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國寬鬆刺激政策以及樂觀預期的影響下,市場避險情緒降溫。上周,全球股市普遍上漲。但業內人士提醒,目前股市仍然處於非常不確定的時期,全球市場仍未脫離險境,各國的刺激政策支持對穩定全球金融市場、助力全球經濟復甦至關重要。
全球股市回暖巴菲特仍在「割肉」
上周最後一個交易日,歐美股市休市。一周來看,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12.1%,創下自1974年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納指上漲10.6%,創下2009年以來最佳一周表現。道指則飆升12.7%,為該指數有史以來最大單周漲幅。
歐洲多國疫情形勢有所緩和的預期下,歐洲市場表現較好,泛歐斯託克600指數累計上漲7.2%,創2011年12月份以來最大單周漲幅。英、法、德等國主要股指一周漲幅在7.89%至10.9%之間不等。
在亞太市場,日經225指數累計周漲9.42%,韓國綜指累計上漲7.84%。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黑菲爾認為,儘管市場情緒還不完全穩定,但疫情方面的樂觀消息越來越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力,他們預期一系列經濟限制性措施將會放寬,經濟活動有望重新活躍起來。
不過,目前全球疫情拐點依然沒有出現。公開數據顯示,疫情已經在全球導致10萬人死亡。歐盟疾病監測機構認為,尚無跡象表明歐洲疫情暴發高峰期已經來臨。
投資公司Quadratic Capital的首席投資官南希·戴維斯認為,目前股市仍處於不確定時期,疫情對企業未來的盈利影響尚未確定,全球市場還沒有脫離險境。
「股神」巴菲特仍在繼續割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布的文件顯示,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本周共出售了價值3000多萬美元的紐約梅隆銀行股票;上周,巴菲特曾大幅「割肉」航空股。
「歐佩克+」仍未達成最終減產協議
當地時間11日凌晨,G20能源部長會議公報正式出爐。公報呼籲穩定原油市場,但沒有直接討論減產規模,「歐佩克+」產油國仍未就減產達成最後的協議。
談判阻力點在於墨西哥的減產額度並不符合「歐佩克+」的預期。北京時間10日晚,墨西哥方面承諾今年5至6月間將日均原油產量削減10萬桶,並支持「歐佩克+」的減產協議,但該國同時表示,無法做到與其他國家一樣的減產幅度。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幫助墨西哥削減原油產量,但具體細節尚未敲定。川普說,他與墨西哥總統洛佩斯已經就減產額度討論過,且進展「愉快」,雙方將繼續就具體實施細節進行討論。
對於減產協議談判一度受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董秀成告訴上證報,墨西哥是一個較為依賴原油經濟的國家,因此在原油出口份額方面比較在意。但他認為,墨西哥並不是此次減產協議能否達成的關鍵,關鍵仍是沙特、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角逐。
根據「歐佩克+」此前公布的聲明,「歐佩克+」成員國將自今年5月1日開始每日減產1000萬桶,這一減產規模將持續至6月底;另外,將自今年7月起,每日減產800萬桶至12月底;並將自2021年1月起,每日減產600萬桶至2022年4月30日。
目前,這一協議能否真正執行仍需各方努力。
財報季來襲各國或仍需加碼寬鬆政策
本周開始,歐美上市公司將陸續公布最近一個財季的業績報告,其中包括美國銀行、花旗及高盛等大型金融機構。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員、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認為,如果有「系統重要性」地位的大型金融機構出現巨額虧損,有可能引發新一輪對金融機構清償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擔憂和恐慌。
孫明春提醒,下一輪金融市場衝擊波很可能近在眼前,投資者必須高度警惕。
在市場高度不確定之時,各國紛紛表示將適時出臺刺激政策。
上周,美聯儲宣布推出2.3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態,未來如果需要,日本央行將毫不猶豫地採取其他寬鬆措施。韓國央行也表示,未來將擴大公開市場操作的合格抵押品範圍。
投行貝倫貝格首席經濟學家霍爾格·施密丁認為,各國政府在嚴格控制疫情蔓延的同時,還必須以更大規模的經濟支出以支撐經濟增長,否則全球經濟將會復甦得更加緩慢。
相關推薦
全球股市市值再超GDP 「巴菲特指標」創歷史新高
全球市場再度大跌 散戶交易量創新高
全球股價如果再次下跌 將為全球經濟復甦帶來更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