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長寄語
院長:李輝來教授
學科寄語中學生,同學,如果你什麼專業都想學,那就來學數學吧!
同學,如果你不知道學什麼專業好,那就先來學數學吧!
同學,沒有學科離開數學能夠發展,但是,數學離不開你!
二、學院概況
學科地位
吉林大學數學學院(數學系)是我國重要的數學研究與應用人才教學和科研培養基地,在國家每一次重大學科戰略布局中都處於首批之列。
國家天元數學中心
和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簡介
國家天元數學東北中心以包含4位院士在內的17位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專家學者組成的學術委員會為核心,由吉林大學引領22所東北高校數學學科共建。天元數學東北中心重點圍繞計算數學、分析學和統計學建設,既鼓勵自由探索,也主動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通過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研討,加強國內外多領域科學家之間的緊密合作,促進數學與其它學科、數學各分支間的交叉融合,培植新興學科增長點,打造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學科方向。培養一批覆合型、高素質的數學後備人才和善於解決實際問題的交叉型人才,力爭對中國數學,特別是對東北地區數學整體水平的提升起到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
吉林應用數學中心是首批獲得支持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中心圍繞國家加強數學研究的發展戰略,強強聯合,建立開放融合機制,用數學思想、數學方法、數學發現、數學規律引導創新實踐,聚焦數字經濟、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衛星數據應用等領域,重點開展國家戰略項目的數學建模與算法、農作物人工智慧育種、遙感數據的處理與產業應用等關鍵問題的研究,建立我國在關鍵核心領域中的領先地位。
學科人才
數學學院擁有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現有教授63人,副教授63人,博士生導師48人,其中有雙聘院士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名譽教授(英國皇家學會會士、歐洲科學院院士)1人,全國「百篇優博」獲得者1人,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人才11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3人,吉林省教學名師4人,吉林省「長白山學者」5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董韞美教授
英國皇家學會會士
歐洲科學院院士
John Ball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
湯濤教授
科研教學獲獎
自1982年以來,我院已取得諸多獎項——
·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獎2項、原國家教委和教育部科技進步獎14項、其他省部級科技獎6項;
· 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國家級優秀教材獎1項、原國家教委優秀教材獎4項、省部級優秀教材獎27 項;
· 承擔了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門、教育部基地創名牌課程項目5項、國家規劃教材建設項目42項、面向21世紀教材5項、國家新世紀網絡課程項目1項。
專業設置與學生規模
數學學院現有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和金融數學4個本科專業,涵蓋數學、統計學和經濟學三個一級學科。同時,我們還開設了「保險精算」輔修專業(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1191人、碩士研究生319人、博士研究生182人以及博士後科研人員24人。近年來,我院本科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超過95%,其中65%以上的學生被保送或考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吉林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等國內外一流大學和科研院所繼續攻讀研究生學位。
辦學特色
數學學院從1991年開始設立「基地班」,到2009年開設「唐敖慶試驗班」,再到今年即將設立的「強基班」,我們用30年的教學實踐積累了優秀人才培養的豐富經驗,形成了獨特的「基礎紮實、知識厚實、品行踏實、視野寬實、後勁強實」的人才培養體系。以「小班級、導師制、國際化」的培養理念,建立了優秀人才「榮譽課程體系」。通過優化課程體系,拓寬學科基礎,加強國際交流,強化科研訓練,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優秀人才。
人才質量
多年來,我院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國家機關、科技公司和國內外大型企業等單位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3名中國科學院院士:董韞美院士、方復全院士、戴永久院士。
·6名著名大學校長和30名大學副校長。
·超過110名國家級人才。
吉林大學前校長,伍卓群教授
中山大學前校長,李嶽生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董韞美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方復全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戴永久教授
招生模式
數學學院自2019年起實施大類招生,大類培養。在第3學期末,堅持學生自願選擇和院系引導、調控相結合原則進行專業分流。我院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倡導德才兼備,致力於培養具備堅實數學理論基礎和優良數學應用能力的複合型人才。
