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5年:中國內地萬億GDP城市數量,從17座邁向30座

2020-12-09 山川行

山川網:回顧還有不到一個月就將徹底畫上句號的2020年,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經歷了諸多的起伏與變化。而當我們在不久之後的2021年年初,回看2020年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歷程時,最值得大家關注的,恐怕就是「史上新增萬億GDP城市最多一年」這件事。

關於這件事情,事實上國內的區域經濟圈中是從年初一直討論到現在的。而且伴隨著2020年趨近結束,最終成績即將出爐,相關的財經媒體對此的討論也日漸熱烈。而我個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是,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真正促成這件事兒的主要功勞都並不在2020年,而是在更早的2019年。

回看2019年中國內地城市的年度經濟總量成績,共有多達7座城市GDP超過了9000億元的重要門檻,距離萬億GDP僅剩下最後的一步。它們分別是:泉州、南通、濟南、合肥、西安、東莞、福州。其中,數值最高的距離萬億GDP僅幾十億的差距,數值最低的距離萬億GDP也不過是六百億左右的距離。

如果說沒有發生2020年的新冠疫情,那麼以上七座城市在今年邁入萬億GDP,幾乎是沒有什麼懸念的。由此,中國內地萬億GDP城市也將從2019年的萬億GDP城市數量,也將從2019年的17座,直接增加至24座,這樣的增幅無疑是驚人的。

但由於2020年的突發情況,打亂了太多人們原本的計劃。所以我們在查閱2020年前三季度以上七市的GDP完成數量時,發現有個別城市的經濟增長情況並不太樂觀,所以是有可能無法在2020年完成進入GDP萬億城市陣營這一目標的。

但是我認為,上述七市無論能否在2020年全部邁進萬億GDP城市的陣營,並不是一件多麼值得大家深入關注的事情。因為即使2020年因意外未能進入,2021年也必然能夠進入。以上七市的實際發展水平和階段,已經與邁入萬億GDP的城市成員並不本質性的差別。

而由此引出的一個最值得大家思考的話題是:當以上七市幾乎必然全面邁入萬億GDP城市的2021年之後,中國的區域經濟(頭部城市)生態的下一個五到十年,究竟是怎樣的呢?

我個人的觀點是:21世紀的第3個十年上半場(2020年~2025年),在中國的區域經濟頭部城市生態領域,是萬億GDP城市數量從上個十年創造的17座,全面朝著30座門檻邁進的重要階段。

為什麼我們將「30」這個數字作為未來十年中國頭部城市生態中最重要的關鍵詞呢?此前我們也在多篇推送中提到過一點,我們習慣將中國城市的前三十強稱之為「頭部城市」,並認為它們的發展表現將最大程度地反映出中國未來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上限情況。

一方面,中國地級以上行政區的總數量是三百多個,所以最頭部約10%的城市正好卡在三十強的這個位置。另一方面,是中國內地的省級行政區總數量也是三十個出頭,這與頭部城市最終選定為三十的數量也遙相呼應。

這個時候,我們再來看看此前我們相關推文中的一份資料,關於2020年前三季度和2019年全年中國GDP50強城市的具體情況——

我們回看2019年中國三十強城市的GDP數值,除了十分鮮豔的年度GDP數值在9000~10000億元之間的七座城市之外。大家是否留意到,在以上七座城市之後,也就是當年度全國排名第25~30位城市的相關表現呢?

