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聯:疫情使全球保費收入萎縮,中國保險業將在明年強勁復甦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新冠疫情在今年給全球保險業的增長按下了「暫停鍵」。

國際保險巨頭安聯集團在近日發布的《2020年全球保險業發展報告》(下稱「報告」)中表示,在2019年全球保險業實現四年來最大增長之後,2020年受到疫情衝擊,預計全球保費收入將萎縮3.8%。

安聯集團認為,由於科技上的領先,在全球所有地區中,亞洲保險業增長勢頭將會率先恢復。其中,中國保險行業將在2021年強勁復甦,未來10年中國的保費收入預計將年均增長9.5%。

全球保費今年預計萎縮3.8%

過去的2019年是全球保險業在近幾年中的「高光時刻」。

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保費收入總計3.906萬億歐元,較2018年實現4.4%的增長,是過去四年來的最大增長幅度。其中,壽險保費較2018年增長4.4%,也成了去年全球保險業增長的主要動力;而財產險的增長率則從2018年的5.4%降至2019年的4.3%。

「這是自2015年以來,壽險業務的增長率首次超過了財險業務,儘管差距非常小。」安聯集團表示。

從地區來看,亞洲地區仍然是全球保險業增長的引擎。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亞洲保費收入(日本除外)的增長率為6.8%,是前一年的兩倍多,保費總額達到9470億歐元,其中近一半保費來自中國。

相比2019年的增長率高點,今年的新冠疫情無疑給全球保險業的增長按下了「暫停鍵」。

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保費收入將萎縮3.8%,壽險業務受到的衝擊可能將超過財險業務,增長率分別為-4.4%和-2.9%。與新冠疫情前的增長趨勢相比,疫情將使全球保費減少約3600億歐元(其中壽險2500億歐元,財險1100億歐元)。

與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亞洲保險市場略好,但挑戰也同樣存在。安聯集團預計,2020年,亞洲(日本除外)總保費收入預計將下降0.7%,其中壽險將萎縮1.8%,而財險仍將維持1.9%的小幅增長。

「在疫情之後,商業模式的數位化、亞洲核心戰略以及關注環境、社會和治理的理念將成為保險行業重要的增長驅動力。」安聯首席經濟學家盧睿德(Ludovic Subran)表示,亞洲企業在科技方面領先,而歐洲同行在環境、社會和治理的理念上領先。全球保險業的主導地位將由亞洲決定——亞洲家庭將成為最重要的消費者,推動全球保險需求。

安聯集團認為,從長期前景來看,亞洲保險市場到2030年平均年增長率可以達到8.1%;壽險和財險預計將以相同的速度增長。這幾乎是目前全球市場增長速度(4.4%)的兩倍。

中國保險業將在2021年強勁復甦

在亞洲保險市場中,中國市場被安聯集團認為將在2021年強勁復甦。「中國壽險和非壽險行業在2021年均將實現兩位數增長,未來10年中國的保費收入預計將年均增長9.5%。而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壽險將繼續成為長期較強的業務線,未來10年壽險增長率將達到9.8%,而財險業務為8.8%。」安聯集團在報告中表示。

中國保險市場規模不容小覷,但在保險密度和保險滲透力方面依然與亞洲部分其他國家存在差距。報告數據顯示,中國的保險密度和保險滲透力在亞洲國家中的排名居中,與馬來西亞和泰國排名靠近。2019年,中國保險業總保費收入佔國民生產總值(GDP)的3.7%,人均保險支出(不含醫療保險)為317歐元,為新加坡人均保費支出的6.5%(新加坡是4888歐元/人)。

安聯集團在華合資壽險公司中德安聯執行長陳良表示:「自2020年二季度開始,整個中國保險行業逐漸回暖,我們看到疫情後,更多的消費者願意主動了解、購買、體驗各種保險產品和服務,更多的人願意加入保險行業。我非常看好未來中國保險行業的發展。」

「不斷增長的風險意識和社會保障需求將繼續推動中國保險業未來幾年的增長。」報告合著者、安聯集團經濟學家米凱拉格裡姆(Michaela Grimm)表示,到2030年,預計中國保費將增長7770億歐元,相當於英國、法國、德國和義大利市場規模的總和,中國保險業將在這場危機中變得比以往更加強大。

