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現代農業再創「裡程碑」 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

2020-12-27 證券時報網

10月11日,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園無人化農場項目在黑龍江建三江七星農場舉辦農機無人駕駛作業現場演示會。藉助衛星導航定位,無人駕駛收割機和接糧機默契配合,在短短的時間內一氣呵成地完成收割接糧任務。此外,現場40多臺/件農機具還再現了無人化水田築埂、攪漿、插秧、旱直播、飛防、秋翻地、旋地以及無人化旱田滅茬、翻、耙、起壟、播種、噴藥等20項農機作業演示,生產場景令人嘆服。

據了解,該項目由碧桂園農業與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合作建設,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 。

(圖示:演示會現場,一臺無人駕駛拖拉機在進行完成路徑規劃、路徑跟蹤、自動調頭等作業演示,系統採用高精準北鬥定位,作業精度高且速度快)

全流程無人化 助力農業現代化發展

據介紹,此次無人作業依託的「大腦中樞」是位於七星農場一側的農業物聯網與大數據中心。中心二樓30個顯示器組成巨幅電子大屏一方面可以顯示通過各種設備、各類傳感器和攝像頭上傳的田間土壤、農業氣象、田間空氣溫度與溼度、作物長勢、病蟲草害預警等信息,同時也可以完整呈現演示實況,每一臺農機設備的作業狀態、作業數據、衛星定位、作業軌跡等信息都能實時出現在屏幕上。未來,隨著平臺數據處理分析、智能決策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智慧化大農業的生產場景將更加令人震撼。

(圖示:在北大荒精準農業農機中心,工作人員通過大屏幕遠程監控無人化農機設備)

去年10月,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與碧桂園農業宣布將整合多方優勢資源,在黑龍江建三江共同打造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如今項目實施近一年來,已初步取得了系列成果,先後有17家國內外農機生產製造企業,共計39臺件農機設備參加了田間作業試驗示範,完成20多個作業項目的試驗示範任務,預計到秋季作業結束全年累計可完成田間作業面積16000畝。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農業智能裝備研究中心首席專家趙春江在現場表示:「美國、日本也都有不帶駕駛室概念的「無人拖拉機」問世,但離大面積生產實踐應用還有一定距離。近年來,我國自主產權的低成本農機導航和雷射雷達產品已趨於成熟並開始大面積應用,加快了無人駕駛農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各地無人農場的試驗探索。今天北大荒和碧桂園聯合組織的無人化農場項目農機無人駕駛作業現場演示會,規模大,參與企業和農機設備數量多,作業項目內容全、技術高。」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表示:「北大荒建三江和碧桂園農業聯合組織實施的這個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是目前國內外針對主糧作物的規模最大、參加試驗示範的農機設備最多、作業環節項目最全、無人化技術最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無人化農場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項目將帶動中國現代化大農業加速發展,為中國農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將在我國現代農業科技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園無人化農場項目的整體規劃指出,未來將普遍實現多種無人農機遇障繞行、作業協同和多機協同的大規模機群作業,實現現場無人監控的無人駕駛,實現智慧平臺數據分析與智能決策等,最終構建成一套農作物耕種管收運全流程無人化作業和無人化農場建設運營的系統解決方案,推進農機向智能化和無人化方向發展,建設最具科技含量的現代化大農業生產,助推中國農業科技應用和農業現代化發展。

高科技助力 42年後圓夢「種田」初心

2018年,碧桂園就成立了全資子公司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進軍現代農業。對於這家世界級房地產企業而言,這一投資布局源於集團創始人楊國強「重新回去種田」的夢想:一方面,以現代科技農業作為切入口,助力農民增收、振興鄉村;另一方面,也能為全社會每一個家庭提供豐富、安全、好吃、實惠的產品。 

楊國強對中國的農業農村事業抱有深厚的家國情懷。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他已經多次在全國兩會上圍繞農業農村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在中央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後,楊國強表示:「碧桂園發展到了今天,有條件、有責任去為鄉村振興做點什麼。42年前我種田,42年後我還回去種田。」

(圖示:無人駕駛收割機和無人駕駛運糧機展示協同作業技能,正在進行運糧)

