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隔離點醫護人員在望奎縣嘉匯酒店集中隔離點進行消殺作業。 新華社發
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在2021年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春運期間,要落實好防疫健康碼統一政策、統一標準、全國互認、一碼通行。各地要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平臺,落實健康碼互認機制和規則,明確跨地區流動人員健康碼信息在各地區可信可用,切實保障群眾必要的出行需求。連維良特別強調,全國互認、一碼通行是普遍性的原則要求,「碼」上加「碼」是個例、是特殊,確有原因暫不能與其他地區互認的,要先報告。 (據新華社電)
●專家回應
本輪疫情峰值到了嗎?為何村民要異地集中隔離?
近期,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多地局部暴發,1月2日至1月14日10時,河北省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523例,其中石家莊市494例;截至14日17時,黑龍江綏化市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92例,無症狀感染者110例。為有效防控疫情,石家莊藁城區對增村鎮12個村莊2萬多名村民全部進行異地集中隔離觀察。
本輪疫情峰值出現了嗎?為什麼要將村民轉移到集中隔離觀察點?對此,記者採訪了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和正在石家莊的國家衛健委救治專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
本輪疫情峰值到了嗎?
河北和黑龍江的疫情發展讓人揪心,馮子健對此表示,隨著各種防控措施的落實和時間推移,措施效果會顯現出來,病例的增長會得到非常大的遏制。
對於病例新增數量的峰值是否已經出現,馮子健表示,這還要繼續觀察,本輪疫情從1月2日開始,各地很快採取了措施,人員的接觸暴露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潛伏期、兩個潛伏期後就能看到非常顯著的效果。
有人六次檢測才呈陽性意味著什麼?
本輪疫情中,有患者經過了六次核酸檢測,才查出陽性,對於這種現象,馮子健表示,這與檢測次數有關。
感染者或是病人從暴露感染到病毒開始排毒,專業上叫「強隱期」,而無症狀感染者排毒專業上叫做「前隱期」,也可以叫實驗室檢測篩查的窗口期。在窗口期期間,檢測很多次都可能檢不到陽性,但到前隱期末就會檢出陽性,「這個現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本輪疫情溯源的難點是什麼?
馮子健表示,目前黑龍江和河北的病毒輸入來源還在調查中。這個病毒有可能是人員帶入的,也有可能是物品帶入的。這些物品、環境可能在調查時已不再能夠檢出病毒了,或者這個物品已不在當地了,非常難斷定病毒的來源到底是什麼。另外,人員也可能隨著時間的延長體內攜帶的病毒消失了,無法檢測到,這個時候建立關聯就非常困難。
為何村民要異地集中隔離?
對於石家莊藁城區對增村鎮村民進行異地集中隔離觀察,童朝暉表示,一個村可能有幾十戶甚至上百戶居民。只封村門,村裡的人還是互通的,所以要找個合適的地方集中隔離,這也是為了避免出現更多病人。「集中隔離時也要注意,密切接觸者、次密接者都得是單間隔離」。
人員撤離後全村要進行全面消殺。「下水道也好,衛生間也好,都要徹底消殺。借這個機會,我們要告訴村民為什麼要這麼做,也要讓他們養成比較良好的生活習慣——戴口罩、勤開窗通風、少聚集、少串門。我覺得借這個機會向他們宣傳,我們隔離是為了避免從中再發現病人」。
轉移過程中會不會出現感染?
此前,河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防治所所長齊順祥接受《新聞1+1》欄目採訪時表示,轉移過程中不會造成傳染,這其中的核心問題是做好防護。
(據央視新聞)
●焦點問答
新冠病毒疫苗兩針怎樣打最有效?多久能產生抗體?保護期如何?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詳解疫苗接種焦點問題
去年12月15日以來,我國正式開展了重點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一個月來,在最新接種的人群中有無嚴重不良反應?兩針之間,間隔多久最有效?幾天能產生抗體?保護期如何?不同年齡接種效果是否有差異……針對公眾高度關注的疫苗接種疑問,記者獨家採訪了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明。
問:去年12月底,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所公布了Ⅲ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數據,結果顯示,免疫程序兩針接種後,中和抗體陽轉率為99.52%,疫苗保護效力為79.34%。如何理解兩項數據說明的有效性問題?
答:中和抗體可以通俗理解為能夠對抗病原體的抗體,是疫苗起保護作用的基礎。99.52%的中和抗體陽轉率意味著,在接種兩針疫苗的人中,有99.52%的受試者產生了中和抗體。但是,產生中和抗體不代表疫苗就能起到保護作用,還需要抗體達到有效濃度。由於個體差異,相同濃度的抗體對不同人的保護作用可能也不同。保護效力79.34%,意味著有79.34%的受試者因為接種疫苗而受到保護。
各國在病例診斷標準、流程等方面存在差異。阿聯審批的86%的保護效力和中國藥監審批機構的79.34%保護效力數據都是真實有效的。阿聯和國內的分析數據也有一致性,例如中和抗體陽轉率都是99%以上,對於中重度症者的保護率都是100%。目前,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標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上市標準和我們國家批准的附條件上市工作方案的要求,可以在大範圍人群中形成有效保護。
問: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最新接種劑次有多少?是否發現新的嚴重不良反應症狀?
答:自去年7月22日我國正式啟動新冠病毒疫苗的緊急使用以來,截至2021年1月4日,國內緊急使用已接種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病毒滅活疫苗400多萬劑次。去年12月15日開始重點人群接種工作以來,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接種量不斷增加,目前全國接種劑次已經超過1000萬劑次。
重點人群接種工作開展一個月來,我們監測到的不良反應以局部反應為主,主要是接種部位疼痛,全身反應主要包括頭痛、肌痛和發熱等,遠低於已經上市的普通疫苗的副反應。
問:我國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方案採用兩針接種方式,可選間隔有二周、三周、四周,不同方案間的效果有哪些差異?如何選擇?
答:我們在新冠病毒疫苗的臨床試驗階段探索了不同接種程序、不同接種劑量的方案,結果顯示,間隔三周和四周的效果最好,免疫的持久性、抗體陽轉的水平、抗體平均值等各項指標均好於間隔一周和兩周。
問:接種兩針後,多久可以產生抗體形成保護效力?
答:由於個體差異,每個人對於疫苗的敏感程度不盡相同,因此打完疫苗後形成保護的時間也各有差異。
從目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病毒滅活疫苗Ⅲ期臨床試驗的階段性分析看,第一針注射10天後就可以產生抗體,但是,不同人之間抗體產生的差距很大,所以我們要打第二針。兩針注射後,再過14天,就能產生高滴度抗體,形成有效保護,且全人群中和抗體陽轉率達99%。
問:產生抗體後,保護期為多久?
答:我們也正在密切觀察疫苗保護期,目前最早接種疫苗的人已經做了8個多月的觀察,結果顯示依然有效。Ⅰ期、Ⅱ期臨床受試者也在繼續觀察,從已經獲得的數據看,半年沒問題,能否保護8個月,我們正在測定,結果還沒有出來。
問: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的產能擴建進展和下一步供應安排如何?
答:一期產能,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分別在北京和武漢建成了新冠病毒滅活疫苗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車間,現已投入規模化生產。二期產能,正在進行整個新車間的模擬驗證,通過後,2021年產能可達到10億劑以上。三期產能,擴建將更大。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