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司:北安碼頭擬打造海陸空交通樞紐

2021-02-28 aomenshibao

劃逾2萬平方米用作第2候機樓


李靜儀會後向傳媒總結表示,氹仔客運碼頭佔地23萬多平方米,將來約2萬多平方米會會劃予機場作為第2候機樓的空間,政府計劃分流至少4間航空公司至第2候機樓,每年處理150萬至200萬航空旅客;碼頭第一層東翼大堂為值機區,配備12至16個值機櫃臺;碼頭第一層東翼的4個候船室及其鄰近商舖等空間作為安檢區、候機區及4個登機口;地面層入境大堂東側及部分入境大廳為出境及入境行李處理區;將碼頭前方至機場專用車道約660米長的路段劃為機場禁區道路;整體出入境海關與原來碼頭空間共用。


李靜儀透露,委員會關注改建北安碼頭的時間表及預算等問題,政府代表回應稱,目前第2候機樓仍是構想階段,政府倘需要跟機場管理公司簽署批給合同,把第2候機樓空間調撥予機場管理公司營運,而機場管理公司將會按需要作設計及興建,相信會有少量改建工程,待機場管理公司把設計及預算提交予政府,才可確定預算,故政府暫時未有總體預算。另外,有關改建的時間表方面,政府代表提到由於將來第2候機樓啟用後,在第2候機樓辧理登機手續的旅客會由專用車道接駁到機場登機,因涉及使用現有路面位置,政府現正興建行車天橋,供其他車輛使用,期望行車天橋可於明年完成。


暫未有需要興建機場第二跑道


澳門國際機場的旅客承載量約為700萬人次,但去年經機場入境本澳的旅客量達到960萬人次,數據顯示本澳機場有擴建的必要性。李靜儀引述政府代表稱,政府多年來就機場擴建計劃作研究,預計擴建後可容納客量1,500萬人次,但由於涉及填海及水域問題,需待中央政府審批,時間上難以掌握,而改建北安碼頭的方案則從短期上解決機場承載量問題,並指現時的改建方案仍有可擴展的空間,有需要可進一步調撥空間再紓緩機場飽和情況。至於本澳是否需第二條跑道,政府認為未有需要考慮興建第二條跑道,因除了佔用土地,並涉及與周邊城市空域協調問題,不容易解決且難論證。

