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三結義」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聽過,黃巾軍於184年發動起義,參與人數達到百萬之眾,席捲了多個郡縣,宣示著原本強大一時的東漢正式進入了末年,在這種情況下,三位有著報國志向的青年劉備、關羽、張飛,在官府徵討黃巾的榜文下相聚。
這三個人彼此都很喜歡,在閒談了兩句之後,發現大家都有報國之志,可以說是志同道合,但是一時都沒有太多的具體想法,也沒有真正的去做什麼,於是便約定結拜為兄弟,以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起為國家的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那時候,劉備只是個賣草鞋的小販,關羽也只是個推著小車賣棗的小販。家裡的經濟狀況十分窘迫。只有張飛是當地的大戶。家裡還有一大片桃園。於是三人到張飛的桃園殺豬宰牛拜天地。他們各自發了誓。張飛的名句"我也是"就出自這裡。
正式結拜為兄弟後,三人又在大哥劉備的帶領下來到軍中,在鎮壓黃巾軍的過程中更是屢立戰功,一上場就斬殺了黃巾將軍程普,因此得以入仕,後來劉備更是成為了一方諸侯,而關羽、張飛兩人也憑藉著自己在戰場上的功績,而成為了天下名將,可謂是公認的"匹夫之勇"。
關羽和張飛之所以能有如此超強的武功,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刻苦學習,另一方面也和他們的身高密切相關。武術中有句話叫"寸長寸強"。在戰場作戰時,身高越高的人,臂長越長,佔的優勢就越多,發揮武功的空間也就越大。
尤其是他們身位極高,手中再拿著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這樣的長兵器,普通的小兵根本無法近身,自然也就呈現出了"萬夫莫當之勇"的效果,可以說劉關張三人一生的成就,與其身高息息相關,那麼他們到底有多高呢?
據史書記載,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張飛身長八尺,關羽身長九尺,如果讓我們現代人一尺是33.33釐米的度量衡來計算,那麼他們三人的身高都超過了2米,難道我們現代人都退化了?其實當然不是這樣,只是古代的長度單位和今天有一些不同。
在洛陽的一座古墓中,曾經出土過一把漢代的"尺子"。根據標尺的刻度和長度顯示,漢朝的一尺約等於現在的23.3釐米,換算下來就是說,劉備的身高是172.8釐米,張飛的身高是184.32釐米,關羽的身高是207.36是不是比你想像的要高?
這樣的身高即便是在現代,也已經算得上是高大的了,尤其是張飛和關羽,更是被認為是彪形大漢,再加上他們的力量巨大又精通武功技巧,難怪能夠在戰場上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