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圖裡琛是如何知道八阿哥奪嫡沒戲的?

2020-12-22 紅袖談史

圖裡琛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是以一個五大三粗,膀大腰圓的侍衛統領形象出現,單看這個人物的外形絕對就像是猛張飛這類人,是個大老粗的形象,其實仔細品味整部電視劇,圖裡琛絕對是外形最具迷惑的人物,五大三粗的外形之下,卻有著一顆七竅玲瓏的心,使得圖裡琛歷仕康熙、雍正兩代帝王都深得信任,在官場上屹立不倒。

圖裡琛在整部電視劇中幾次關於站隊押寶他都押對了,而且還沒引起康熙和雍正絲毫猜忌,這就可以看出圖裡琛非常善於察言觀色,揣摩帝王的心思,絕不是他外表表現出來的那麼五大三粗的模樣。

圖裡琛很早就通過康熙揣摩出諸皇子中老八胤禩已經失去了康熙的喜愛,在皇位繼承人選中胤禩已經出局了。

通過肖國興一事讓圖裡琛明白了胤禩已經在皇位繼承人選中出局了

最初時老八胤禩表現出的雍容大度,溫文爾雅,深得朝廷上下人心,也讓父親康熙對他頗為欣賞,另眼相待,還讓胤禩掌管戶部。

但是胤禩實際是表面寬厚,內心野心極大,一直圖謀太子之位,康熙讓他掌管戶部,而胤禩卻拿戶部的錢去給自己做順水人情,結果弄得戶部虧空嚴重,一場大水都拿不出錢來救災。

不過最終卻是太子胤礽負責任更大一些,胤禩反而甩甩袖子走人了。這時候康熙還並沒有真正發現胤禩的野心以及胤禩對太子之位圖謀有多麼迫切,直到肖國興事件發生。肖國興事件還得源自於刑部「宰白鴨」之案,江夏鎮的張五哥做了替死鬼,險些替人頂罪被砍了頭,幸虧老十三胤祥出於俠義精神上報康熙,臨行刑前康熙親臨法場救下了險被冤殺的張五哥。

至此揭開了刑部「宰白鴨」一案,這其中牽扯到了太子胤礽收受巨額賄賂問題,康熙本意是想讓還是皇子的老四雍正去辦理這件案子,不過雍正聽了智囊鄔思道的勸阻,下狠心把自己泡進冷水缸裡折磨成了傷寒,以此為由推掉了這個差事。

然後康熙就把刑部的案子交給了老八胤禩和老十三胤祥共同審理。結果在審理這件案子之中,胤禩故意避開老十三胤祥,私下找到了刑部「宰白鴨」案中的重要人物前刑部官員肖國興。

胤禩假裝寬厚,以康熙的名義套出了肖國興的實話,最終肖國興交代了是太子胤礽收受巨額賄賂插手刑部事務。這一下可把胤禩高興壞了,他趕忙拿著肖國興的口供去向康熙匯報。康熙看後當然非常生氣,但是這事不能揭發出來,如果揭發出來太子收受賄賂,那麼大清國和康熙大帝的臉面還要不要了,所以康熙沒讓胤禩往外傳。

後來康熙召見張廷玉,將肖國興的口供給張廷玉看的時候,張廷玉直接當場燒毀了,並且張廷玉跟康熙強調從來沒看過這些口供,張廷玉這種替康熙著想的方法著實讓康熙大為欣賞,同時這也說明了康熙不想把這件事鬧大。

事後康熙讓圖裡琛去把肖國興押到盛京將軍處單獨看管,就是為了防止這件事外洩,而圖裡琛回來後,康熙隨意的詢問圖裡琛肖國興這一路上說了什麼。

圖裡琛如實回答了,原來肖國興在路上向圖裡琛喊冤,將老八胤禩供了出來,肖國興說胤禩答應過他,康熙承諾只要如實交代太子貪贓受賄事情,就可以對他網開一面從輕處罰。

圖裡琛把肖國興的這一番話向康熙一學,康熙立刻就變了臉,緊接著繼續找圖裡琛確定肖國興當時真是這麼說的,隨後圖裡琛向康熙肯定了這件事,之後康熙說道:「該死,真是其心可誅,其心可誅啊。」