第25位煙臺年度GDP為7653.45億元,第26位常州年度GDP為7400.86億元,第27位徐州年度GDP為7151.35億元,第28位大連年度GDP為7001.7億元,第29位唐山年度GDP為6890億元,第30位溫州年度GDP為6606.11億元。

對比同年度全國第24位西安市9321.19億元,差距最小的煙臺市差值為1667.74億元,差距最大的溫州市差值為2715.08億元。再通俗一些說,直接反映在數值本身之上,2019年中國城市GDP排名中,8000~9000億元這一區間是斷檔的。

而這一檔,又偏偏是衝刺萬億GDP陣營最重要的預備成員。理論上,能夠在當下階段處於這一經濟體量區間的城市,大概率上都是在未來三年(由於我們對比的是2019年數據,所以2020年為第一年)內有望實現萬億GDP門檻跨越的。

而由於8000億元+GDP城市的空缺,意味著這一波七座城市成功闖關後,再次新增萬億GDP城市大概率上要到2023年之後。屆時,煙臺、常州、徐州三城,將迎來各自城市發展歷程的高光時刻。

而再之後的大連、唐山、溫州等三市,在沒有其他意外情況的前提下,差不多要到2025年前後,才能迎來各自GDP體量衝刺萬億門檻的時間點。

一個宏觀大背景是,2018年中國GDP總量為919281億元,2019年中國GDP總量為990865億元,實際增速為6.1%,名義增速約為7.8%。當然,過去的幾年間,中國的GDP增速一直都是在平穩回落的,未來十年大方向上也不會例外。

以大見小,所以關於以上各城未來幾年的GDP名義及實際增速,我們在做推算時更適合持中性略偏下的態度進行估算,這樣所得出的結果在實現概率上才會更高一些。

看到這兒,可能有朋友會說,按照上述我們的討論,差不多時間推進到2025年前後,中國的頭部三十強城市,就有很大可能全部邁入萬億GDP門檻了。那再往後呢?

如果我們將「萬億GDP」作為一個靜止的目標,那麼當時間被無限拉長之後,能夠達到這一標準的目標自然越來越多。但與此同時,它背後所能代表的價值也就越來越低。

那麼大概從什麼時候,「萬億GDP」開始成為中國區域經濟和城市生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門檻呢?又包括,在哪些具體時間上,出現了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歷程上的重要裡程碑呢?

2006年,中國內地誕生了第一座萬億GDP城市,毫無疑問自然就是上海。那一年北京GDP剛剛超過8000億元,廣州和深圳更是分別處於6000億元+和5000億元+的位置。

接下來兩個重要時間點則是2008年和2010年。北京和廣州深圳三城,分別在上述兩個時間點先後邁入萬億GDP門檻。特別是十年前的2010年,我認為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史上有坐標意義的高光時刻。

這之後,上海和北京分別在2012年和2014年超過了2萬億。上海和北京在區域經濟領域完全超然於全國其他所有城市的地位被進一步加深與鞏固。

而到了2015年,這一年又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因為伴隨著杭州市GDP首次超過了萬億門檻,內地萬億GDP城市數量首次達到了十座之多。而「萬億GDP」成為考驗中國頭部城市的新門檻,也差不多就是從這一年開始的。

而從2015年到2020年,萬億GDP城市從10座發展到即將超過20座,再到2025年有望進一步實現達到30座。它的門檻價值,差不多也就在2025年前後將走向衰減。

綜合目前各維度的資料來看,下一個十年,中國五十強城市名單,特別是三十強城市名單,出現GDP負增長的機率仍舊是很小的。這也給予了榜單上所有城市最後一個時間段,用以衝刺萬億GDP的宏微觀環境。

但是再下一個十年,我想誰都無法保證在全國五十強這樣一個如此龐大的目標範圍中,不會出現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GDP數值不增反降的個體。當然,我也並不認為這是非良性的,任何事物在度過了群體快速發展期邁入整體穩定期後,內部的個體分化情況是必然會發生的,區域經濟領域也不例外。

