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尺子」出土,關羽張飛身高都超過2米?難道現代人都退化了

2020-12-23 文靜的美

「桃園三結義」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聽過,黃巾軍於184年發動起義,參與人數達到百萬之眾,席捲了多個郡縣,宣示著原本強大一時的東漢正式進入了末年,在這種情況下,三位有著報國志向的青年劉備、關羽、張飛,在官府徵討黃巾的榜文下相聚。

這三個人彼此都很喜歡,在閒談了兩句之後,發現大家都有報國之志,可以說是志同道合,但是一時都沒有太多的具體想法,也沒有真正的去做什麼,於是便約定結拜為兄弟,以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起為國家的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那時候,劉備只是個賣草鞋的小販,關羽也只是個推著小車賣棗的小販。家裡的經濟狀況十分窘迫。只有張飛是當地的大戶。家裡還有一大片桃園。於是三人到張飛的桃園殺豬宰牛拜天地。他們各自發了誓。張飛的名句"我也是"就出自這裡。

正式結拜為兄弟後,三人又在大哥劉備的帶領下來到軍中,在鎮壓黃巾軍的過程中更是屢立戰功,一上場就斬殺了黃巾將軍程普,因此得以入仕,後來劉備更是成為了一方諸侯,而關羽、張飛兩人也憑藉著自己在戰場上的功績,而成為了天下名將,可謂是公認的"匹夫之勇"。

關羽和張飛之所以能有如此超強的武功,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刻苦學習,另一方面也和他們的身高密切相關。武術中有句話叫"寸長寸強"。在戰場作戰時,身高越高的人,臂長越長,佔的優勢就越多,發揮武功的空間也就越大。

尤其是他們身位極高,手中再拿著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這樣的長兵器,普通的小兵根本無法近身,自然也就呈現出了"萬夫莫當之勇"的效果,可以說劉關張三人一生的成就,與其身高息息相關,那麼他們到底有多高呢?

據史書記載,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張飛身長八尺,關羽身長九尺,如果讓我們現代人一尺是33.33釐米的度量衡來計算,那麼他們三人的身高都超過了2米,難道我們現代人都退化了?其實當然不是這樣,只是古代的長度單位和今天有一些不同。

在洛陽的一座古墓中,曾經出土過一把漢代的"尺子"。根據標尺的刻度和長度顯示,漢朝的一尺約等於現在的23.3釐米,換算下來就是說,劉備的身高是172.8釐米,張飛的身高是184.32釐米,關羽的身高是207.36是不是比你想像的要高?

這樣的身高即便是在現代,也已經算得上是高大的了,尤其是張飛和關羽,更是被認為是彪形大漢,再加上他們的力量巨大又精通武功技巧,難怪能夠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相關焦點

