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吉他都想拿起吉他彈唱一首自己喜歡的歌曲,但很多時候,面對不同歌曲不同的節奏型,很難彈好,今天就海哥講的如何練好節奏型的小技巧分享給愛吉他的朋友,如有不對之處還請高手們都指教。
吉他練好節奏小技巧一:明白節奏型的長短與節拍的關係
吉他彈唱時的節奏型練習,除了要知道,拇指掃上面三根弦,食指掃下面三根弦之外,一定要知道節奏型裡的每一次掃弦的時值與節拍的關係,否則就是瞎掃,瞎打節奏,太亂。
通常在六弦譜上的節奏型,都會有個與音符相同的標記,如像四分音符一樣的單獨的一堅線,八分音符一樣的下面帶一條橫線,十六分音符的兩條橫線。明白這一點後,你就要學會不同的節奏打出不同的時值。一定要先從四分音開始練,比如彈唱中最簡單一首歌《大約在冬秀》就是用四個四分音節奏來伴奏一小節的,只需從低音弦打到高音弦,一次代表一個四分音,也是一拍,這是最簡單的練習,練習時一定要用腳打拍子或用節拍器來控制自己的節奏要均勻,否則打得忽快忽慢,就亂了。
四分音節奏練好後,再練四+八節奏型,這個就要第一下掃下去為一拍的時值,後現掃兩下構成一拍的時值,(註:這裡指歌曲是四分音為一拍的歌曲),練好後,可以試著彈唱一些簡單的兩拍歌,比如《小草》《喀秋莎》等。
四+八節奏練好後,再練八+十六分音節奏型,比如說輪巴,比如一些通俗歌曲裡的十六分音節奏,這個一定要先練食指與拇指的交叉上下掃弦的速度,很多時候,節奏型是掃下回來,這種食指與拇指交替的掃弦,所以,需要先把拇指加掃與食指掃下的基礎節奏型練好。
吉他練好節奏小技巧二:切音的小技巧
切音在吉他彈唱中常用到,可以形成獨特的嚓嚓的伴奏,像架子鼓裡的那個音,切音其實很好理解,就把音切斷了一樣,只不過不是用刀,用右手的大魚際和小魚際,拇指下那塊肉叫大魚際,每指掃時立馬挨上去,把振動的弦給停止,就形成切音效果。同樣,用手掌下面那塊厚肉小魚際對下面123根弦進行切音,也是食指掃完後,立刻挨上去把音斷了,就形成了切音,開始練時,就只練拇指切,食指掃切,這一種簡單的節奏型,然後,再練複雜的。基本練一段時間就搞定。
吉他練好節奏小技巧三:附點音和切分音的節奏型技巧
附點音節奏實際就是把前面節奏延長一半時值,但很難把控,怎麼來練呢?就需要你在腳或心裡有一個時值節拍來打一下,通過這種練習過度,就能打好,切分音呢,往往是一個音後面跟著一個延長橫括號,這時,你就要有個假動作來練習這種節奏,比如說《花房姑娘》裡的那個節奏,就需要你這樣來練,只有這樣,你才能把這種節奏練好。
彈琴說愛好,邊學邊分享,喜歡就請點個讚或關注我,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