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安慶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決議
(2020年12月18日中國共產黨安慶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產黨安慶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2月17日至18日在安慶舉行。
出席這次全會的市委委員42人。市紀委常委、市監委委員和有關方面的負責同志列席會議。省第十次黨代會、市第十一黨代會部分基層一線代表和部分企業代表列席會議。
全會由市委常委會主持。全會聽取和討論了市委書記魏曉明受市委常委會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安慶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魏曉明就《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並作了講話。
全會一致認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時刻,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審時度勢、總攬全局,高瞻遠矚、把脈定向,具有極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指導性,為我們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勝利提供了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市委《建議》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部署,系統總結「十三五」時期全市各項事業發展的歷史性成就,精心描繪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慶建設宏偉藍圖,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遵循原則、主要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機制,謀劃一批重大抓手、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體現中央和省委精神、符合安慶實際、契合發展需要、順應群眾意願,對我市「十四五」乃至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指導和引領作用。
全會充分肯定市委常委會一年來的工作。一致認為,市委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復工復產聯動戰、防汛救災保衛戰,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抓好黨內政治監督談話制度落實和巡視巡察整改,持續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全面回暖,黨的建設全面加強,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打下堅實基礎。
全會高度評價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一致認為,「十三五」時期,市委團結帶領全市上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開拓創新,經濟實力、產業結構、基礎設施、中心城市、農村面貌、改革開放、生態環境、人民生活、民主法治、全面從嚴治黨實現歷史性變化。預計二○二○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二千五百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八千美元,「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安慶發展站上新的歷史起點。
全會深入分析了「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形勢,認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我國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安慶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特別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調整重構,國家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等國家戰略疊加效應集中釋放,但同時我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要胸懷兩個大局,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帶來的新方位新機遇,深刻認識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堅定必勝信心,保持戰略定力,發揚鬥爭精神,樹牢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扎紮實實辦好自己的事,全面開啟現代化美好安慶建設新徵程。
全會提出了到二○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這就是:我市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實力跨上新臺階,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長三角平均水平,科技創新能力進入全省先進行列,建成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產業高地、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消費中心、踐行長江大保護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態樣板、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幸福家園;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新四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新提升,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安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建成文化強市、教育強市、人才強市、體育強市、健康安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全面綠色轉型樹立新樣板,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安慶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對外開放形成新格局,與滬蘇浙一體化發展機制高效運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互聯互通全面實現,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和現代流通體系基本形成,參與國際國內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明顯增強;協調發展實現新跨越,城市發展質量明顯提高,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百分之七十,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與長三角平均水平大體相當,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平安安慶建設達到新水平,建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人民美好生活譜寫新篇章,人的全面發展、全市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必須遵循的原則,強調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跨越發展、社會安定和諧,奮力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安慶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為我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好局、起好步。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核心地位,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實體經濟主攻方向,堅持系統觀念。
全會提出,今後五年要圍繞建設現代化的長三角區域重點城市和帶動皖西南、輻射皖鄂贛交界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的發展定位和「進百強、上臺階」總體目標,努力實現以下主要目標:經濟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經濟總量躋身全國百強市行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全省平均水平,中心城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長三角平均水平。科技創新能力實現新跨越,高新技術企業數、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等主要創新指標實現倍增,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創新型城市和人才強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水平實現新跨越,高質量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基本實現,進出口總額翻一番以上。社會文明程度實現新的更大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跨越,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大氣、水、土壤、森林、溼地環境持續改善,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人民生活品質實現新跨越,居民收入增長高於經濟增長,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治理效能實現新跨越,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統籌發展和安全更加有力,成為全國平安建設優秀市、國家安全發展示範市、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市。
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要深入推進創新發展,堅持科技創新核心地位,大力實施科創平臺建設工程、千億產業引領工程、開發區爭先進位工程、數字經濟培育工程、宜城英才集聚工程、產業金融協同發展工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提升服務強軍興軍能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要深入推進協調發展,完善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體系,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大力實施消費中心建設工程、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工程、市域一體化發展工程、鄉村產業振興工程、美麗鄉村升級工程,推動城鄉區域融合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力、縣城綜合承載力、農村產業競爭力、安慶文化軟實力。要深入推進綠色發展,全面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大力實施長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程,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要深入推進開放發展,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專項行動,大力實施交通樞紐建設工程、開放平臺拓展工程、營商環境創優工程,推動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要深入推進共享發展,大力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倍增工程、基礎教育創優工程、公共衛生體系全面提升工程,完善就業服務體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持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大力實施「1+9+N」重大風險防範化解工程,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確保經濟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
全會強調,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慶的強大合力。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健全規劃制定和落實機制,確保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十四五」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全會號召,全市上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同心同德,頑強奮鬥,不斷開創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慶建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