圖裡琛聽完這話就趕緊接話說這就去殺了肖國興,但是康熙卻沒讓她去殺,康熙留了一句:「誰讓你去殺肖國興了。」然後便生氣的拂袖而去。

這一番情形就讓圖裡琛看了出來,康熙所指的其心可誅並不是肖國興,而是老八胤禩,也是通過這件事康熙明白了胤禩對於太子之位的野心,為了謀奪太子之位,胤禩不惜康熙和大清國的臉面故意揭發太子胤礽大肆貪贓受賄的事情,這是最讓康熙所不能容忍的地方,圖裡琛跟隨康熙多年,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也就知道了此時在康熙心目中老八胤禩已經從皇位繼承人選中出局了。

肖國興這件事中老八胤禩有些顯得操之過急,他沒有知會老十三胤祥就私自審下了肖國興的口供,而康熙最重的是臉面,胤禩這麼做完全等於不顧康熙的臉面。

鄔思道就想到了這些問題,鄔思道知道刑部這趟渾水比較深不能去蹚,所以鄔思道就阻止了雍正去接手這個案子,而老八胤禩卻想藉此扳倒太子,反而引起了康熙的不滿和厭惡。

在肖國興這件事中,圖裡琛和張廷玉做的都非常好,張廷玉保住了康熙的顏面,而圖裡琛則是故意裝傻充愣,然後順道摸出了康熙的心思,知道了老八胤禩此時就要出局了。

所以說圖裡琛看似五大三粗,實際上心思細的很,否則這樣的人也不可能深得兩代帝王信任,能服侍兩代帝王的人絕對不是靠憨直這類的性格就能行的。

圖裡琛粗中有細,他的機變敏捷之心才能讓他在官場上長盛不衰

圖裡琛外形五大三粗,實際上是心思非常細膩的人,在九子奪嫡時器,圖裡琛只知道忠於康熙,與其他皇子在明面上都保持了一定的距離,但是圖裡琛也會自己分析,自己去押注,只不過他做得比較謹慎罷了。

康熙曾經讚賞過老十三胤祥頗有俠義精神,還說太子之位應該傳給有德之人,於是圖裡琛就借著康熙派他去給老十三胤祥探監的功夫去和胤祥攀關係。

圖裡琛給胤祥帶了好酒孝敬他,還跟胤祥攀起了以前在戰場上的關係,並且還把康熙對胤祥的褒獎學了一遍。

從這些都能看出圖裡琛心思細膩,知道該給誰溜須拍馬。除此之外,圖裡琛還非常懂得裝傻充楞,他知道什麼時候該裝糊塗。

當初康熙看破胤礽與鄭春華的姦情時,圖裡琛立刻就做出了反應,他知道這種皇家醜聞自己就不應該知道,於是藉故尿急去解手巧妙避開了。

後來康熙又把他交了回來,認為這外面有人給胤礽和鄭春華通姦把風,然後圖裡琛就果然把放風的小太監抓了過來,這小太監一看是康熙,就想大喊,康熙趕忙讓圖裡琛把他控制住讓他住嘴,結果圖裡琛直接把這小太監弄死了,還來了一句「奴才下手重了,失手把他整死了。」

這波操作不得不服圖裡琛果然是人精,他怕小太監亂喊暴露出是太子胤礽在裡面與鄭春華通姦,這樣不就等於把皇家醜聞捅了出來,搶先下手弄死了小太監,而康熙本來只是想讓他控制住小太監別出聲,他卻弄死了。圖裡琛這一招玩的非常高,他把知情者滅了口,然後把球推回給康熙,這意思就是知情的人都死了,剩下怎麼處理就得皇上您自己決定了。

