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周琦)9月28日,阿里巴巴打假聯盟(簡稱AACA)宣布,將升級機制把海內外中小型企業的知產保護提升至更高水平,成立中小企業諮詢委員會(SMEAdvisory Committee簡稱SAC),為全球中小型企業提供更全面的知產保護服務。
AACA是在與全球26家中小型企業的電話會上宣布了這個消息。來自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西班牙的中小型企業,以及來自國內的人民小酒、背背佳等中小企業紛紛加入SAC成為首批成員。
作為首批成員之一,青島沃隆食品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孫飛表示,他們在2015年推出的「每日堅果」非常火爆,但面臨侵權假冒問題,「我們跟阿里已合作多年,目前知產保護已拓展到線下打假領域,也取得很好的成效,與警方一起打掉了多處線下製售假窩點」。
阿里巴巴智慧財產權保護發展歷程
「我們通過成立SAC,把此前與中小企業探索出來的知產保護合作模式形成一個固定的合作機制,同時把之前與路易威登、聯合利華等原有AACA品牌權利人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經驗,賦能給這些中小企業代表,通過緊密合作,進一步把經驗傳遞給更多的其他中小型企業。這是我們知產保護體系的再一次升級」,阿里巴巴集團平臺治理智慧財產權保護高級總監徐駿表示。
據介紹,首批SAC成員涵蓋了配件、菸酒、服裝、家用電器、工業電器、個人護理、製藥、出版、智能設備、玩具、家裝家飾、珠寶配飾等多個行業。
除了沃隆,此次加入SAC的還有彩妝品牌花西子、完美日記,珠寶品牌HEFANG珠寶,原創設計服飾品牌BANXIAOXUE、COMME MOI,背背佳品牌方橡果國際和人民小酒品牌方貴州巖博酒業、磁懸浮製品企業肇慶衡藝實業等,他們均已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與阿里巴巴展開合作。
徐駿表示,從最初遵循「通知-刪除」原則被動處理假貨投訴,到主動運用技術識別可疑商品、組建打假特戰隊圍剿線下假貨源頭,再到發起成立打假聯盟AACA,推動形成「執法+平臺+品牌權利人」的打假共治系統,並向社會開放知產保護科技大腦,以及到今天AACA成立中小企業諮詢委員會SAC,阿里巴巴一直在不斷迭代升級新的治理模式與創新技術,目的就是保護品牌權利人、平臺商家的智慧財產權不受侵犯,保護創新創造。
據悉,AACA成立於2017年1月,旨在通過網際網路創新技術結合權利人的品牌知識、行業特徵與資源,聯合線下執法行動和民事訴訟共同治理假貨問題,建立多方合作環境,加強權利人和平臺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提升消費者信心。
目前,AACA的品牌權利人成員數已從最初的30家增加到了180多家,合作品牌方近600個,這些品牌方通過AACA的14個行業小組與AACA諮詢委員會及秘書處溝通,在線上投申訴、主動防控、線下合作、生態共治等多個方面開展交流合作。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