  • 漢代尺子出土,終於知道劉備關羽張飛的身高了
    現如今的我們認為古人的身高一定是高大威猛的,《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身高是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那麼尺就是計量單位,尺等於現在的多高呢?現在的一尺大約是33釐米,要是九尺就接近2.7米了,這顯然不可能。三國裡的猛將,大部分都有8尺高。這樣一看,豈不是一群高大的怪獸在互毆了。考古文物的發現讓這個謎題解開了,人們在洛陽發現了東漢時期的墓。此墓是漢桓帝永康元年埋葬的。
  • 漢代尺子出土,終於知道劉備關羽張飛這些三國英雄的身高了!
    這是三國演義原文,描寫關羽的。尺是古代常用的長度單位,古人動不動就七尺男兒、八尺男兒什麼的,按照現在3尺為一米,七尺就兩米多,九尺都成巨獸了,顯然不對頭。所以古代一尺的長度肯定跟我們現在的不一樣,那三國時期那些猛將們身高多少呢?一把骨尺在洛陽漢墓中被發現,這漢墓是在東漢漢桓帝永康元年埋葬的。
  • 漢朝尺子出土,關羽身高兩米?鬍子都有半米長?
    對於現代人來說,古代的很多方面都會讓人產生好奇之心。尤其是古人的身高,想要了解古人的身高,這一點是有難度的。因為在史書中,對人們身高的記載都是不詳細的,比如說記載的內容是「仗高八尺」。這裡的八尺是沒法確定到底是多高,因為古人的尺子與現代的不一定是一樣的。其次,古人在記載身高方面是不重視的。
  • 漢代尺子出土,終於知道劉備等人身高了,還有七尺男兒的身高
    中國古代長度計量通常用丈、尺、寸單位表示,經常形容一個身材高大,身高八尺,到底多高呢? 洛陽出土漢代骨尺,提供了答案。這座漢墓埋葬時間為東漢晚期漢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骨尺長23.7釐米,寬2釐米,骨尺分寸刻畫清晰,尺的正面一半刻卷草紋和菱形點紋,另外一半分為5等分。
  • 東漢皇陵挖出一把尺子,意外揭開關羽真實身高,竟然超過兩米?
    而在三國演義當中,對大將關羽的描述,更是誇張到了「身長九尺」之高,要知道,按照現代的長度換算,九尺的高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兩米,關羽難道是一位巨人不成?專家雖然知道古代的長度計算和現代肯定不同,但古人的一尺,具體是現在的多長,這個問題一隻困擾著眾多的歷史學家。慶幸的是,在洛陽出土的一座古墓當中,考古專家們在墓中挖出了一把十分珍貴的骨尺。這把尺子長約24釐米,用一截獸骨製作而成。
  • 關羽身高九尺,難道有3米高?漢朝尺子出土後揭開答案
    在三國演義中,對關羽的描述非常霸氣:此人身長9尺開外,面如重棗,五柳長髯,蠶鳳目,金盔金甲綠徵袍,胯下嘶風赤兔馬,手提青龍偃月刀,頭戴金冠,腰扎寶帶,腳蹬五彩虎頭戰靴。看到這裡咱們都會有一個疑問,身高超過9尺,按照現在的尺寸,一尺約等於等於33.3釐米,那麼9尺就是299.7釐米,身高接近3米?
  • 關羽「身長九尺」到底是多高?漢代尺子出土,終於知道答案了
    這是《三國演義》對關羽的描寫。 「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這是《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描寫。 張飛 這一個個身高都是八尺九尺的,我們平常也說「堂堂七尺男兒」之類的話,那麼這一尺到底是多長呢?
  • 關羽「身長九尺」到底是多高?漢代尺子出土,終於知道答案了!
    張飛這一個個身高都是八尺九尺的,我們平常也說「堂堂七尺男兒」之類的話,那麼這一尺到底是多長呢?漢代尺子一把骨尺在洛陽漢墓中被發現,這漢墓是在東漢漢桓帝永康元年的。這把尺子標的一尺有23.7CM長,刻度清晰準確,專家研究後確定漢尺子23.6釐米左右。
  • 武聖關羽身長九尺,在現代比姚明還高?漢朝出土的尺子給出答案
    我們都知道,武松身長八尺,為人威猛,孔武有力,他的哥哥卻是一個十足的矮小之人,這中的差別時常引人發笑。但是在古代的時候,並沒有我們現今這種身高計量方式。文史記載中的「身長八尺」也讓人摸不清是多高,在三國時期的關羽,據《三國志》記載,「身長九尺,面如重棗。」,那為什麼會說關羽放在現今實際上比姚明還高呢?這就要一把已經出土的漢朝尺子來給出答案了。
  • 關羽「九尺」,張飛「八尺」,劉備「七尺」,古代一尺到底是多高
    在古代小說裡,尤其是武俠,我們都經常會看到對一個男生的描述是:此人身高八尺。若是要突出其勇猛,通常是:此人身高八尺,威風凜凜。若是要突出其帥氣,通常是:此人身高八尺,面如冠玉。那究竟有多高呢?每尺到底是多長呢?之前也有專家預估過:按現代的釐米測量方法一尺大約等於33.3釐米。
