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赴武漢醫療隊前線紀實:將專業、嚴格與精細的...

2020-12-22 上海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新聞3月4日電(馮穎) 「既然做了,就要做好。」這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赴武漢醫療隊麻醉科醫生葛峰在武漢前線戰鬥第一周,面對一次給危重患者緊急插管,而最終患者沒能搶救過來時說的一句話。

  面對由普通病房改造的重症隔離病房這一「陌生戰場」、全部重症甚至危重症患者的「嚴峻形勢」,以及要「全副武裝」連續工作等重重挑戰,中山醫療隊絕不氣餒,「我們來了,就是要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這是136名醫療隊員共同的心聲。

  短短兩周時間,醫療隊迅速調整好狀態,從診療制度、護理方案、精細化管理到具體的操作策略……不斷升級改進,將專業、嚴格與精細的「中山標準」深度復刻到武漢前線,他們負責的兩個病區的病亡率顯著下降,「目前這個患者CT明顯吸收,核酸轉陰,體溫正常,近期可以考慮出院」這樣的好消息最近特別多。

 

 

  班車上的醫護溝通會、MDT多學科團隊診療「復盤」會、危重症患者深夜微信討論會……這些常規在平時醫療工作中開展的會診和病例討論以另一種因地制宜的形式在武漢前線進行著。

6:45,是醫療隊隊長羅哲要求白班醫療隊員上班車的時間。準時清點人數,開始醫護溝通會。通常,羅哲隊長的講話中有對已有工作的肯定,有對大家防護的叮囑,但更多的是對現有問題的剖析,結合他的體會,引發對如何改進治療方案,如何優化治療流程,如何促進患者儘早康復的思考。羅哲隊長提出了中山醫療隊新冠肺炎診治三原則——「抓住」搶救治療;「穩住」綜合治療;「守住」康復治療。在行駛的車廂內,這樣看似簡單的溝通方式,對於臨床工作卻是非常重要。18:00,是醫療隊每天工作中最重要的時間,醫療隊員們來自不同的專業背景,除了重症和呼吸對口的專科,還有心內、心外、胸外、腎內和神內、感染、麻醉科,一起對重症患者生命體徵、檢驗指標、檢查結果、治療方案進行復盤,找出患者目前病情的最優解。從核酸檢測到CT,從抗病毒藥物到激素,從呼吸支持到營養支持,是給患者最強的MDT(多學科團隊)。22:00,是微信群裡討論患者病情的時間。實時的監護儀、呼吸機、血氣等監測不時發在微信群裡,實現對於危重症患者的管理,一刻不放鬆。遇到問題,醫療隊員隊員們一起出謀劃策,待病情穩定,大家才安心休息。這些前線醫療制度嚴格把控著整體的醫療質量,專業精準地對患者實施個體化治療,為患者安全提供重重保障。

  在前線,精細化管理也必須保證同樣落實到醫療和護理的每個環節。在短短兩周時間裡,護理團隊就有了標準化的交班模式,有了隔離區的信息系統,有了搶救物品櫃,有了搶救應急預案。重症患者有了血氣分析來指導治療,危重症患者有了呼吸機支持治療,重症患者有了進階式的氧療管理方案。護士們更為患者做了一系列健康教育指導,包括呼吸功能鍛鍊、床下活動鍛鍊、飲食營養等內容。

 

 

  為了將新冠患者治療關口前移,護理部王春靈副主任提出我們必須做出個性化的護理方案,護士要成為了病情變化的前哨觀察員及守護兵。根據患者的氧合做了詳細的監測頻率方案,根據患者目標治療要求制定氧療遞進式方案,氧療效果評估方案及氧療升級評估等。這一系列的方案在重症患者的治療方面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形成了一系列「中山護理標準」。

