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牧歸的老牛是我同伴,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繽紛的雲彩是晚霞的衣裳」。還記得小時候老師教我們唱著這首歌時的歡快勁兒。還記得背著書包上學堂,蹦蹦跳跳結伴跑在鄉間小路上,蹦蹦跳跳地,跑過了童年。
鄉間小路並不起眼,很多人說念故鄉,但記得河流與村莊,炊煙與田野,記得奶奶皺紋密布的臉龐,曾天天經過的小路,卻在塵土飛揚間變成記憶中的塵埃,尋不著,只是飄散著。
鄉間小路,或如阡陌交通縱橫,或蜿蜒在群山之間,或順著河岸一直延伸向霧的盡頭,或靜靜環繞在林間老樹身旁。小路大抵都窄窄一條,彎曲地伸展出去。偶有坎坷和泥濘。鄉間的小路不像城市裡狹窄的巷道那般孤獨冷清,它們時而有汩汩渠水伴隨,時而有茵茵綠草相伴,時而跨一座小橋,與橋下的溪水呢喃幾句,時而過一間路亭,停幾步歇歇腳。
鄉間小路,往往是一方土地上最緊要的「聯繫人」。它們連著耕種的水田,連著澆灌的菜地,連著挑水的水井,連著砍柴的山嶺,連著趕集的墟場,也連著出山的大道。
一條小路上,無數個春夏秋冬來來回回,泥土上布滿了光腳印、草鞋印、牛蹄印,挑著擔子出出進進的腳印,匆匆趕路的腳印,全都是些辛勞和忙碌的腳印……故鄉人的腳印,踩出的是一個生活氣息濃鬱的鄉土世界。
家鄉的小路,不像漂亮的柏油路那般寬闊和平坦,也不像盤山公路那般逶迤崎嶇,只有樸素的外貌和土色的衣裳。黃土地的肌膚,與黃皮膚的我們很相像。
這條普通的鄉間小路,由於經常接觸,不知不覺地與我們產生了親切感,它記得每個腳印深處的故事,也記得我們的年輕時代與老去的滄桑。
在窄窄的小路上,我們走出了兒時的持之以恆,走出了小學生的循規蹈矩與乖巧懂事,對它不深不淺的記憶始終在心底。
這鄉間小路曾經那樣真實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它的中間卻是光禿禿的,晴天是平整的土黃色,路面是最原始的泥巴。我們走過小路上學、回家,在路上等家人回來。
下過雨後,路便變得泥濘難行,小小的我們總是十分小心地掂著腳尖趟過泥漿路,卻還是免不了弄髒仔細刷過的整潔的鞋子。快到家時,瞅瞅鞋上沾滿的淤泥,發現路邊還滴著水珠的青草會很開心地在上面蹭去泥巴。雨後的鄉村更寧靜了,太陽如春雨裡洗過一樣。
路的左邊是一望無際的莊稼地,種的大多數是玉米,棒子掛在玉米杆上,看看就感覺沉甸甸地,皮嫩綠嫩綠地,玉米的「鬍鬚」上雨水還未乾。還有成熟了的水稻,金黃金黃地,好似一大片的金子。西紅柿紅彤彤地掛在枝頭,遠遠看上去像馬上要掉下來一樣,摘一個用衣袖揩一揩,就能吃啦!酸酸甜甜又多汁,夏日的燥熱一掃而光!
小路右邊的高地上,經常長滿了地瓜葉,密密匝匝地鋪滿了一地。它們綠色的枝葉爬到了土壟和土溝,遮蓋了腳下的泥土。一些黃瓜可勁兒地伸著藤蔓,老長老長的藤掉在半空,掛在架子上。碩大的葉子在微風中晃動,恍如在搖頭晃腦地念著一篇篇古詩。
它們手腳並用,用線狀的絲纏繞著物體,到處都可以附著生長。青翠欲滴的黃瓜點綴其間,垂掛在空中,隨風左右搖擺著,一下子晃出了饞嘴的孩童的口水。那時物質匱乏,沒有吃水果的概念,夏天的瓜果就是我們心頭最愛的水果了。黃瓜、西紅柿、地瓜,簡直就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禮物!
夏天的太陽如火燒一般,大地被曬得板結,有的地方都裂出了縫。風吹在身上如灶膛裡呼呼而出的火苗,也吹起小路上的塵土。田邊的路一般要走很遠才能見到樹蔭。偶爾會看見農民伯伯在搭小棚子,塑料棚高高搭起,仿佛是一座乘涼的小亭子。一般莊稼收成時節,晚上他們會睡在棚子裡「守夜」。
夏季的狗尾巴草在我們眼前搖啊搖,扯上一把隨風奔跑,像接力賽一般將細細的「接力棒」傳遞到小夥伴手裡,比誰跑得快,累了就往路邊的草叢裡愜意地一躺。兩個字:舒服啊!
小路連著老屋。路邊的山坡上,老屋後的樟樹樹大葉茂,伸展著粗壯的手腳。粗糙的外皮露著,更顯得樟樹的力量雄渾。旁邊的竹林修長,枝葉微微顫動著。一粗一細,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豪放,一個溫婉。秋冬時竹葉會層層疊疊地包裹住大地,昔日的夾道完全辨不清,有時一腳踏過去,卻是鬆軟一片——踩空了,葉子下面是小溝渠。
那時放學回家,一群小孩經常在路邊挖蚯蚓。翻開溼潤的、裹著小瓦礫和草葉的深色泥土,一條條蠕動的小蟲讓我們興奮不已。我們小心翼翼地用樹枝把它們夾進小桶裡帶回家,把蚯蚓們放入鴨群裡,鴨子們瞬間被點燃了熱情,爭先恐後後地在地上啄來啄去。
小路拐過幾道彎後,就可以看見大片的稻田了。綠得發亮的一棵棵水稻直直地站在眼前,只覺得被綠色包圍了。遠處,山崗是綠的;近處秧苗是綠的。這些綠,讓我仿佛進入了綠的世界,一大片一大片地,在心中蕩滌著,衝擊著。
稻田中間,有一條水溝。水流清澈見底。小孩都喜歡拿一塊小土粒,扔向水溝。水溝極不樂意地變得渾濁。不一會兒,水流衝下,小水溝的泥土沉澱,又變得澄清起來。有時,見到水溝裡有一些小穴,就知道泥鰍棲居在裡邊。有時,我們用調皮的手去挖,竟然能抓住一些泥鰍,卻又讓它們滑溜溜地溜向水溝。一眨眼間,它們就消失在泥土裡。
冬天雪來了,小路上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白雪,走在回家的路上,腳下「咔嚓——咔嚓」地作響,在雪地上印上自己的小腳印是我們樂此不疲的事。
一條小路,
就這樣,
盼我們回家,
等我們回家,
帶我們回家。
可是有多少人,
是踏著它身上的泥土出去,
卻沒有再回去?
我們有多久,
沒有重走
那條蜂飛蝶舞、野花遍布的小路了呢?
長按二維碼即可識別關注【牧漁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