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颱風假幾無風雨…周一搶車票 周二改搶電影票
杜鵑颱風已過,大臺北區民眾又賺到一天颱風假,昨天一早東區電影街,百貨公司中午時分都已擠滿人潮。記者林俊良/攝影
強颱杜鵑吹亂民眾中秋收假腳步,前天台鐵、高鐵停駛,廿萬民眾大搶票,拚死趕路;北北基首長為放颱風假傷透腦筋,最後順應民意政策大轉彎,把休半天假改為休全天;但昨天風和日麗,民眾撿了一天假,百貨公司、電影院大排長龍。回顧這項決策過程,北北基前晚一開始意見分歧,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我也覺得慚愧,這種天氣放颱風假,實在對不起國家民族」,但既然共同決策就共同承擔責任,有錯就改。
2. 杜鵑颱風假爭議 北北基生活圈默契瀕臨破功
北北基三市逐漸形成共同生活圈,二○一二年間,臺北市因「暴雨假」太晚宣布,雙北市府又不同調屢挨批,當時雙北和基隆三市市長同屬國民黨,順理成章形成首都生活圈共同決策機制。如今三市長黨派各異,面對執政壓力,雜音開始浮現。
3. 連假遇颱風…雙鐵逃難潮 交長道歉、要建SOP
杜鵑亂中秋,旅客返家也累了。臺鐵因電車線多處受損,西部對號列車昨午前、東部幹線對號列車昨晚六點前全停駛。臺北車站候車室裡,許多民眾趁機補眠。記者林澔一/攝影
中秋連假收假日遇颱風來襲,雙鐵停駛讓民眾「回家如逃難」。交通部長陳建宇昨表示,颱風造成國內交通大亂,短時間人潮、車潮集中湧現,讓民眾焦急和緊張,他代表交通部全體同仁向國人道歉,將檢討改進。陳建宇昨召開緊急會議,並由交通部政次曾大仁率各單位首長出面宣布,未來若在連假重要疏運期遇到颱風,交通部將建立SOP(標準作業流程),當氣象局發布海上警報時,交通部會先完成停駛等應變整備計畫;一旦發布陸上警報,立即同時啟動並公布隔日疏運計畫,替代運具以高鐵、臺鐵、國道客運互相支援,退票和換票作業時間不限當日。
4. 北市下大雨就濁水 柯:乾脆花20億從翡翠接管
杜鵑颱風逐漸遠離,臺北地區的水源也逐漸恢復至正常,直潭淨水廠昨天上午五點多開始進水,由於濁度仍高,處理水要比平常久。記者鄭超文/攝影
杜鵑颱風造成南勢溪原水濁度再次升高,臺北市長柯文哲昨得知每個月光處理濁水就要花六千萬,「不如乾脆花廿億元從翡翠水庫接條管子算了」。他表示,自己一開始是反對花廿億元建設翡翠水庫專管,覺得南勢溪水土保持問題中央要解決;但現在每次一下雨就濁水,淨水場處理成本很高,錢算一算,不如花廿億元建專管。
臺北市長柯文哲(中)昨天上午前往民生社區視察街道恢復情形。 記者餘承翰/攝影
5. 花東驚見「火燒雲」網友:迷霧妖氣沖天
杜鵑颱風侵臺,臺東市傍晚天空出現火燒雲及焚風。記者潘俊偉/攝影
杜鵑颱風昨天晚上5點40分從宜蘭登陸,花蓮、臺東都出現「火燒雲」的奇景,網友大呼驚奇,有人覺得有種詭異的美感,有人則覺得有召喚出魔王的感覺。還有網友覺得「隱約看到一張臉」,將它kuso鬼臉圖片。臺東氣象站解釋,因為受到杜鵑颱風過山沉降氣流影響,吹起焚風,太陽和雲層的折射角度剛好,就會出現火燒雲。
花蓮火燒雲,有網友覺得Kuso成鬼臉。圖擷自爆料公社
6. 公車停橋上載機車 北市颱風夜最暖一幕
欣欣客運278路公車司機徐智恩,協助機車騎士將車牽進公車內,網友稱讚是「暖男」。 圖/欣欣客運提供
杜鵑颱風風強雨大,一名機車騎士前晚7時許,行經臺北市民權大橋,被風吹得東倒西歪,278路公車司機徐智恩見義勇為,協助騎士把機車牽到公車內「避難」。乘客拍下影片,上傳臉書,網友大讚「揪甘心」,成為颱風天台北市最美風景。徐智恩說,只是盡自己的力量,不是件很偉大的事。
