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30日上午8時28分,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女主播劉欣應約與福克斯商業頻道女主播翠西·裡根進行了一場公開辯論,雙方就公平貿易、智慧財產權、華為、關稅、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以及美方所謂的「國家資本主義」等話題進行了16分鐘的對話。對話後,劉欣說:「美國對中國有很多誤解,但我覺得和翠西完全有可能做朋友。」
劉欣在CGTN北京主演播室通過衛星連線的方式在翠西的《翠西黃金時間》節目裡出現。這是中國主播與美國主播首次正面交鋒。有外媒報導稱,這場辯論是電視史上的偉大奇觀。翠西在節目中稱這也是美國電視史上前所未有的對話,也是美國聽到不同觀點的機會。
在開場白中,劉欣表示:「非常感謝翠西,感謝你給我這次機會,從來沒有想過能和你進行直接對話。」但這個30秒的開場白,卻被翠西至少三次插話。
談中美貿易談判:如果美方有誠意會有好結果
劉欣首先糾正翠西在節目中對自己的介紹,翠西在節目中稱自己不代表川普政府,而劉欣是中國共產黨的代言人。劉欣糾正道,「我自己還不是共產黨員,我今天是以中國國際電視臺記者的身份與你進行對話。」
翠西就貿易談判發問,她問劉欣中美之間是否有可能達成協議。劉欣說,如果美方帶有誠意,尊重中方談判代表,相信會有一個好的結果,因為貿易戰對中美雙方都不利。
談智慧財產權:我們可以互惠互利
當翠西問到所謂中國「智慧財產權偷竊」傷害美國公司問題時,劉欣反問道,你可以問下在華投資的美國公司的意願,問問他們是否願意在華投資,美國公司在華投資利潤豐厚。劉欣接著說,「我承認,在中國是有一些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案例,但是那是公司的問題,世界上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的公司都出現過這樣的問題,這些僅是個例,不能說美國公司偷了就是美國偷了,中國公司偷了就是中國偷了。」劉欣解釋道,中國社會對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是有廣泛共識的。
當翠西問到有關華為是否願意與美國共享它的先進技術時,劉欣回答道,通過合作、互相學習、美國根據規則付費,她相信這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可以互惠互利,就我個人來講,我之所以學英文,因為我有一個美國的老師,我通過與美國教師學習英語,現在我的工作還需要美國專家幫忙。只要我們共同合作,按法律和規矩辦事,我相信這沒有問題。」
談中國發展:總體量很大,但人均GDP很低
翠西還發問劉欣有關發展中國家地位的問題,劉欣答道,中國經濟的總體量很大,但中國有14億人口,人均GDP不及美國人均GDP的六分之一。但是中國人很努力,中國是聯合國維和任務的最大貢獻者,也提供了非常多的國際人道主義援助。有人說中國已經變得如此之強大,劉欣表示:「為什麼中國不能像一個成人一樣長大點呢?對於我們來講,中國並不是一直想成為弱小的國家,我們也想變得強大,但是你需要如何正確去定義發展中國家。」
當翠西提到關稅問題時,她說,2016年,中國對美國16%的商品徵收9.9%的關稅過高。劉欣說降低關稅是一個很好的想法。這樣,美國消費者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中國商品,中國消費者也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美國商品。「但是您剛才也提到了我們現在是規則主導的世界,如果一方想要改變規則,必須要取得相關方的共識。美國不能對中國有區別性對待,降低關稅需要一個多邊的共同決定。」