就好比那個時候的你我,差不多都已經陸續進入了各自人生的中年,甚至中老年一樣。

相關焦點

  • 2019年內地GDP過萬億的城市,你都知道嗎?
    如果一座城市的GDP能達到一萬億元,那麼它在我國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也就可見一斑。根據公開數據,2019年中國內地GDP過萬億的城市達到了17座。2019年佛山GDP達10751億元,成為中國內地第17個進入「GDP萬億俱樂部」的新成員。
  • ...萬億GDP城市中僅重慶落榜】2019年末,GDP達萬億元的城市有17座...
    文 / 夏洛特2020-11-30 23:06:08來源:FX168 【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深圳逼近3萬美元高居首位,萬億GDP城市中僅重慶落榜】2019年末,GDP達萬億元的城市有17座,按照GDP突破萬億的時間順序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長沙、無錫、寧波、鄭州、佛山。
  • 2020年萬億GDP城市排名 萬億GDP城市有哪些?
    2020年末,中國萬億GDP城市的數量有望從17座增加到24座。  泉州、東莞、濟南、合肥、福州、南通、西安這7座城市,在2018年-2019年跨越8000億元大關後,於2019年末突破9000億元,將在2020年末衝刺萬億大關。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注意到,若上述7座城市全部「衝關」成功,則萬億GDP城市的年度新晉數量將實現歷年之最。
  • 福建省2019年各地市gdp公布:預計今年將誕生2座萬億大城
    截止2020年3月1日,福建省下轄的9地市2019年經濟運行情況已經全部公布。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結合2019年福建省實際經濟增長情況,去年全年,福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2395億元,增速958%,增量超過3700億。
  • 報告預測:深圳2025年GDP過4萬億,人均GDP3.5萬美元
    備受關注的是,根據預測,在新消費和新科技企業帶動下,未來5年深圳GDP增速預計達到6.5%,到2025年總量達到4.2-4.5萬億,人均GDP達3.5萬美元,超過高收入經濟體中位數。2021-2025年,受戰略性新興產業穩定高速增長的驅動,深圳GDP增速預計6.5%左右,到2025年實現名義GDP總量4.2-4.5萬億元的規模,直追瑞士等國家2019年的經濟規模。人均GDP有望超過到3.5萬美元,超過高收入經濟體中位數。深圳將躋身全球城市TOP50。預計到2025年,深圳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將超過10家,獨角獸企業將超過30家。
  • 2019中國gdp世界排名第幾?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貢獻率或達30%
    在1月17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9年中國GDP的總量是達到了99.1萬億元,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這與2018年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四個主要發達國家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大體相當。
  • 新一線城市有15座,其中11座過萬億,這些城市的GDP排名如何呢?
    2020年,發布的最新新一線城市榜單,裡面有15座新一線城市,值得注意的是在這15座城市中,有11座GDP都超過萬億大關,不難看出,新一線城市絕大部分在經濟體量方面都是非常厲害的。2020年15座新一線城市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城市2019年全年/2020年上半年的GDP成績吧(按照2019年全年GDP數據排名)。
  • 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深圳近3萬美元居首位 萬億GDP城市僅重慶落榜
    作為中國城市的第一梯隊,萬億、準萬億GDP城市有多少已跨過中等收入階段,邁入高收入門檻?2019年末,GDP達萬億元的城市有17座,按照GDP突破萬億的時間順序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長沙、無錫、寧波、鄭州、佛山。
  • 2019GDP前30強城市公布:上北領先 深圳人均最高
    準萬億GDP城市增至7個在全國337座地級及以上城市中,能夠躋身前10%的頭部城市,幾乎都是區域經濟的中心或次中心,代表著中國經濟的風向標。2019年全國GDP總量為990865億元,排名前30強的城市就佔到全國經濟總量的43%。
  • 緊追青島,山東第二座萬億GDP城市即將誕生
    2019年濟南GDP為9443.37億,離1萬億隻有一步之遙。今年前三季度,濟南GDP增速高達3.1%,高於青島2.2%。隨著下半年三駕馬車持續發力,2020年全年濟南GDP突破1萬億是大概率事件。屆時,濟南將成為山東第二座GDP破萬億的城市,緊追青島的步伐。
