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民俗丨正月初一:拜大年

2021-03-05 青春副中心

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因此,這一天是春節慶祝中最隆重的一天。

辛亥革命之後,將西曆1月1日定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新中國成立之後,保留了這一做法。因此,春節作為農曆新年是比較新的說法。

大年初一早晨,開門大吉,傳統上是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據說放「開門炮」越早越好,象徵當年做什麼事都會順利、如意、發財,農民會五穀豐登。

目前,在我國一些農村地區仍然流行放炮仗。不過,由於很多地方特別是一些大城市基於環保等因素的考慮,在一定區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人們過年也越來越環保,年俗本身也在不斷變化。

拜年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通常,正月初一的拜年是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之語向對方祝頌新年。幼者須叩頭致禮,謂之「拜年」。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隨著時代變遷,拜年的習俗也日趨簡單了。孩子們給祖父母、父母拜年時尚有叩頭作揖的,給鄰居拜年就不必拘泥了。問候語也變成了「新年好!」「過年好!」等時新語言。語言和形式雖然變了,但是祝福的心情沒有變。

  

傳說中,大年初一是掃帚的生日,這一天不能動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

除夕夜將家裡掃除乾淨後,年初一不動掃帚,不倒垃圾,如果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怕因此破財。這一習俗至今還有地方保留著。

新年裡也不可以打碎杯子、碗等瓷器,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相關焦點

  • 春節民俗日曆丨正月初一拜大年
    春節期間,央視新聞推出「春節民俗日曆」,為您呈現中華民族豐富的春節文化內涵和歷史傳承,和您一起歡喜過年。今天大年初一,央視新聞給您拜年啦!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因此,這一天是春節慶祝中最隆重的一天。
  • 春節民俗日曆丨正月初一:走親拜大年
    通常,正月初一的拜年是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之語向對方祝頌新年。幼者須叩頭致禮,謂之「拜年」。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 中國的「春節」從初一到十五的禁忌與民俗
    俗稱新春、新歲、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文化精華。
  •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農曆正月初一
    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 春節臨近,從臘月到正月,這些有趣的中國民俗禁忌,你知道哪些?
    文 | 李異臘月和正月作為一年的結尾和來年的開端,對中國人來講,確實具有特別的意義,因此,以一年一度的春節為中心,產生了許多民俗。臘月的臘,本意是指祭祀神靈之禮,一般是在農曆十二月進行,所以,也把這個月稱為臘月。
  • 農村春節期間,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的風俗與禁忌,你知道多少?
    春節每天風俗與禁忌有哪些?從小到了過年期間,父母就會告誡孩子們過年不能做些什麼,應該說些什麼吉祥話,但是具體小朋友們對於春節每天的風俗和禁忌是不太了解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春節初一到十五的風俗與禁忌吧。春節每天風俗與禁忌有哪些;正月初一:早起、開門、炮仗、拜年、給壓歲錢、佔歲、貼畫雞、聚財、團圓飯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是漢民族最重要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拜年(初一拜年一定是長輩或者左鄰右裡,一般不出遠門去拜年),守歲,放鞭炮,貼春聯,給壓歲錢。
  • 春節去哪玩?豫西民俗情,三合過大年
    春節去哪兒玩?哼哼!在這裡你可以住民宿、貼春聯買年貨體驗原汁原味的嵩縣傳統民俗還能品嘗到不一樣的年味三合過大年一個山區貧困村被省委書記點讚,被央視新聞聯播報導來三合過大年,一起探尋小鎮的秘密和幸福,感受脫貧的艱巨和偉大,體驗豫西民俗風情獨特和美妙,品嘗原汁原味的特產和美食,過出一個不一樣的新年。
  • 大年初一|迎新春,拜大年!
    今天正月初一,小編先在這裡給大家拜年啦,祝大家新春快樂,萬事如意!正月初一 · 話年俗開門炮仗正月初一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初一早晨,人們要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
  • 民俗旺運:大年初四的民俗宜忌;大年初四接灶王爺,回家安坐繼續保太平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民間裡有著一個說法,春節定年。新的一年運程的好壞就看這幾天是怎麼過了。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春節正月初四的習俗。     春節正月初四有什麼習俗?  農曆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 柞水民民俗:過年祭祖拜四方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幾千年的文化積累和沉澱,形成了各地豐富多彩的年俗,彰顯著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位於秦嶺以南的柞水,年俗內容也非常豐富,有敬天祭地、拜祖訪友等民俗活動,其中,「過年祭祖拜四方」最具民俗特色。
  • 正月初一至十五的春節過年習俗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帶有濃鬱的各民族特色。
  • 2020春節大年初三拜年問候祝福語大全 2020大年初三祝福
    1、大年初三,開門大吉,喜氣洋洋拜大年。
  • 【正月初一】《鼠去牛來辭舊歲,電話微信「雲」拜年!》
    正月初一,是農曆年、月、日的開始,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這一天是農曆正月的頭一天;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 。春節俗稱過年,是中國最重要最盛大的傳統節日, 這一天是春節慶祝中最隆重的一天,主要的民俗活動拜年了……
  • 正月初一,濃濃年味,新年怎麼過?一起來唱對歌,舞獅子!
    達斡爾語將春節稱為「阿涅」。「阿涅」為正月初一,。從臘月初八開始,達斡爾族家庭的年味越來越濃,婦女們給孩子製作新衣新鞋,做餃子、蒸包子、做點心,凍起來以備正月享用。臘月三十下午五六點就開始去老人家拜年,晚輩在這時要給長輩叩頭作揖,說上幾句祝福的話。拜年的人一定要懷揣一瓶白酒,進門之後先給老人斟上一杯,行禮喝掉,這才算拜了年。
  • 春節習俗:正月初四 定年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民間裡有著一個說法,春節定年。新的一年運程的好壞就看這幾天是怎麼過了。農曆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
  • 牛轉乾坤|正月初一到十五的春節習俗
    傳統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長輩或者左鄰右裡,一般不出遠門去拜年。除夕守歲後,初一早上人們開門互相道賀「新年好!平安吉祥...」。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大年初一的早餐除了餃子,還有湯圓,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大年初一這天,湯圓不叫「湯圓」,叫「元寶」,吃湯圓也不叫「吃湯圓」,叫「得元寶」。
  • 今天是大年初三
    初三小年朝 赤狗不吉利初一到初三都是歲首,禁忌與初一基本相同。以上關於初三的習俗、禁忌,但隨著歷史發展,像天慶節、赤狗日、餓鬼日,等等這些民俗已經在逐漸淡化和消失。大年初三天慶節乃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 正月初一的講究,不是每個人都懂的……
    正月初一,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它標誌農曆舊的一年結束和新的一年開始。
  • 旺財旺運過新年 春節民俗大盤點
    在春節期間有諸多儀式規範、生活細節和日常禁忌,由於現代社會工作節奏加快,大家對春節傳統習俗知之不全,過節顯得有些手忙腳亂。現在為大家系統整理春節民俗,大家「照圖過年」,就能輕鬆安排諸項生活事宜,萬事如意。《過了臘八就是年》歌謠臘八粥,喝幾天?
  • 黔東南州2016年春節期間民間民俗節慶活動一覽表
    黔東南州2016年春節期間民間民俗節慶活動一覽表序號縣市活動名稱活動時間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