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黃文建
省人大代表黃文建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11日訊(川網集團省兩會報導組記者 餘開洋 攝影報導)5月9日上午,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成都舉行開幕大會。省長尹力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迎難而上、共克時艱,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這些與「脫貧」有關的地方,都被省人大代表、鄰水縣黎家鎮搭界寺村黨支部書記黃文建一一圈注。黃文建激動地說:「報告目標明確催人奮進,回應了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聆聽了報告後,我對帶領鄉親們一起脫貧致富更加有信心了,特別是要幫助殘疾人貧困戶發展產業、穩定增收。」
說起搭界寺村,黃文建首先向四川新聞網記者介紹了它的特殊地理位置。「我們村處於川渝交界處,距離鄰水縣城約40公裡,距離重慶長壽40公裡,從重慶主城區觀音橋到搭界寺村駕車也只需要1個多小時。」「報告中提出要全面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與重慶協同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兩中心兩地。這太好了!鄰水是四川距離重慶主城區最近的縣之一,渝鄰交通一體化『動脈』已經打通,同城化發展建設全面推進。這對鄰水,對我們村都是很好的發展機會。」黃文建說,近年來鄰水縣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依託當地特色優勢農業產業,以農旅融合為重點因地制宜打造集特色產業、休閒農業、生態旅遊觀光為一體的農業公園和田園綜合體。「現在每到周末,都可以看到很多『渝字頭』車牌小車到我們村以及周邊觀光旅遊。」
鄰水縣地處川東,集革命老區、秦巴山區、移民庫區、貧困地區於一體,是省定88個貧困縣和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縣之一,山區面積大,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較差,貧困面廣量大程度深。2014年,全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8150戶、78304人,貧困村152個,貧困發生率9.13%。截至2017年底,鄰水縣累計退出貧困村90個、減貧59957人,貧困發生率降至2.19%。2018年底,鄰水縣貧困人口累計減貧71294人,減少至7727人;貧困村累計退出120個,減少至32個;貧困發生率由9.13%降至0.9%。2019年4月鄰水縣順利摘帽後,提出「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確保同步小康不落一戶一人。
說到「脫貧」,黃文建深有感觸。「2008年,在外務工的我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摔傷了左手手臂,造成左手關節壞死,雖然經過治療保住了手臂,但還是落下了殘疾。在我回鄉養傷期間,鄉親們不僅湊錢讓我去重慶接受更好的治療,還對我噓寒問暖,給我鼓勵和關懷,這份恩情我永生難忘。」2013年5月,黃文建回到搭界寺村,流轉了土地580畝,成立「黎家鄉殘疾人創業園」和「文唏果蔬專業合作社」。在發展生態果蔬的同時,黃文建積極開拓市場,挖掘產品銷售渠道。2015年註冊「文唏」商標,並先後與重慶一家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和重慶一家生鮮超市籤訂了產品供貨合同,將自己合作社產出的蔬菜和瓜果打入了重慶市場。他還投入資金50餘萬元建果園,栽種血臍12000株、美人李(脆紅李)2000株,胭脂脆桃12000株,整個產業向著規模和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黃文建沒有忘記自己回家創業的初衷——要帶著鄉親們一起發展。「只有大家富起來了,才算真的富了。」他通過眾籌、土地入股,資產收益扶貧等方式,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共同參與合作社和果園發展,建起了500畝基地果園。黃文建與村集體、以土地入股的村民籤訂了1:3:6的毛利分紅模式。10%歸村集體經濟,30%歸村民,60%歸基地果園。黃文建的文唏果蔬專業合作社土地、流轉的土地加上股份合作土地,面積已達1000餘畝,幫助了300餘名貧困群眾脫貧。
對於未來,黃文建還有著自己的規劃。「我本身學的就是電子商務專業,電商平臺迅猛發展,我計劃用電商平臺將搭界寺村優質的胭脂脆桃、耙耙柑、軟子石榴、愛媛、脆紅李等賣到全國水果批發市場。搭界寺村不僅有優質的農特產品,風景也同樣很美麗,有山、有水、還有湖。雖然我們摘了帽,但摘了帽也不能摘幫扶!下一步搭界寺村計劃把農旅更加緊密結合,帶動和幫扶鄉親們共同致富奔小康。歡迎大家來搭界寺村觀光旅遊!我在這裡等著大家!」黃文建熱情地說。
【來源:四川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