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爸媽營團隊的小夥伴,去電影院重溫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4K修復版。
預售票房1800萬,破影院復工以來紀錄;上映4天票房過億,破了自己的記錄。
就在前幾天,#哈利波特1全球票房破10億美元#,成了第二部,全球票房破10億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
實際上,它在國內首映時還是2001年,一眨眼,過去了19年。
當媽後,帶娃重回電影院,逗得我們前仰後合的,不是主角「哈利」,也不是天才「赫敏」,是平凡的男二「羅恩」。
羅恩真的是充分詮釋了什麼叫「一個男二的自我修養」,他不是男主角,並沒有肩負「拯救地球」的重任。
作為男二,羅恩的人生,真的是輕裝上陣,所以,這孩子既樂又暖。
首先,羅恩真的特別逗,因為逗,所以就很治癒。
飛行課學騎掃把飛行,他在第一步就卡了殼,本想召喚掃把,卻咣當一下被打到鼻子,
魔咒課學漂浮咒,羅恩使勁甩了好幾遍魔杖,桌子上的羽毛一動不動咋也飄不起來;
學霸赫敏在圖書館認認真真看書,羅恩一臉懵的問:「這能解悶嗎?」
大家在海格的小屋裡商量正事,羅恩在角落裡被狗狗舔來舔去,一臉無奈的樣子簡直太好笑了!
反觀旁邊的哈利和赫敏,現在看看,一個被復仇壓的喘不過氣,一個爭當牛娃要時刻hold住學霸人設,和永不辜負美食的羅恩相比,主角們——太累啦!
整部電影看下來,能讓羅恩放下手裡的好吃的的,只有從桌子裡鑽出來打招呼的幽靈,還有萬聖節學校突然被巨怪入侵。。。
爸媽們一定越看越覺得眼熟,這小孩兒貪玩又貪吃,平凡卻可愛,雖然成績不算頂好,但是總是自得其樂,還特別善良講義氣……
這哪是羅恩,這不就是我家娃嗎??
有朋友開玩笑說,羅恩留在我們心裡的這19年,真是在實踐「一個男二的自我修養」——溫暖、有擔當,不宣兵奪主卻自帶治癒Buff。。。
其實,真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哈利,頭戴主角光環,大殺四方。
平凡的孩子,都在男二羅恩走過的路上起步,爸媽們有一天會突然發現,那些絕對主角身邊的孩子,卻有著特別的溫暖和善良。
他們的故事不需要驚天動地,他們的幸福就特別腳踏實地。
事實上,在我們身邊,羅恩這樣的「男二」,真的很多。
碾壓級的「出場設置」?抱歉,他們沒有!
更悲催的是,他們身邊或許都有一個標杆級的「男一」,成為大家爭相模仿的對象。
而他們呢,倒是沒啥危機感,按著自己的步子,穩紮穩打地走著自己的人生路。
你看看羅恩,
論光環,他比不過哈利。
論天賦,他被赫敏碾壓。
論顏值,他也不是馬爾福的對手。
在這段魔法旅途中,羅恩,似乎只是個平凡的小可愛。
在「男二」的人設下,羅恩的學業特別捉急
他上草藥課,
被會大哭大叫的曼德拉草嚇到表情變形;
他上變形課,魔咒終於生效了,但是,變出的茶杯竟然還帶著一條尾巴。
連犯錯都這麼有喜感。
這就是男二羅恩的日常,但現在,我卻越看越有味道。
為啥?因為「男一哈利」的成就,實在太難達成!
哈利波特是全世界男主的標配,你可以說他是郭靖,他是張無忌,
本質上,這些「男一」都沒差的,他們身負恩仇、他們歷經奇險、他們遭遇高人,
關鍵時刻,他們天助地助人助。。。
他們一個人,仿佛佔了別人八輩子的人生跌宕和運氣,男一好是好,就是。。。沒啥參考性。
倒是小羅恩,一行一笑一念,妥妥就是身邊的那個孩子,他們不是衝鋒陷陣的「蓋世英雄」,他們倒像出其不意的「神助攻」,
他們一邊幫著男主攻城拔寨,
一邊偷偷地頂著自己的天花板,
一次又一次,刷新著自己的能力上限。
所以,很多哈利波特迷都明白,
很多時候,羅恩才是幫助哈利成長的那個人。
比如,羅恩的原生家庭經濟拮据。
他跟哈利第一次認識的時候,火車上列車員推著一車零食路過,羅恩摸摸自己的荷包囊中羞澀,但另一邊的哈利一眼不眨:「每樣給我拿一份兒!」
哈利低調的富二代的身份,妥妥讓羅恩嚇了一跳。
但是,你在那個驚悚表情裡,看不到一絲一毫的嫉妒。
因為,羅恩溫暖的性格底色,正是來自於自己的家庭。
羅恩家的小孩太多了,他有5個哥哥1個妹妹,所以他的衣服、書本、甚至是寵物,
都是在哥哥們手中傳承了好幾次的「5手貨」
但也是這個羅恩,身上攜帶者弟兄姐妹的溫度,
所以,他不像哈利,他從未感受到過孤獨。
雖然沒有錢,但羅恩爸媽懂得生活的趣味。爸爸買彩票中了700金加隆的大獎,這筆錢一分沒留,一大家子熱熱鬧鬧去了埃及,旅遊順便看望在那裡工作的大兒子。
雖然家不大,但羅恩爸媽非常恩愛,一個旁若無人的早安吻,喚醒了新的一天
男二羅恩的家,有哈利想要獲得的那種體驗——同一屋簷下的普通人家,最終給了孩子一顆柔軟之心。
學校有個校園舞會,別的男孩穿著帥氣的燕尾服,羅恩只能拿出媽媽壓箱底的、滿是灰塵的、特別「復古」的二手蕾絲禮服。
注意到了嗎?