圖裡琛在這件事中的一系列行為可以說是滿分,是一個好下屬應該做的事,該知道的事知道,不該知道的事就得裝糊塗,而且同時還得替領導想到位,讓領導自己做決定。

什麼時候該溜須拍馬,什麼時候該裝傻充楞,什麼時候替領導想好後路,除了這些圖裡琛還極為謹慎。處理山西巡撫諾敏時,圖裡琛是欽差,當田文鏡向圖裡琛攀關係,吹捧圖裡琛的時候,希望能藉助圖裡琛揭開諾敏一案,但是圖裡琛極為謹慎,他沒接受田文鏡戴的高帽,而是最後田文鏡說了一句,這事如果成功了,功勞算咱倆的,如果辦砸了,鍋我背,田文鏡這話一出,圖裡琛立刻就決定幫助他了。

因為圖裡琛也明白諾敏是雍正大力表彰的人,如果沒實錘去扳倒他,反而會被雍正大加責怪,所以不管田文鏡如何給他戴高帽,他也不同意,直到田文鏡說出如果辦砸了這鍋自己背,圖裡琛才謹慎的答應與田文鏡合作處理諾敏。

從這些都能看出圖裡琛是一個八面玲瓏的下屬,會溜須拍馬,還會裝傻充愣,還知道替領導著想,最關鍵的是辦事十分謹慎,從不給自己攬責任。

這樣的人明顯就是現在的職場老油條,在職場中很容易獲得領導喜愛和信任,所以說圖裡琛憑藉憨厚耿直五大三粗的欺騙性外形,配上八面玲瓏的心思,使他成為了官場常青樹,深得兩代帝王信任,而且看最後圖裡琛給乾隆使眼色,也說明了圖裡琛早就搭好了乾隆這艘大船,未來乾隆繼位後也會繼續信任和喜愛圖裡琛,這樣一來圖裡琛就是笑傲康雍乾三代的老臣了。

因此像圖裡琛這種人,他只要通過皇帝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就能很快猜測出皇帝的心思,所以圖裡琛就通過康熙對肖國興事件最後的一番舉動,他就立刻明白了老八胤禩在皇位競爭人選上是徹底出局了。

歷史上的圖裡琛其實恰恰和電視劇中相反

上面說的是電視劇中的圖裡琛,其實圖裡琛並非是電視劇中所虛構的人物,而是真真實實存在於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只不過歷史上的圖裡琛與電視劇中粗中有細,八面玲瓏的圖裡琛恰恰相反。

歷史上的圖裡琛應該叫做圖理琛,之前有網友說圖裡琛是圖海的後代,這純粹是無稽之談,他們倆雖然都有個圖字,但這個圖字不是他們的姓氏,而是他們的名字,圖海姓氏是馬佳氏,而圖理琛姓氏是阿顏覺羅氏,只不過他們倆名字中都帶個圖字,姓氏都不一樣怎麼就變成了一家人了呢?

歷史上的圖理琛姓阿顏覺羅氏,是滿洲正黃旗人,出身十分高貴,但是這位歷史上的圖理琛可和電視劇中武藝高強,五大三粗的圖裡琛不一樣。

歷史上的圖理琛更像是漢族文弱書生,史書記載,圖裡琛自幼體質柔弱多病,但是聰敏好學,精通滿、漢、俄多種語言,是標準的文弱書生。

而且歷史上的圖理琛還是一位地理學家,他在康熙晚年出任兵部員外郎曾經多次奉命勘探西伯利亞、蒙古高原、烏拉爾山等地勢,圖裡琛就根據這些地區所見所聞在雍正元年(1723)用滿漢兩種文字編著了地理學著作《異域錄》。

圖理琛曾在這部著作中詳細介紹了俄羅斯的風土人情,以及繪製了當時沙俄的地圖,這部著作在後世被歐洲和俄羅斯學者奉為經典,曾被翻譯成俄、英、法、德等多種語言在歐洲出版。

