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答卷:我從脫貧攻堅一線來」省人大代表黃文建:只有大家富才...

2020-12-23 瀟湘晨報

省人大代表黃文建

省人大代表黃文建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11日訊(川網集團省兩會報導組記者 餘開洋 攝影報導)5月9日上午,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成都舉行開幕大會。省長尹力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迎難而上、共克時艱,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這些與「脫貧」有關的地方,都被省人大代表、鄰水縣黎家鎮搭界寺村黨支部書記黃文建一一圈注。黃文建激動地說:「報告目標明確催人奮進,回應了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聆聽了報告後,我對帶領鄉親們一起脫貧致富更加有信心了,特別是要幫助殘疾人貧困戶發展產業、穩定增收。」

說起搭界寺村,黃文建首先向四川新聞網記者介紹了它的特殊地理位置。「我們村處於川渝交界處,距離鄰水縣城約40公裡,距離重慶長壽40公裡,從重慶主城區觀音橋到搭界寺村駕車也只需要1個多小時。」「報告中提出要全面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與重慶協同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兩中心兩地。這太好了!鄰水是四川距離重慶主城區最近的縣之一,渝鄰交通一體化『動脈』已經打通,同城化發展建設全面推進。這對鄰水,對我們村都是很好的發展機會。」黃文建說,近年來鄰水縣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依託當地特色優勢農業產業,以農旅融合為重點因地制宜打造集特色產業、休閒農業、生態旅遊觀光為一體的農業公園和田園綜合體。「現在每到周末,都可以看到很多『渝字頭』車牌小車到我們村以及周邊觀光旅遊。」

鄰水縣地處川東,集革命老區、秦巴山區、移民庫區、貧困地區於一體,是省定88個貧困縣和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縣之一,山區面積大,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較差,貧困面廣量大程度深。2014年,全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8150戶、78304人,貧困村152個,貧困發生率9.13%。截至2017年底,鄰水縣累計退出貧困村90個、減貧59957人,貧困發生率降至2.19%。2018年底,鄰水縣貧困人口累計減貧71294人,減少至7727人;貧困村累計退出120個,減少至32個;貧困發生率由9.13%降至0.9%。2019年4月鄰水縣順利摘帽後,提出「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確保同步小康不落一戶一人。

說到「脫貧」,黃文建深有感觸。「2008年,在外務工的我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摔傷了左手手臂,造成左手關節壞死,雖然經過治療保住了手臂,但還是落下了殘疾。在我回鄉養傷期間,鄉親們不僅湊錢讓我去重慶接受更好的治療,還對我噓寒問暖,給我鼓勵和關懷,這份恩情我永生難忘。」2013年5月,黃文建回到搭界寺村,流轉了土地580畝,成立「黎家鄉殘疾人創業園」和「文唏果蔬專業合作社」。在發展生態果蔬的同時,黃文建積極開拓市場,挖掘產品銷售渠道。2015年註冊「文唏」商標,並先後與重慶一家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和重慶一家生鮮超市籤訂了產品供貨合同,將自己合作社產出的蔬菜和瓜果打入了重慶市場。他還投入資金50餘萬元建果園,栽種血臍12000株、美人李(脆紅李)2000株,胭脂脆桃12000株,整個產業向著規模和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黃文建沒有忘記自己回家創業的初衷——要帶著鄉親們一起發展。「只有大家富起來了,才算真的富了。」他通過眾籌、土地入股,資產收益扶貧等方式,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共同參與合作社和果園發展,建起了500畝基地果園。黃文建與村集體、以土地入股的村民籤訂了1:3:6的毛利分紅模式。10%歸村集體經濟,30%歸村民,60%歸基地果園。黃文建的文唏果蔬專業合作社土地、流轉的土地加上股份合作土地,面積已達1000餘畝,幫助了300餘名貧困群眾脫貧。

對於未來,黃文建還有著自己的規劃。「我本身學的就是電子商務專業,電商平臺迅猛發展,我計劃用電商平臺將搭界寺村優質的胭脂脆桃、耙耙柑、軟子石榴、愛媛、脆紅李等賣到全國水果批發市場。搭界寺村不僅有優質的農特產品,風景也同樣很美麗,有山、有水、還有湖。雖然我們摘了帽,但摘了帽也不能摘幫扶!下一步搭界寺村計劃把農旅更加緊密結合,帶動和幫扶鄉親們共同致富奔小康。歡迎大家來搭界寺村觀光旅遊!我在這裡等著大家!」黃文建熱情地說。

