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若虹(筆名彭虹),臺山市少年宮美術教師、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多次被「亞洲書畫聯盟」、「中華娃喜迎香港回歸」、「全國中小學書畫大賽」、「中日少兒書畫大賽」等30多家國際、全國少兒書畫大賽組委會授予「優秀園丁獎」。
少兒美術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所有的學生都造就成藝術家,而是著眼於素質和品位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品位和藝術創新精神。
在國畫興趣班輔導教學中,彭若虹注重用現代教育理念來進行水墨畫教學,打破傳統水墨畫從臨摹梅、蘭、菊、竹入手的僵化模式,注重繪畫與生活的聯繫。通過水墨遊戲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個性,完善人格。重視通過水墨遊戲活動,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體驗學習,培養兒童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彭若虹認為,每個畫種都有自己的形式特色,而這些特色是因為使用各具特色的材料而產生的。對兒童的輔導,要強調掌握水墨畫的技法精神,重視培養兒童的學習興趣,不能像對成人培訓一樣苛求。但在水墨畫最基本的用筆、掭墨、蘸水、調色等基本方法,要認真對待,並使之養成良好習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兒童的模仿能力很強,老師要多進行身教示範,設計好學習的形式和內容,激發起兒童對繪畫的興趣。讓學生在遊戲式練習中,逐步掌握水墨畫的筆墨技巧。
讓兒童體驗線條之流暢美
初學水墨畫,讓學生動手勾畫長短、粗細不同的直線、波浪線、折線、彈簧線及螺旋線等,可以增強學生對毛筆的控制能力,體驗到柔軟的筆毛在宣紙上畫過時產生的順暢感,初步獲得對用筆方法的感悟。可以利用線條構成一些圖形,如蜘蛛網、葉脈等,增強學生的練習興趣。
讓兒童體驗筆墨之層次美
兒童對濃淡變化的墨色充滿了好奇心,老師適時引導點撥,用小魔術等方法,鼓勵他們自己試一試,調一調,邊塗抹邊體會,邊練習邊掌握,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感知水和墨的調和方法,比如:點一筆墨水,在畫紙中間畫一個黑圓點,然後毛筆再加水在黑圓點外邊畫一圈,再加水再畫一圈……一直把毛筆的墨水畫完為止,就會發現畫中墨水的奧秘。
讓兒童體驗用筆之變化美
彭若虹說,中側鋒、順逆鋒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教師可將毛筆從中鋒到側鋒依次示範,讓學生觀察線條的變化並嘗試練習。可以設計一些趣味的裝飾畫來調動兒童的練習興趣。如用大鬥筆點淡墨,側鋒畫一筆,然後拿小蘭竹點濃墨用順逆鋒畫葉脈,又如畫小貓的斑紋、樹幹、樹葉的紋理等,現實生活是兒童畫取之不盡的源泉:水中的魚,天空中的鳥,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生活中的瓷器、玩具,各種各樣的人物,京劇臉譜……都是吸引孩子的話題。要運用啟發、引導的方式刺激孩子的繪畫願望,並且引導孩子大膽地去觀察自然,發現自然之美。在輕鬆的遊戲中領會用筆的變化之美。鼓勵孩子大膽去表現,兒童使用毛筆作畫時容易克服物象畫得較小的問題,而且還會出現一些奇特的布局和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
「現實生活找題材,揮毫潑墨樂趣多,以新穎的結構形式教學代替單一化形式教學,多樣的練習形式可以調節課堂氣氛,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疲勞,而且引導孩子大膽地去觀察自然,發現自然之美。」彭若虹在少兒美術教育領域有她獨特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