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正是各種排行榜頻出的時刻,國家或企業排名上升或者排名下降也只是一個遊戲,其實並不能代表什麼。最近美國彭博社公布的「2020彭博創新指數排行榜,卻引起了人們的廣發關注。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創新代表著一種能力、一種格局,而是否能夠創新是一個國家經濟增長和社會繁榮的關鍵驅動力。
實際上,提到創新,我們首先關注的是美國和中國,因為這兩個國家無論在經濟和科技上都在了世界各國的前面,早已成為世界公認的創新大國、創新強國。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彭博社發布的創新能力排行榜第一名竟然是德國,中國的排名提升到第5名,美國則有所下降,僅僅排在第九名。其中最讓人意外的是連續蟬聯6年第一名的韓國竟然安敗在了德國的手上,屈居第二名。另外一個讓意外就是新加坡,去年排名第6位的新加坡竟然上升到了第3名。
為什麼今年德國拍到了世界第一呢?按照排名規則,德國的工業製造附加值、高科技公司密集度、科技專利、製造業競爭力這幾項指標都超越了韓國,所以德國超越韓國獲得了創新能力排名第。但是據專業人士分析,雖然德國獲得了排名第一的位置,但是也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尤其是德國高等學府的建設方面。目前德國高等教育缺乏創新、創新型人才和科技服務業人才匱乏,已經成為德國教育體制的隱憂。當今世界經濟正在轉向服務業而不是向製造業轉移,科技服務業人才的匱乏將會限制德國科技服務業的發展,壓制德國的創新實力。
榜單上中國之所以上升到第15位,是因為中國高等教育規模和結構發展迅速,創新型人才和科技服務型人才的數量增長迅猛。據悉,《2019年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的最新專利中,中國在專利活動中申請專利數量和授權數量雙雙全球領先,2018年中國授權專利佔全球授權數量的46.4%,突破了154萬件。而美國卻從2013年的第一位跌到了現在的第九位,是美國自己也想不到的。但是美國仍然是全球研發支出最的高的國家,仍然在高科技公司密度和專利活動這兩項上居全球第一,亞馬遜、谷歌、微軟就是這一領域的代表公司。
總之,全球創新能力排行榜只是一個遊戲,不能太當回事。全球科技領域真正的創新國家還是非美國和中國莫屬,中國甚至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知名的創新興國家,新四大發明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不論我們是否拿這個排行榜當回事,但這個排行榜卻對中國是一個警醒,它時刻提醒我們要加大對教育和科學研發的投入,要加大對創新型產業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什麼時候中國能排上第一位,才意味著中國是真正的創新能力第一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