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首次改為線上舉行的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落幕。北京雲上展區諸多文化科技融合成果在雲端引起關注。
北京文化產業吸納社會投資的數字沙盤顯示出各省投資流向北京的詳細情況、文化產業領域職位需求信息方便從業者了解人力資源市場的實時動態,還有最新融資文化企業滾動列表、最具投資價值文化創意企業50強榜單、文化企業存活率走勢圖……這些鮮活的內容都可以在深圳文博會的北京雲上展區看到。這個滿屏乾貨的文化產業監測平臺,出自參展的北京文投集團。它整合了官方統計數據、企業信用公示信息、網際網路平臺數據等的大數據服務,可以為文化產業從業者和相關政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在北京雲上展區,還可以看到許多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應用案例。首次參展文博會的國家大劇院展示了其今年以來線上演出的成果。自4月11日上線以來,國家大劇院已在各大直播平臺推出了36場線上演出,打破時空限制服務更多觀眾,累計點擊量超10億次。曾經服務於大劇院高清轉播的服務商、北京中聯合超高清協同技術中心也一起亮相雲上展區。該公司展示的4K/8K雙模式超高清全業務轉播車,領先全球,打破了國內中高端超高清轉播車被國外壟斷的現狀。
北京擁有豐厚的博物館資源,而新技術的應用讓博物館裡的文物以更鮮活的方式呈現出來。北京鯨世科技有限公司就擅長文物數位化交互場景的打造。該公司商務總監吳源介紹,所謂數位化交互場景,就是觀眾可以觸控螢幕幕,對虛擬文物進行放大細節、旋轉查看、在不同光線下查看等操作,這讓觀眾對文物的了解可以更細緻全面。
就在深圳文博會雲上展期間,首都博物館也接待了相關科技企業的商務洽談。「一家來自北京的科技企業在雲上展區看到我們的衍生品後提出,他們可以在衍生品上植入數位化處理的文物信息。這樣觀眾用手機掃描衍生品上的文物元素,就可以看到VR版文物詳情的介紹。」首博工作人員苗立新介紹。
此外,亮相深圳文博會北京雲上展區的,還有掌閱科技、利亞德、百度等著名企業的硬核項目,呈現出北京「文化+科技」型文化企業的迅猛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