但是圖理琛也只限於在著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他在官場上成就並不高,與電視劇中圖理琛侍衛統領的官職不同,歷史上的圖理琛在康熙時期一直是寂寂無聞,只是出任像內閣學士這種負責一些文字事務的官員,到了康熙晚年才轉到兵部任職,算是與武官掛上點鉤吧。

到了雍正繼位之後,圖理琛算是迎來仕途巔峰,雍正啟用圖理琛為陝西巡撫,後來又調任兵部侍郎,圖理琛才算是步入高官行列。

雍正五年(1727)雍正與沙俄籤訂《布連斯奇條約》確定中俄中段國界線,最初清政府派去談判代表是隆科多,後來隆科多曾經勾結年羹堯案發,被雍正召回北京罷官奪爵,雍正就派額駙策凌和時任兵部侍郎的圖理琛去負責與沙俄談判。

雍正之所以派圖理琛去談判就是因為圖理琛非常了解沙俄的風土人情,且會說俄語,所以派他前去談判。

但是這場談判卻出現了一個賣國賊,那就是康熙和雍正時期深受信任和重用的大學士馬齊。馬齊是康熙臨終前的顧命大臣,他和隆科多堅決執行康熙遺詔,擁立雍正繼位,對雍正有擁立之功,所以雍正繼位後也是十分重用馬齊,任命他為總理事務大臣之一。

馬齊在當時官場向來以清廉公正著稱,但是任誰都沒想到馬齊會將清朝的底牌和談判策略全部洩密給沙俄談判代表伯爵薩瓦。

沙俄的伯爵薩瓦通過傳教士巴多明結識到了馬齊,薩瓦向馬齊重金賄賂了2000兩黃金和價值1000盧布的貂皮,就這樣曾經被康熙譽為清廉正直、不畏權貴的馬齊向沙俄的財富低下了頭。

馬齊故意在策凌和圖裡琛啟程談判前與他們接觸,摸清了他們二人的談判策略以及清政府真實的目的和底牌,馬齊隨後將策凌的談判策略以及清政府的目的和底牌全都告訴給了薩瓦。

因此薩瓦在談判桌上佔據了主動,但是雍正此時急於界定中俄國界線,主要是想騰出精力去對付準葛爾部,因此在談判中清政府做出了很大的讓步,沙俄能從與清政府談判中佔到如此大的便宜和利益有很大程度是馬齊將清政府的重要信息透露給了薩瓦,所以說沙俄給馬齊的重金賄賂確實是一筆不錯的投資。

事後雍正也覺得這裡面有問題,但是他並沒有想到素來以清廉正直、秉公執法著稱的馬齊身上,而是懷疑到了常年和俄羅斯人打交道的圖理琛身上。

隨後雍正以圖理琛與沙俄使臣薩瓦私相授受,擅自收納俄羅斯商人入境為由,將圖理琛判了一個斬首之刑,幸虧雍正只是懷疑圖理琛私通沙俄,沒有真將他斬首,故作大度的將圖理琛寬赦了。

但是圖理琛的仕途生涯也就到此為止,之後圖理琛就被雍正閒置在家很長時間,直到雍正臨終前才又啟用圖理琛為內閣學士兼工部侍郎,乾隆繼位後,圖理琛年事已高,乾隆以圖理琛年老昏聵為由,保留了他內閣學士的官銜,但是批准他可以在家休養,實際就是將他棄而不用了。

可以說歷史上的圖理琛在官場混的非常不如意,和電視劇中八面玲瓏深得皇帝信任和喜愛的情形完全相反,而且還莫名其妙的替馬齊背了鍋。

馬齊出賣了國家卻做得天衣無縫,以至於雍正和乾隆父子兩代都沒有察覺,反而還認為馬齊清廉正直,秉公辦事,對馬齊及其家族頗為拉攏和重用。

乾隆的原配皇后富察氏正是馬齊的親侄女,乾隆朝重臣傅恆正是馬齊的親侄子,乾隆時期的名將福康安那是馬齊的侄孫子,可以說馬齊出賣完國家,但是家族卻依舊是清朝頂級政壇豪門。

