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12月19日,中華文化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與中國作家協會主管的《詩刊》社、《中華辭賦》雜誌社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中華詩詞復興研討會」在京召開。40餘位來自中國作家協會、中華詩詞研究院、中華詩詞學會以及部分高校、媒體和社會其他方面的專家學者及詩人圍繞「中華詩詞的當代性與文化強國建設」主題開展交流。研討會由《詩刊》社副主編、《中華辭賦》雜誌社社長王冰主持。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吉狄馬加在講話中指出,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作了規劃和設計,並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我們正在從一個文化大國向文化強國邁進,在國家民族繁榮昌盛的上升時期,怎麼用中華詩詞來反映和見證這個時代,是需要詩詞界認真思考的問題。另外中華詩詞的當代性,要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來思考。一方面,雖然歷代詩歌已經經典化,但今天的詩人也不容否定能夠進一步創造偉大。另一方面,今天生活的複雜性遠超歷代,無論是語言、修辭、語境等,如何跟中華詩詞發生關係,需要從形式上更加自然地呈現。中華詩詞的創作熱潮需要我們進行很好地引導、扶持,希望各方面力量共同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鄉統籌、社區文明建設等方面,使中華詩詞得到更大的普及,在民族復興大業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導周文彰致辭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包含和要求中華詩詞的復興。中華詩詞的復興,既有黨中央大力倡導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機遇,又有地方、學校、企業和千家萬戶喜愛中華詩詞的廣泛基礎。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系列重要講話,團結和依靠推動中華詩詞復興的各種力量,把中華詩詞復興大業逐步推向前進。
中華文化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成員、教務長徐紹剛表示,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中華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精粹和重要組成部分,中華詩詞的復興與中華文化的復興乃至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緊密聯繫在一起。今天的研討會,就是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認識和理解中華詩詞的特殊意蘊,推動中華詩詞在新時代的復興與發展,鼓勵更多的人喜愛詩詞、參與到詩詞創作中來,用詩歌反映新時代,感悟新時代,謳歌新時代。
《詩刊》社主編李少君認為,中華詩詞的當代性已經取得了相當成效。當代詩詞家在新的時代努力建構新的詩歌審美體系,在創造美學新意象新形象方面、在時代精神和主旋律方面、在近一年來突發的疫情考驗人類以及中華詩詞的當代性方面、在反映脫貧攻堅這一具有史詩性的歷史事件方面,詩詞界都進行了努力探索和嘗試。
研討會共有兩個議題:「新時代中華詩詞的時代性、主體性與民族性」「新時代中華詩詞與中華民族共同體」。與會專家及詩人胡佔凡、霜凝(唐雙寧)、田麥久、嶽宣義、石厲、錢志熙、陳廷佑、孫明君、方銘、陳首、包巖、楊志新、李樹喜、張桂興、江嵐、吳震啟、莫真寶、肖紅纓、張一南等作了精彩而深入的發言。
中華文化學院與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一個實體、兩塊牌子」。1997年,經中共中央統戰部批准,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加掛「中華文化學院」牌子。根據2018年中共中央印發的《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條例》,中華文化學院開展以愛國主義為宗旨,以中華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教育、研究和對外交流活動。
《中華辭賦》創刊於2014年,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管、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辦的一本專門刊發當代詩賦類作品的國家級雜誌。2020年8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中華辭賦》出版單位變更為《詩刊》社,其最新編輯出版的2021年第1期改版號已面世。
熱文推薦
中央社院全力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中央社院召開專題會議 進一步強化工勤人員疫情防控工作秦漢與羅馬:相似的基礎與挑戰,為何得出不同的結果?共識雲課堂|李勇剛《中華文化要義:大一統》(一)共識雲課堂|杜玉芳《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共識雲課堂|趙澤琳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經驗》(一)共識雲課堂|郭紅霞《統一戰線中新的社會階層問題》(一)共識雲課堂|高國升《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集)共識雲課堂|孫明霞《中西文明交融與互鑑》(第一集)中央社院確定7個研究方向 啟動第一批央地研究組合中央社院召開2020年首次院務諮詢會 專題研究教學科研工作中央社院2020年秋季開學典禮在京舉行中央社院召開2020年首次院務諮詢會 專題研究教學科研工作原標題:《第二屆中華詩詞復興研討會在京召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