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慈濟】祈福感恩 虔誠浴佛報三恩

2021-01-15 杭州慈濟


慈濟花蓮靜思堂浴佛,隊形整齊壯觀。(攝影者:陳慶雄,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5/05/10)

2015年慈濟佛誕祈福,5月10日清晨七點,在花蓮靜思堂舉行首場浴佛典禮,隨即在五大洲,三十七個國家、三百五十八場浴佛典禮,預計二十四萬人參加。慈濟賑災團今天在尼泊爾災區也同步舉行浴佛典禮為災民祈福,並祝福母親節。

感恩祈福度佳節

面對全球災難頻傳及臺灣旱象,今年浴佛以「祈福、感恩」為主軸, 透過浴佛為全球祈福,並感恩全天下偉大的母親。全球首場慈濟浴佛大典10日清晨七點,在花蓮靜思堂道侶廣場揭開序幕,由靜思精舍九十四位法師引領現場三千人進行浴佛,法師引領大眾唱誦爐香讚、禮讚、讚佛偈、讚仰三寶,禮敬諸佛、全體浴佛、虔誠祈禱、大回向、至誠發願、繞佛繞法,全程歷時約一小時。

來自印度SRM大學的尼泊爾籍交換生Jayaprakash Mandal(門鐸)及 Rakesh Roy(阿傑)正在慈濟大學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系就讀,為了替家鄉受苦難的鄉親祈福,十日特地參加慈濟全臺首場浴佛。他們說,透過虔誠浴佛將遠在千裡的祝福送回家鄉,撫慰當地災民傷痛。

慈濟大學華語文中心的南非學生林琪蘿、何嫣達,更用中文說出心中感恩母親的話。花蓮上騰中學師生著飛行服、廚師服參加浴佛大典,代表青年為世界祈福的宏願。韓國法師也一起參加浴佛,祈求天下無災。


Jayaprakash Mandal(左:門鐸)及 Rakesh Roy(右:阿傑)透過虔誠浴佛將遠在千裡的祝福送回家鄉尼泊爾,撫慰當地災民傷痛。(攝影者:王峻祺,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5/05/10)


以德持誠養心香

由於旱象嚴重,為了省水,現場以噴霧替代清水,節省水源。與會的慈濟基金會同仁、慈濟醫院醫師、護理師、藥師,慈濟大學、附設中小學、慈濟技術學院師生體會「用心、節水」的浴佛典禮。

在浴佛大典中,人人以手沾香湯、躬身禮敬佛陀,以最尊敬的心禮佛足,象徵淨化自己的心。禮佛足之後,手沾香湯,虔誠合掌時,就會聞到馨香,象徵佛陀的德香、法香、心靈之香,留駐在我們的心底。

證嚴上人表示,五月是孝親感恩月,希望全球慈濟人每年都在五月推動慈濟活動,落實社區耕福田。在「佛誕節、母親節、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的日子,為人人清淨一念心,展現宗教儀軌之美,感恩佛恩、親恩、眾生恩,凝聚善念,洗滌心中無明。