獎學金
為鼓勵學生爭優創先、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除學校統一發放的優秀學生獎學金外,學院還設有:「王湘浩獎學金」、「王柔懷獎學金」、「趙悅獎學金」、「校友獎學金」、 「愛心基金」以及企業贊助的獎學金等。
學生活動
在院領導和團委老師的指導下,在全體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同學們銳意開拓、積極進取,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緊扣時代脈搏,本著「數統寰宇,學究天人」的院訓,以「完善自我,服務他人」為根本目的,「以學促做,勞逸結合」為實踐方針,熱情、積極投身於各種學術活動、文體活動及社會實踐活動。
其中Sigma朋輩輔導團講課達450學時,大幅提高學生優秀率的同時使不及格率由13.2%降至5.7%;科研能力提升指導團全年開展小組討論80餘次,學生參加各類科研項目62項,取得省級以上競賽榮譽95項;「Math-talk」人生啟航大講堂系列講座,本年度共19期講座累計5000餘人次參加,保研、考研和出國交流會10餘場,增強同學們對未來的規劃能力,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截至目前,公眾號關注人數已達11657人,2019年總閱讀量超八十萬人次。
推行「深化示範基地」計劃,開展了高數我幫你、客運站志願、南湖公園百花園清掃、關愛自閉症兒童、圖書館志願、小「數」林支教、雲支教等志願服務活動80餘次。其中,雲支教助學計劃活動獲得全國銀獎,小「數」林支教獲得中國大學生農村支教全國銅獎,其回訪活動獲得長春日報等重要媒體報導。愛心階承青年志願者協會獲得吉林省生命科學協會優秀志願服務組織稱號。
在此次疫情期間,除了積極參與各項暖心的志願服務,數院學子還創作歌曲《東北祝福武漢》,為武漢人民加油打氣!同時推出共同戰「疫」雲系列活動,如「共抗疫情愛國力行」主題網文徵集活動、「Mr.Maths和你的七日之約」,豐富同學們的宅家生活。
「小數林」支教
Sigma朋輩輔導團
社會志願服務
三、專業類介紹
(一)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1.專業簡介
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與應用數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方法與應用研究能力,以及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的綜合實踐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與應用數學綜合素養,要求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接受數學模型、計算機和數學軟體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科學研究、教學、解決實際問題以及設計軟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於2007年獲批為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於2019年獲批為首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本專業擁有實力雄厚的師資力量,既有從事純數學理論研究的數學專門人才,又有從事應用數學研究的複合型人才,教師們教學和科研並重,近年來取得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和吉林省教學成果獎在內的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和教學成果獎勵。
2.主幹課程
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實變函數、複變函數、泛函分析、C語言與程序設計、最優控制基礎、抽象代數、拓撲學、數學物理方程、微分幾何、微分動力系統、線性規劃。
3.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具備紮實的數學理論基礎和良好的數學應用能力,能綜合利用數學理論和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可以從事教育、科技、金融、證券、科學諮詢公司等部門的相關教學、科研、開發和管理等工作。近年來大部分本科畢業生進入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繼續攻讀研究生學位。
(二)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1.專業簡介
本專業主要學習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打好數學基礎,接受較紮實的計算科學訓練,初步具備在信息科學和計算科學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及設計開發有關軟體的能力,加強實驗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訓練,接受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應用的初步訓練,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連續3次被認定為國家重點學科。本專業教師們注重教學和科研,研究範疇包含工業、農業、交通運輸、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氣象、環境以及眾多交叉科學領域的科學計算問題,涉及大氣物理、天體物理、高能物理、計算化學、計算生物學、計算信息學等學科,所研究的算法與技術廣泛應用於諸多領域,如5G技術、自動駕駛、智慧城市、人臉識別、大數據分析、航空輪胎、地球勘探、股票分析、機器學習、3D列印、APP開發等。
2.主幹課程
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值分析、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資訊理論基礎、數據結構與算法、數學物理方程、最優化問題數值方法、可計算建模與算法設計、機器學習理論與應用、大數據技術與智能計算。