【來源:四川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青陽蓉城鎮:助力脫貧攻堅 人大代表在行動
    安徽網池州消息   為鞏固脫貧成效,池州市青陽縣蓉城鎮人大積極動員、組織、引導全鎮各級人大代表主動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當好脫貧攻堅的「宣傳員、戰鬥員、監督員」,發揮人大代表在農業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方面的示範引領和監督促進作用,彰顯人大代表履職為民的初心使命,助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 「脫貧攻堅是我心中最牽掛的事」——訪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科...
    來源:中國財經報「脫貧攻堅是我心中最牽掛的事」——訪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科院副院長趙皖平趙皖平,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高級農藝師、高級農經師,現任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民建中央委員、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我的扶貧故事」做好表率帶頭助力脫貧攻堅丨觀山湖區人大代表楊...
    我叫楊才剛,是觀山湖區人大代表、下麥村黨支部書記。劍河縣革東鎮寶貢屯村是觀山湖區雲潭街道下麥村的結對幫扶點。自開展結對幫扶進村工作以來,我們村在自己實現脫貧的情況下,還幫助寶貢屯村實現服務群眾有陣地、發展產業有交通、村容環境大改善,得到寶貢屯村群眾的一致好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人大代表積極履職助推高質量脫貧奔康
    「年輕人,敢說敢闖,在他發展之際,我們人大代表積極為他協調養殖場土地流轉和場地建設,並邀請鄉裡畜牧水產的技術人員來技術指導,潘光華的烏雞養殖卓見成效,帶領我們瑤族兄弟們走奔康路……」弄谷村支部書記、鄉人大代表莫金貴如是說。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陳建軍 毛豔武...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陳建軍 毛豔武 ‖ 勇當脫貧攻堅金融服務排頭兵 2020-12-12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從脫貧攻堅一線來」駐村幫扶隊員求基俄熱:群眾的「萬能鑰匙」
    工作中的求基俄熱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20日訊(索朗磋 記者 文驥)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有一支「主力軍」,叫作駐村幫扶隊員。你知道他們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嗎?4月20日,四川新聞網【我從脫貧攻堅一線來】聚焦我省眾多駐村幫扶隊員中的一員,一起走進他的12小時。藏族小夥求基俄熱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20歲剛出頭,個不高,但長得很敦實。2018年7月1日,他被阿壩州藏醫院派到松潘縣毛兒蓋鎮阿藏村,成為了一名駐村幫扶隊員。在當地,村民親切地稱呼他為「阿克卓巴」,意思是來自草原的牧民小夥。
  • 用熱情感染身邊人,帶大家脫貧是我的責任-記省人大代表王啟
    王啟是省、市、縣三級人大代表,他是村裡的「領頭雁」,紮根農村數十載,用心、用情和擔當有為帶領村民一舉摘掉了省定貧困村的帽子,用行動,用真情,踐行著一個優秀代表的作為與擔當。如今在他的帶領下,全村128戶貧困戶已脫貧125戶586人,人均年純收入達到2萬元,肖馬村一躍成為全縣脫貧攻堅的樣板村。
  • 「脫貧攻堅群英譜——脫貧攻堅幹部考察調研」攻堅不畏難——記...
    攻堅不畏難——記麻陽苗族自治縣委副書記張強編者按4月至6月,按照省委決定,省委組織部派出考察組,深入脫貧攻堅一線開展專項考察調研,了解掌握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表現,發現識別優秀幹部採訪中,張強對記者說,扶貧攻堅要傾心傾力、用心用情,要有攻堅不畏難的勇氣。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我省4月啟動的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考察中,張強獲得好評。敢於擔當,兩次承接重任在脫貧攻堅戰中,張強曾兩次承接重任。
  • 「川」越貧困 「蜀」寫傳奇 ——「十三五」的四川答卷(一...
    古路村臨時黨支部副書記駱雲蓮說,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她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現場聆聽了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的重要論述。秉持「繡花」精神,「十三五」期間,四川帶領近400萬貧困老鄉同步奔小康。繡花,講究精巧構思提前布局。「謀先事則昌,事先謀則亡。」
  • 澧縣澧澹街道:助力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在行動