相關焦點

  • 北安碼頭部份撥歸機場 料每年分流兩百萬旅客 冀打造海陸空交通樞紐
    北安碼頭部份撥歸機場料每年分流兩百萬旅客冀打造海陸空交通樞紐【本報訊】北安碼頭建成後實際使用率低
  • 澳門氹仔客運碼頭正式開幕!
    氹仔客運碼頭昨(18)日舉行開幕儀式,碼頭將於本年6月1日啟用,屆時臨時客運碼頭的服務將全部轉移至新碼頭。
  • 走進香港啟德郵輪碼頭:機場跑道上的郵輪樞紐
    大樓外,便是啟德碼頭850米長的泊位,得益於維港的水深開闊,可同時容納兩艘排水量達22萬噸的郵輪停靠。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啟德郵輪碼頭何以擁有如此恢弘氣勢和位置優勢?這就不得不從香港的交通發展歷史說起。啟德郵輪碼頭的前身是服務香港73年之久的啟德機場,繁忙時期的啟德機場曾是世界上客運量第三,貨運量第一的機場。
  • 【澳聞】氹仔臨時客運碼頭最後一夜
    氹仔臨時客運碼頭停用,即日的早上,隔旁的新碼頭氹仔客運碼頭正式運作。隨著氹仔臨時碼頭結束歷史任務,碼頭外的巴士站同時停用,各巴士站和各大酒店、娛樂場的接駁巴士停泊處將移至新碼頭。新碼頭—氹仔客運碼頭將於本年6月1日啟用,屆時臨時客運碼頭的服務將全部轉移至新碼頭。
  • 連關閘A區北安碼頭 全程僅需時15分鐘 輕軌東線擬設六站走地底
    據介紹,輕軌東線初擬全長約7.65公裡,計劃設6個車站,車站及軌道均在地底。北面首兩個車站設於關閘和馬場北大馬路對開海床,再向南延伸至新城A區,沿A區中央綠廊設3個地底車站,經海底隧道連接新城A區及E區;列車到新城E區後將爬升上地面,與氹仔線高架橋結構相連,乘客可無縫換乘氹仔線。預計輕軌東線落成後,由關閘到氹仔碼頭只需15分鐘,有效縮減民眾往來澳門半島和氹仔的跨區交通時間。
  • 澳門氹仔北安碼頭首次媒體參觀!不過...有地方漏雨了呢?
    今天早上,蓮花衛視接受澳門當局邀請,到位於北安的氹仔客運碼頭參觀。
  • 氹仔北安客運碼頭面積大 薪資電費開支不菲 議員憂成「大白象」工程
    氹仔北安客運碼頭佔地20萬平方米,面積比機場還大,有議員質疑面積如此巨大,電費及基本配備的人員,開支會是一筆驚人數字,但碼頭只是開放香港
  • 何潤生籲青茂口岸速建交通樞紐 建步行系統連通青茂關閘 交通規劃須配合城市總規
    政府公布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今年啟用,然而周邊交通配套欠奉,社會深恐進一步加重關閘和青洲一帶的交通擠塞。議員何潤生批評,政府在解決交通問題上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欠缺規劃和前瞻性,以致未能有效解決北區交通擠塞問題,交通規劃必須與城市總體規劃相配合,他促請政府藉青茂口岸建設的契機,盡快公布青洲及關閘整治規劃,讓社會討論並盡快落實,同時建議在青茂口岸旁邊覓地,建造大型交通樞紐,以及在關閘和青茂口岸之間建設自動步行系統等,滿足居民及旅客出行需求。
  • 珠澳擬建海底隧道!還有地鐵3號線…
    |公告根據2020年1月市領導研究珠海與澳門交通銜接有關事宜精神,擬將珠海灣仔人行隧道及口岸工程設置於橫琴一體化區域範圍內,西臨珠機城際已建成的灣仔站 根據華發城市運營官網資料,「城市之心」核心區將打造為珠海商務活動高端聚集區、珠海市民的生態休憩地、現代商務休閑娛樂區、國際化商務居住區,成為極具文化特色的濱海花園式城市會客廳。就在早前,一個重磅消息爆出:唐家灣或開通深圳蛇口的航線,30分鐘可達!
  • 「大白象工程」氹仔新碼頭啟用在即 議員憂運營成本「入不敷出」
    加之未來港珠澳大橋落成和啟用,會否削弱本澳水路交通,導致碼頭使用效益大大降低?另一方面,超級設施必然產生龐大的運營成本,這又將如何承擔?議員施家倫認為,雖然不能簡單以利弊評斷北安碼頭的意義,但短期來看,電費、人事費、工程維護費等成本投入想必驚人,這或將成為北安客運碼頭入不敷出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目前估計也許太樂觀,還需要有更多考量才能平衡。
  • Word 氹仔新碼頭搶先看
