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3月4日電(馮穎) 「既然做了,就要做好。」這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赴武漢醫療隊麻醉科醫生葛峰在武漢前線戰鬥第一周,面對一次給危重患者緊急插管,而最終患者沒能搶救過來時說的一句話。
面對由普通病房改造的重症隔離病房這一「陌生戰場」、全部重症甚至危重症患者的「嚴峻形勢」,以及要「全副武裝」連續工作等重重挑戰,中山醫療隊絕不氣餒,「我們來了,就是要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這是136名醫療隊員共同的心聲。
短短兩周時間,醫療隊迅速調整好狀態,從診療制度、護理方案、精細化管理到具體的操作策略……不斷升級改進,將專業、嚴格與精細的「中山標準」深度復刻到武漢前線,他們負責的兩個病區的病亡率顯著下降,「目前這個患者CT明顯吸收,核酸轉陰,體溫正常,近期可以考慮出院」這樣的好消息最近特別多。
班車上的醫護溝通會、MDT多學科團隊診療「復盤」會、危重症患者深夜微信討論會……這些常規在平時醫療工作中開展的會診和病例討論以另一種因地制宜的形式在武漢前線進行著。
6:45,是醫療隊隊長羅哲要求白班醫療隊員上班車的時間。準時清點人數,開始醫護溝通會。通常,羅哲隊長的講話中有對已有工作的肯定,有對大家防護的叮囑,但更多的是對現有問題的剖析,結合他的體會,引發對如何改進治療方案,如何優化治療流程,如何促進患者儘早康復的思考。羅哲隊長提出了中山醫療隊新冠肺炎診治三原則——「抓住」搶救治療;「穩住」綜合治療;「守住」康復治療。在行駛的車廂內,這樣看似簡單的溝通方式,對於臨床工作卻是非常重要。18:00,是醫療隊每天工作中最重要的時間,醫療隊員們來自不同的專業背景,除了重症和呼吸對口的專科,還有心內、心外、胸外、腎內和神內、感染、麻醉科,一起對重症患者生命體徵、檢驗指標、檢查結果、治療方案進行復盤,找出患者目前病情的最優解。從核酸檢測到CT,從抗病毒藥物到激素,從呼吸支持到營養支持,是給患者最強的MDT(多學科團隊)。22:00,是微信群裡討論患者病情的時間。實時的監護儀、呼吸機、血氣等監測不時發在微信群裡,實現對於危重症患者的管理,一刻不放鬆。遇到問題,醫療隊員隊員們一起出謀劃策,待病情穩定,大家才安心休息。這些前線醫療制度嚴格把控著整體的醫療質量,專業精準地對患者實施個體化治療,為患者安全提供重重保障。
在前線,精細化管理也必須保證同樣落實到醫療和護理的每個環節。在短短兩周時間裡,護理團隊就有了標準化的交班模式,有了隔離區的信息系統,有了搶救物品櫃,有了搶救應急預案。重症患者有了血氣分析來指導治療,危重症患者有了呼吸機支持治療,重症患者有了進階式的氧療管理方案。護士們更為患者做了一系列健康教育指導,包括呼吸功能鍛鍊、床下活動鍛鍊、飲食營養等內容。
為了將新冠患者治療關口前移,護理部王春靈副主任提出我們必須做出個性化的護理方案,護士要成為了病情變化的前哨觀察員及守護兵。根據患者的氧合做了詳細的監測頻率方案,根據患者目標治療要求制定氧療遞進式方案,氧療效果評估方案及氧療升級評估等。這一系列的方案在重症患者的治療方面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形成了一系列「中山護理標準」。
在這個援鄂隊伍中,女醫生僅6名,佔20%不到,來自感染科的姚雨濛醫生就是其中之一,細節之處盡顯女性細緻。每次來接班,她都會整理辦公室工作環境,辦公文件分類歸檔,這也促進大家保持環境整潔,在這非常時期尤為重要。業務上也是,製作中山隊友專用醫囑包,使用流暢;交班流程格式化,簡潔明了,也促使接下來的每班隊友在這基礎上不斷完善,使患者交接的內容簡明扼要,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於前線條件有限,如何安全高效地完成氣管插管,成為了醫療隊當前的重大課題。由於改造的病房沒有上海CDC的全套正壓防護裝備,如何做好有限條件下醫護自我防護非常重要。插管過程中,避免患者嗆咳是減少氣溶膠產生的重要因素,對於呼吸急促、嚴重低氧血症的患者,如何保證無自主呼吸狀態安全度過插管期,有相當的技術要求。麻醉科費敏醫生查閱指南以及ICU插管流程並結合新冠感控的要求,2月17日擬定了一份《新冠插管策略》,其中包括新冠患者的風險評估、醫護個人防護要點、設備準備及藥物準備。細節上的不足之處,費敏醫生又趕緊向前輩葛峰醫生討教,於是馬上完善成插管策略2.0版,幫助醫護團隊做到最短時間、最全準備,確保插管過程安全、高效。同時配備了設備準備注意事項,幫助不太熟悉ICU插管流程的每個醫護人員掌握每一個設備組件。這本《新冠插管策略》在不久之後的氣管插管操作中發揮了顯著作用,費敏醫生和潘文彥護士長逐一核對插管設備和藥物,迅速、平穩、安全、順利地完成了患者的氣管插管過程。結束後,費醫生又默默地完善了一下流程。
「專業、嚴格與精細,這要體現在救治患者的每一個環節。我們的每一位隊員都在盡各自的專業所長,互相密切配合,將工作效率最高化,救治能力最大化。在武漢一線,踐行中山醫院『嚴謹、求實、團結、奉獻、創新、關愛』的核心價值觀,相信我們一定能做到最好!」醫療隊領隊朱疇文副院長說道。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