放眼目前我國傳統農業模式,仍以家庭為主要經營單位,人均耕地面積小,大多數農業生產活動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勞動強度大、生產集約化程度低、生產效率低下。同時農業生產「看天吃飯」的情況還沒得到明顯改變,生產過程較多依賴農戶過往的經驗積累,經營風險大,農民收入穩定性差,對就業創業、工商資本的吸引力仍然顯得不足。

不僅如此,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持續推進,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80後」不想種地,「90後」不懂種地,「00後」不問種地,農村留下的基本都是老人,這是當前的現實。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農村適齡勞動力人口數量為3.13億人,佔農村常住人口的比重為56.8%。這一比重不僅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更遠低於城鎮79.5%的水平。農村常住人口中,65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18%,遠高於全國平均12.6%的水平。未來誰來種地?這是農業發展、鄉村振興急需破解的問題。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100億,這意味著,未來30年裡全球對糧食的消耗將大幅增長,糧食安全問題將更加突出。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期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歸根到底要靠農業科技的支撐和引領。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中國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和依靠農業科技進步,走內涵式農業發展道路。因此,中國也必須不斷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與轉化應用能力,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為促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提案中,楊國強表示,隨著機器人、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被不斷應用到農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農業走科技化、智能化的發展道路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加快布局「無人農場」應用場景,廣泛應用農牧機器人新技術,全面提升農業產業鏈自動化水平,將成為佔據全球農業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要手段。

「北大荒、碧桂園雙方合作共同組織實施無人化農場項目,是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一種範式。」國家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巡視員許增泰評價說,「希望雙方的合作能夠探索出一條創新驅動農業發展的新路徑,形成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可複製、可推廣的產學研聯合攻關模式,為我國農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會長劉憲也表示:「發展建設『無人化農場』符合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碧桂園和北大荒建三江通過試驗示範不僅能夠加速推動和促進無人化農場技術的發展,有助於大幅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保障我國糧食安全,還能夠總結經驗,優化和集成無人化技術,拿出可複製、可推廣應用的無人化農業生產系統和無人化農場系統解決方案,為全球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我們期待,無人農場在全世界大規模推廣應用,最先進的自動化農機具在一望無際的田地中不停運作,打造機械播收、加工一體化的無人運作體系,大幅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糧食產量,達到綜合投入利用的效益最大化,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做出貢獻。我們希望,組織更多優秀的人才致力於農業科研,不斷突破技術壁壘。我們希望,所有員工都敢於挑戰自己,充分發揮潛能和想像力。我們夢想,農業成為真正的高科技產業,全世界農民不用再面朝黃土背朝天,全人類不再為糧食問題發愁!」楊國強表示。

事實上,除了黑龍江建三江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外,碧桂園在現代農業領域已進行廣泛布局、實現穩步發展,並取得了諸多成果。例如在武漢建設「中國種穀」,推進中國種業發展;攜手國家雜交水稻中心,助力非洲實現糧食安全;收購華大農業,探索構建全產業鏈現代農業。如今,楊國強離他「回去種田」的理想正在一步步接近。(責任編輯 李映泉)