並且馬齊賣國這件事在《清史稿》中都沒有留下記載,馬齊賣國之事直到現代俄羅斯史學界公布出來的當時沙俄方面的歷史資料《中俄外交文獻彙編》才讓大家知道,原來當年在這場談判中被康熙譽為清廉正直、不畏權貴的名臣馬齊充當了賣國者。而圖理琛當時被雍正所懷疑,其實是替馬齊背了黑鍋。

不過歷史上圖理琛最後結局還算不錯,乾隆繼位後保留圖理琛官位讓他在家養老,圖理琛也是很有自知之明,知道這是新皇帝不想再用他了,於是圖理琛主動請辭回家養老得到了乾隆批准。

之後圖理琛就一直在家養老,直到乾隆五年(1740年)去世,享年七十四歲,這個年齡在古代算是高壽了,圖理琛也算是安享晚年了,總得來說結局還算是不錯,就是不如電視劇中那麼八面玲瓏備受皇帝喜愛和信任。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中雍正如何知道兒子弘時背叛的他,跟粘杆處有關係?
    雍正時期再出現之時,已經是由圖裡琛統領,圖裡琛身為欽差負責山西諾敏案時曾亮出過這個身份。這樣的神秘存在,他的作用是什麼呢?粘杆處身為一個特務機構,自然是刺探情報,還有幫助皇帝幹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比如說殺人滅口之類的。康熙時期殘酷的九子奪嫡到了雍正年間雖然結束了,但是下一場更殘酷的奪嫡已經開始了。
  • 雍正王朝:康熙為何只給太子和十三阿哥火爐,唯獨大阿哥沒有?
    而在圈禁的同時,康熙對三個的態度和對待不一樣,先來看看三人平時的表現就知道了。大阿哥胤褆《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和十三胤祥沒有殺人的心,大阿哥胤褆愚蠢還殺心甚重,在年輕的時候,也算是一位猛將,曾經跟隨康熙親徵葛爾丹,他也算是身先士卒,就是腦子不夠用,因為孤軍深入,被葛爾丹俘虜。幸虧有自己的妹妹藍琪兒相救,要不然他的命運還不知道怎麼呢?
  • 在《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十三爺在軍隊中有著很高的威望?
    導讀:在《雍正王朝》中,十三阿哥胤祥是忠肝義膽的「俠王」,十三爺之所以在軍隊裡有很高的威望,這與他的經歷和性格是分不開的,他敢於在別人有難時仗義執言,他體恤下情,能和底下人打成一片。所以,當他遇到難處時別人都很願意幫助他,他仗義執言性格讓他吃過虧,也最後成就了他。
  • 雍正王朝:老大胤禔的另類奪嫡路,難怪被永久圈禁!
    這次事件之後,除了太子胤礽和老十三胤祥被圈禁以外,還有一個被圈禁的阿哥,他就是老大胤禔。老大胤禔並沒有參與假造太子手諭,也沒有參與到太子胤礽一邊,為什麼最後受傷害的卻是他?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康熙帝為什麼要永久圈禁大阿哥?太子:大哥,喪盡天良!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要把喬引娣從胤禵身邊奪過來?喬引娣結局如何
    喬引娣是十四阿哥胤禵在回京奔喪途中所救,之後一直跟著十四阿哥,二人漸漸產生感情,十四阿哥胤禵提出要納喬引娣為側福晉,雍正以違反祖制為由強烈反對,而十四阿哥因為八阿哥胤禩等人挑唆,一直認定自己才是康熙遺詔上指定的繼位人,所以處處給雍正找彆扭,對著幹,雍正心說你跟我對著幹是吧,那我也不讓你如意,你不是要娶喬引娣嗎?我偏偏要從你身邊奪過來。
  • 雍正王朝:他是胤禩的線人,為胤礽吹哨,因圖裡琛「失手」而死
