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地毯」在灰色地帶中給玩家們帶來「居家高收入」

2021-02-07 潮庫
居家時間變長,促進了家居品類的發展,當中亦包括「球鞋地毯」定製行業,且因外觀設計是否「侵權」而變得頗為擦邊球;但當海外高、低定價的球鞋地毯都能迅速售罄之下,「有風險有回報」則讓更多人投身其中,當中「生意經」甚至成為不是玩家的新探索方向。

 

我們去年介紹過,疫情下玩家對「家居用品」的需求增大,「地毯熱潮」則在 NIGO、Justin Bieber 等人演繹下,市場表現力漸漲;


而更符合潮流玩家取向的「球鞋地毯」,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新「就業方向



來自印尼的 Adi Puguh Pangeksi,之前五年都在自家地毯工廠裡,踏實做著如花卉、英文標語等樣式普通的地毯;疫情期間,開始線上接訂單,在 9 月時,收到了一份來自美國、請求以 AJ 1 打造球鞋地毯的訂單;此後,其工廠每月營業額比以往高出 2 倍,大部分訂單源自「球鞋地毯」,隨後他成立了創意單位 LoCarpet Craft,專注於球鞋地毯創作。


嗅到商機的設計師、定製師們,甚至開始「轉行」投身其中,平面設計師@pkonko37,5 個月以 Raf x adidas 鞋款作原型製作地毯;


把照片發到社交平臺後,不到 1 小時,就收到 3 則「是否售賣」的私信,最終以 50 美元售出成本約 7 美元的「處女作」;


隨後,他把地毯的售價抬得越來越高,且發現並不缺乏市場,因此辭去了設計師工作,專職之作球鞋地毯。



越來越多人也分享出投身這個「擦邊球行業的經歷,LA 地毯定製單位中的一名成員,匿名發文說到:


「 原本我是環球影業的動畫師,6 個月前開始另尋出路,選擇了自己製作球鞋地毯,現在證明我當時的決定是對的。」


在其官網售賣的地毯款式,最低售價為 180 美元,而 420 美元的款式已全部售罄,最高價的一款「AMIRI 球鞋地毯」,售價高達 1400 美元;



如今,在各大海外潮流論壇中,「I made a sneaker rug」的標題十分常見,反而大家並不會太在意行為是否侵權,且評論區中好評、詢問販售的玩家頗多;


在手工制單品為特色的線上交易平臺 Esty,「sneaker rug」在過去數月中,成為「家居裝飾類」攀升最快的關鍵詞,不少商家也開啟了這門生意;


隨手點開一個位於多倫多的店鋪,簡介中明確寫著:工作室在半年前因為居家隔離成立,為他們帶來收入和流量的,是一張芝加哥 AJ 1 地毯。



此後,他們像發現「流量密碼」似的專攻 AJ 1 系列,開始之作 TS x Jordan 等話題球鞋的地毯;


店內球鞋地毯售價在 850 RMB 左右,即便「入行」時間尚短,半年內也已售出 74 張球鞋地毯,並積攢下不少好評。



我們也觀察到,價格更高的球鞋地毯,不只取決於大小和尺寸因素,比如,帶有球鞋輪廓的地毯,價格更貴;


尺寸更大、並有整個 The Ten 系列的方形地毯,售價約 370 RMB,而 5 雙 sacai x Nike 不規則地毯,尺寸是前者 1/4,售價則約 1480 RMB。



單款球鞋地毯的定價,取決於「球鞋實際市場價與話題度」,同一個商家製作的 AJ 1 黑曜石款式售價約 670 RMB,而 TS x AJ 1 倒鉤則高出約 100 RMB;



還有其他細節,也決定了球鞋地毯定價的高低,如製作手法與面料等,海外玩家們正令球鞋地毯市場日漸飽和,於是也有人另闢蹊徑;