相關焦點

  • 農業現代化裡程碑:碧桂園打造全球首個萬畝無人化農場
    科技的助力正在讓傳統農業的遊戲規則慢慢發生改變。10月11日,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在黑龍江建三江七星農場農機舉辦無人駕駛作業現場演示會。該項目由碧桂園農業與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合作建設,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
  • 碧桂園打造全球首個萬畝級無人化農場 未來農業「種田不用下田」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表示:「北大荒建三江和碧桂園農業聯合組織實施的這個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是目前國內外針對主糧作物的規模最大、參加試驗示範的農機設備最多、作業環節項目最全、無人化技術最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無人化農場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項目將帶動中國現代化大農業加速發展,為中國農業轉型升級
  • 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展示新成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表示:「北大荒建三江和碧桂園農業聯合組織實施的這個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是目前國內外針對主糧作物的規模最大、參加試驗示範的農機設備最多、作業環節項目最全、無人化技術最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無人化農場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
  • 科技興農,碧桂園背後的「種田」夢
    碧桂園作為一家世界500強高科技綜合性企業,2018年,其集團創始人楊國強說過「40年前我是種田的,今天我又回去種田」,就此正式拉開了碧桂園「入農」之路,助力中國農業科技振興和轉型升級。引入先進技術模式發展無人化農場從現代化農場應用場景出發,2020年初,碧桂園農業和北大荒聯合打造黑龍江建三江超萬畝無人化農場示範項目。
  • 多領域發力數字經濟 碧桂園2020年的智慧產業答卷
    今年6月,全球首個機器人餐廳綜合體——FOODOM天降美食王國機器人餐廳綜合廳在廣東順德正式開業。在客流高峰期時,餐廳出餐效率可達120份/小時;咖啡機器人製作一杯咖啡的時間僅需45秒。碧桂園通過千璽機器人集團,展現了企業向多元發展的雄心壯志。
  • 碧桂園資本市場進階路:銷售額增超30倍 慷慨分紅586.6億丨資本市場...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重要的推動者、參與者,碧桂園以其行業領軍者之姿、奮發前進之勢獲評《投資時報》及標點財經研究院共同頒發的「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 特別貢獻獎」。在未來的道路上,碧桂園將以其前瞻的眼光、紮實的業績、鑑定的信念行穩致遠,再創輝煌。
  • 極飛科技出席聯合國數字農業論壇 打造中國無人化智慧農場
    在氣候變化、貧困與飢餓加劇的全球挑戰下,要為未來90億的世界人口提供充足、安全、多樣化的食物,人類必須要改變整個農業生態系統的運作模式。當前,全面打造『無人化』的智慧農場,是極飛構建可持續農業生態系統的關鍵之戰。」
  • 勝利農場:旱田無人化農場項目開啟智慧農業新徵程
    近日,記者在勝利農場旱田無人化農場項目現場看到,一臺機車正在農田裡進行二次中耕作業。令人稱奇的是這臺機車的駕駛室內無人進行操作,機車在無人駕駛狀態下自動作業、自動轉彎,不壓苗、不傷壟,行走精度和作業標準高於人工作業。
  • 碧桂園:28載重新出發,擁抱「多元發展」的下一個十年
    CRIC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百強房企累計全口徑銷售金額同比增長10.3%,增幅較上月提升1.3個百分點。另外,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TOP10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1128.2億元,銷售額增長率均值為12.0%。值得關注的是,在房地產調控成為新常態、疫情及行業增速整體放緩的大背景下,碧桂園以單月銷售額860億元的優質業績,再創新高。
  • 銀寶集團開啟現代農業新徵程 未來三年將打造50萬畝現代連鎖農場
    9月3日,江蘇銀寶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舉行50萬畝現代連鎖農場重大合作項目集中簽約活動,與24個鎮區及企業籤訂土地流轉戰略合作協議和重大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技術服務合作協議,共籤約流轉農田32.46萬畝,其中:2020年16.16萬畝、2021年11.8萬畝、2022年4.5萬畝,外涉單位投資達5.5億元,涉及現代智慧農業、高標準農田建設、規模設施農業、農牧循環全產業鏈項目、農業園區項目等多個領域。
  • 鹽城50萬畝現代連鎖農場重大合作項目籤約