  • 書中記載關羽身高九尺,如今來看有多高?出土的一把漢尺揭曉答案
    對於古人比較看重的「高」,現代人倒是沒有異議,同樣非常的認可,如果一個人佔了一個高,那麼在很多方面都能拔得頭籌。個子高的優勢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有許多,但有人表示古代人再高也應該高不過現代人,畢竟現代人更加講究營養的均衡等。為了探究古人眼中的高與現代人眼中的高到底有何區別,現代人們開始了她們對於「尺」的研究。
  • 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到底身高多少
    或許有人說他們會武功,而我們現代人卻不會又或者是其他方面,不過可以確定的一點是,他們在身材方面和我們有著完全的差異,在我們的三國之中,其中對於官員的描述是身高九尺,那麼他的身高到底有多高呢?如果按照我們現在的測量標準來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
  • 過了這麼多年,終於知道關羽有多高了,一把漢尺曝光所有內幕!
    過了這麼多年,終於知道關羽有多高了,一把漢尺曝光所有內幕!我們在領略完三國種種英雄事跡之後,回過頭來就會發現那些看似神砥一般的人物們,他們到底和我們現代人差在什麼地方?或許是在「武功」,又或許是在其他什麼方面,總之那些威武的古代將軍們一定和我們有著某種身高差異。
  • 關羽身高九尺,在現在實際有多高?漢朝發現的尺子給出了答案
    引言:關羽身高九尺,在現在實際有多高?
  • 關羽身長九尺,現在實際身高是多少?出土的漢朝尺子給出答案
    也就是說孔子身高達到了兩米三左右的身高,以至於讓周圍的人感到極為驚奇,將他稱為「長人」。而在《水滸傳》中,武松與武大郎儘管是同胞兄弟,但是因為武松「身長八尺」,而武大郎「身不滿武尺」,以至於兩人從小受到的待遇也截然不同。
  • 考古發現漢代骨尺,解開三國英雄身高真相,平均身高超180釐米!
    那麼,三國英雄身高究竟如何?考古發現漢代尺子,解開了這一謎團。然而,儘管三國英雄沒有《三國演義》中的那麼高大,但也相差不太遠,那麼這就帶來了一個疑問:三國中國男性身高,普遍要比現代人更高?目前,考古發現了多座漢墓,得到了不少漢代尺子,其中在漢桓帝永康元年埋葬於洛陽的一座古墓中,出土的漢代尺子比較有代表性。
  • 支書記載關羽身高九尺,換算過來是3米多?出土一文物得到答案
    我最想見到的其實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個人,那就是武聖關羽。身高九尺?關羽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過五關斬六將是多麼的豪氣,但是最終卻敗走麥城,死在了東吳的手上。對於一個亂世將領來說,這算不上是精彩的收尾。但是不管怎麼說,過去的已經是歷史,然而歷史留給我們的謎題卻非常多。
  • 二爺關羽身長九尺,換算成現在多少米?剛出土的尺子給出了答案
    在眾多影視作品和史書記載中,我們的二爺關羽都是一個高大威武的形象,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身在曹營心在漢等眾多美談講的都是關羽。換算成現在的單位,一尺等於三分之一米,那九尺豈不就是三米的巨人了?連他的鬍子都快接近一米了,很難想像出這事何等的魁梧。不過這只是一種沒有信服力的說法,因為在朝代的更迭中,計量單位也是不斷的再變得,所以用現在的計量單位去衡量古人的身高是不對的。
  • 我國古代人身高和現代人比,高了還是低了?
    小時候讀《三國演義》,讀到關羽、呂布、典韋等武將群都是身長八尺、九尺的描述,不由得大吃一驚——古人真高呀!後來接觸到正史,才知道這些描述也都是有現實依據的。比如,在《三國志》的記載裡,劉備的身高為七尺五寸,諸葛亮為八尺,趙云為八尺,太史慈為七尺七寸,許褚為八尺餘。止不過,三國時一尺的長度並不等於現在一尺的長度。考古學家根據東吳大將朱然墓出土的名刺推算出:三國時期的一尺約為現在的24.2cm。
  • 史書記載關羽身長九尺,他到底有多高?已出土漢朝尺子給了答案
    其實在古代人們還是非常在意身高的,他們也認為人長得越高看起來越有氣勢。所以說很多古籍當中記載歷史人物的時候,首先描寫的是他的身高几何。但是古時代的計量單位同現代的不同,所以換算起來也有一些麻煩。比如孔子身高是9尺6寸,按現代的換算的話就足足有2米3了。這樣的身高別說是在古代,在現代扎在人堆兒裡都已經是一個異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