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公司退休職工張老爺子,在剛剛過去的10月份,不幸被查出肺癌晚期,一家人震驚之餘,在選擇治療方案上,陷入一團迷霧。
確診醫院的大夫說,張老爺子屬於癌症晚期患者,腫瘤病灶過大,而且過多,無法手術,放化療也不敏感,經過穿刺活檢等一系列檢查明確之後,建議他採用靶向藥去治療。
看過電影《我不是藥神》的觀眾都知道,靶向藥價格昂貴,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
不過對於像張老爺子一家都在電力系統工作的家庭來說,這不算大問題,問題在於,他們通過向人打聽和網絡搜索,得知靶向藥也有很多副作用,而且還會產生耐藥的可能——他們怕的是,付出了昂貴的代價,卻換不回一個期望的結果。
同時,他們在詢問和搜索的過程中,也聽說中醫藥在結合西醫治療腫瘤方面,能起到極大的正向作用,於是,他們便尋到了張老師,來討一個適合於他的最佳方案。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把這個方案代入了一個比喻,倚天劍和屠龍刀——中醫藥是倚天劍,西醫的靶向藥是屠龍刀。
在金庸的《倚天屠龍記》裡,倚天劍,是第一號寶劍,內藏《九陰真經》。而屠龍刀,是第一號寶刀,內藏《武穆遺書》。
在他另外一部著作《神鵰俠侶》裡,公孫止會一種武功叫做「刀劍顛倒術」,就是他用刀去做刺擊,實現劍的功能;然後用劍去砍人,實現刀的功能。
在治療腫瘤的實踐中,中西醫的結合,正可以用到這個刀與劍的比喻:
中醫可比為倚天劍,西醫的靶向藥,則可喻為屠龍刀。
對於晚期腫瘤患者來說,靶向藥加上中醫藥,刀劍合璧,協同合作,可以展現出如下幾個優勢。
一、靶向藥,相對於副作用極大的放、化療來講,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對健康細胞的傷害,避開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局面,它的原理是,通過嚴格基因檢測,找到一個突變靶點,再用靶向藥去抑制它,直接發力於腫瘤的核心部位,起到治療的作用。
但靶向藥這把屠龍刀如果單獨使用,仍難以避免耐藥性和其他副作用,這時候就該倚天劍中藥來配合了。
二、中藥這把倚天劍,在治療腫瘤中,經過綜合辨證之後開出的方子,屬於複方、大方,少則20餘味中藥,多則30餘味中藥,君臣佐使配伍齊整,而後對人體進行全面調理,有扶正祛邪的雙重作用。
中藥這種扶正祛邪的雙重作用的表現是:
根據患者產生腫瘤的病理基礎,針對痰、瘀、虛等特徵,中藥既可以扶正調節五臟六腑,還可以祛除痰、濁、淤血的病理物質,解毒消腫,防止腫瘤變性——它呈現的,是一個多角度的系統工程。對晚期腫瘤患者提高生活質量,有著非常積極、正面的影響與意義。
三、其實,通過辯證思維開出的方子,從底層治療邏輯來講,也是個體化靶向療法的一種,中醫藥準確辯證也能通過特殊靶點抑制腫瘤,中藥是多靶點的治療,其機理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
四、兩者結合起來,一個是作用於基因方面,明確基因,一個作用於病理基礎,雙管齊下,就可以湧現出協同和加強的作用。
五、靶向藥耐藥性的問題,可以用中藥來緩解。靶向藥的副作用,比如對皮膚、黏膜的反應,或者出現拉肚子、腹瀉、起疹子等,可以用中藥來消除。
總之,中藥配合靶向治療,對不能手術、晚期,老年患者來說,只要經濟條件能承擔,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此治療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痛苦,延長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