  • 關注 | 中國內地GDP萬億俱樂部增至22市:西安、合肥、福州、南通、泉州已撞線
    所謂「萬億俱樂部」,指的是中國大陸全年GDP達到或超過1萬億元的城市。2019年,全國共有17座城市位列「萬億俱樂部」,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天津、南京、寧波、無錫、青島、鄭州、長沙、佛山。
  • 全國「最幸福」的城市,10年內GDP增長萬億,遠遠甩開同省第二名
    全國「最幸福」的城市,10年內GDP增長萬億,遠遠甩開同省第二名,最近城市幸福感排名上升了,這個城市佔據了國內第1位,這個城市近年來一直出名,不僅在國內,在國際上也獲得了良好的反響,不僅如此,該市旅遊業的發展,每年還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前來觀光,獲得了許多好評,已有那麼多人測試,可以說該市是一個省會
  • 廣東gdp排名2019 2019年廣東省各市gdp排名表
    全省陸地面積為17.98萬平方公裡,下轄21個地級市(其中2個副省級市),常住人口1.1521億人。  2019年,廣東省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671.07億元,人均GDP 94172 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 13651 美元)。廣東經濟總量雖然第一,到但人均GDP排名全國僅排第四(含直轄市排名全國第六)。  以下是2019廣東各市經濟排名:
  • 江蘇這座城市,被譽「中國近代第一城」,GDP即將突破萬億!
    作為長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蘇省的影響力極高,在這之中,有一座城市被譽為「中國近代第一城」,是上海大都市圈的北翼門戶城市,有著無與倫比的地理優勢,自身的經濟實力也非常強勁,你能猜出它是誰嗎?南通是一座現代化港口城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是我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在我國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創辦了第一所師範院校、第一座民間博物苑、第一所紡織學校、刺繡學校、戲劇學校等七個第一,因此也被稱作「中國近代第一城」。
  • 這座城市GDP不足5萬億,卻成為世界一線城市,看它到底哪裡配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幾十年來從一個封閉落後的國家發展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得到世界大部分國家的認可,我國現在正在走向繁榮,許多城市的國際地位越來越高,最明顯的是,榮獲世界一線城市桂冠的城市。
  • 最新報告顯示2025年深圳GDP總量將達4.2-4.5萬億!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表示,創新是深圳特區發展根本動力,也是凝聚在深圳這座城市的基因。特區再啟程,持續激發澎湃的創新創業活力,更需要迭代出如海思半導體、大疆、樂信等一批能夠真正代表中國未來新力量的企業。
  • 邁入「GDP萬億俱樂部」的佛山,會是下一座千萬人口的城市嗎?
    Vol. 01 實際居住人口已突破千萬 2019年佛山GDP為10751.02億元,增速6.9%,成為中國第17個進入「GDP萬億俱樂部」的新成員。這個後來者還有一個引人注意的方面是,人口增量大。
  • GDP萬億俱樂部達17城,佛山首次進入,多個城市排名變化
    2019年,中國城市GDP萬億俱樂部多了一個新成員——佛山,這也是廣東第三座全年GDP超一萬億元的城市。縱觀14年來萬億俱樂部的發展進程,每年平均都有一座城市進入GDP萬億俱樂部,其中2011年新增深圳、天津、重慶和蘇州4座城市,為目前歷年最多。除了擴容,在2019年,萬億GDP俱樂部內的排名也發生了不小變化,有的城市連升幾名,有的城市則下滑明顯。
  • 2019年,臺灣GDP突破4萬億,經濟相當於大陸哪座省份?
    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海域,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臺灣省由中國第一大島臺灣島和周圍屬島以及澎湖列島兩大島群,共80餘個島嶼所組成,總面積3.6萬平方公裡。臺灣省人口約2350萬,超過70%集中在臺灣島西部的5大都會區,其中以臺北市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
  • 世界一線城市:美國有5座,印度有3座,我國有多少座?
    據報導,2019年美國的GDP總量是146.93萬億元,我國的GDP總量是99.1萬億元,我國GDP總量在全球範圍內僅次於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另外,我國GDP總量的比重差不多是全球GDP的16%。 而且,2019年我國GDP增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0%,增長速度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