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無論王侯將相,還是平民百姓都非常嚮往崑崙山。因為這裡是中華聖地、神仙大本營。但是崑崙山和西王母可能都來自埃及。
崑崙山不在中國
崑崙山最早出現在《山海經》《禹貢》等先秦典籍的記載中,可其具體位置至今不能確定。中國境內的崑崙山,是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歸國後,向漢武帝描述西域風土人情時才確定的名稱。與上古典籍記載的崑崙山並不是同一座山。
有專家表示崑崙山就是今天的埃及。《山海經》記載,崑崙的守護神名叫陸吾,他長著人的臉老虎的身體和爪子。我們再看埃及的獅身人面獸是不是同樣長著人的臉,猛獸的身體。他們存在的原因一個是守護崑崙山,一個是守護埃及。這難道只是巧合嗎?
經學者研究《竹書紀年》成書於戰國時期,其記載真實度遠高於《史記》,其中「穆天子傳」記載中國距離崑崙山四十六萬裡,穆天子坐馬車走了近一年,周代一裡約等於415米也就是說穆天子走了:
四十六萬裡x415米÷1000米=190900公裡
中國距離埃及直線距離7500公裡,在那個遠古年代沒有公路,坐馬車從中國跑到埃及19萬公裡也是十分合理的。周穆王時期距今3000多年,同時期世界上只存在4大古國,印度距離不對,巴比倫於公元729年滅國,之前幾十年也一直處在戰亂中。所以從距離和時間上來判斷,崑崙山只有可能是埃及。
埃及與崑崙山高度相似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山海經》
地中海就在中國西面,埃及在地中海南面,阿拉伯沙漠是在他一側,形似河流的紅海與尼羅河也分布埃及前後。這與山海經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的地理位置記載高度相似。(尼羅河每年7-9月會因攜帶泥沙過多變成紅色)
胡夫金字塔高146.59米佔地面積52900平方米,獅身人面像守護在旁邊,在古人看來可不就是一個人首獸身的身守衛著一座大山嗎?
我們在看原文說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而丘在漢語中有小山的意思,還有用石頭封起的墳墓的意思。那《山海經》原文的意思應該就是有一個像山一樣大墳墓叫:崑崙丘
到這我們基本可以斷定我國神話傳說中的崑崙山就是埃及的金字塔,而守護神獸陸吾就是獅身人面獸。
西王母不是神是法老女兒
有人蓬髮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山海經》
考古發現埃及人喜歡把頭髮剃光帶上披肩假髮,其中的貴族喜歡帶黃金面具,和黃金的首飾,華麗的衣服,居住在石頭的宮殿裡。
蓬髮戴勝是戴假髮面具,虎齒,有豹尾,是他們的首飾的形狀,穴處是宮殿,名曰西王母則是這個人種或地方的中文音譯,傳回中國後就變成了一個神的名字。
而周穆王西行會西王母更說明了這一點,首先《山海經》記載的西王母與黃帝同一時期,人不可能活2000餘年,如果西王母真是一個老虎頭豹子尾巴的身,周穆王得是什麼審美會與她約會,還情意綿綿。
二人相遇時西王母說自己是帝女,可見與周穆王約會的是埃及統治者法老的女兒,周穆王時期埃及的統治者是舍順克一世,那麼與周穆王約會的女性就是舍順克一世的女兒無疑,因為當時周穆王稱呼埃及人為西王母所以留下了穆天子會西王母的傳說。
由此可見中國神話中的崑崙山就是金字塔,西王母則是埃及人遠古時期的名字,後來在周穆王西行後專指舍順克一世的女兒,由於那個年代過於遙遠,所以西王母逐漸變成了女神仙,而她生活的地方也變成了神仙生活的聖地:崑崙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