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男女之間是存在認知差異的,比如男孩搞不懂口紅的色號,女孩也分不清男朋友口中一律20塊的遊戲皮膚到底有啥差異。
這種例子還有特別多。一般情況下,男女在自己的認知區域內快樂生活,懶得越界、也不願越界。
但是,就在最近,Sneaker男孩和飯圈女孩,這兩個不太搭嘎的群體卻產生了聯繫。讓這兩個世界的碰撞,迅速演變成了一場戰爭,兩撥人跟賽博世界廝打在了一起,堪稱「飯鞋合戰」。
這場戰爭的起源,並不是什麼血海深仇,只是因為權志龍的一雙鞋。
權志龍是誰,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耳聞。
他是亞洲娛樂產業的天王巨星,一顰一笑,都可讓眾多粉絲為之傾倒;同時,他還是個時尚ICON,穿衣品位十分了得,明星都跟著他學,相當有排面。
這不,前兩天他退伍了,解甲歸田之後跟NIKE聯名出了雙球鞋,NIKE AIR FORCE 1 PARA-NOISE,俗稱小雛菊。
不但有GD經典的小雛菊背書,它的設計本身也挺有意思。
用帶有GD特色的塗鴉配上刮刮樂外皮的設計,讓整雙鞋顯得誠意滿滿、頗具巧思,比只會印LOGO的聯名作品要強了不少,狠招潮人喜愛。
所以,一經推出,這鞋就成了像聖杯一樣的寶物,多方勢力開始角逐,都想擁有它:
其中既包括見鞋就衝的Sneakerhead、看見偶像周邊就要消費的飯圈狂熱少女,亦有像周杰倫之類的明星加入其中,嗷嗷帶貨;讓飯圈女孩和Sneakerhead期待地摩拳擦掌。
△ 周杰倫上腳小雛菊
這就讓「小雛菊」的價格一飛沖天,在二級市場售價一度突破到7000元人民幣。其中更有排面的韓國限定則突破2萬元人民幣、親友限定突破10萬元人民幣,很是瘋狂。
要擱以往,Sneaker圈炒鞋再怎麼炒,飯圈女孩再怎麼刷榜、「反黑」,這兩撥人都不會有啥太大的交集。
因為呢,這倆群體完全就是生活在兩個星球:話語體系、價值觀什麼的都不一樣,按照發展的軌跡來說,完全不可能相交。
△ 圖片來自:毒App
可權志龍球鞋的出現,卻打破了常理。它就像是一股超自然力量,讓兩顆星球相遇、碰撞、大爆炸。
在飯圈女孩看來,擁有它就是擁有神器、擁有愛豆的靈魂,就是一個必須要完成的目標,是她們至高的夢想。
但是上周,GD粉絲們本來打算舒舒服服搶鞋,輕鬆追星。卻沒想到,半路殺出來一群Sneaker給他們玩了一出「天貓0.06秒洗劫權志龍球鞋劫胡事件」。
一開始,她們還以為這是眼花了;當聽說這雙鞋大多數被鞋販子們拿走的時候,她們徹底被激怒了。
迷妹兒們憤怒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她們理解不了為什麼球鞋能翻這麼多倍,更理解不了為什么女碼沒的那麼快。
在飯圈姑娘眼裡,就覺得這事是黑心商販有陰謀的屠殺行為;當為天下人所不齒,她們率先發起攻勢——開始咒罵炒鞋的販子。
很快,微博的權志龍超話就開始被飯圈女孩的叫罵聲佔據,那架勢,既猶如列剋星敦的槍聲,又好似一萬精銳在戰爭來臨前宣讀檄文,殺氣騰騰。
對面號角轟鳴、殺聲四起,這些Sneakerhead們卻鴉雀無聲、不動如山。
不動如山的原因,並不是這幫鞋頭兒憋著壞,想擺這幫飯圈粉絲一道兒。
稍微懂點的都知道,像這種球鞋一發售,大部分就會被鞋頭兒迅速搶購,囤到自家店裡。這是鞋圈不爭的事實,也是人家鞋頭兒的常規操作,畢竟人可就靠玩鞋吃飯呢。
