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理解知識點:記敘文(人稱、結構、作用、舉例分析)

2020-12-16 教和育並學

一、記敘人稱:

1、第一人稱:

(1)定義: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開記敘。

(2)作用:文章以第一人稱記述,便於自我抒情,感情真摯、親切自然,能直接表達或滲透作者的主觀意識,增強文章的真實性和感染力。

(3)舉例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了新疆的孩子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北京的孩子想去遙遠的新疆,去看天山潔白的雪蓮。

選取了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地域,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更能使讀者切身體會,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2、第二人稱:

(1)定義:以「你」、「你們」的口吻和角度展開記敘。

(2)作用:以第二人稱記述,便於情感交流,還能起到擬人化的作用。

(3)舉例分析:

魏巍的《我的老師》中對蔡老師全文都用的是第三人稱「她」,但「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裡,對你是多麼的依戀!」中改用第二人稱「你」,通過這句話來表示情感激動到極點,抒發了「我」對蔡老師至今仍有的崇敬、思念,感覺更加親切。

3、第三人稱:

(1)定義:以「他/她」來敘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場景等。

(2)作用:文章以第三人稱記敘,顯得客觀冷靜,不受時空限制,便於敘事和議論。

(3)舉例分析:

海飛《蟈蟈為什麼鳴叫》全篇作品是以第三人稱的口吻,一個看不見的「他」來開始故事的講述,但在具體的敘述故事時,又是以天樂的眼睛和天樂的心靈去審視。

因為有第三人稱的方法,作者可以自由穿插爺爺的故事和徐老師的故事,這樣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全部知道,爺爺賣蟈蟈的挫折和被迫的乞討,也知道徐老師的女朋友離開他的原因,那讀者知道的這些原因,而作品中的人物「天樂」卻不知道。

又因為作者又選擇了天樂的眼睛和心靈來講述故事,所以文章以一種兒童的快樂色彩和詩美感覺來單純地推進故事發展,這樣就構成了「作品人物不知道,讀者最清楚」的小說藝術效果。

二、記敘結構:

1、開頭:開門見山、環境描寫。

(1)開門見山:

開篇點題,設置懸念,埋下伏筆。引起下文,為後文做鋪墊。

舉例分析:

「他為鳥兒感到難過,尤其那些柔弱的黑色燕鷗,它們一直飛,一直尋,卻幾乎什麼都找不到」

海明威《老人與海》,小說整篇用平鋪直敘的寫法,留白的方式給讀者一個無限的想像空間。

《三國演義》的開頭「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這句話對歷史的概括性就非常強,開篇直截了當的點名了主題,說話不拐彎抹角,寥寥數語,概括了全文的內容,明中心,攝魂魄。

(2)環境描寫:

交代背景,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情,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舉例分析:

《水滸傳》中「晚上的雪下得特別大,雪下得越來越緊,最後天地間全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這一句環境描寫,其實是為了林衝的茅草房被壓塌做的鋪墊。

《水塘邊的鳥巢》中,描寫了夏和秋,池塘邊的景物,繁盛的榆錢,熱鬧的知了、青蛙,自由自在的蝌蚪,小篩鑼似的鳥窩。

在事情還沒有發生之前,先渲染出一個氣氛。通過對夏季和秋季池塘邊景物的描寫,營造出美好和諧的氛圍。

2、過渡:

承上啟下(過渡),照應前文。

舉例分析:

《太陽》有這麼一句話「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課文先寫先描寫了太陽離地球很遠很遠之後,為了引出太陽與人類關係密切,使用了這一句話轉折式過渡,使兩部分內容過渡的非常自然,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像這類過渡句來給課文分段,不僅分段明確,還能幫我們概括和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3、結尾:

深化中心,升華感情。篇末點題,總結全文,卒章顯志。呼應開頭(標題)。

相關焦點

  • 中考語文備閱讀指導:記敘文閱讀攻略
    中考語文備閱讀指導:記敘文閱讀攻略 中考語文備閱讀指導:記敘文閱讀攻略
  • 2020中考記敘文閱讀方法指導
    5、 敘述的人稱: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有時也用第二人稱。     6、記敘文的詳略:  敘述中的詳略問題是一個取材、組材如何扣緊中心,體現主題的問題。     凡是對主題思想起重要作用,內涵深刻、情節生動的具體材料,就展開詳寫;而對主題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敘述。
  • 在記敘文閱讀中,涉及到「作用」的題型有哪些?老穆有話說……
    在記敘文閱讀中,作用題有什麼答題技巧?老穆認為,首先你得知道,在記敘文閱讀中,涉及到「作用」的題型有哪些?然後才能去講答題技巧。老穆根據歷年中考卷,整理出「作用」的題型有10個,如下:【1】標題作用題【2】段落作用題【3】線索作用題【4】環境描寫作用題【5】人稱作用題(三種人稱)【6】插敘、倒敘作用題【7】形象作用題(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8】情節安排作用題(材料關係)【9】詞語作用題
  • 最全的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
    常聽家長說,孩子作文拿滿分,就是閱讀不過關。閱讀要理解,方法很重要。  記敘文是語文閱讀的考查重點。以下答題技巧,期中、期末考能用,小考、中考、高考也能用。快快收藏吧!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分析結構,理清思路;  2.賞析作品的語言、表達技巧,理解文中重要詞語或句子的含意;  3.分析、評價人物形象;  4.拓展延伸,創意表達。
  • 記敘文閱讀理解題想要不丟分?名師總結了9條答題要領,務必掌握
    本文是《語文閱讀理解40種解題技巧與思維導圖》第5講,主要學習下面9個閱讀理解答題方法:1、記敘文中的線索及作用2、記敘文中的記敘順序及作用>3、記敘文中的抒情4、記敘文中的議論5、文章的啟示感悟6、記敘文的人稱7、判斷文段中指代詞所指對象8、找主旨句,找文眼9、記敘文文體知識思維導圖
  • 【初中語文】考場閱讀高分套路匯總(點單)
    最受中學生歡迎學習公號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在語文考試中,記敘文閱讀相比其他文章題材,難就難在它不像其他文章那樣好把握,自然就成了語文失分的
  • 英語記敘文閱讀,通過找「5Ws」和「1H」閱讀技巧,得高分不是夢
    針對同學們在考試中一直畏難的閱讀理解部分,今天給大家說一下閱讀中一些可以運用的理解方法,今天主要分享英語中記敘文閱讀的一些技巧,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閱讀記敘文類型的英語文章。記敘的人稱常為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採用第一人稱時便於直抒胸臆,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和真實感。中高考中的記敘文講述的內容多為和中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故事。記敘文有以下幾個特點。
  • 期末備考:初中語文知識點第一部分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期末備考:初中語文知識點一,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第一部分   圖片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託、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託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託(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覆、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精華版
    );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7、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分析:(1)對上文(或全文):照應上文、首尾呼應、總結上文(或全文);(2)對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 (3)對上下文:承上啟下(過渡)。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用好這份語文閱讀提分公式,成績突飛猛進
    本篇文章是《語文閱讀理解40種解題技巧與思維導圖》第2講,主要內容是:1、記敘文思維導圖。2、體會語段的作用,題型及技巧3、賞析和理解文章中詞句含意,題型及技巧《語文閱讀理解40種解題技巧與思維導圖》專欄,總結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文言文4類文章的閱讀理解常見題型和答題技巧
  •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的24個滿分秘笈
    導語:     語文中閱讀佔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同學卻在這塊丟分,今天來和各位同學分享一下閱讀理解的得分秘籍!     1)文章開頭的作用     1、引起下文,為下文作鋪墊(記敘文)     2、開篇點題,提出中心(中心論點)     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論點或論題(說明對象),激起讀者閱讀興趣。
