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和寫作
阮勝明
日前,由市教育局組織的語文教師寫作大賽結果揭曉,筆者有幸忝列在一等獎名單之中。高興之餘,筆者更多地是想到了教師和寫作這一話題。時下,潛心寫作的人可謂「鳳毛麟角」,而原本應該成為寫作主力軍的教師,也懶得動筆了。
造成教師不願寫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們很多教師不了解教師寫作有何意義和教師該如何進行寫作這兩點,應該是眾多原因中的首要原因。著名特級教師高萬祥在他的《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中講到,優秀教師的第五堂必修課是「積極寫作」。書中說:「寫作是優秀教師的一項基本能力,能不能寫作是一個教育家和一個教書匠的基本區別。作為知識分子,一個優秀教師的全部尊嚴在於擁有思想。如果說身體是軀體的存在,那麼文字所承載的思想是精神的存在。而且作為思考和思想的物化,這是一種永恆的生命價值和生命存在。」
對於「教師應該如何寫作」,高老師主張「真誠地寫自己的生活和思想」。
教師寫作的第一種方式:像寫情書那樣真誠,堅持日記隨筆寫作。書中講到蘇霍姆林斯基是作者最敬仰的教育家,因為他既偉大又親切。蘇霍姆林斯基每天早晨從5點到8點寫教育手記,點滴積累加上長期的堅持不懈,便有了他的傳世著作。沒有什麼抽象的深奧的名詞術語,也沒有多少枯燥乏味的空洞說教議論,讀他的書就像在聽故事,就像在相互聊天談心,但細細咀嚼品位,又總能獲得許多思想的、哲學的和詩意的享受。因為他的著述都來自他的校長手記、工作筆記和生活日記,都來自最真實的觀察分析和思考。李鎮西老師也是因為受蘇霍姆林斯基影響,一直堅持寫教育日記、教育手記和教育隨筆,他能成為當代中國教育類圖書的暢銷書的作者和最有影響力的教育家之一,日記隨筆也許是他最寶貴和最重要的成功之道。
我想,雖然不可能每個教師都能成為教育家,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勤於實踐、善於觀察、不斷反思、堅持寫作,工作上一定會更有成就。日記和隨筆是教師生活和生命中的一筆寶貴財富,它是一種真誠、坦率,不受拘束的寫作,故也會得到生活和人生的真誠回報。
教師寫作的第二種方式:教師應該是反思者,堅持學生個案寫作。學生個案寫作是教師寫作的重要領域之一。學生個案寫作的要點是:第一,要選擇有代表性的對象,選好對象,有解剖麻雀獲取標本的意義。第二,內容上要有一定的覆蓋面,應涉及心理和個性、家庭和父母、學校和成長背景、人際交往和社會影響等內容,這樣才會有從個別到一般、從特別到普遍、從現象到本質的科研意義。第三,貴在跟蹤和思考。
我想,教師給學生寫個案報告猶如醫生給病人寫病例報告,是最貼近生活、最真實的,所以是極有價值和意義的一種寫作方式,值得我們每個教師認真去嘗試。
第三種方式:詩意地生存,堅持文學和學術寫作。高老師告訴我們,在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也就是站好講臺、教好學生的同時,適當進行文學寫作和學術性研究著述,不僅對工作有幫助,更是能提升教師的生活與生命質量,讓教師永遠「詩意地棲居」在幸福和快樂之中。拿起筆來能發洩心中的情緒,能讓人無比放鬆,洗去落滿身心的塵埃。同時試著反思。學會了反思,便是懂得了提升;學會了欣賞,便是懂得了珍惜,而珍惜,它本身就是一種幸福,一種樸實的幸福。心靈因幸福的堆積而變得越來越溫潤,思維也在點滴反思中磨鍊得更加辯證而敏捷。
所以,各位同仁,請拿起您手中的筆,開始我們「詩意的生活和工作」。
【作者簡介】:阮勝明,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董店中學,微信名老元,男,1963年10月出生,農村中學教師,省、市作家協會會員,區作協理事,堅持業餘讀書碼字,發表或獲獎作品近百篇。紅羅山書院首屆立白杯全國散文大賽三等獎獲得者。
——精彩回顧——
「立白杯」頒獎專刊 | 阮勝明:最美的遇見
雜文 | 阮勝明:人生是用來奮鬥的
原創 【「立白杯」中國散文大賽徵文作品—082號】阮勝明:一雙手
隨筆屏 | 阮勝明:搓背
隨筆屏 | 阮勝明:用愛點亮「心燈」
紅羅山書院三周年特刊徵文【26】| 阮勝明:遇見紅羅山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12】 | 阮勝明:背影(外一首)
記錄時光夢影, 書寫錦瑟流年。
紅羅山書院ID:hongluoshansy
總編:姚國祿
主編:忽文靜 趙洪偉
原創首發散文、小說、詩歌、評論。
讚賞作者七平臺三,十元之內不返還。
投稿郵箱:hongluoshan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