欣欣客運278路公車司機徐智恩(圖),協助機車騎士將車牽進公車內,網友稱讚是「暖男」。 圖/欣欣客運提供
7. 杜鵑效應 專家憂:登革熱病例恐上看5萬
杜鵑颱風給南部帶來大雨與積水,防疫專家蘇益仁昨天表示,原本預估今年登革熱病例上看三萬五千例新高,但這場大雨可能讓疫情高峰期延後兩周以上,病例將上看五萬例,未來兩周是觀察重點。蚊子專家陳錦生也對疫情悲觀,認為防疫難關重重,先後有蘇迪勒與杜鵑颱風帶來大雨,「疫情遇大雨是最糟狀況」,擔心兩周後有另一波疫情高峰。
8. 長官「秀」過頭?基層警救災 還要忙拍新聞照
(非本文當事人)日前強颱杜鵑來襲,北市一名警察將被吹倒在地的腳踏車移至路邊。聯合報資料照片/記者黃威彬攝影
杜鵑颱風來襲,警察冒風雨協助民眾避難或協助清除路障,還要發布新聞並向上級單位陳報「忠勇事蹟」;雖有員警認為主動宣傳是好事,但許多基層員警抱怨,救災已經夠忙了,還要在風雨中當模特兒拍新聞照,長官實在是「秀」過頭了。一名不願具名的北市分局長說,上級希望在合理範圍內多爭取警方為民服務、協助救災等善行曝光,可能是基層單位「過度解讀」而執行過頭,不只臺北市,各縣市都有類似狀況。
9. 搶臺商票 馬吳朱今首次同臺挺柱
立法院長王金平(右)與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左)昨天出席世界臺商總會立院午宴,王盼臺商全力支持洪。記者高彬原/攝影
中華兩岸臺商建研會今將號召八百多名臺商成立「大陸臺商挺柱後援會」,馬英九總統、吳敦義副總統、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將共同出席,力挺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這將是馬、吳、朱於國民黨全代會通過洪秀柱提名後首次同臺挺柱,也是近日洪秀柱與民進黨總統蔡英文拚搶臺商票後藍營再一場大型造勢。洪辦發言人王鴻薇表示,今天台商挺柱後援會成立宣示意義極大,除要打破「連臺商票都不保」傳言,也希望藉著黨內天王同臺消弭外界換柱流言。
10. 馬吳聯袂出席臺商活動 固樁意味濃
馬英九總統(中)昨晚在副總統吳敦義(左二)與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右一)陪同下,出席2015大陸臺商秋節座談聯誼晚宴,聆聽臺商對政府的建議。 記者蘇健忠/攝影
不受杜鵑颱風攪局,海基會昨天依規畫舉辦了大陸臺商秋節座談聯誼活動,這也是明年大選前海基會舉辦的最後一場大型臺商活動,總統馬英九和副總統吳敦義聯袂出席與臺商搏感情。儘管海基會基於行政中立沒有邀請藍綠兩黨參選人到場,但馬英九和吳敦義上臺致詞時不約而同強調兩岸「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政治基礎,馬英九更細數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之後,沒有獨厚財團、沒有過度依賴大陸市場、造福中小企業和農漁業的政績。大陸臺商一向是國民黨的大票倉,馬吳聯手固樁的意味濃厚。
11. 日月光排廢水案二審改判無罪 雄檢批荒謬
日月光排廢水案,一審去年10月判決,依違反廢棄物處理法,判處日月光蘇姓廠務處長等四人有罪,但高雄高分院昨天二審逆轉,撤銷4人及法人日月光有罪判決,改判日月光公司無罪,引發環保團體不滿。 記者劉學聖/攝影
日月光排廢水案,一審依「廢棄物清理法」判日月光廠務處長蘇炳碩等四人有罪、日月光罰款三百萬元;二審昨宣判逆轉,法官認為日月光從排放的廢水非有害事業廢棄物,不適用廢棄物清理法,全案屬「經驗不足」疏失,全改判無罪。「判決荒謬!」雄檢指出,二審對廢清法解釋,與高雄地院、過去實務的環保判決截然不同。業者製程產生含強酸、強鹼或環保署認定有害重金屬,不論廢水或汙泥都是「有害事業廢棄物」,與如何排放無關;二審見解令人費解,將請高雄高分檢上訴。