  • 語文老師劃重點:閱讀理解精華知識匯總,吃透掌握考試得分點!
    語文老師劃重點:閱讀理解精華知識匯總,吃透掌握考試得分點!記得之前我們為同學們做過語文試卷分析,總的來說,語文試卷上的題型可以分為這三類:基礎題、閱讀理解和作文。基礎題就不說了,考點幾乎全是課本知識,只要課本上的基礎知識紮實,基礎題就能拿滿分。
  •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模板
    有時考試會把課內文章和課外與之相似內容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 ,對於這種類型的題目 , 我們可以 從文章的內容 、 寫作特色 、 感情基調等方面進行比較。以上是有關記敘文的常規問題回答,下面我們看看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 語文閱讀理解,如何做語句的賞析
    在初中語文閱讀理解中,賞析句子是躲不過的一個知識點,也是經常出現在各省市的中考卷子中的常客,學會這一類題,在考試當中可以拿到3-5分。字詞句段賞析是散文語言賞析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散文閱讀考察的重點。這種賞析題一般包含含義和作用兩個方面,而作用或表達效果往往從用詞、修辭、表達方式、句式、表現手法、結構手法、整體風格,以及內容、情感、形象、主旨等角度作答。做這類題,我們要堅持一個原則就是「字不離詞、詞不離段、段不離篇」的原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語境原則。我們只要知道從哪一方面去賞析句子,做這類題就簡單了,我們就能迅速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做出正確的、完整的答案。
  • 2020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二)段落的作用
    ①總領全文的識別方法:第一步,閱讀全文,明確文體,大致明確全文的主要內容。     5.設置(造成)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識別方法:如果能夠根據文章開頭提出「為什麼誰會怎麼做」的回題,或能夠讓讀者產生到底是怎公回事的疑問,並吸引著讀者,使讀者一讀開頭的內容就有往下讀的欲望,那麼,該開頭的作用就是設置懸念,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如張之路的《羚羊木雕》:「』那隻羚羊木雕哪兒去啦?』媽媽突然問我。」
  •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術語及表達
    (1)記敘文(散文)的結構特點   ①按時間順序或事件發生、發展的順序組織材料。   ②按觀察點的變換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樓閣》。   ③按場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內蒙訪古》。   ④按材料性質歸類安排結構,如《瑣憶》。   ⑤按作者認識的過程或感情的變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 語文老師:用好議論文答題技巧和題型總結,議論文閱讀想丟分都難
    本文是《語文閱讀理解40種解題技巧與思維導圖》第10講,專欄總結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文言文4類文章近40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將專欄加入書架,就可以閱讀其餘章節,文章末尾附領取電子文檔的方式第10講主要學習以下6個內容:1、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 2、文句、文段結構上的作用3、文章的結構分析
  • 現代文閱讀理解專題二——小說閱讀知識點思維導圖。閱讀高分必備
    在文章中,不同的順序有不同的特點和作用。敘述順序是現代文閱讀理解中的重要考點之一,尤其是插敘的考查頻率最高,倒敘次之。描寫是一般記敘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法。詳情見下面的思維導圖。結構要素及其作用結構是文章的骨骼和布局,是為表現文章內容對材料的組織材料,是對文章形式進行的總體設計,是解決「言之有序」問題和謀篇布局的手段。
  • 中考語文,記敘文的環境描寫和人物描寫,運用方法示範分析
    按照寫作對象的不同,記敘文可分為寫人,敘事,寫景,狀物等幾類。同學們初中學習的記敘文,重點是寫人敘事的,特別是作文,更是如此。學習記敘文,重頭戲是在描寫上。先說說描寫中最常見的環境描寫。敘事記敘文和寫人記敘文都會涉及到景物描寫(小說叫環境描寫)。環境描寫呢,包括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 2018中考複習專題十 記敘文閱讀理解語句含義技巧點撥及答題模板
    離中考越來越近,初三生已進入緊張學習複習階段,下面老師根據近年來中考試題整理出有關記敘文閱讀題的一些知識,解題技巧,今天分享的是記敘文閱讀知識(二)理解語句含義,希望同學們在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理解語句含義,在中考現代文閱讀中,是考試卷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值高,能力要求也高,歷年來都是中考試卷中的失分重災區,其中的「理解句子含意題」更是讓大多數考生無所適從。其實,考生只要能了解重要句子的特點,並掌握「理解句子含意題」的答題方法和技巧,就能大大提高得分率。下面,就結合近年來中考現代文閱讀試題略作一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