比如販售球鞋地毯所需的「服務」,以 285 美元,販售製作地毯所用的簇絨槍;35 美元的地毯底料,「附贈」一份球鞋地毯製作說明書;


以及在商家那裡消費簇絨槍,便能獲得一份「地毯框架製作教程」。




從不少已入手的玩家看來,球鞋地毯能成為「夢想鞋款的平替」,不少人認為這是「送給鞋頭最好的禮物」;@awitz 分享了令他十分感動的經歷:「 之前與 Mars Yard 2.0 失之交臂,女友在我生日時送了我這個,這張 150 美元的地毯比鞋子更珍貴。」

@Doopi 也曬出了他 12 歲孩子送給自己的聖誕禮物,一張芝加哥 AJ 1 地毯:「 作為一個 38 歲的老球迷,拆開我直接哭出來了。」


@Holygrail 則止步於 UNION x AJ 1 的高昂市價,兩個月前他收到了朋友送的同款球鞋地毯,當時就表示,不會讓任何人踩在上面;


兩個月後,他興奮地帶來後續:「 努力賺錢兩個月後,為它配上了這雙鞋」,且立了下一個 flag,他將定製一張 SB Dunk Violent 地毯,兩個月後再入手這雙球鞋「圓夢」。

國內玩家也開始效仿了:

 

海外球鞋論壇上,比起它是否存在「侵權」問題,大家討論更熱烈,卻是各自採用什麼手法製作地毯:


一種手法是源自俄羅斯的「Punch Needle」,用針來回戳在畫布上刺繡而成,手感不夠柔軟,但使用壽命長,製作一張 50 x 50cm 的球鞋地毯,耗時 6-7 小時,成本較低;



另一種則是近來十分流行的簇絨地毯,依靠簇絨槍打造,在定製界小有名氣的 Euphoric Julian 亦常用此手法,為 Tyler、Lil Yachty 等人打造地毯,地毯更為柔軟,動手難度較低,但成本會增加。


 

社交平臺上,一些球鞋地毯的教程視頻,常有著近 10 萬次的播放量,部分玩家對此表示驚嘆:「 什麼時候開始,所有人都在做球鞋地毯了?」


而在國內,這種現象也已悄然展開,近來轉售平臺上的定製球鞋地毯,也越來越多,如 Ben& Jerry's、StrangeLove、TS x Dunk 等,眾多大熱鞋款的地毯,單張售價約 480 RMB,而 What The Dunk 鴛鴦款地毯,兩張「打包價」為 1200 RMB。