  在這個援鄂隊伍中,女醫生僅6名,佔20%不到,來自感染科的姚雨濛醫生就是其中之一,細節之處盡顯女性細緻。每次來接班,她都會整理辦公室工作環境,辦公文件分類歸檔,這也促進大家保持環境整潔,在這非常時期尤為重要。業務上也是,製作中山隊友專用醫囑包,使用流暢;交班流程格式化,簡潔明了,也促使接下來的每班隊友在這基礎上不斷完善,使患者交接的內容簡明扼要,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於前線條件有限,如何安全高效地完成氣管插管,成為了醫療隊當前的重大課題。由於改造的病房沒有上海CDC的全套正壓防護裝備,如何做好有限條件下醫護自我防護非常重要。插管過程中,避免患者嗆咳是減少氣溶膠產生的重要因素,對於呼吸急促、嚴重低氧血症的患者,如何保證無自主呼吸狀態安全度過插管期,有相當的技術要求。麻醉科費敏醫生查閱指南以及ICU插管流程並結合新冠感控的要求,2月17日擬定了一份《新冠插管策略》,其中包括新冠患者的風險評估、醫護個人防護要點、設備準備及藥物準備。細節上的不足之處,費敏醫生又趕緊向前輩葛峰醫生討教,於是馬上完善成插管策略2.0版,幫助醫護團隊做到最短時間、最全準備,確保插管過程安全、高效。同時配備了設備準備注意事項,幫助不太熟悉ICU插管流程的每個醫護人員掌握每一個設備組件。這本《新冠插管策略》在不久之後的氣管插管操作中發揮了顯著作用,費敏醫生和潘文彥護士長逐一核對插管設備和藥物,迅速、平穩、安全、順利地完成了患者的氣管插管過程。結束後,費醫生又默默地完善了一下流程。