相關焦點

  • 安聯看好中國市場 將開拓保險資管業務
    安聯控股將如何布局中國市場?「安聯對中國市場非常看好。」中德安聯CEO、安聯控股副總經理陳良近日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安聯控股未來將實現對中國業務的戰略管理,推動打造一支金融「航母艦隊」。近期將積極推進資產管理業務,並進一步探索獲得中德安聯壽險更多股權的可能性。
  • 中國強勁復甦,提升全球經濟!
    今日導讀 今年對於中國來說是極其特殊的一年,在新冠疫情這個全球共同難題影響之下,全球經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 當全球經濟仍處於衰退陰霾之中,中國及時有效控制疫情,率先實現經濟企穩復甦,令人矚目。
  • 前三季度陝西保險業保費收入增速超全國 商業車險綜合賠付率提至73...
    陝西保險業抓住發展機遇,從疫情影響下迅速恢復,行業保費收入增速超過全國。同時,落地新一輪「車改」,助力脫貧攻堅,與公眾分享保險業發展和改革紅利。保險業從疫情影響中恢復並發揮重要作用下半年以來,一度在底部橫盤的保險板塊震蕩走高,頭部公司表現出較好持續性。毋庸置疑,這背後有著深刻的經濟發展因素,保險業前三季度數據可以清晰展現出市場狀況。
  • 疫情引發保險業新需求
    全球數據公司的數據顯示,溫網每年在轉播、贊助和門票上的收入可達約3.6億美元。儘管取消賽事能節省3870萬美元的球員獎金以及更高數額的員工工資,但仍會造成重大損失。「保險意味著減少損失,同時也能比世界上其他大多數賽事處於更有利的位置。」凱裡-埃文斯說。
  • 2021:中國經濟將強勁復甦專訪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0月份《世界經濟展望》中的最新預測,2020年全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萎縮4.4%,比6月份時的預測上調了0.8個百分點,但是IMF預計明年全球GDP將增長5.2%,比6月份時的預測下調了0.2個百分點。同時,12月份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CED)發布《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也將2021年增速預期由此前的5%下調至4.25%。
  • 「專訪」安聯集團亞太區CEO:保險業不會再回到過去「舊」模式,將...
    記者| 苗藝偉6月18日至19日,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將在上海召開。當前正值中國金融行業對外開放的加速期,金融業也面臨全球新冠疫情所帶來的挑戰,此次論壇可謂特殊而富有意義。以下為訪談實錄:界面新聞: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2020年對各行各業來說都是極為特殊的一年,保險業同樣如此。您認為,今年亞太地區保險市場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與新冠疫情相關的賠付是否會顯著影響保險行業的利潤?
  • 六年後放手太保安聯 安聯集團尋求在中新突破
    財聯社(北京,記者 王宏)訊,合作六年,先後注資3.9億元,安聯集團最終選擇全身而退。日前,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擬將持有的太保安聯健康22.95%股份全部出讓給太保集團及太保人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在保險業深化開放的背景下,外資在股權上有更大的空間,採取更利於實施自己市場策略的戰略布局。長期深耕中國市場,安聯集團已經在中國布局了壽險、產險、健康險、養老險、特殊風險、資管和救援業務等多個領域,但持股比例較為分散。
  • 銀保監會:前10個月保險業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6.9%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錢林浩銀保監會近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9608億元,同比增長6.9%。從公司情況來看,財產險公司前10個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1506億元,同比增長7.2%。人身險公司前10個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8102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壽險收入21395億元,同比增長5.1%;健康險6153億元,同比增長14.0%;意外險555億元,同比下降1.6%。
  • 太保安聯上分三年磨礪,護航健康中國
    來源:時刻頭條3年前,太保安聯將上海營業部升級為上海分公司,「引領國內行業之先、為客戶不斷創造健康價值」是當時的承諾。3年來,太保安聯上海分公司持續推出各類健康管理服務項目,不斷進行「保險+服務」模式創新,踐行社會責任,堅持有溫度的服務,護航健康中國。
  • 2021年保險行業投資策略:確定且持續的復甦,首選行業龍頭
    A股上市險企股價表現顯著分化,純壽險領漲,排序:新華保險(21.8%)、中國人壽(21.0%)、中國平安(1.1%)、和中國太保(-10.0%)。1.2 瑞再Sigma預計中國仍將帶動全球走出保險業復甦格局。
  • 中國太保與德國安聯欲「分手」 雙方各得其利?
