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在知識星球提問:自己的工作是出納,如何開發成課程?
這類問題我以前也經常遇到,總結一下就是 ——
我有一個技能,如何通過教別人,來獲取收入?
熟悉的用戶都知道,我有一個課程,迭代了 3 期,數據還不錯。所以我算有一點實戰經驗,今天就來分享一下。
1 知識賣錢不丟人
教別人一個知識/技能,收取費用,是一個正常的商業行為。
很多人覺得,教別人還收錢,是可恥的。
其實知識從來都是付費的,你想想,我們上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不一樣要交錢嗎?
孔子那時候教學生也收費。《論語》裡也說:「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束修」是十條臘肉。
這句話是說:給我交十條臘肉,我沒有不教的。
大家有這種誤解,是因為確實有些人,拼湊一些沒價值的東西來騙用戶。而這些負面消息更容易傳播,所以很多人片面的認為,知識付費都是騙子。
只要你的知識確實能幫到用戶,收費是沒問題的。
所以不用有心理負擔。
2 萬物皆有需求
這句話大家不陌生了,在《普通人有財務自由的可能嗎?》裡寫過。理解這句話,就打通了賺錢的任督二脈。(沒有誇大,但要理解,需要自己多琢磨,別人是講不通的)
經濟學裡說:需求決定價值。
你的知識是否能賣錢,要看用戶是否有需求。
換句話,你的知識是否能幫用戶解決某個問題?
事實上,萬物皆有需求。
任何事物,都有某一類用戶需要。
換句話說,
任何事物,都能賣錢,當然也包括知識。
(1)我的課程,能幫不懂技術的朋友抓取數據,所以能賣錢。
(2)生財有術,能幫大家收集賺錢案例,所以能賣錢。
(3)外賣,能幫用節省時間,所以能賣錢。
(4)諮詢,能幫用戶解答疑惑,所以能賣錢。
(5)農民地裡的土,能幫城裡人養花,所以能賣錢。
(6)空氣,滿足人類獵奇心理,所以能賣錢。
(7)遊戲代練,幫助用戶快速升級,所以能賣錢。
(8)明星照片,滿足社交需求,所以能賣錢。
任何事物,都能賣錢。
當然也包括這位朋友的知識:出納。
關鍵是,我們要能找到那個賣錢的點:購買理由。
3 如何把知識賣出去?
(1)找到需求點
從第 2 點,我們已經知道,萬物皆有需求。
那如何找到這個需求?
拿「出納」來說。作者寫了 2 個點——
「從實操層面教你如何做出納」 「如何做財會主管」
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沒問題。
肯定有人願意學出納,或者想做財會主管。
但我們要多思考一下——
這個群體的用戶數量有多大?他們是否願意付費?他們的具體問題是什麼?還有沒有更好的選擇?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
事實上,如果你平時沒有和用戶交流的經驗,也就是用戶視角,那你的第一想法,一定不是最好的。
只有找到用戶的真實問題,才能做出有需求的解決方案。
我給作者的建議——
根據你的技能:財務,寫出多個關聯詞,比如——出納,會計,等等等。(因為我對這個領域不熟悉,所以我想不到更多)。
寫關聯詞的原則:儘量朝用戶更能理解、更貼近用戶生活/工作,用戶更常使用的方向寫。
我們要思考:每個人都和出納有關係的地方是什麼?公積金?社保?能不能出一個這方面的教程?
或者,每個公司都和出納有關係的地方是什麼?財報?能不能出一個幫大家分析某個公司財報的教程?
用這些詞,變換組合,去百度、知乎、知識付費等平臺搜索,挖掘到更多用戶感興趣的點,然後從這些方向找需求。(為什麼這些地方的需求是真實的,可以聽下我課程的試聽課,裡面有詳細講到)
你坐在那裡想出來的,99% 是錯的。
(2)找到購買理由
在第(1)步裡找到的 n 個方向裡,看看哪個最能打動用戶付費,也就是找到「購買理由」。
打個比方,你做了一個分析公司財報的課程,用戶為什麼要買?
因為能幫用戶分析公司的狀況嗎?
不是。
用戶不關心這個公司的發展狀況,
用戶只關心課程對他有什麼好處。
因為能幫用戶做投資決策,或者寫行業報告發展新業務,幫他升職加薪。
這才是產品的「購買理由」。
注意:雖然這 2 者的實際操作都一樣,都是分析公司財報,但你要從用戶的角度思考,他們更關心什麼?
你想想,為什麼有人能把空氣賣出去,而你不能?
因為他給空氣賦予了一個其他意義,就是購買理由。
文字會影響人的思維。
比如我的課程,如果從功能角度看,課程介紹會是這樣 ——
搜集信息、抓取數據、簡單方便、提高效率等。
什麼感覺?
沒感覺!
用戶看到後會想,這和我有什麼關係?
但從用戶角度思考,就會變成 ——
挖掘爆款商品,挖掘用戶需求,找到賺錢思路等。
立刻就變得不一樣了,因為這是在幫用戶解決問題。
當然,產品宣傳要和功能一致,否則就是過度營銷了。
這裡的原則就是:讓自己產品的功能,不斷逼近用戶的最終需求(賺錢)。參考《如何讓一個想法賺更多錢?》
那如何找到離用戶需求最近的購買理由?
這個需要調研。
方法還是第(1)步裡的,根據技能衍生出的關聯詞,去各大平臺搜索,看看用戶都在聊什麼,從他們說的話裡,挖掘、總結背後的需求,找到用戶熟悉的場景,喜歡的故事等等。
在這個階段,你就知道自己的用戶在哪裡。
這 2 點,是做產品的核心,花多少時間都不為過。我的課程就是專門講這個的,但內容較多,就不展開了,有興趣可以聽一下。
(3)開發產品
為什麼開發產品放在最後面?
因為最容易。
前面 2 個確定後,剩下就是按照需求方向、和購買理由開發產品。
注意,不是先開發產品。
因為沒經過調研的產品,大概率賣不出去。
先想好需求方向、和購買理由,再開發產品。
如果開發過程中,發現能力不夠,無法實現購買理由,那就退一步。
原則還是《如何讓一個想法賺更多錢?》講的,要朝用戶的真實需求不斷靠近。
這篇文章也可以參考一下《思路詳解:如何為某個細分領域用戶提供產品,並賺錢》
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不是輕鬆能獲得的。
這篇文章的講的是思路、方法,但方法只是方法,能否起到效果,核心在人:《決定成功的核心是什麼?》
··················END··················
(如果覺得有幫助,幫忙轉發給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