  「專業、嚴格與精細,這要體現在救治患者的每一個環節。我們的每一位隊員都在盡各自的專業所長,互相密切配合,將工作效率最高化,救治能力最大化。在武漢一線,踐行中山醫院『嚴謹、求實、團結、奉獻、創新、關愛』的核心價值觀,相信我們一定能做到最好!」醫療隊領隊朱疇文副院長說道。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落日餘暉照」醫療隊平安返滬
    4月1日中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赴武漢136人醫療隊悉數踏上返滬的歸程:「幸不辱使命,武漢,我們會再來看你;上海,阿拉回家啦!」距離2月7日出徵,這支醫療隊已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奮戰整整55個日夜。
  • 上海援鄂醫療隊、中山醫院朱疇文榜上有名!
    委託上海市總工會向上海援鄂醫療隊和援鄂醫療隊第五批領隊朱疇文轉授湖北省工人先鋒號、湖北五一勞動獎章。6月24日,上海市總工會受湖北省總工會委託,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湖北五一勞動獎章、湖北省工人先鋒號授獎儀式。
  • 專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顧建英:援助武漢的136名醫護人員...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9月11日,2020中國醫院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同時表彰了2020年優秀醫院院長和突出貢獻獎獲得者。會議期間,經濟觀察網專訪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顧建英,她也在當天的會議上獲評優秀醫院院長。
  • 上海又有136人組成醫療隊奔赴武漢 這次全部來自中山醫院-24小時內...
    晨報記者 陳裡予2月7日,上海又有136人組成的醫療隊出發,逆行武漢!而這次,他們都來自一家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山醫院副院長朱疇文帶隊的中山醫院136人醫療隊,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羅哲主任醫師任隊長。醫療隊由30名醫生,100名護士,6名行政管理人員組成,涵蓋重症醫學科、呼吸科、傳染病科、護理等學科,均為科室骨幹,隊員裡有將近一半是90後,還有很多80後。這是中山醫院派出的第4批赴鄂醫療隊。
  • 上海寶山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黨委書記汪昕,院長樊嘉,區領導汪泓、陳杰、李萍、丁大恆、周志軍、徐靜、陳筱潔出席儀式。 儀式上,區委書記汪泓,區委副書記、區長陳杰,中山醫院黨委書記汪昕,院長樊嘉共同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吳淞醫院揭牌。
  • 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向復旦上醫贈送抗疫珍貴實物
    4月23日上午,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院長呂飛舟、黨委書記施曉軍,以及醫院黨政領導、援鄂醫療隊代表、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行到訪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並向醫學院贈送抗疫相關珍貴實物。呂飛舟匯報了醫院抗擊新冠疫情及援鄂工作總體情況,疫情發生以來,五院為支援武漢前線,先後派遣三批次共54人援鄂醫療隊,帶著「零感染、高治癒、打勝仗」的成績光榮凱旋,充分體現了五院作為復旦附屬醫院的水平和形象。
  • 《溯源》欄目組走進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
    原標題:《溯源》欄目組走進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2020年3月14日,《溯源》欄目組走進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溯源》欄目組將用鏡頭記錄在抗擊新冠肺炎期間這些可敬可愛的醫護人員為保衛人民健康所作出的卓越貢獻。青浦區是浙江、江蘇進入上海的重要交通入口之一,輸入人員眾多。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與上海健康醫學院護理專業教學合作籤約儀式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與上海健康醫學院護理專業教學合作籤約儀式 2020-07-24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獨家專訪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新冠病毒還是「陌生」的敵人...
    2月6日,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來說是一個不眠之夜。當晚8時,中山醫院接國家衛生健康委指令,組隊馳援武漢。次日下午4時,搭載136名白衣勇士的醫療隊搭乘飛機奔赴前線。這堪稱中山醫院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增援。新民晚報對醫療隊領隊、中山醫院副院長朱疇文做了獨家專訪,他就目前大家關心的一些問題做出解答。
  • 復旦大學中山醫院「鈕式面罩」助重症患者康復—新聞—科學網
    除夕,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副主任蔣進軍副主任醫師作為上海援鄂醫療隊隊員,出徵武漢前線。在武漢金銀潭醫院,他率領由上海隊員組成的治療小組,負責危重症患者救治。 「經過醫護精心救護,我們小組病人死亡率比較低。」蔣進軍略感欣慰,「這離不開小組成員的通力合作、無私付出,也離不開我們大後方中山醫院的支持。」
  • 復旦大學舉行戰疫青年故事分享會
    與雲課堂一同發布的,還有30集復旦大學戰疫青年說系列微課視頻。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護士李春雷作為重症醫學科的男護士,和團隊一起克服生理和心理的巨大負荷,衝在最需要膽量和力量的第一線。附屬華山醫院醫生魏禮群作為氣管插管衝鋒隊的醫院,深入武漢參加抗疫,在52個日日夜夜中紙面氣管插管這個最危險的崗位。
  • 2020年11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招聘編內2人公告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系隸屬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全民事業單位,是廈門市委、市政府重大民生工程建設項目,建設發展目標是建成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海峽西岸一流的三級甲等醫院。醫院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負責管理。
  • 寶山區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昨天,寶山區政府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根據協議,寶山區委託中山醫院全面管理寶山區吳淞中心醫院,充分利用中山醫院品牌、管理、技術和人才優勢,全面提升吳淞中心醫院醫療、教學和科研能級,使其成為基礎學科較為齊全紮實、特色專科優勢較為明顯,管理精細、服務優良的區域醫療中心。此次籤約是寶山區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標誌著「健康寶山」建設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對提升寶山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整體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 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晉升三乙,聯動中山醫院將優質資源覆蓋社區
    (健康時報網端記者尹薇 上海醫學院孫國根 )7月29日,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正式舉行「三級乙等綜合醫院」揭牌儀式後,成為上海升級成功的區域性醫院。上海市市衛健委副主任秦淨、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桂永浩,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黨委書記汪昕和閔行區陳宇劍區長、區委副書記王觀寶等出席儀式。高華俊攝據悉,閔中心已在七寶、古美、莘莊、華漕、梅隴等5家社區開設包括多學科門診、專病門診和醫聯體合作門診等多種形式的特色門診。
  • 【喜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徐匯區中心醫院朱福執行...
    【喜 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徐匯區中心醫院朱福執行院長榮獲「2020年中國優秀醫院院長… 2020-09-11 23: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陪你看日落醫療隊」今日將凱旋,老先生拉小提琴相送
    【來源:澎湃新聞】馳援武漢的那支「陪你看日落醫療隊」,今天(4月1日)將返回上海。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共136人,2月7日從上海前往武漢,整建制接管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兩個病區(20和22病區,共80張床位),收治的均為重症及危重患者。
  •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馳援武漢的白衣勇士就要回家了!
    根據計劃,第三批大連醫療隊511名隊員將於3月30日下午與大連第二批醫療隊的18名隊員一起分乘大連航空的5架包機,由武漢返回大連。大連馳援武漢雷神山醫療隊的主要構成其實就是以大連醫科大學的第一附屬醫院和第二附屬醫院構成。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挑大梁的專家和骨幹是哪些?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挑大梁的專家和骨幹是哪些?澎湃號·政務 2020年5月12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第二屆業務科室主任授聘書儀式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東院區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徐匯區中心醫院朱福執行院長...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徐匯區中心醫院朱福執行院長榮獲「2020年中國優秀醫院院長」稱號 2020-09-12 1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閔中心到復旦大學附屬醫院,醫聯體建設讓這家醫院持續提升服務水平
    圖說:閔中心為閔行及周邊的百姓帶來更加優質的就醫體驗與服務 採訪對象供圖今天,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閔行區中心醫院)三級乙等綜合醫院揭牌暨醫聯體深化籤約儀式舉行。此次揭牌,標誌著閔中心進入了發展的新階段,將為閔行及周邊的百姓帶來更優質的就醫體驗與服務。閔中心與中山醫院2017年籤約組建「中山醫院-閔行區中心醫院閔行醫療聯合體」,成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閔行分院。2018年正式列為復旦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