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
要降溫了!
要颳大風了!
真·秋天來了!
9月21日至22日兩天,我國中東部地區迎來主要降水時段,並且大部地區將以穩定性降水為主。氣溫方面,受冷空氣和降水影響,江淮、江南等地的氣溫仍然會明顯偏低且持續。
全國降水量預報圖
河南主要降水區域:黃河以南地區,其中西南部、南部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最強時段:(21日)
降水性質:穩定性降水為主,南部局部有強對流。
22日夜間趨於結束
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
降雨都已經安排上了
降溫還會遠嗎?
冷空氣+降雨 氣溫驟降
今天到22日
受冷空氣和降水影響
全省氣溫較前期明顯下降
黃河以南降幅4~6℃,西部、南部6~8℃
鄭州最高氣溫預報圖▼
換季腸胃容易「鬧情緒」注意保暖加強鍛鍊
每逢夏秋換季,也是胃腸道不適的高發期。專家提示,除注意飲食和保暖外,還需加強鍛鍊、調節情緒。
夏秋之交,為何腸胃好像變脆弱了,總是容易「鬧情緒」?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師陶夏平說,一方面,夏天飲食生冷多,可能會對脾胃造成損傷,夏秋之交天氣轉涼,不注意保養也會出現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另一方面,由於疫情原因,長時間窩在家裡,缺少活動和與外界接觸,情緒、體力受影響,也會導致脾胃功能弱、消化道動力差,造成腹瀉或便秘。
陶夏平提示,照顧好自己的腸胃,要從生活方式和飲食上入手。入秋後,早晚天氣轉涼,要注意保暖,特別要注意睡覺時不將腹部和背部暴露在外面。同時,不熬夜、鍛鍊身體、保持良好的情緒,也利於增強脾胃功能。
飲食方面,為避免病從口入,要注意勤洗手,採取分餐制、公筷制,自帶餐具等。三餐定時定量,細嚼慢咽,多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減小腸胃負擔。忌辛辣、過甜、過鹹、高油等易增加胃酸的食物,可適當用紅棗、薏仁、紅豆等食材熬粥,健脾化溼。同時,秋季氣候乾燥,應注意多補充水分,促進排便通暢。
現在正值開學季,少年兒童上學後該如何注意?陶夏平說,開學後孩子的生活恢復正常,規律的作息和社交都有助於身體和情緒健康。家長應注意調整孩子飲食結構,多吃粗纖維食物和新鮮蔬果,少吃肉類和生冷食品,平時督促孩子多做快走、慢跑等運動,增強脾胃功能。
秋風秋雨送秋涼
早晚記得添衣裳
來源:河南氣象、新華社、鄭州人民廣播電臺
微信編輯:陳婧
統籌:嶽翔、馬如瀟、王之、尚書
【來源:鄭州新聞廣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