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酒泉市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建設為引領,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全市文化旅遊工作取得明顯成效。1月至10月份,全市共接待遊客2453.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23.9億元,兩項指標均居全省第二位。
建機制 加快發展步伐
如何依託機遇,打破地域界限,全方位、全時空、全要素、全產業鏈系統性推進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建設?
酒泉市高度重視文化旅遊工作,將文旅產業確定為全市十大生態產業的首位產業強力推進,升格文旅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建立常態化工作推進機制,研究解決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重大問題,並將文化旅遊工作納入各縣市區和市直部門年度考核體系。為狠抓重點工作任務落實,強化文旅產業發展,酒泉市還成立了縣級建制的文旅產業發展中心,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從人員、財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為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提供了保障。
酒泉市及時印發《2020年大敦煌文旅經濟圈重點工作推進計劃》《酒泉市關於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發展規劃2020—2022年實施方案》,認真落實省政府《關於支持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建設的若干意見》,制定印發了《酒泉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於支持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建設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將重點任務進行層層分解落實。實行了重點項目市級領導包抓責任制,落實月通報、季調度工作推進機制。大敦煌圈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旅遊道路、產業融合、宣傳營銷等重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促升級 提升服務水平
「請問此地是敦煌嗎?這裡是敦煌嗎?這裡是敦煌嗎?」手持杖節,身著漢服的「張騫」大聲發問。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後,這位形容枯槁的老人舉起顫抖的雙手說:「我終於又回到了大漢的土地上。」這是大型情景體驗劇《又見敦煌》中的一幕。
6月10日起,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又見敦煌》通過預約、限流等方式逐步恢復正常演出。
為持續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酒泉市大力發展研學旅遊、文化演藝、夜間經濟、戶外運動等新業態,著力打造多元化產品體系。2019年,《又見敦煌》《絲路花雨》《敦煌盛典》三大演藝累計演出1300餘場次,接待遊客85萬人次。今年6月份,《又見敦煌》《敦煌盛典》陸續恢復演出後,已累計演出近938場次,接待遊客43萬人次。同時,開發了念念敦煌、走進天寶、探秘自然、戈壁遠徵軍等系列研學旅遊產品,研學人數達20萬人次。
為大力發展「夜間經濟」,酒泉市開發了夜品佳餚、夜習科普、夜間演藝等夜間消費產品,敦煌市初步形成以沙洲夜市、敦煌小鎮、月牙泉小鎮三大夜市和《又見敦煌》《敦煌盛典》《絲路花雨》三大演藝為依託的夜間經濟消費體系。酒泉市還成功舉辦第十五屆「玄奘之路」商學院戈壁挑戰賽、阿克塞第二屆百業千企戈壁挑戰賽等20餘場大型賽事活動,常態化開展戶外徒步活動,吸引了大量參賽者和遊客參與。
為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酒泉市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全市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實現全覆蓋。按照標準化要求,建成6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66個城市社區、438個行政村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成邊疆萬裡數字文化長廊基層服務點100個、圖書漂流點174個、農家書屋483個。全市公共文化場館實現「全方位零門檻」免費開放,形成了覆蓋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的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體系。組織開展了「文化七進」活動500場次以上,做到了「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演出、天天有活動」。新創藝術作品112個,申報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42項、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95名,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水平持續提升。
強設施 打造品牌特色
11月1日,酒泉FCRS國際賽車賽事文旅城項目正式開工。酒泉FCRS國際賽車賽事文旅城項目是肅州區2020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項目總投資190億元,由重慶方程賽車運動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建成後,將推動酒泉市賽車賽事產業發展,極大提升酒泉市知名度和旅遊業整體水平,催生帶動地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為全力抓好重點文旅項目建設,酒泉市圍繞文化旅遊資源開發,實施的酒泉「1969」文化藝術創意園、東驛敦煌藝術城等50個項目已開(復)工。圍繞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建設,重點實施了20個帶動性項目。其中鳴沙山·月牙泉基礎設施提升、肅北紫亭湖景區、阿克塞博羅轉井影視基地、酒泉「1969」文化藝術創意園、天寶文旅綜合體、FCRS賽車賽事文旅城、玉門紅色旅遊景區、金塔沙漠胡楊林二期等16個項目開(復)工。在項目招商引資方面,酒泉市成功籤約酒泉生態園林大酒店、阿克塞陶冶戶外運動基地等25個重點項目,籤約金額400多億元。酒泉生態園林國際大酒店、FCRS賽車賽事文旅城等10個項目成功落地。積極指導玉門紅色旅遊景區、肅北紫亭湖景區創建4A級景區,現已經省文旅廳初評。阿克塞博羅轉井影視基地、玉門天境昌馬、紅田園成功創建3A級景區,全市A級景區總數達到37家。
為積極改善文化旅遊基礎設施,酒泉實施了10個重點旅遊道路項目,敦煌至當金山口高速、柳園至敦煌高速、玉門紅色旅遊道路等3個項目已建成通車。敦煌動車常態化開行,肅北和阿克塞正式通火車。新開通敦煌—天水、敦煌—銀川等旅遊列車。全市在嘉峪關、敦煌機場投入航線補貼近3000萬元,積極培育敦煌—杭州、敦煌—上海、嘉峪關—西安—長沙、嘉峪關—銀川—煙臺等直飛航線。敦煌莫高國際機場開通航線22條,通航城市15個;嘉峪關機場開通航線13條,通航城市12個。全面實施床位工程,加快敦煌浙商國際大酒店、海聯國際酒店、肅州維景大酒店等一批重點酒店項目建設,敦煌天河大酒店建成運營。玉門明珠大酒店和金塔嘉美假日大酒店成功創建四星級飯店,全市星級飯店總數達44家。
為持續提升文旅品牌影響力,酒泉市加大對旅遊包機、旅遊專列等補貼力度,推出鳴沙山·月牙泉等10個景區向全國遊客減免門票政策。同時,利用抖音、快手、愛奇藝等網絡平臺,持續開展宣傳活動。
酒泉市還瞄準重點客源地,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舉辦了文化旅遊專場推介活動。藉助省文旅廳「環西部火車遊」跨省旅遊交流合作活動,先後赴川、渝、桂、陝、寧、青、新等周邊省市重要節點城市開展精準營銷活動7場次。組織參加了2020年中國特色旅遊商品展、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等節會宣傳活動6場次。成功舉辦第十一屆胡楊文化旅遊節、第八屆張芝文化藝術節等品牌節會活動。敦煌成功創建東亞文化之都,成功申辦2021年中國世界遺產旅遊聯盟大會,敦煌文化旅遊推廣中心落戶上海。敦煌文化旅遊推廣中心在韓國首爾設立並運營,敦煌韓國語網站升級運營。甘肅絲路手信文化傳播公司與上海、杭州等8大城市必勝客合作,開設酒泉味道和敦煌元素的主題餐廳,在店內播放酒泉文旅宣傳片,成為新的城市網紅打卡地。
充分利用酒泉文化資源,彰顯區域文化特色,塑造現代化酒泉人文精神,持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名城建設,讓酒泉成為全省文化制高點,酒泉市的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建設揚帆正當時。
來源:甘肅學習平臺
審核:閆啟超
編輯:程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