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遺產日」文物宣傳展示活動主題為「文物賦彩全面小康」,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主題為「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而楊浦更是將非遺宣傳的主題與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相結合,於6月13日至25日期間,推出「當非遺遇上旅遊」第五屆上海楊浦非遺節系列活動。
te
特
se
色
huo
活
dong
動
01
雲上開幕式活動
活動時間:6月13日
10:00-10:45
《俞跗脈法》傳承人在線介紹項目及問診
線上平臺:
抖音:ypqwhg
微博:楊浦區文化館
文化楊浦雲
10:45-11:00
區級項目《十路少林拳》視頻
線上平臺:
抖音:ypqwhg
微博:楊浦區文化館
文化楊浦雲
11:00-11:30
十路少林拳代表性傳承人在線互動教學
線上平臺:
1.抖音:ypqwhg
2.微博:楊浦區文化館
3.文化楊浦雲
11:30-12:00
市級項目清真菜點製作《清真三黃雞製作》視頻播放
線上平臺:
抖音:ypqwhg
微博:楊浦區文化館
12:00-12:10
國家級項目《綿拳》視頻
線上平臺:
抖音:ypqwhg
微博:楊浦區文化館
14:00-15:00
享江南文化 品絲竹雅韻——阮弘老師江南絲竹現場導賞
線上平臺:
抖音:ypqwhg、spsqwhhdzx
微博:楊浦區文化館
相關非遺項目介紹
《俞跗脈法》傳承人在線介紹項目及問診
俞跗是上古時期三大醫家之一。俞跗醫學中所傳的脈診,與傳統脈診有著迥然不同的診脈方式與分析模式,作為俞跗醫術的靈魂,俞跗脈法歷史上稱為一撥見應法,又因其把人體各臟腑器官,利用經緯區域格式化,故而也稱為經緯脈法。這支獨特的醫學體系一直為門內秘傳,並未向外公開,1610年傳入田旭門中,于田氏家族傳承四百年。俞跗脈法操作方法包括:撥、詳、循、尋、揣、審、按、揉、切、寒、熱、緊、澀、虛、實、印合等諸多方法。
十路少林拳代表性傳承人在線互動教學
十路少林拳,是河南少林寺早期較為古老的傳統拳種之一,在傳承中很好的保留了傳統武術的技擊實用價值,並在此基礎上衍生出健身養生的價值。十路少林拳具有「扣、鎖、纏、點、栽、晃臂」等「手法」和 「墊步、踏步、單足深蹲起」等「步法」及「搓腳撩掛」等內容。十路少林拳共有六百多個單動作,從整體看,拳勢結構緊湊,細緻嚴密,動作矯捷,樸實無華。十路少林拳內容包羅全面,結構緊密細緻,路路相扣,各有側重。十路少林拳強調技擊,注重實用。在傳承的過程中,雖有創新和發展,但很好的保留了其防身自衛的技擊特點。
市級項目清真菜點製作《清真三黃雞製作》
一心齋三黃雞在保持了原有南方清真菜餚的特色,又適合上海本土飲食習慣的需要,是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全國名菜。一心齋三黃雞的原材料是經過精選的三黃雞,每隻雞必須是3.5斤—4斤之間。根據清真菜餚的習俗,一心齋選用的三黃雞都經過阿訇主刀活宰。三黃雞的製作有嚴格的規範,從雞的清洗到下鍋的水溫和起鍋置入冷(淨)水的時間都規定程序。如此操作經過反覆數次,使成品色澤金黃、皮脆肉嫩,骨香,入口爽滑,原汁原味。三黃雞調料是按祖傳秘方,精選十八種優質輔料配製而成,調料鮮香味美,口感獨道。
國家級項目《綿拳》
綿拳來源於古綿拳,是一種均勻柔和、圓活連貫的漢族拳術,屬於「以氣助力」的內家拳,它的運動柔似棉花、形意相隨、連綿不斷,動作運行處處為弧形;同時勁力寓於其中、舒展沉實、得勢則剛,擊人以寸勁,實用性強。綿拳講究「技擊」的格鬥之術,又強調修復經脈的內功心法,剛柔相濟、內外兼修。傳承人孫紅喜創辦了「蘭桂坊綿拳俱樂部」,努力讓綿拳的各個派系團結起來,組建了精誠一心的大家庭,並著力向全社會推廣。綿拳於2009年列入楊浦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2011年入選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2014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享江南文化 品絲竹雅韻——阮弘老師江南絲竹現場導賞
江南絲竹是流行於江蘇、上海、浙江地區的民族器樂合奏形式,是中國傳統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使用的樂器為絲弦樂器和竹管樂器,故稱之為「江南絲竹」,在楊浦一帶流傳已有百年歷史。已故「江南絲竹」名家周俊卿與周惠、周皓先生父子兩代民樂藝術家為江南絲竹在上海的普及與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傳承人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阮弘女士,是周惠先生的親傳弟子,一直積極致力於江南絲竹在高校、中小學和社區的傳承發展。江南絲竹2007年列入楊浦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同年入選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02
「創新楊浦 幸福台州」浙江台州文旅周啟動儀式暨第五屆上海楊浦非遺節系列活動
活動時間:6月15日
16:00-20:30
為共同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深度合作的示範樣板,上海市楊浦區攜手浙江省台州市,推出「創新楊浦 幸福台州」浙江台州文旅周暨「當非遺遇上旅遊」第五屆上海楊浦非遺節系列活動,本次活動在融匯了楊浦、台州兩地的非遺精粹和旅遊亮點的同時,還邀請了東方CJ、小紅書、驢媽媽等市民朋友們喜愛的網際網路平臺,以新媒體的方式讓非遺與旅遊「碰撞」,激發非遺嶄新的生命活力,賦予旅遊深厚的文化內涵,共同推動兩地文旅發展。
03
YOUNG鋪濱江非遺秀
活動時間:6月15日
16:00-20:30
地點:楊浦濱江綠之丘3樓(楊樹浦路1500號)
本次非遺秀邀請了楊浦區和台州市15個傳統手工藝類非遺項目在綠之丘現場展示展銷,上海花樣經剪紙作品和仙居針刺無骨花燈還將進行現場互動,讓市民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
參與方式
1
線下活動
無需預約,可自行前往。
請全程佩戴口罩;
請出示本人身份證和「隨申碼」,且「隨申碼」顯示為綠碼;
請配合體溫檢測,體溫低於37.3℃;
註:因活動場地限制,綠之丘三樓非遺集市最多容納80人,達到上限將實施限流分批入場。
2
線上活動
小紅書
仙居針刺無骨花燈
民間稱為「唐燈」。其工藝源自唐代,整個花燈不用一根骨架,只以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紙張黏貼接合,再蓋上全用繡花針刺出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經13道精細工序製作而成。2006年被列入國務院第一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自挖掘與公眾亮相以來,先後多次獲獎,曾榮獲「中國民間藝術品博覽會」金獎、「第四屆國際藝術博覽會」金獎等多項榮譽,素有「中華第一燈」之美稱。
04
雲上閉幕式活動
將於6月25日下午,在線上推出「在碼頭上聆聽碼頭號子」人大代表與非遺傳承人面對面「非遺說」暨第五屆上海楊浦非遺節閉幕式。
she
社
qu
區
huo
活
dong
動
向上滑動查看
信息來源:區文化旅遊局社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