相關焦點

  • 球鞋KOL「出圈」記
    還有拍攝以及後期剪輯,視頻頻道的創辦,並沒有想像中容易,付出時間、經歷,遠遠超過取得的現金收入。直至10月份,Z哥才辭掉上一份工作,全職做起短視頻。「球鞋開箱視頻,一開始都是需要自費購買,花銷真不少。」偉嘉感慨道。之前有過10年電臺DJ經驗,偉嘉視頻很有欄目化思維。他在bilibili上有幾個不同風格的欄目,一個是「貨比嘉嘉」,主要是做潮流鞋服的開箱對比測評、另一是「鞋市縱橫」。
  • 球鞋是選擇「價格」還是「價值」?
    以上的感悟來自B站知名球鞋UP主@zettaranc 在其最新節目中「【Z說球鞋】亂世選鞋」中提出的思考。節目中,Z老師以361°寂寞大神為例證,提出了球鞋的「價格」與「價值」間差別與落差。感興趣的鞋頭,可以自行去搜索觀看。
  • 雙 11 過後,你也被「球鞋搬磚」這種「囤普貨」理財模式影響了嗎?
    今年雙 11,各大交易平臺依然熱鬧,而不少人卻將目標轉向平價普貨,而這正是轉售市場中出現的新興熱詞——「球鞋搬磚」;意為轉賣者大量掃貨普款,收貨時搬運大量鞋盒則形容為「搬磚」,一番操作之下,普款收益或許不輸熱門聯名,這種越發普及的理財模式,也在雙 11 期間迎來明顯爆發
  • 「SneakerCon上海站」目前最全攻略,「史上最大」球鞋交易區將開啟
    Rapper 萬賽文、那奇沃夫、周密、小精靈皆在到場名單中,且「現場展位」和「玩法」都會讓你目不暇接。「鞋頭年度總結」,並為現場鞋頭們準備了「一百份 2021 開年神秘禮盒」。此外,Sneaker Con 將與潮流藝術家張呵呵,合作釋出髮帶、方巾、耳釘、地毯等「女生專屬單品」。
  • TV動畫「灰色的迷宮」與「灰色的樂園」宣傳PV公開
    TV動畫「灰色的迷宮」與「灰色的樂園」宣傳PV公開 2015-03-03 11:49:17
  • 「灰色的迷宮」「灰色的樂園」播放時間公布 網友大呼坑爹
    「灰色的迷宮」「灰色的樂園」播放時間公布 網友大呼坑爹 2015-03-09 15:26:56
  • 為什麼潮流玩家可以靠「手機貼膜」賺一千萬?
    但貼手機膜呢?這項中國乃至亞洲的「傳統手藝」在世界範圍內卻沒有得到廣大的認可。受困居家隔離的 Virgil Abloh 生怕沒了熱度,壓根不讓自己閒著,在上周為加拿大歌手 Drake 的私人飛機「AIR DRAKE」裝上了新皮膚。
  • 除了正代戰靴,KD 球鞋陣營中還有這樣的「外場狠貨」
    很多球員的專屬系列都推出了支線系列版本,比如勒布朗·詹姆斯的LeBron Soldier系列,以及今天介紹的主角凱文·杜蘭特的KD Trey 5系列,這些球鞋同樣有著超級巨星的「影子」,同時擁有非常高的性價比,為「實戰」而生。KD Trey 5已經「不聲不響」的來到了第八代,本期欄目我們就一起感受一下KD Trey 5 VIII的實戰表現。
  • 除了做舊球鞋,「中古 Carhartt 工裝褲」為何也被認為是「2020最佳單品」?
    在前幾周所總結的「Vibe風」穿搭中,「標誌性單品」除了簡約衛衣、做舊球鞋,佔據另外半壁江山的,往往是 Gallery Dept
  • 傳奇球鞋設計師Tinker Hatfield創造出「球鞋新紀元」!
    今番波編也從中提及他所帶來的Nike Air Max 1、Nike Air Jordan 11 及Nike Air Mag,又是如何代表著更多球鞋的進化性呢?以下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Nike Air Max 1「空氣中底球鞋的進化性!」
  • 什麼是「球鞋客制」?| 與三位品牌主理人聊「個性化」和「改造」
    包括近年來的幾次潮流球鞋展會上,越來越多的「Remake」作品也成為許多人的關注點。Remade 的 Tommy,與他們的主理人暢聊了一番有關「球鞋客制」的一切。「Remade」的意思是重造, 那我們品牌的主要業務就是定製球鞋,以及會給一些品牌做一些設計,因為我自己也是一名獨立的球鞋設計師。
  • 專業球鞋玩家必備的 10 件「球鞋周邊」!看看你還缺啥