    9月3日上午,鹽城市50萬畝現代連鎖農場重大合作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在江蘇銀寶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舉行,現場共籤約流轉農田32.46萬畝,外涉單位投資達5.5億元。在此背景下,銀寶集團積極創新機制體制,與江蘇大地禾農業公司強強聯姻,於去年9月合資創建了江蘇銀寶大地禾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全面承載高標準、高起點推進50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任務,計劃3年內打造30個現代連鎖農場。當天,鹽城市政府分管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在大家的見證下,銀寶集團分別與該市24個鎮區及企業籤訂土地流轉戰略合作協議、重大項目投資合作協議和技術服務合作協議。
  • 全國城市網媒大咖走進世界500強,感受「不一樣的碧桂園」
    馳援武漢貨櫃煲仔飯機器人 打造萬畝級無人化農場 未來「種田不用下田」與機器人一樣,現代農業亦是碧桂園發力的跨界產業之一。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碧桂園於2018年成立了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宣布發展高科技農業,布局農業全產業鏈,致力於打造覆蓋研發端、生產端到銷售端的全產業鏈現代農業。
  • 引領現代農業揚帆遠航——張掖國家現代農業試驗示範區「十三五...
    鮮嫩滴翠的辣椒、枝繁葉茂的西紅柿在溫室內精準水肥循環系統、智能升降溫管理系統的智能呵護下長勢喜人……  「十三五」期間,張掖國家現代農業試驗示範區把豐富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內涵作為發展方向,堅持試驗示範引領、夯實農業基礎、突出循環利用、打造特色品牌、強化科技支撐,聚力打造農業產業化「升級版」,走出農業試驗示範——輻射推廣——產業化發展新路子,推動現代農業實現跨越發展,已成為全市現代農業發展的
  • 《財富》世界500強排名再向前躍升30位 碧桂園登全球房企之首
    作為中國排名第一的房地產企業,碧桂園在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房企中以26.2%的淨資產收益率居首,在上榜的133家中國企業中,碧桂園ROE也排位靠前。多元協同 階段性成果顯現2019年初,碧桂園明確地產、機器人、現代農業是未來三大重點業務,同時提出碧桂園是「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的新定位,指明了公司科技創新、多元布局的方向。如今,機器人建房、機器人餐飲、現代農業等新業務均有顯著進展,新業務階段性成果豐碩。
  • 極飛無人化解決方案為中國農業保駕護航
    聯合國研究報告甚至發出警告,全球迎來了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中國作為農業大國,我國糧食生產已經實現了連年豐收。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277億斤,人均糧食佔有量474公斤,超過了國際公認的安全線。雖然今年遭受新冠疫情等特殊情況衝擊,我國糧食生產仍再創歷史新高,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 農業大不同!極飛打造無人化智慧農業生態系統
    極飛科技新一輪融資的投資方創新工場,其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博士談及極飛時曾表示,「極飛作為一家技術驅動的公司從一款無人機產品成功切入了農業領域,顛覆性地推動了農業基礎設施的整體水平,大幅加快了農業數位化的進程,可以說是全球頂尖的 AI+農業的創新企業。」
  • 碧桂園「高科技綜合性企業」已現雛形 轉身從製造邁向智造
    而碧桂園官方旗艦店總瀏覽量達240萬次,總訪客數超過60萬人,直播間獲得點讚1944萬個,下單買家數環比增長1117.07%,預計總成交額超過70億元。   而實際的營銷轉化效果也頗為驚人。11月8日,碧桂園天津區域聯合「天貓好房」帶來一場「總裁零距離 11.8直播盛典」直播購房活動,一次性推出100套優質房源,超50萬網友共同參與這場直播盛宴。
  • 上海首個「數位化無人農場」全程高能!
    金秋時節,走進嘉定區外岡鎮泉涇村,萬畝稻浪,層層翻湧,目之所及皆是醉人的金黃。廣袤的田野上,不見忙碌的豐收者,只見一臺無人駕駛的收割機穿梭田間,一茬一茬的稻穀被整齊地攔腰切斷。「十四五」期間,上海將打造13個都市農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上海嘉定外岡鎮就是其中之一,要打造以「數位化無人農場」為核心的「綠色田園先行區」。據外岡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旭介紹,作為一個農業大鎮,外岡鎮具有土地規模廣大,且平坦規整、連片成方的優勢,便於無人機械在起步階段的試驗研究。
  • 發現新「齊跡」|500畝!全國首個生態無人農場在淄呈現
    在該站,記者看到,綠色田野中,禾豐種業原種麥苗生機勃勃,在陽光下吸收著營養,努力成長……據介紹,類似這樣的試驗示範田,禾豐種業現有4000餘畝,其中,生態無人農場500畝。承擔著山東省小麥、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生產試驗、跟蹤評價試驗、淄博市農業良種工程抽檢種植鑑定試驗,以及種子風險評估試驗等工作的這家公司小麥高產創建田多次刷新魯中地區小麥高產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