「媽媽的衣服」才是真正的關鍵詞,羅恩身上似乎總留著親情的氣味,而他把所有這些積蓄的溫情,源源不斷地輸出給了哈利,在孤兒哈利眼裡,羅恩帶著家庭的定義從容燃燒,讓哈利學會,什麼才是親情。
雖然是男二,但是在羅恩身上,這樣帶著家庭意象的符號實在太多了,比如他養了12年的老鼠,那是他最寶貴的寵物,也是他從5個哥哥手裡繼承而來的。
時間、親人、傳承。。。羅恩的暖,是由所有這些細節構建起來的。
正因為羅恩不缺愛,所以面對其他人的天賦、財富、外貌的降維攻擊,平凡的羅恩可能會嫉妒,也會怨恨,但他卻用可愛與幽默,化解了一切尷尬的比較。
羅恩的魔杖摔斷了,不敢告訴媽媽,只能用透明膠簡單的修補一下,然後將就著繼續用,這個傻小子似乎永遠學不會怨天尤人。
羅恩的有愛又拮据的家庭,讓他成為最好的幫助者。
補足了哈利身上缺乏的那份「家庭感」
而男二羅恩在霍格沃茨的經歷,也讓他成了一個「反天賦論」的符號。
沒家世背景、更無優質血統加持,
這是羅恩拿到的初始牌面,跟哈利和赫敏真的不能比。
魔法課老師辦了個私人聚會,特地來邀請了哈利,還邀請了赫敏。
但是在看見羅恩之後,只是打了個招呼,甚至記錯了羅恩的名字:
「很高興見到你,韋勒比(念錯名字)。」
甚至連作者羅琳本人也曾在採訪中透露:如果三人組選一個「寫死」,羅恩會成為那個受害者。
「那時我正處於一段很不愉快的時間,我開始考慮或許要把其中一人『寫死』,這個念頭十分純粹,完全是要營造出那種『生死兩茫茫』的悲戚感。」
「在想了又想之後,我曾認真的將羅恩設定為受害者。」
這個男二,總被身邊人說他是「波特的跟班」,沒有優質天賦的羅恩,並不是沒有傷心過,他對自己的男二身份,產生過質疑。
他曾經自嘲:「我是傻 羅恩·韋斯萊,哈利·波特的傻朋友。」
但重要的是,作為男二的羅恩,不單在家庭汲取愛,他甚至能夠在跟哈利和赫敏的互動中,發現自身的價值。
面對哈利跟赫敏的卓絕天賦,羅恩再一次堅定地認識倒了自己的定位,——一個雪中送炭的神助攻。
當哈利孤立無援時,站出來說「我相信你」的那個人,
——是羅恩,
當哈利嚮往家人,讓媽媽親手織了一件毛衣送給他當聖誕禮物的人,
——是羅恩!
前一秒,還在為哈利出風頭生氣冷戰;後一秒,卻提醒對方小心危險的人,
——是羅恩。
知道哈利被困姨媽家,冒著被媽媽罵的風險開飛車把哈利接來自己家的人,
——還是羅恩!
最感人的一幕,出現在第一部的冒險裡,面對陌生的棋盤他沉著冷靜,精湛的棋藝,讓他在冒險中有了終於主場。
這場巨型巫師棋比賽中,每個人都要掌控一個棋子,安排好哈利和赫敏之後,他信誓旦旦的說:「至於我,上馬做騎士!」
他做好了為全員犧牲的準備。
運籌帷幄的羅恩,看似掌控全局,但實際上在他說出「做騎士」這句話之後,就已經想到了:
最後一步棋,騎士將會獻出生命,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甘當綠葉的羅恩,在「鐵三角」中卻有他獨特的閃光點,這個孩子,總能在關鍵時刻
釋放能量與幽默感。
有了羅恩在,緊張的冒險趣味橫生,三人組的氣氛整個兒立馬輕鬆起來。
這樣的男二羅恩,誰不愛呢?
也難怪作者羅琳會說:「誰能不愛羅恩呢?他是最好的朋友。」
所以,羅恩成了真正的平民英雄
他給周圍帶去的,是兩種生活不可或缺的東西——關愛與快樂。
相信我們,沒有誰會拒絕這樣的男二,因為,他身上的暖意,他不動神色的關愛,甚至是他的木訥、他的後知後覺,他不嫉妒也不自誇的純良,所有這些,在19年後的我們看來,都是一個孩子身上最珍貴的財富,
神奇助攻、男二羅恩,是一塊閃著光亮的璞玉。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裡說:
「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
爸媽最終或許會發現,自己孩子的人生,也大抵如此,但我們往往害怕自己的孩子「平凡」,害怕ta落於人後,害怕ta成為男二女二,害怕璀璨的聚光燈沒有聚焦到ta身上。。。
但是「當男二」,並不意味著甘於平庸,
接受平凡,也並不是放棄、退縮,
接受平凡,意味著,
你的孩子不需要在每個人眼裡都是英雄,
接受平凡,意味著
ta的濃情與才智,
不那麼灼人,卻可能燃燒的更為長遠。
接受平凡,更意味著,
ta可能成為最好的助攻
或許並不站在舞臺的中心,
卻一樣能發出自己的聲音。
感謝男孩羅恩
他在我們心中駐留的這19年,
成就了一個關於平凡的奇蹟。
也祝福所有養育著平凡孩子的爸媽,
在我們心裡,
ta們的光芒,無人能及。
作者:爸媽營(bama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