12. 臺灣工業再生水 Google搶著要
彰化縣西海岸的彰濱工業區的水源,因為國光石化退場而變少,區內廠商因此願意多花錢預購再生水。圖為彰濱工業區的空拍照。圖/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提供
臺灣有一種水,連網路巨人Google也搶著要。這水不便宜、限量供應,卻很搶手,沒推出就被預購一空。它是全臺第一股工業區專用再生水,雖然原料從下水道來,但經過加工,水質比自來水還乾淨。根據經濟部模廠試驗資料顯示,線西區再生水廠經過纖維過濾、超過濾、脫鹽等處理,比導電度遠低於當地自來水水質,化學有氧量、二氧化矽、硫酸鹽、總有機碳等反映水中生物雜質的指標,也都遠低於自來水。
13. 景氣冷 8月失業給付申領件數暴增
8月初次請領失業給付的非自願性失業人數暴增至9,200件,臺北市就業服務站,有不少民眾前往查詢就業資訊。記者鄭超文/攝影
近來大企業裁員消息頻傳,非自願性失業人數快速增加,勞動部統計,8月勞保局初次認定失業給付申請件數,較7月暴增近4,000件,攀升至9,200件,勞動部將密切關注未來走勢。近來國內大廠陸續傳出裁員的消息,包括宏達電預計10月裁減600名員工,面板大廠群創和友達計畫資遣逾百人,LED磊晶龍頭晶電與關係企業也將裁員180人;老牌電腦大廠宏碁亦傳出第4季將裁員一成。大廠裁員風恐將進一步推升非自願失業人數增加。
14. 臺日聯手 擬幫東協、美、澳蓋高鐵
臺灣高鐵是日本新幹線在海外的唯一成功案例,目前臺日已合作打算進軍東協與美、澳,輸出臺灣高鐵從無到有的經驗;圖為日本新幹線。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大陸「一帶一路」政策帶動亞洲國家高鐵投資熱潮,馬英九總統昨天與歐洲議會議員視訊會議,歐洲議會總務長李伯拉斯基詢問臺灣高鐵發展狀況。馬總統表示,臺灣高鐵下一步將進行跨國合作,幫助亞洲其他國家建立高鐵系統,目前已與日本合作競標在東協各國的相關工程與計畫。臺灣高鐵公司表示,臺灣高鐵是日本新幹線在海外的唯一成功案例,目前臺日已合作打算進軍東協與美國、澳洲,將臺灣高鐵從無到有的建造、營運經驗輸出,包括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度、新加坡等。
15. 外資串聯 要讓「鴻矽戀」分手
外資考量矽品引進鴻海將使矽品股本膨脹、損及長期股東持股權益等因素,直言「違背公司治理」,將在矽品10月15日股東臨時會,針對「修訂公司章程」(以提高資本額),及「修訂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議案投反對票,使「鴻矽戀」能否過關遭遇阻力。根據統計,外資截至上周五(25日)為止,持有矽品股權達53.58%,外資在矽品股東臨時會的態度,成為「鴻矽結盟」是否成局的關鍵。
東莞聯經│聚焦兩岸
微信ID:Udnchina
www.udngroup.cn
長按二維碼關注,每日能定時收到更多兩岸大事呦。
大陸全國專線服務
訂報:13712148688 020-87628411
採訪、廣告諮詢:0769-22360060
華東地區專線服務
訂報:021-62969599
採訪、廣告諮詢:18121111173
對時事有獨到見解,歡迎來稿!
郵箱:137121486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