主教練換成爵士隊的奎因·施耐德,恐怕希爾德每天都要活在己方主教練的「死亡凝視」之中心驚膽戰。
於是乎,無法快速接近籃筐又不甘心交出無限開火權的希爾德就只能在三分線外絞盡腦汁,結果無形中便多了許多進攻選擇糟糕的強投出手,運球急停三分出手的比例也從此前的37.97%飆升到了46.39%,進攻效率自然不復從前,直接從上賽季的每百回合得113分掉到了現在的107分。
而且作為一名外線得分手,希爾德每回合持球單打只能以37.5%的命中率得到0.85分,每回合發動擋拆也只能以41.2%的命中率得到0.92分,兩項能力都只有聯盟中遊水準。
雖然球隊進攻體系的變化確實對他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但要想成為一名全明星級別的得分手,就必須提高自己的陣地戰攻堅能力,否則在比賽強度激增的季後賽對壘中,便無法扛起球隊前進,去年季後賽原形畢露的拉塞爾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歸根結底,希爾德並不是一名能夠以點帶面的戰術核心,而是一名擁有自主開火能力的投籃手。
他真正能對比賽產生正面影響力的其實也就只有命中率高達39.5%的三分投籃,除此之外,他的防守能力只能算是馬馬虎虎,真實防守正負值只有-0.29,組織能力更是讓國王隊的球迷們頭疼不已,時常會出現一些非常業餘的低級失誤,在他首發的那段時間裡,他每送出3.3次助攻就會出現2.59次失誤,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實在難以肩負起「雙能衛」的工作。
投籃手感來了,就一個人痛快,根本無法帶動隊友;投籃手感欠佳,就全隊看著他揮霍球權,回到防守端,也不能指望他太多。長此以往,隊友們難免會心生怨氣。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今年1月4日對陣直接競爭對手鵜鶘隊的比賽中,手感平平的希爾德不僅只投出了35%的投籃命中率,還被逼出了7次失誤,最終也以一己之力葬送掉了全隊的努力;1月22日挑戰戰績同樣不佳的活塞隊,他雖然只有一次失誤,卻在三分線外9投2中,完全打亂了球隊的進攻節奏,最終被逼無奈的沃頓也只好做出變陣,將領著全隊最高薪水的希爾德死死的按在了板凳上。
如果是一名普通的四年級生,我們尚且可以對他未來的成長抱有期待,那些扎眼的缺陷也有機會轉化為進步空間。可問題在於——希爾德已經27歲了。
他打了四年大學籃球才得以登陸NBA,能被挖掘的潛力已經所剩無幾,雖然他向來勤奮(這點你真的沒法苛責他),但是能提高的方面卻非常有限。而且就目前他這種使用率高達27.1%、卻只顧得上自己的打法,國王隊很難以他為核心實現重返季後賽的目標。另外,希爾德永遠饑渴的出手欲望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龍·福克斯的成長。
幸運的是,希爾德並不認為替補身份對他而言是一種侮辱,人們本以為向來口無遮攔的希爾德在被貶為替補後會大放厥詞,從而引爆球隊更衣室,結果他卻默默的接受了這一決定,並就此重獲新生,找回了昔日的鋒芒,變身成了聯盟最恐怖的板凳殺手。
替補出戰的第二場比賽,希爾德便大發神威,狂轟42分,刷新了個人單場得分紀錄!在出任替補的二十場比賽裡,希爾德的數據雖然較之前略有下滑,但是投籃命中率卻提升到了46.5%,三分球命中率更是飆升到了47.6%,個人正負值也變成了有利於球隊的+5.3,與首發時的臥底表現簡直判若兩人。
沒有了首發身份,也就沒有了繁重的工作。
現如今,從板凳上站起來的希爾德只管打爆對方的替補席即可,盧克·沃頓也主動為輪轉陣容提速,創造出了一個更適合希爾德爆發的環境,現階段的希爾德確實沒有在對方主力陣容嚴防死守的情況下為所欲為的能力,但當他遇到防守能力偏弱的替補陣容時,便能遊刃有餘、保持強勢和高效。
如果不是被「貶黜」的時間太晚,場均19.4分4.3籃板2.7助攻的他完全有能力去競爭本賽季的聯盟最佳第六人。
正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不同的戰術環境,讓希爾德從隊內頭號得分手變成了拖全隊後腿的「毒瘤」,但不同的身份定位,又讓他找到了將自身價值最大化的辦法。
與之相應的是我們對希爾德的預期也在上下劇烈震蕩後,回歸到了一個更合理的位置。他的實力或許很難達到全明星的高度,但逐年遞減的4年9400萬其實也沒有溢價太多,只要為他找準定位、創造出合適的環境,希爾德就照樣可以用自己最擅長的比賽方式幫助國王隊去追逐重返季後賽的夢想。
雖然由於國王隊在賽季前半段低迷的戰績,人們對希爾德和沃頓教練都存在著諸多質疑,但凡事總會有一個學習和適應的過程。幸運的是,沃頓教練將希爾德貶為替補的決定並沒有讓後者就此沉淪,反而將二人從泥潭之中同時解救了出來。
現如今,年輕的師徒二人已經在球場內外變成了一對能夠坦誠相待的好友,看到重回正軌的國王和自己如獲新生的表現,希爾德真的應該對沃頓的所作所為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