    近日,太保安聯公告稱,德國安聯擬將持有的22.95%股份全部出讓給太保集團及太保人壽。若轉讓完成,太保安聯健康將由合資變為中資公司。 隨著保險業進一步對外開放,外資保險在國內的布局也在不斷加強。在業內看來,本次太保系若全權接手太保安聯,對德國安聯和太保來說是雙方各得其利。
  • 2009-2018近10年財險公司各險種保費收入、保費增速、保費佔比...
    >21.31頁— 2019中國在線車主服務白皮書(平安好車主案例分析)22.2009-2018近10年財險公司各險種保費收入、保費增速、保費佔比23.213頁—人民日報—區塊鏈領導幹部讀本24.9頁—浙江銀保監局—長期護理保險浙江試點的實踐探索研究25.6頁—商車費改NCD係數調整對車險賠付的影響分析——以平安產險杭州中支為例
  • 最新報告上調今年世界經濟預期:中國將推動全球復甦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2月1日發表了題為《經合組織預測全球經濟將在2021年底前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但復甦力量仍然虛弱》的報導稱,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稱,當今世界仍處於因新冠病毒而引發的二戰結束以來的最大危機之中,但前景稍顯明朗。
  • 為全球經濟復甦貢獻中國力量
    率先復甦彰顯中國制度優勢經合組織的報告預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世界經濟將萎縮4.2%,這一預期好於今年6月份和9月份的兩次預測。報告認為,未來新冠疫苗的投入使用以及中國經濟持續加快恢復,將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推動世界經濟復甦。
  • 亞行:受疫情影響菲律賓經濟今年預計萎縮7.3% 2021年或將恢復
    報告顯示,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菲律賓經濟預計在2020年萎縮7.3%,在2021年恢復增長至6.5%。報告預測,菲律賓經濟萎縮將比亞行6月份的預測更為嚴重,6月份的預測是萎縮3.8%。預計在今年餘下的時間裡,私人消費和投資將進一步減弱,全球經濟復甦存在不確定性。
  • 海外網深一度:外貿「轉正」,中國經濟復甦領跑全球
    英國《金融時報》關注到,這是今年以來,中國進口額繼6月份之後的第二次增長,是中國貿易活動日趨全面復甦的一個跡象。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強勁的貿易數據表明了中國經濟的復甦趨勢。有分析認為,中國經濟在全球低迷中逆勢增長,增加了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
  • 世博會將為杜拜經濟復甦注入強勁動力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逐步放開,杜拜各項經濟、社會活動迅速恢復,預計2021年經濟增長有望實現4%。作為中東商業和貿易中心,杜拜經濟基本面較為穩定,推遲到今年10月舉辦的「世博會」將為杜拜經濟復甦注入強勁動力。  受疫情影響,杜拜的旅遊、航空、零售、房地產等行業在2020年遭遇「寒冬」,全年經濟萎縮6.2%。
  • 安聯保險23%股權出讓獲批,太保安聯健康保險成太保全資子公司
    今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變更股東的批覆公告,顯示,批准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將所持有的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轉讓給中國太保和太保人壽。轉讓完成後,中國太保持有太保安聯健康保險144586.7萬股股份,佔總股份的85.051%;中國人壽持股數量增至25413.3萬股,佔總股份的14.949%,而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將不再持有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這也就意味著,由太保和安聯集團共同持股的合資健康險公司太保安聯健康保險,正式變更為中資公司,太保也拿下了太保安聯健康保險的全部話語權。
  • 德國安聯擬退出太保安聯,太保系擬全權接手
    變更後,太保安聯將由合資變為中資公司,太保集團對於太保安聯的掌控力將進一步加強。而對於此次受讓股份,中國太保目前並未有消息披露,也未對公開媒體披露相關信息。德國安聯為何出讓股份,公司尚未披露原因,但據公開資料顯示,今年1月16日,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正式開業,由德國安聯全資控股,是迄今為止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
  • 中信信託拍賣中德安聯49%股權,安聯有意接盤?
    11月,安聯控股開業,成為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而友邦也成為首家外資獨資人身險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安聯集團動作頻頻,一邊退出太保安聯、一邊增資旗下獨資保險控股公司安聯控股。此次中信信託拍賣中德安聯全部股權,安聯或將有所動作。12月24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項目,轉讓底價為23.4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