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海魚和淡水魚都是魚,但這兩種魚有很大的區別人類用來區分食物品質的好壞,往往和食物的生長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近些年,市場上大部分淡水魚,都來自於人工飼養環境下生長的,而海魚基本上都來自於天然環境下的大海。下面我就海魚和淡水魚有什麼區別?作幾個簡單的對比。有些海水魚可以生吃,淡水魚一定要做熟再吃淡水魚滲透壓環境和人體類似,可以和寄生蟲共存,而海水魚滲透壓環境和人體不同,寄生蟲無法和人體共存,所以我們看到日本人和歐美人常常吃生魚片,他們稱之為「刺身」。海魚和淡水魚的魚刺有區別對西餐了解的朋友就知道,歐美人很少吃淡水魚,我們經常在媒體裡面看到我們中國人喜歡吃的鯉魚、黑魚等等,在歐美的一些河流裡泛濫成災,卻很少有人用於烹調食物,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魚刺。
至於為什麼絕大部分淡水魚的刺多,海水魚的刺相對要少一些呢,這是一個討論了很久,至今還沒有定論的課題。主流觀點是,按生物的進化來講,骨骼數目應該是相對減少的趨勢。魚肉身上的刺多,身體更加靈巧,以防止上一層的生物帶來的攻擊。所以單純從魚刺上面來講,儘管海魚比淡水魚刺要少,並不能證明海魚就一定是好吃,區別只是海魚食用時要方便一些,所以我們看到歐美人在處理魚時,把魚頭魚尾包括有小刺的部位都扔掉了。而魚頭魚尾在內地市場上往往比魚肉價格還要高。海魚和淡水魚的生長環境有區別1、淡水魚除了河流和湖泊,大部分是生活在人工飼養環境下的,水質條件沒法跟海水相比。
2、特別是深海魚,他們的生存環境壓力大,和淡水魚相差幾倍到幾十倍,肉質比淡水魚要緊密一些。海魚和淡水魚攝取的食物不一樣海魚的食物是海水裡的藻類和其它小型魚種,大海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都比很豐富,所以海魚魚質中帶有海水和其它混合鮮味,被商家和食客美名為「海鮮」,淡水魚含人工飼料的味道很重,長期生活在泥土的上層,故而有土腥味,卻很少有人把淡水魚叫「河鮮」。海鮮並不新鮮,淡水魚很新鮮海鮮進入銷售終端,往往會有少則千裡多則萬裡的運輸距離,長期冷凍後,海魚就並不新鮮了,這是絕大部分海鮮和淡水魚無法比擬的。總結:價格昂貴的高端海鮮,一是捕撈難度大,數量少,二是長途運輸過程中的成本也很高,更主要的因素還是商家炒作的結果,所以我們購買海鮮時,不要盲目崇尚西方的飲食習慣,練就一身好的廚藝,一樣能把普通的淡水魚做成美食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