翠西發問劉欣如何定義「國家資本主義」,劉欣解釋道,中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讓市場在經濟中發揮主導作用。國有企業在經濟中有重要作用,但作用正在不斷減少,國家並沒有控制經濟的一切。來看一組數據:中國80%的就業是由民營企業提供的;中國80%的出口是由民營企業提供的;中國65%的創新是由民營企業完成的;中國一些領先的公司,比如網際網路公司、5G技術相關公司都是民營企業。我們的經濟制度是混合的、多元的、活躍的、開放的。
雙方的辯論引發廣泛關注。從社交平臺的網民反饋來看,不少網友認為,翠西一改昔日的作風,始終沒有「發怒」;而劉欣大氣嚴謹、睿智平和,對答如流。
北京時間8點43分58秒,跨洋對話結束,劉欣在結束語中歡迎翠西來中國看看。
>>解讀
對話不對抗、平等不傲慢
關鍵詞一:互相尊重
沒有劍拔弩張,也沒有硝煙瀰漫,更沒有互相攻詰,兩人都很節制而溫和,劉欣與翠西的辯論更像是一次平等交流,你問我答,我說你聽,都表現出了應有的善意。
在這場越洋對話中,雙方並不迴避熱點話題,甚至對焦點議題也有涉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劉欣的表現可圈可點,無論嫻熟純正的英語表達還是不卑不亢的精神風貌,乃至對相關數據的準確掌握,都讓人印象深刻。從發展中國家定位到智慧財產權,劉欣對每一個問題的回答邏輯都比較縝密,也有高度,在涉及原則問題上更是從容應對,既冷靜又睿智,展現了一個大國國家電視臺主播所應具有的風範。
整體看,翠西的表現也與之前大為不同,正如一些網友所說的那樣,她始終沒有「發怒」,沒有居高臨下,少了一份傲慢,多了一份尊重,學會了傾聽並在克制中釋放了誠意。她本人也承認,貿易戰對中美雙方都不利。
規則、平等、開放……梳理這場對話,不難發現雙方對這些熱點問題既有不同立場,也有一定的共識,有各自的利益訴求,也表達了繼續對話的願望。
關鍵詞二:平等交流
聯繫到宏闊的時代背景,劉欣與翠西的對話充滿寓意,讓人浮想聯翩。很多人之所以關注這場對話,甚至期待兩人在辯論中碰撞出火花,一個重要原因是兩個主播背後站著兩個大國。儘管這是兩個主播個人之間的對話,但人們難免在內心中將這一對話提升高度。因此,某種程度上說,兩人在對話中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都讓世人多層次解讀。
在中美經貿摩擦仍在持續的當下,兩位主播的表現似乎也在向外界傳遞一個信號:與其針鋒相對,不如平等交流。對話永遠勝過對抗,面對面交流比背對背指責重要。有句話說得好:「伸出是五指,握起是拳頭。」伸出友善的手握在一起,比伸出拳相碰更讓人期待。
從之前的針鋒相對「約辯」到最終在電視螢屏上平靜對話,這或許就是一個隱喻:中美經貿磋商也應該、也可以在平等基礎上通過對話來解決問題。從這一對話的結果來看,多溝通多交流總是有益的。儘管之前雙方關係可能一度會很緊張,但只要雙方抱有誠意,能夠坐下來、談起來,平等交流對話完全是可能的。
關鍵詞三:消除誤解
對話的目的是了解對方的立場,進而彌合分歧。從劉欣與翠西的對話可以看出一些美國人對中國充滿誤解,這與固有的老舊觀點有關,也與對中國缺乏真正的了解有關。劉欣說:「沒有想過我會有這樣的機會去跟你直接對話,同時也跟美國普通民眾進行對話。」她坦言,如果這次對話能夠消除哪怕是一點點誤解,也是值得的。這恰恰說明,溝通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類似的對話太少了!中美之間存在的問題很多是因為誤解,甚至是誤判。解決的辦法不是制裁,不是對抗,而是平等對話與交流,相互尊重,照顧彼此的關切。正如劉欣所言,如果翠西對中國有更多的了解,兩人完全可以做朋友。中美作為兩個大國,同樣如此。在中美關係中,劉欣與翠西的對話也許只是一個花絮,但它傳遞的信息卻值得很多人思考,特別是美國國內一些人應該思考,但願他們看到了。
來源:
華商網-華商報相關熱詞搜索:中美女主播跨洋辯論外交部國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