    責編 | 杜煒來源:蓮花傳媒(macaulotustv)本期編輯:荊詩越註:部分圖片來源網際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呢個歷時十年、由三代澳門特區運輸工務司司長經手嘅氹仔北安客運碼頭終於要喺十幾天後開放使用啦新碼頭定於6月1號正式啟用,首階段開放8個客船泊位。新碼頭嘅這些參數,規模之大睇到未啊~氹仔客運碼頭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相當於25個標準足球場。設有16個客船泊位、3個多功能泊位、127條出入境通道,可乘船直達香港、深圳福永、深圳蛇口等地。
  • 【動專題】氹仔臨時客運碼頭結束「過渡性」歷史任務
    服務長達10年的「氹仔臨時客運碼頭」於2017年6月1日凌晨正式劃上句號。
  • 香港海港聯盟歡迎全球最大貨櫃船 鞏固香港的國際航運樞紐地位
    這次海洋聯盟把香港納入該航線的停靠港,再一次確立香港作為國際航運樞紐和通往中國內地門戶的地位。 海港聯盟自本年一月成立以來,已完成船隻泊位和堆場策劃的部署,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海港聯盟成員管理合共 23 個泊位,劃分為三個碼頭區域,為環球航運聯盟和獨立船公司提供更高效率的服務。
  • 【複合版】學者籲輕軌延內港駁交通樞紐
    複合版包含2篇報道,分別為:1.學者籲輕軌延內港駁交通樞紐2.李熙爗:東線料耗150億應有更多資料【2020年09月23日-星期三-澳門新聞】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舉辦座談會探討「澳門城市總體規劃」,澳門大學科技學院客席教授陳滿鋒指,輕軌目前規劃對解決居民本土交通壓力偏低
  • 黃士偉:從延安到北安
    北安與延安,一個在東北(黑龍江),一個在西北,相距幾千裡,相隔萬千重,是偉大的革命鬥爭把兩地緊密聯繫起來,並鑄就薪火相傳的紅色血脈。1945年11月15日,受黨中央派遣,延安幹部團195人來到北安,這一骨幹力量領導創建了老黑龍江省根據地,使北安具有了源自革命聖地延安的純粹紅色基因,成為東北「紅色之都」,從而書寫了紅色北安輝煌的歷史,也使北安擁有了「塞北延安」的美名。
  • 【攻略】澳門氹仔客運碼頭不迷路指南:搭車、泊車、接送船全攻略
    進入十二月,又到了旅遊旺季後臺收到關於交通攻略的疑問所以今天整理了凼仔客運碼頭
  • 香港築印 | 天星碼頭的變遷與守候
    為方便要遷移十八世紀英國銳意將維港打造自由港口,吸引世界各地商人投資定居。圖| 碼頭內部運用了木材建造。當年交通並不發達,更莫說來往港九彼岸,開辦之時公司只靠五艘燒煤發動單層船隻營運。直至一八九八年Naorojee退休前將公司合併並更名為天星小輪出售予當時由渣甸洋行所擁有的香港「九龍倉集團」,當年渡輪一程收費為港元五仙,即坊間稱之「鬥零」。
  • 維港一隅~啟德郵輪碼頭
    原九龍城舊機場的啟德發展區,這塊市中心的黃金寶地,機場遷走後說是要建「玫瑰園」,結果荒廢了近二十年,這幾年終於落成了一些新建設,姍姍來遲的「啟德郵輪碼頭
  • 郭臺銘:打造醫療島 設健康自貿區│聯合報臺商版0512曬新聞
    郭臺銘:打造醫療島 設健康自貿區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昨(11)日表示,若他當選總統,要把臺灣打造成健康照護醫療島,設立健康服務自貿區,與美國簽約,雙方共同發展各種新藥、檢測、設備等醫療健康方案,讓臺灣成為華人健康平臺,實踐政治為健康服務的大目標。永齡華人抗癌聯合行動昨天舉行周年記者會,郭臺銘親自出席參加,並作出以上表示。
  • 「北安標準」保障企業有序復工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2月14日訊(記者 石尚峰 通訊員 劉耀澤 劉晨)近期,北安街道政企結合,以視頻會的形式集中調研幾家不同類型企業和村莊這些成為擺在北安街道政府和1400多家企業面前共同的問題。  「作為成功轉型的智能製造企業,能不能以我們萬成錨鏈為模板,辦事處全程指導,拍攝一套復工須知的標準化視頻,出一套企業疫情防控的北安標準。」萬成錨鏈負責人仲輝話音剛落,立刻得到一片讚許。作為街道新舊動能轉換成功的標杆企業,萬成錨鏈的智能化+模式本就在轄區內眾多中小企業中廣為推介,帶動了30餘家企業實現了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