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滬指低開低走,尾盤拉升,截至午間收盤,滬指跌0.09%報3446.19點,深成指漲0.15%,創業板指漲1.25%。兩市合計成交5091億元,北向資金淨流入16.52億元。盤面上看,煤炭、有色、航空、化纖、家電、工程機械、鋼鐵、建材、保險、銀行等跌幅靠前;醫療保健、醫藥、食品飲料、石油、日用化工、釀酒、活躍。
東北證券(10.320, 0.09, 0.88%)指出,隔夜歐美股市平穩,道指微漲0.2%而納斯達克指數微跌0.05%,漲跌互現;最突出的是美元指數繼續回落、下探至91,貴金屬繼續反彈,其他大宗商品漲跌互現。因此,維持前期思路,市場總體處于震蕩略多的春季行情的大邏輯中,但持續上攻的動能不足;以倉位的漸進布局和板塊的重點聚焦為主、不悲不喜為宜,周四是重要的檢測窗口,目前位置不宜追漲、可在策略上做攻守兼備的操作,比如布局些券商等指數上攻突破的助力品種,也布局些一旦指數滯漲、資金從權重股中溢出而受益的超跌反彈題材,如軍工、晶片、電子等科技成長股。
東吳證券(10.450, 0.08, 0.77%)指出,後市來看,周三滬綜指盤中創出年內新高,且站穩在多條均線上方,強勢格局明顯。特別是近期周期板塊與大金融板塊呈現出局部輪動,共同助推了短期市場的走強。且指數盤中出現回落之時,題材股也能有所表現,展現出較好的賺錢效應。建議投資者近期一方面關注部分低位藍籌個股的補漲機會,同時關注半導體、醫藥等題材股的修復機會。
天風證券(6.640, 0.19, 2.95%)指出,上證指數突破7月份的前高3458點創出新高,市場震蕩上行趨勢不變。短期關注指數如果突破3500後,市場情緒可能會迅速升溫。近期市場表現出較強順周期特點,板塊間快速輪動。隨著國內外疫情控制經濟復甦趨勢延續,需求端持續回暖。貨幣層面維持「緊平衡」的狀態下,高估值品種短期或較難繼續「拔估值」,市場回歸到對盈利的重視。時至年底,多因素疊加短期市場波動可能加大,但不影響中長期的堅定看好。板塊上,近期看好低估值且邊際向好的有色,化工等行業,以及業績有望繼續改善的銀行,保險等。中長期,持續看好產業趨勢及景氣度可以持續的新能源車、消費電子、光伏、軍工等板塊。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