3.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具備紮實的數學、統計學理論基礎以及良好的應用能力,可以在大型企業、事業單位和銀行、保險、證券等經濟、金融、管理部門從事數據分析、大數據處理、人工智慧、統計調查、統計信息管理等開發、應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門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
(三)統計學專業
1.專業簡介
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基礎、統計學理論與應用研究有機結合的綜合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和統計學綜合素養,要求學生在掌握紮實的數學和統計學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接受理論研究、應用技能和計算機編程的基本訓練,具有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的基本能力。本專業的主要目標是培養統計學研究與應用的高級專門人才。
統計學專業先後入選吉林省高等學校「十二五」本科特色專業、吉林省高等學校本科品牌專業建設點。統計學與現階段熱門的數據科學、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聯繫緊密,具有廣泛的應用基礎。
2.主幹課程
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概率論、數理統計、實變函數、複變函數、泛函分析、應用隨機過程、時間序列分析、多元統計分析、統計計算、統計軟體、非參數統計、生物與醫學統計、精算模型。
3.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具備紮實的數學、統計學理論基礎以及良好的應用能力,可以在大型企業、事業單位和銀行、保險、證券等經濟、金融、管理部門從事數據分析、大數據處理、人工智慧、統計調查、統計信息管理等開發、應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門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
(四)金融數學專業
1.專業簡介
本專業屬於數學、統計學、金融學、精算學、管理學和計算機技術等多領域交叉專業,培養學生既具有紮實的數學、統計學等數理基礎,又具備系統廣泛的保險精算、量化金融技能,成為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的複合型數理金融人才。課程設置中在保持數學、統計學科的優勢基礎上,注重與特許金融分析師(CFA)、金融風險管理師(FRM)、北美精算師(SOA)以及英國精算師(IFoA)等認證基礎課程的有效銜接。依託本專業,吉林大學於2019年加入北美精算師協會的UCAP(Universities & Colleges with Actuarial Programs)高校計劃。
目前金融數學師資團隊的研究範疇包括:數理金融、金融科技、精算學、風險管理與大數據分析,涉及到期權、期貨等金融衍生品的定價與風險管理的數理基礎,壽險精算、再保險、巨災債券等精算理論與案例分析,數量經濟、金融數據挖掘、量化交易理論與實務。
2.主幹課程
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實變函數、C語言與程序設計、應用隨機過程、多元統計分析、衍生證券基礎、金融計算、精算模型、壽險精算、非壽險精算及畢業論文、課外實踐活動等。
3.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具備紮實的數學、統計學等數理基礎和良好的保險精算、量化金融技能,可以在經濟、金融、保險、社會保障、投資銀行等領域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從事金融科技、保險精算和風險分析等量化研究、開發、應用和管理工作,或到國內外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就讀金融數學、數學、統計學、經濟和金融管理等專業的研究生。
(五)保險精算(輔修學位)
1.專業簡介
保險精算是利用現代數學方法,依據經濟學基本原理,綜合運用數學、統計學、金融學、保險學及人口學等學科的知識,對各種保險經濟活動未來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性、估價和管理的一門綜合性的應用科學。本專業能夠完美詮釋商業保險與各種社會保障業務中需要精確計算的項目,如死亡率的測定、生命表的構造、費率的釐定、準備金的計提、保險人償付能力、保險事故的出險規律、保險事故損失額的分布規律、保險人承擔風險的平均損失及其分布規律、以及業務盈餘分配等,以此保證保險經營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吉林大學數學學院開設的輔修保險精算專業(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課程,主要是圍繞培養精算師的要求而設置的,兼顧北美精算師考試和中國精算師考試要求,課程的設置涵蓋了北美準精算師考試(SOA)和中國準精算師考試(CAA)的全部考試內容。在學習本課程的同時,學生可直接參加準精算師考試。吉林大學已成功加入北美精算師協會UCAP高校計劃。UCAP項目全稱Universities & Colleges with Actuarial Programs,是SOA為服務高校而設立的一個精算高校項目,也是SOA對開設精算學科的高校提供的一項認證。通過此認證的高校,可以獲得SOAUCAP項目下的資源和資助,同時也是對學校精算水平的認可。而取得SOA資格的精算師亦是通往百萬年薪的鑽石領!
2.主幹課程
生命表基礎、利息理論、壽險精算數學、經濟與金融學基礎、風險理論、應用統計學(I)(數理統計和回歸分析)、非壽險精算學、應用統計學(II)(時間序列和隨機過程)、壽險精算實務、運籌學、非壽險精算數學與實務等。
3.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掌握基礎的數學、統計學等理論和良好的保險精算技能,可以在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HR諮詢公司、投資銀行、政府機關、商業銀行等部門從事保險精算和風險管理等工作。
來源:吉林大學 執行編輯 | 高 暢 責任編輯 | 滑姝婭 內容來源 | 吉林大學數學學院 出品單位 | 吉林大學招生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