    玩鞋專不專業,考驗的不僅僅是球鞋知識。隨著球鞋文化的風靡,以及球鞋周邊產品的逐漸完善,在球鞋的日常穿著和保養過程中,確實需要一些更加專業的「輔助」。大家的家裡球鞋自然是越來越多,但要把鞋穿好、玩好、保護好,還需要哪些「必備品」呢?今天小編帶來玩鞋必備的 10 大周邊單品,看看你還缺哪樣!
  • 你想買的這些球鞋,居然全是「女生限定」……
    在過去,許多女生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好不容易看中一雙球鞋卻因為只有男碼而無奈放棄。隨著流行的演變,潮流文化迅猛發展,球鞋不再是男生的專屬。放眼整個球鞋市場,雖然仍舊以男生為導向,但女性消費者佔據的比重愈發明顯。許多品牌亦在球鞋中增加女生尺碼,推出許多「女生限定」的專屬球鞋。
  • van花筒 | 球鞋「後門」無保障?nice「一鍵代賣」幫你穩賺不賠!(文末送驚喜福利)
    「球鞋後門」,一定是每個球鞋愛好者都「深惡痛絕」的「高頻事件」。
  • 虎撲「沉默」
    從戰士到遠離是非從時間線復盤來看,「227」及其之後發展脈絡中過於複雜的要素涉及,可能是虎撲直男們「失聲」的最重要原因。但問題是社交網絡時代爆發的群體式輿論爭議,尤其是跨圈層的輿論爭議,背後的戰線基礎往往是相關利益的重合——比如「227」支持者們的日常生活半徑中至少涉及一個帶有地下色彩的小眾地帶——而虎撲顯然沒有這方面的焦慮,並且在某種程度上自認「灰色」。虎撲從 D8 文化中完整移植的語言體系,一定程度上正是這種心態的投射。
  • 你心目中的「球鞋交易」是什麼樣子?
    誠然,對於喜愛每一位喜愛球鞋的Sneakerhead來說,年底重磅鞋款陸續登場的「快節奏」實在是應接不暇,甚至可以用「審美疲勞」來形容。與此同時,一場「慢節奏」的展會似乎更能抓住人心,可以使人停下腳步認真思考自己的得與失,正因此,2020年「Kicks4Life球鞋潮流嘉年華」應運而生。以「同聲同氣」為主題,復古懷舊風,讓我們一起通過五個關鍵詞來回顧。
  • StockX 數據揭示「2016 年度十大最貴球鞋」排行
    這個各行各業都追求「大數據」的時代,StockX 將曾經「專屬」於股票市場的價格走勢和數據分析帶到球鞋領域,為廣大鞋迷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球鞋資料庫,而今年 StockX 的價格走勢便揭示了「2016 年十大最貴球鞋」排行,帶領大家回顧今年的球鞋發展趨勢。
  • 這些人,是「球鞋曬照」的罪魁禍首
    如果你關注街頭潮流,還喜歡球鞋,經常上國內外各大資訊網站、球鞋店鋪瀏覽消息,你肯定會對這樣的照片不陌生:一雙球鞋擺在水泥、柏油或木質的空曠地上,用幾乎與地面平行的極低正側面取景,焦點鎖定在球鞋上,周圍環境有點模糊,再搭配上某種「特定」的色調。有印象了嗎?沒錯,從潮流部落格到球鞋店鋪,如此的拍攝與呈現手法似乎已經成為「必備」設定。
  • 在「街頭狂潮」之中「橫掃千軍」,這個夏天我們一起掌控球場!
    「勝者為王」一直是街頭的生存法則,只要有足夠的實力,就能在街頭巷尾「打」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安踏籃球「要瘋」企劃在這個夏天「捲土重來」,兩款街頭戰靴狂潮II與橫掃II將「要瘋」的理念傳遞給更多的籃球愛好者,除了有著出色的性能表現之外,兩雙球鞋又有著很好的街頭屬性,十分適合在平時生活中穿搭演繹。
  • 「哪吒」票房衝出「地球」,「羅小黑」能否接棒中秋檔?丨靠譜月報
    「靠譜評論」這齣妙齡高冷少女秒變大媽無疑是直播行業汙點,變聲器、美顏攝像頭、音效卡三件套讓打賞的大佬們驚呼這屆主播太不靠譜,也充分激起了時代當下大眾的吃瓜欲。頭部直播平臺的規範化之路還有很長。雖然本屆CJ對部分玩家吸引力降低,幾家遊戲廠商與所有直播平臺的缺席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高成本展會在性價比上的不足,但依然透露出5G雲遊戲將成為行業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