    近幾年來,澧縣澧澹街道人大工委堅持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人大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23名人大代表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匯聚民意民智、凝聚民心民力,責無旁貸、主動作為,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工作,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人大力量。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陳凱威 ‖ 老...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陳凱威 ‖ 老陳和小陳的扶貧故事 2020-12-2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脫貧攻堅 敢教日月換新天
    ——習近平   中國的脫貧攻堅,是人類減貧史上的偉大實踐。   從2012年至2019年,747萬人脫貧,51個貧困縣、692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從13.43%降至0.36%,剩餘19.9萬貧困人口已具備脫貧條件——這是湖南在這場偉大實踐中交出的答卷。
  • 高志立參觀「燕趙答卷——河北省脫貧攻堅成果展」
    高志立參觀「燕趙答卷——河北省脫貧攻堅成果展」時強調全面提升新時代檔案工作水平為服務全省發展大局貢獻力量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璐丹)12月16日,省委常委、秘書長高志立到省博物院參觀
  • 華麗轉身煥容光——來自華容縣脫貧攻堅一線的報導
    …… 深秋時節,行走湖南東北邊陲華容縣,脫貧攻堅捷報頻傳。華容幹群共奏一曲「決戰脫貧」交響曲,交出高質量答卷。截至目前,華容縣28個貧困村整體退出,8504戶21947人建檔立卡貧困戶摘了「貧窮帽」,貧困發生率降為0.26%,曾連續兩年獲評全省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單位。
  • 「同心脫貧在行動」致公黨員索緒洲:主動請纓奮戰脫貧攻堅一線
    對家庭,索緒洲仿佛過客,虧欠太多,唯有在脫貧攻堅一線建功立業,方不負妻兒的守望、學校的囑託。初到鄉城,旅途顛簸、舉目無親、語言不通、居無定所、生活無著落、工作無頭緒,索緒洲的內心很茫然,有時也打退堂鼓。
  • 陝西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職工:休養,充電,再出發
    12月15日,陝西省總工會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職工療休養活動啟動,長期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為工會扶貧工作作出較大貢獻的幹部職工住進陝西省工人療養院,進行健康檢查、溫泉療養、文體活動等,舒緩壓力,調適身心。同時,大家不忘交流脫貧工作經驗,分享脫貧攻堅成果。
  • 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暨省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意見整改...
    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暨省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2020-10-23 11:2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脫貧攻堅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石門縣三聖鄉幹部郭倩蓉原是三聖鄉脫貧攻堅站副站長,在該鄉從事脫貧攻堅工作4年,因工作成績突出,近期被提拔為三聖鄉黨委委員、組織委員。在湖南,像郭倩蓉這樣的幹部還有很多。湖南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培養鍛鍊幹部的主陣地,在脫貧攻堅一線考察識別幹部,出臺系列激勵機制,將幹部、人才資源和發展資源向脫貧攻堅一線傾斜。
  • 「千名記者一線行」春風助力千帆競
    自脫貧攻堅戰號角吹響以來,玉林市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在黨建的引領下,同時間賽跑、與問題較量,堅持黨建強村、隊伍扶村、產業富村的發展思路,切實把黨建活力轉化為脫貧攻堅的動力,助推脫貧攻堅「提質增效」,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容縣縣底鎮古例村村民李文莉,在駐村第一書記賴浩基(左)的幫助下養雞脫貧致富。
  • 「脫貧攻堅·一線故事」關嶺自治縣花江鎮元林村網格員周賢進:堅守...
    「現在我的工作主要是走訪農戶,進行大排查,看看他們是不是3+1保障落實到位,進行每次排查如果發現有問題,我們都會進行建立臺帳,並且想辦法一邊建立臺帳一邊消耗,我們只有進行每天的走訪才能夠發現老百姓相信的問題,老百姓才把我們當做是真心朋友,我們才能夠發現他們心中所想,才能把他們想法結合政策進行落實,相信我們用真心去扶貧,老百姓也會真心的把問題反應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