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兒童奇幻喜劇片《親親我》將在全國上映,5月23日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會長,北京電影學院教授侯克明在看過該片後,興奮地向記者直言,《親親我》是一部童趣十足的兒童電影,非常適合孩子觀看:「我覺得兒童電影的趣味性遠比深刻性重要,成人眼光在當下的諸多兒童電影中比比皆是,做一部真正給孩子看的電影其實很不容易。」
眼看就要到六一兒童節了,雖然當下電影市場上大片雲集,但國產兒童片卻少之又少,適合孩子看的國產兒童片只有5月30日上映的《親親我》。5月23日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會長,北京電影學院的教授侯克明對於目前國產兒童片現狀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他首先表示,自己前不久看過了《親親我》,心裡很高興:「雖然影片還是有這樣或是那樣的一些問題,但起碼有一點我特別滿意,這是一部真正讓孩子看的電影,影片童趣大於說教,敘述角度從孩子的眼睛出發,是一部真正拍給孩子的電影,而不是給大人們拍攝的兒童片。」
為什麼會有「給大人們拍攝的兒童片」呢?記者很好奇。侯克明直言,目前兒童電影創作舉步維艱,雖然每年也有一些兒童電影,但影響非常小,在孩子中引起共鳴的就更少,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很多兒童片是我們導演拍給大人們看的,孩子只是影片裡的元素和背景,影片講述的故事完全不是孩子所能理解,主題大都比較沉重,這不是孩子感興趣的,這其實是給大人們拍攝的兒童片。」侯克明表示,孩子們愛看的片子一定要強調趣味性,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符合兒童的興趣,「絕對不應過度強調作品的深刻性。影片負載的東西不要太多,不應該居高臨下地用成人眼光去看兒童的世界,而應該用平視角度看孩子。童趣要是影片的第一要旨,沒有童趣的兒童片永遠沒有兒童的市場。」不過侯克明也承認,創作這樣的電影確實很難,首先是劇本,有童趣又有故事的本子太少了,另外拍攝也是難題,「兒童片缺少商業元素,要抓住孩子的心,必須故事好玩動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不過說起《親親我》,侯克明還是很欣賞:「影片溫馨有趣,很多角度是從孩子的視角出發,把爺爺拍成了牛魔王,但影片的核心講述的又是中國傳統價值裡最重要的親情觀,現在的孩子大都是家裡的小皇帝,看這部電影能明白很多東西,童趣與內涵結合的不錯,也比所謂的深刻意義多,雖然製作還有待提高,但我覺得這算是近年來國產兒童片的一部精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