    《雍正王朝》中的圖裡琛,就同時具備權術與武術技能,該出手時就出手,深得皇帝信任。在熱河發生的一幕,就很能體現圖裡琛的這種個性特點。當時,康熙翻牌子不愉快,跑到外面散心,馬上就要撞破胤礽和鄭春華那點事,但有人突然「吹哨」。圖裡琛馬上出手,一招結果了為太子「放哨」的人。康熙的本意,並未讓圖裡琛殺之,但他為何要故意「失手」?
  • 想不到,原來《雍正王朝》裡,最強「心機男」是這麼一個小人物?
    《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堪稱是歷史題材影視劇的巔峰之作,雖然是改編自二月河的小說,但劇中不乏有不少細節和人物都值得推敲,其中有一位歷經「康雍乾」三個朝代,情商不輸張廷玉,忠心皇帝,能明辨真假,看清形勢,還能做事做得恰到好處,這位就是大內侍衛圖裡琛。
  • 雍正王朝:圖裡琛,為何能「官場常青」?領導的秘密,他懂得迴避
    職場生活中,如何處理和領導之間的關係是一件極為關鍵的生存技能;在《雍正王朝》這樣的朝堂爭奪、權力角逐中,如何保持和皇帝之間的距離、維持和皇帝之間的關係更是一件關乎恩寵程度、仕途升遷乃至性命攸關的重要事情。
  • 再看《雍正王朝》:二十二位老戲骨表演精彩紛呈
    劉和平先生善於構建這樣的場景,在《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內閣討論國家用度,《北平無戰事》開會討論學生發糧善後,都是這種風雲際會,一次把數十位老戲骨聚在一起飆戲,瞬間就可以把一部劇的逼格上升到無以復加。《雍正王朝》的演員,普遍年齡比較大,有豐富的表演經驗,更有豐富的人生閱歷。
  •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胤禵為什麼至死都認為雍正帝是篡的他的皇位?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91期)上一期我們講到了雍正帝即位,派圖裡琛帶著大內侍衛監視老十四胤禵回京,半路上老十四胤禵救起一個女子,也為後來劇情的發展留下的伏筆
  • 《雍正王朝》如果沒有胤祥,八王議政雍正難道真的束手無策了嗎?
    《雍正王朝》在「九子奪嫡」中,四爺胤禛最後成功脫穎而出升級為雍正皇帝,但對於獲得皇位的四爺,八爺黨胤禩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最後雖然跪倒在雍正的腳下,但大家都知道他們肯定不會就這麼安安穩穩的。所以以胤祥為首的「八爺黨」集團就一直與雍正作對,處處和雍正皇權作對,百般的拆臺。後來在看到十三爺胤祥病重,加上已經控制了京城武裝力量後開始了最後的直面對決,那就是這部劇的高潮部分「八王逼宮」,而最後若不是十三爺胤祥的及時到來,雍正看起來就已經失敗了,那麼說起來如果沒有十三爺胤祥的話,雍正皇帝是否真的就只能束手無策了呢?
  • 雍正繼位後,「九子奪嫡」各位阿哥的真實下場
    九子奪嫡,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康熙共有35子、20女。其中只有20個兒子和8個女兒活到成年。諸子均隨「胤」字,雍正帝胤禛即位後為避帝王諱,諸皇子名中「胤」字改為「允」字。皇位爭奪的主要參與者為九個阿哥,分別是:大阿哥、二、三、四、八、九、十、十三、十四阿哥,分為5派。大爺黨:直郡王胤禔、納蘭明珠、餘國柱、佛倫。太子黨:太子胤礽、索額圖、格爾芬、阿爾吉善、蘇爾特等。
  • 《雍正王朝》中的八爺之死:遠未揭開真相的團滅式政治屠殺
    這個標誌性的大事,《雍正王朝》電視劇沒有展示,也沒法演繹,這是對八爺黨的定調之舉。沒有任何辦法為雍正進行粉飾。 此後又連續因為不給蒙古親王朝拜往返的盤纏、簡省上駟院的御馬、與九阿哥十阿哥居喪期間吃大酒席等事件,雍正連連下旨切責,不斷從私德和官德上予以打擊。
