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聊天的美女,可能是個摳腳大漢」,一句調侃讓很多用戶了解到冒充美女網聊騙局,但如果從線上發展到線下,「網戀好友」是不是就是真的了?近日,張先生報警稱自己被網友詐騙1千餘元,和往常網絡交友騙局不同,張先生見到了「網聊對象」,還到對方家裡坐了坐,之後聯繫時被對方拉黑才意識到被騙。
(圖:「飯託」騙局,來源於網絡)
張先生被騙後向鎮江京口區派出所報案,之後詐騙團夥被鎮江警方一舉破獲。原來,張先生遇到的是一個「飯託」、「水果託」詐騙團夥,和張先生網上聊天的也不是線下見到的美麗婦女,而是一個72歲的老嫗,騙局由鍵盤手、接客手、套現手等人員組成,利用微信聊天,線下「宰羊」的手段實施詐騙。對於此類線上線下結合網聊騙局,騰訊手機管家對不法分子的詐騙套路進行復盤,幫助用戶避免被騙。
以張先生案例為例,72歲老嫗冒充少婦添加張先生微信好友,之後時不時在網上對張先生噓寒問暖,騙取張先生好感和信任;網聊半個月左右,提出線下見面,此時「接客手」美麗少婦出面,以一起吃飯、想吃水果為名,使張先生共計花費1千餘元;為了避免張先生發現破綻,少婦還帶張先生到「家」中坐了坐,見到了少婦「小姨媽」,也就是和張先生網聊多天的網友,給張先生一種「見家長」的錯覺;之後少婦以接到家人電話去醫院為名離開,到此不法分子便已詐騙成功。而張先生再次聯繫對方時發現被拉黑,才想到可能是被騙了。
在上述詐騙套路中,不法分子分工緊密,通過打造正常線下見面環節降低被害者受騙感知,很多用戶被騙後由於沒感知到被騙、被騙金額較少,以及「覺得不光彩」等原因而放棄報案,警方調查顯示,張先生報案前,已有600餘名單身漢被騙。
(圖:騰訊手機管家實時保護用戶微信、QQ等應用安全)
不法分子正是看準了用戶寧願「吃啞巴虧」也不報案的心理,才會越發猖獗,而對於「演技」越來越「高超」的騙子,用戶很難在被騙前識破騙局。對此,騰訊手機管家提醒大家,網上交友要秉承「萍水相逢、點頭之交」,一定不要嘗試「金錢交易」;對於72歲老嫗假冒美麗少婦添加好友的環節,則可以使用騰訊手機管家微信安全保護功能,對好友是否存在欺詐風險、被舉報記錄以及異常封號等情況進行檢測,及時識別詐騙好友,避免後續財產損失。此外,騰訊手機管家微信安全保護功能,還可對用戶自己的帳號進行實時保護,對是否存在被盜號風險、異常登錄、嘗試登陸以及異常封號等情況進行檢測,規避被盜號風險。如果不慎被騙,一定使用騰訊手機管家的「風險帳號舉報」功能對實施詐騙帳號進行舉報,幫助更多人避免被騙。
近年來,不法分子詐騙途徑逐漸從之前電話、簡訊、網頁、病毒軟體,擴展到微信、QQ等平臺,騰訊手機管家作為移動端第一道安全防線,發掘用戶手機安全痛點,不斷升維自身實力,不僅可以識別攔截詐騙電話簡訊,欺詐網址,查殺病毒軟體,其應用安全功能還可對用戶微信、QQ、騰訊遊戲等應用進行實時保護,幫助用戶減少被騙風險。現在,大家只需到軟體商城搜索「騰訊手機管家」便可一鍵下載安裝,為手機信息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來源: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