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名警稅聯合抓捕,抓獲犯罪嫌疑人31名,價稅合計560億元……7月29日,在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省公安廳公布了五個典型案例,其中大連市公安局成功破獲的「1.09」特大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有力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省公安廳有關人士在介紹典型案例情況。
據介紹,在省公安廳指導下,大連市公安局針對省內石化領域涉稅問題突出的重點地域、重點群體開展專題研判,發現「1.09」石化領域涉稅犯罪線索,並部署開展打擊。
2020年6月16日,大連市公安局會同屬地稅務部門出動240名警稅聯合抓捕力量,在北京、上海、江蘇等地對盤踞多年的石化領域虛開犯罪團夥實施抓捕,抓獲犯罪嫌疑人31名,價稅合計560億元,有力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雷霆出擊,遼寧公安機關全力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公安部向省公安廳經偵總隊致發賀電,對遼寧成功偵破「1.09」專案予以表彰鼓勵,並對遼寧警稅合作成果給予高度評價。
新聞發布會上,省公安廳還通報了盤錦市公安局成功破獲的「12.02」石化領域特大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
2019年12月2日,盤錦市公安局接到國家稅務總局盤錦市稅務稽查局提請聯合辦案申請,稱盤錦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市公安局立即與盤錦市稅務局稽查局組成「12.02」聯合專案組,對此線索進行深度研判,開展重點攻堅。
警稅聯合研判發現,盤錦某石化化工有限公司經營期間購銷貨物嚴重背離,犯罪嫌疑人以獲取非法利益為目的,讓江蘇、山東、浙江等地多家石化公司為自己虛開貨物品名化工原料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而後利用成品油發票開具模塊漏洞,採取篡改稅控盤和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數據等手段,為山東、上海、江西等地多家石化企業虛開貨物品名為燃料油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2020年1月21日,專案組開展集中收網,抓獲10名犯罪嫌疑人,涉案價稅合計29.4億元,追繳違法所得4760餘萬元,查扣大量涉案書證。
該案的成功偵破,不僅有力打擊了石化領域涉稅違法犯罪活動,更是深挖出了隱藏在稅務機關的蛀蟲,切實維護稅收徵管秩序。
營口市公安局成功破獲的假冒註冊商標案,也是此次新聞發布會公布的典型案例之一。
2020年5月12日,營口市公安局根據省公安廳移交的案件線索,聯合蓋州市、大石橋市、老邊區警方成功偵破特大假冒註冊商標案,當場抓獲15名犯罪嫌疑人,打掉生產銷售假冒品牌箱包的黑窩點7個,查扣各類假冒高檔品牌箱包15000餘個,包裝盒400餘個,包裝袋1500餘個,各類皮革原材料160餘卷,查扣各類加工機器20餘臺,現場扣押的假冒品牌箱包市場價值1.2億餘元,全案涉案物品市場價值24億餘元。
經查,犯罪嫌疑人自2017開始,未經多家高端品牌商標持有人許可,陸續在某地生產假冒品牌的箱包產品,然後通過微信朋友圈、網絡直播等手段向全國各地進行銷售,銷售金額達5000餘萬元。目前,此系列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在「食藥環」領域,遼寧各級公安機關打擊違法犯罪的力度一直不減。省公安廳成功破獲的「419」環境汙染系列案件為證。
2020年4月,省公安廳會同省生態環境廳相關部門執法聯動中發現,在省內部分地區有多家黑煉油廠,在無任何環保手續和汙染防治設施的情況下,非法處置廢機油、廢油泥等危險廢物,並將處置過程中產生的含油廢液、油泥等物質偷排、傾倒至周圍的河道和土質滲坑中,造成環境汙染嚴重。對此,省公安廳成立了「419」專案組,迅速開展案件偵辦工作。
經查,涉案廢油(危險廢物)等物質多數來自省內、外各地大型油田、石油化工和汽車4S店等危險廢物的產出單位和經營單位。這些黑煉油企業在非法處置危險廢物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持久性有機物和致癌物質,對土壤和空氣品質造成嚴重汙染。根據司法解釋,如果明知他人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向其提供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造成環境汙染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期間,省公安廳會同省生態環境廳相關部門在營口地區連續查獲5家違法犯罪企業,聯合整治突出問題9處。目前,專案組已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12人,搗毀黑煉油窩點7個,查獲危險廢物200餘噸。
此外,營口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成功破獲的「6.14」非法製造爆炸物品案件,也被省公安廳列入典型案例發布。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記者 : 侯永鋒 見習記者:劉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