  • 雍正王朝:雍正是什麼時候知道自己的親兒子弘時背叛自己的?
    這是十三爺臨終前對雍正的叮囑,也正是十三爺的這段話引起了雍正足夠的重視。「九子奪嫡」的餘煙還沒有散盡,奪嫡之爭有多殘酷,雍正最清楚不過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何況這是一生忠心耿耿、兢兢業業為雍正拼了老命的十三爺臨死前說的話,雍正不想讓同樣的事情在下一代身上重演,他早已屬意弘曆,他想讓弘曆順順噹噹的接班,十三爺臨終的這番話,讓雍正開始了對弘時的調查。
  • 《雍正王朝》中,九子奪嫡有多兇險,康熙寵臣魏東亭也難逃大難
    而在《雍正王朝》中,魏東亭就顯得有些晚節不保了,這裡邊我們以劇中討論,與真實歷史是存在著不小出入的。魏東亭作為康熙的寵臣,自然接待康熙南巡的事務就落到了他的頭上,這既是魏東亭的榮耀,卻也成了催命符,因為接待康熙可非小事,隨隨便便的排場便使得魏東亭虧空了三十來萬兩。
  • 手握十萬雄兵,十四阿哥為什麼不起兵勤王?他要是造反能成功嗎
    引言:上篇介紹了「九子奪嫡」中,雖然老十四最終落敗,但他好歹保住了一條命,一直活到了乾隆朝,最後壽終正寢也算善終了。這篇我們回過頭,講講手握十萬精兵的大將軍王,為什麼在康熙去世後不起兵奪位。老十四要是起兵造反,他的勝算有多少呢?
  • 雍正王朝:八爺黨見證了康熙傳位,為何還說雍正搶了胤禵的皇位?
    在《雍正王朝》中,八爺黨是雍正皇帝的死對頭。他們不僅與雍正爭皇位,在爭位失敗後反對雍正的新政,妄圖陰謀逼宮,還極力捏造謠言,說雍正弒君,搶了老十四胤禵的皇位。 而他們之所以選擇胤禵作為謠言的主角,而不是別人,是因為這樣說更有說服力,更容易被他人所相信。
  • 雍正王朝:康熙什麼時候決定傳位給老四的?實在是沒有人選了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有這麼優秀的父親,他的兒子們自然也不會太差,上到太子,下到十四阿哥,幾乎每一個皇子都能獨當一面。而後來九子奪嫡的名場面,其實換個角度看,也是因為康熙太過優秀。那麼,今天說一說,康熙最終為什麼決定傳位給老四呢?太子二次被廢以後,九子奪嫡基本上就只剩下以老四胤禛、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禵為首的三股勢力。
  • 《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逼宮,十三爺不出現,雍正還有後招嗎?
    電視劇中雍正說的那些話絕對不是嚇唬他們,因為雍正背後絕對是有把握能控制住局面的,即使做最壞打算,那就是雍正大不了叫圖裡琛帶領近衛將這些反對自己的滿洲貴族全部殺光。雍正留有後手,劇中已經交代電視劇中因為雍正推行新政,所以損害到了一些滿洲貴族利益,老八胤禩聯合幾個旗主、隆科多等人逼宮,力圖架空雍正,進而使自己掌握大權或者清君側,扶立弘時上位,自己當「周公」。因此他們都是被八爺黨利用來向雍正逼宮。結果是最終逼宮失敗,老十三胤祥關鍵時刻將兵權奪回,使得雍正勝出,電視劇中看似是這樣,是老十三關鍵時刻出馬的功勞,但是其實仔細看的話卻非如此。
  • 《雍正王朝》中老十七胤禮為什麼要在雍正繼位當夜去見他?
    《雍正王朝》電視劇中的十七爺胤禮為什麼在雍正即位當夜去見雍正?下面先從小說和電視劇中為你講解十七阿哥胤禮為什麼在雍正繼位當夜去見他,而歷史上的十七阿哥胤禮則並非如此,再從歷史上給你說說胤禮在九子奪嫡中與雍正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