所以,人根本不在乎你是GD的粉絲還是KANYE的粉絲,就算你跟人店門口從GD《One Of A Kind》唱到KANYE《Follow God》,人都不會給你打折,被你感動;沒辦法,這就是現在的球鞋市場,賣方市場,你不買有的是人買。
鞋圈老哥都是走掙錢的陽光大道,對這些粉絲們要求原價的呼喊不太在意,頂多來兩句:鞋圈不是飯圈,在我的地盤得聽我的。
但一些上頭的鞋圈老哥直接跑到權志龍相關詞條底下,罵飯圈女孩是憨批,嘲諷GD粉絲的消費力和他們愛豆的馬力,唯恐天下不亂。
嘿,人這一瞅,你跑我們哥哥這撒野,我可得教教你們這幫販子做做人了。
冷靜點的權志龍粉絲團帶隊的趕緊發通知,呼籲粉絲別上頭,發出了類似鞋穿不炒的偉大呼籲。但暴躁飯圈人士直接就開始上了詛咒大法,求販子不得好死。
很顯然,這種呼籲沒啥子用、詛咒呢也沒啥子用。畢竟這是市場規律,你拿槍桿子頂著都沒戲,就算咒死了一個鞋販A,鞋販B&C也得蹦出來。
於是,越來越多的粉絲開始接受鞋圈的規則,打算搞一雙。畢竟,對於飯圈人來說,偶像同款不常有,千金散去還復來。圈人豈能錯過和偶像同款的機會?
但,一些飯圈女孩還缺乏必要的Sneaker知識,只知道去閒魚淘寶,連毒啥的都不知道,相當抓瞎。
粉絲的購買慾望就像是潰堤的大壩一瀉千裡,只有小雛菊才能給堵上。
因此,除了鞋頭、飯圈在這場戰爭中交戰,還有第三方勢力在盯著這個契機,他們就是——雛菊男。
這幫人呢,既不是為了追星、也不是為了掙錢。特意搶36、37、38的女鞋黃金碼,就是打算用這鞋,跟姑娘搞事情。
更有貨王讓人「拿自己的小雛菊換他們的小雛菊」,出了各種套餐,讓懂的姑娘來,分明就是要籤賣身契。
你可能覺得小雛菊的梗,就是一個年輕人的荒誕笑話。但在現實的閒魚、微博、百度貼吧的對話列表裡,還確有人問。
小姑娘把照片發給雛菊男,就是交易的開始;這種操作,乍看就跟古代奴隸市場看牙口給人定價的路子沒什麼區別,甚至能讓人感到一絲悲涼,意味大家還活在舊社會。
面對雛菊男赤裸裸的交易,包含正義感的GD粉絲受不了了。
她們開始在雛菊販子的領域裡攪渾水,發出號召:告訴她們如果GD知道了她們因為小雛菊出賣身體,那麼GD也不太會開心。
在GD不希望大家這樣的呼聲下,飯圈開始反擊,掛聊天記錄、舉報雛菊男。
你來我往的交鋒中,滾來滾去也沒得出個所以然,倒是小雛菊市場的演變,讓亂象開始逐漸平息:
當小雛菊近20萬雙的貨量被公布、刮刮樂工藝缺陷露出的時候,小雛菊的價格從1100美元的高點滑落至440美元平穩階段,「雛菊換雛菊」越來越少。
你可能會覺得這件事過於荒誕、離奇,是個群體性特例;甚至把之類的標籤貼到飯圈女孩、Sneakerhead們身上。
其實這種事,早有先例,從不限於群體:前有19歲少年賣腎買iPhone,後有少女陪睡換AJ、YEEZY,內核都是一脈相承。
這些看似迷幻的做法,並不複雜,在《消費社會》裡有句論述挺有意思,它說:
正是因為這雙鞋的特殊紀念意義,擁有小雛菊就代表了對偶像的忠誠、對潮流的敏銳;所以第一時間就能在朋友同好中得到認同,成為朋友圈焦點,贏得眾人點讚。因此在發售之初價格直升高位,並不令人意外。
但這從不是決定它價值的唯一要素,資本的把控,龐大的出貨量,註定會淹沒開始的消費狂熱。
只是,當我看了看數量驚人的點讚數,又看了一眼小雛菊的價格曲線,拍了下腦門、抓了把大腿,嘆了口氣:
「操,果真又他媽被割了」。
設計/排版:文特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