慈濟人在全球舉辦浴佛典禮,啟發清澄的智慧,弘揚佛法在人間,接引社會大眾凝聚虔誠心聲,體會佛教莊嚴美妙之宗教人文。

(文:慈濟基金會秘書處 花蓮報導 2015/05/10

相關焦點

  • 慈濟三節合一念報佛恩、親恩、眾生恩
    慈濟首次大型浴佛2000年,在眾多佛教界人士奔走努力下,政府正式訂定農曆4月8日為佛誕節,並與五月第二個星期日的母親節合同步放假,成為佛教東傳後一大盛事。慈濟亦在同年的5月14日,在花蓮靜思堂道侶廣場舉辦首次大型千人浴佛盛典,同時也歡慶三十四周年全球慈濟日。有別於先前在醫院裡的形式。
  • 慶祝國際護士節 臺灣三家慈濟醫院舉辦感恩活動
    臺中慈濟醫院護理之光感恩活動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花蓮慈濟醫院護理之光感恩活動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花蓮慈濟醫院護理之光感恩活動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2020年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在不影響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工作的前提下,臺灣花蓮慈濟醫院、臺中慈濟醫院、臺北慈濟醫院分別舉辦「護理之光
  • 廣西——慈濟桂林社區感恩茶會
    志工黃莉萍說:「很感恩遇到慈濟,讓我有機會走入人群去付出,在付出中收穫成長和快樂。在陪伴阿勇一家的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時候。當時我真的崩潰了,吃不下飯也睡不著覺,整天以淚洗面。後來很幸運遇到慈濟,有機會跟志工一起陪伴阿勇一家。記得第一次到醫院看望他們時,看到他們全身燒傷,當時就覺得平安健康是最大的福氣。
  • 吉祥月祈福 萬人護頌孝道
    鐘鼓傳法 警世覺悟農曆七月是吉祥月、感恩月、孝親月、歡喜月,多年來,佛教慈濟基金會為了推廣齋戒護生、正信正念與孝道的觀念,以期扭轉社會大眾的迷思,8月5、6、7日起連續三天晚上七點,於中正紀念堂兩廳院藝文廣場舉辦2016年「齋戒護生愛大地.七月吉祥報親恩」祈福會,分別有《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及由唐美雲歌仔戲團演繹《光目女救母》、《玄奘法師傳》,與孫翠鳳藝文工作室演繹
  • 慈濟大學|感恩!我的「佛系」交換生活
    在這場「戰疫」中,除了一線醫護人員以外,還有很多組織在背後默默地支持,其中一個就是慈濟慈善基金會。疫情之下,慈濟各地分會紛紛行動,身穿藍天白雲制服的慈濟人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大陸渡過難關。而我們交換的大學,就是位於臺灣花蓮的佛教慈濟大學。它以「慈悲喜舍」的精神貫穿了我短短四個月的交流生涯,就算是現在想來,也仍覺得無限溫暖。
  • 【廣東慈濟】
    環衛工小玉伸展著右手,還有點不敢相信按摩的神效,在一旁的按摩師也結合她的情況提出自我保健的建議,希望每個人都可以保持健康身體。「與其他顧客相比,他們的肩膀脖子很僵硬。可能是因為他們長期工作,勞動量大。」按摩師黃祥州更是從付出中深有感觸。心手相連 感恩祝福「來到慈濟,就是一家人!非常感恩淨化大地的天使來到慈濟。」
  • 歲末祝福感恩會(河南首場)
    其全稱為「慈濟歲末祝福感恩會」。是慈濟全球每年歲末都要舉辦的大型祈福感恩會。皆在回顧過去的一年,「說我所做!」;展望末來,「做我所說」,感恩過去的平安,也為未來的幸福凝聚善念。今年歲末祝福的主題是:感恩尊重生命愛,和敬無諍共福緣。
  • 【慈濟月刊646期】願力無窮
    感恩從善解而來慈濟護專在一九八九年創校,至今培育出近三十屆畢業生,許多校友在慈濟醫院、慈濟科技大學及基金會任職,最初幾屆畢業生現在已是主管,還有人就此在花蓮落地生根,成家立業,養育下一代。「一天有八萬六千四百秒,秒秒不斷過去,若是把握時間,就能在每一秒累積歷史。對我個人來說,從三十多年前決定創辦慈濟護專,慈濟的教育志業從此起始,有特殊的意義。」
  • 馬英九率臺灣半個政要圈參加慈濟浴佛大典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代表,臺灣民眾及慈濟志工數萬人,共同浴佛,感念佛恩、父母恩及眾生恩。(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2016年5月8日下午5時,2016慈濟浴佛大典在臺北中正紀念堂廣場、臺北市政府廣場同步舉行。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率領大批政要,與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代表,臺灣民眾及慈濟志工數萬人,共同浴佛,感念佛恩、父母恩及眾生恩。 慈濟功德會是證嚴法師創辦的著名公益組織,是臺灣最大的民間慈善機構,創立於1966年。
  • 【慈濟月刊628期】信人人有愛
    殊榮歸功慈濟人國立中正大學今日於大林慈濟醫院頒授「中正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予上人,由中正大學馮展華校長親自頒贈名譽文學博士證書與博士服,上人回贈「無量心燈」。上人感恩中正大學校方看重而給予這分殊榮,實在受之有愧。
