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可謂是成也布希,敗也布希。薩達姆早年是老布希的親密好友,在老布希的資助下薩達姆率領伊拉克一舉成為阿拉伯國家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之一。但是成功後的薩達姆野心膨脹準備動美國的奶酪,集結百萬大軍進攻科威特。
在美軍資助下的伊拉克軍隊,確實很勇猛迅速佔領了科威特全境,不過看見薩達姆有如此野心老布希感覺薩達姆要失去掌控了,於是發動了第一次海灣戰爭,薩達姆兵敗滾回到伊拉克,至此薩達姆與布希家族已經出現了不可修復的裂痕。
薩達姆早年就是布希家族扶持的「阿拉伯國家」傀儡。
對於美國來說,薩達姆就是美國出資資助的一個傀儡。既然作為傀儡,最重要的就是聽從美國的話。
1959年,薩達姆作為美國情報局資助的軍官,發動政變刺殺當時的伊拉克總理卡塞姆,結果刺殺失敗被發現,薩達姆被迫流亡黎巴嫩。
過了幾年後,卡塞姆在政變中被殺,薩達姆極速回國,並且成為了其恩師貝克爾最得力的幹將,並且幫助貝克爾當上總理。
在貝克爾的支持下,薩達姆迅速掌握伊拉克重要政治資源,加上美國在背後的支持,當貝克爾退休後,薩達姆順利登上伊拉克總理後,美國更是加大了對伊拉克的軍售,薩達姆也因此建立「百萬雄師」和號稱無敵的「革命衛隊」。正因為如此在兩伊之戰中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逐漸地薩達姆逐漸帶領伊拉克成為了阿拉伯國家中強國,薩達姆也自詡為阿拉伯世界英雄,可在美國心中薩達姆就是美國推出的阿拉伯世界的代言人,也就是傀儡。
薩達姆野心膨脹,想擺脫美國,惹怒老布希。
經過十幾年間的發展,美國三次不遺餘力的軍售,伊拉克的軍隊實力確實在阿拉伯世界中鮮有敵手。
1990年,薩達姆起兵百萬迅速佔領了科威特全境,遠在美國的老布希聽到這個消息又驚又怒,感覺薩達姆已經逐漸失去了掌控,現在的薩達姆就是一條毒蛇,指不定哪天會狠狠的咬一口美國。
於是,老布希發動了第一次海灣戰爭,將薩達姆的百萬雄師在逐出了科威特,也稱科威特解放戰爭,這也是布希與薩達姆關係破裂的導火索。
被養的傀儡,發過來要開始反抗主人,老布希惱羞成怒,但是想著薩達姆好不容易培養成為阿拉伯國家的代言人,就先放他一馬。
小布希上位後,薩達姆多次挑釁美國,小布希帶著公私仇怨悍然發動第二次海灣戰爭。
小布希上位後,對這個薩達姆很是不喜歡,但是出於國家利益,就一直沒有動薩達姆。
1993年,已經卸任的老布希以平民的身份訪問科威特。
老布希對於科威特來說就是救命恩人,要不是老布希科威特人就是亡國奴,所以在科威特老布希很受歡迎。
不過隔壁的薩達姆看不下去了,薩達姆授意伊拉克情報部門進行策劃,實施一個報複方案,薩達姆很快批准了一個汽車炸彈襲擊,不過最後被中情局給識破了,老布希也逃過一劫,在後續的調查中發現,這一切都與伊拉克情報組織有關。
後來911事件發生,世界多國對此表示遺憾,可是薩達姆表示「撞的好」,這也是讓小布希憤怒不已。後來小布希看薩達姆很是來氣,準備發動對伊戰爭,理由:薩達姆嚴重威脅美國在阿拉伯半島的利益,最主要的是薩達姆曾經企圖殺害我父親。說白了就是為了報私仇,維護國家利益那只是擋箭牌。
薩達姆被處以絞刑,至此布希家族與薩達姆的恩怨也落幕了。
美國用時三個星期就攻破了伊拉克巴格達,薩達姆的百萬雄師就這樣被瓦解了。
2003年,薩達姆在地洞裡被美軍抓獲。
就這樣薩達姆還是被美國給摧毀了,也正應了「成也布希,敗也布希」。
在2006年,12月30日,薩達姆被處以絞刑,最終以這位沙漠英雄的落幕結束了自己與布希家族的恩怨情仇。
寫在最後。
薩達姆是一個有雄心的人,懂得借美國的錢財來實現自己的強國夢。但是有點心急,剛有翅膀就想和美國掰手腕這不是找死嗎?看來薩達姆需要學習一下中國的至理名言:「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盟友」。
薩達姆也算是咎由自取,與虎謀皮最終被吃的連骨頭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