  • 【慈濟月刊646期】慈濟之道
    「三十多年前,就是看見了未來的社會人心變化,所以明知辦教育是很困難的事情,仍然希望借著慈濟教育扭轉乾坤,讓教育精純化;只要慈濟學校辦得好,就能影響其他學校。我們不是為了營利而蓋學校,只要我在,就不會讓校方為了經費而煩惱,要讓校長、老師們專心做教育。」
  • 花蓮浴佛 ——水立方邀共行 感念三恩承師志
    5月13日清晨花蓮的天空金陽光明,微風清拂,在這佛誕節、母親節、慈濟日三節合一的浴佛大典,花蓮慈濟靜思堂前道侶廣場上三千四百多人,在象徵環保惜水如金的「水立方」,和「平安吉祥」祈福圖騰膚慰中,人人以虔誠心念浴佛,來感念佛恩、
  • 崑山歲末祝福 感恩讓生命歡喜
    歲末年初之際,崑山慈濟聯絡處舉辦三場歲末祝福感恩會,三場共有會眾1798人參與,志工參與人數約255人。歲末祝福感恩會除了可以領取福慧紅包之外,希望讓大眾感受到「大愛之道廣被環宇,長情之路古往今來」,一起閱讀人間大愛,體會人間無常,感受慈濟的愛一直都在。並通過《父母恩重難報經》的經藏演繹,和志工們以孝道為題現身說法,深入行善行孝要及時的孝道體悟和行動。
  • 【慈濟月刊640期】一傳無量
    上人感恩供膳組全年忙碌供餐,不只讓人吃得飽,而且讓人覺得素食也很美味;素食是慈濟志業體的生活要求,供膳組不只供應慈院同仁與志工的飲食,也供應花蓮慈善、教育、人文志業體,因應這麼多同仁及學生的需求,要特別用心調配營養與口味,實在非常「幸福」。上人談到慈濟醫療信息系統於元旦在臺北慈濟醫院正式上線,也感恩花蓮信息同仁前去支援。
  • 【虔誠】手頭緊張?觀音借庫忙!
    馬路的這一頭,著急趕工的上班族們在排隊上車;馬路的另一端,虔誠的善男信女正跪在廟前安然參拜。今天,讓我們繼續來聊「奇怪的香港」,一起跟著虔誠的香港人走進遍佈現代化大都市的古老寺廟。這些供奉各路神明的廟宇,大的佔地超過五萬平方米,小的不過三尺地,但無論外觀如何,每座廟前總是香火不斷。每逢重要節慶,香港的空氣中都彌漫著香燭的味道。紅磡觀音廟是香港香火最為鼎盛的廟宇,因極其靈驗的「觀音借庫」而名揚香江。傳說觀音修道時,曾在農曆正月二十六日那天打開倉庫,招待五百位化身凡間和尚的護法羅漢享用精美齋菜,餘下的食物就留給前來參拜的善信。
  • 網絡連心頌慈濟 兩岸四海同戰「疫」 |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節在網絡直播開幕
    本屆慈濟文化節組委會負責人廖凡對記者表示,雖然今年大家不能聚首海滄,暢敘衷情,但本屆慈濟文化節開幕式人氣不減,海峽兩岸和海外30餘座宮廟紛紛發來祝福視頻和賀信,臺灣分會場還同時舉行了隆重的祈福儀式。「我們與海滄青礁慈濟祖宮合作,委託專業製作團隊,邀請當紅主持人與宮廟代表共同錄製了講述保生大帝故事的影片,通過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網絡媒體進行傳播,並將推出問答抽獎活動,吸引廣大青年參與。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形式,為兩岸同心同德攜手抗『疫』祈福,吸引更多臺灣青年追懷先賢、弘揚大道。」與此同時,更多臺灣和海外宮廟也同步展開各類祭祀祈福活動,並錄製成視頻通過網絡發送給文化節主辦方。
  • 花蓮強震 慈濟緊急動員
    在第一時間做援助與關懷圖說:慈濟基金會連夜調度物資、熱食發放、災後關懷,臺北慈濟志工調度毛毯、圍巾,急送花蓮,盼讓無法返家的鄉親及遊客得以溫暖。、還有慈濟志工,一個個不約而同地起身動員。7日凌晨一點,慈濟總部第一時間成立防災協調中心即刻啟動防災機制。圖說:隨著慈濟人在靜思精舍啟動救災應變機制,各單位全力配合,積極協調,隨時備妥物資送往災區。至安置中心毛毯薑湯保暖圖說:圖片為倒塌大樓附近安置點,提供民眾前往休息。
  • 慈濟訊息:福建人文真善美志工
    (攝影者:黃德欣) 因為趕赴廈門路途的遠近不同,獻血者被安排為三個梯次到達現場。第一梯次的獻血者與志工、血站工作人員共同參與啟動儀式,廈門市衛生局副局長洪豐穎分享廈門市8月16日剛被授予「七星級慈善城市」的稱號,慈善城市獻血公益的概念也深入人心:「廈門是個開放的,多元的,包容的,有愛心的城市。行善行孝不能等,用自己的身體去幫助別人是大孝,更是在履行慈濟人的心懷。
  • 【慈濟減災希望工程】援建六校 聯合動土為學子
    為了提供學生安全無虞的受教場所,慈濟基金會與花蓮縣政府合作,展開「減災希望工程」,共同援建縣內六所學校的老舊校舍,補強已受損結構。 2月19日上午於明義小學舉行六校聯合動土典禮,由縣議會議長賴進坤、教育處處長劉美珍及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帶領與會貴賓,共同為明義小學、中原小學、佳民國小、玉裡國中、國風國中、化仁國中師生祝福,一人一鏟歡喜祝福新校舍,盼希望的種子成長茁壯。
  • 【慈濟月刊第622期】好緣不斷
    上人說,資深的慈濟菩薩跟著師父,辛苦創立了四大志業,造福人間,可謂「四大福業」;向下傳承,將幹部責任交接以後,還要繼續在慈濟大家庭裡,和法親們一起做事,接引人間菩薩、度化眾生,慧命才不會中斷。  「『未成佛前,先結好人緣』,眾生緣若結得很好,來生人人看到我們就生歡喜心,成就我們生生世世傳佛法、度眾生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