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瓠

2021-02-08 金第們

盤瓠,是大部分瑤族和許多苗族人民公認的祖先。

盤瓠的故事最早見於《後漢書》,書中內容如下:高辛帝時,犬戎來犯,帝懸賞招募勇士殺敵主將,殺敵主將者,帝將其女兒許配,結果殺敵立功的卻是帝王家養的一條狗,即盤瓠。因有招募和懸賞在先,高辛帝不得已,將女兒嫁給了盤瓠。盤瓠帶著妻子走入深山,他們的後代便是南方蠻夷:苗族、瑤族、畲族、土家族等等。因其父有功,其母為帝女,所以高辛帝準許盤瓠的後代可自由利用山地,不用納賦稅。

瑤族和很多苗族人民公認的祖先被說成是一條狗,這種故事傳說竟然還能獲得苗族和瑤族人民的接受,原因何在?此故事傳說最高明的地方在於:高辛帝準許盤瓠的後代可自由利用山地,不用納賦稅。

秦、漢等中原強國形成後,在南方及西南置官、擴土、殖民,對南方少數民族人群徵賦役,由於資源匱乏,南方少數民族人群不堪中原強國賦役而群起抗爭的事件從未間斷過。另外,對於我國的南方及西南少數民族「無君」或「無大侯王」的部落人群,中原之人對他們更是十分鄙夷,因此產生許多歧視與汙化南方少數民族為「蠻夷」的表徵和表相:比如說他們的祖先是一隻狗「盤瓠」,比如將「蠻夷」男子描繪得醜陋野蠻的「苗蠻圖」,比如人們日常生活中對鄰近「蠻子」的辱罵等等。



「盤瓠」這個故事傳說很明顯是中原帝國之人士所創造的,它是與太伯奔吳、箕子奔於朝鮮等「歷史」相同的模式化記憶,是中原帝國人士表達他們對四邊少數民族族群的看法,在中原帝國中心主義主導下,他們一方面給南方「蠻夷」一個汙化的男性先祖( 而非太伯、箕子等「王子」) ,另一方面以此解釋中原帝國為何沒有將這些南方「蠻夷」納入徵糧稅力役的編戶之中。

事實上,中原帝國不斷努力將南方邊郡的蠻夷納入管轄,施以賦稅。感受此威脅的南方少數民族開始自稱「盤瓠子孫」,以此宣稱自己為什麼不用對官府繳糧稅。漢晉時自稱「盤瓠子孫」的人群大致在今日湘西,隨著中原帝國的行政統轄與軍事力量向南方及東南邊疆擴張,自稱「盤瓠子孫」的少數民族也逐漸出現在更遠的帝國南方及東南邊地。從貴州的黔東南一直散居到廣西、廣東、福建、海南; 涉及的族群包括今日苗族、瑤族、壯族、畲族、土家族等。我們更應注意南方少數民族如何接受及訴說「盤瓠」祖先故事,如瑤族《過山榜》、畲族《祖圖》及苗族民間故事中的相關內容,以此說明為何他們受皇帝特許而不必納糧服役。

是中原帝國賦稅在南方少數民族族群中造成的族群緊張形勢,我們由許多南方本土版本的故事中,可以感受本地少數民族對「盤瓠」複雜的情感。如在湘西苗族與貴州瑤族的民間傳說中,都有「盤瓠」的兒子們因恥於其父為犬,而將盤瓠殺死,後來又十分後悔而世世代代祭祀「盤瓠」之情節。在部分瑤族社會中,祭盤王指的是「盤古」而非盤瓠。在畲族的《祖圖》中,「盤瓠」娶帝女公主後,在一大鼎中轉化為人。這些情節都可讓我們體認,自稱「盤瓠子孫」的人群並非感受不到「犬父」帶來的身份認同的恥辱。


在「盤瓠」這個汙化歷史故事的記憶之下,許多少數民族並非自稱「盤瓠子孫」,而是自稱為華夏或漢人之裔。這就好比如,一隻毛蟲為什麼要偽裝成一條蛇? 一隻蝴蝶為什麼要裝成枯葉? 它們為了要保護自己,免於受傷害,所以要隱藏自己,甚至模仿侵害者。親近人群之間「一截罵一截」的歧視,被歧視者模仿優勢群體( 即歧視者) ,強調自己的祖先由中原漢地而來,強調本家族過中秋、端午很地道,並歧視更弱勢者以此來保護自己,所謂「漢化」便在如此的社會過程中不斷進行。




相關焦點

  • 盤瓠的故事
    有一天,狩獵完之後,藩王慶功宴上吃完肉喝完酒後回去睡覺,盤瓠趁著藩王睡著以後,直接咬斷了藩王的脖子,銜著藩王的頭回到了高辛氏的國家。盤瓠銜到一個人頭,叼到王宮門外。皇帝高辛氏仔細察看,正是戎吳將軍的頭。於是皇帝準備了很多山珍海味給盤瓠,盤瓠絲毫不動。國王問各位大臣:「對這件事怎麼處理呢?」各位大臣都說:「盤瓠是牲畜,不能給它做官,又不能給它娶妻。
  • 【中國故事】盤瓠
    三公主一來到盤瓠跟前,那隻小狗馬上從盤瓠裡跳出,一下跳到她懷裡,三公主見小狗毛色五彩斑斕,性情乖巧可愛,十分歡喜地說:「啊,你是從盤瓠裡跳出來的,以後就叫『盤瓠』吧!」從此,它就叫「盤瓠」了。盤瓠在三公主身邊長大,不到三個月,已經身長四尺。它長得異常雄俊,動作矯健敏捷,十分機警。有時候,高辛帝帶它出門打獵,它竟然能咬死兇猛的虎豹和豺狼。盤瓠能聽懂人的話。三公主說:「盤瓠,我要出門啦,你給我拿雙鞋子。」
  • 盤瓠與辛女的傳說
    盤瓠和辛女在一起的時候,是一個英俊的後生,偶爾出洞,則是一條狗。四兄弟被蒙在鼓裡,一直把盤瓠當成獵狗,每次上山前,老大一聲呼哨,盤瓠就從洞裡跑出來,跟四弟兄上山打獵。辛女見盤瓠辛苦勞作,痛在心裡。一天辛女見盤瓠打獵回來時,疲勞得直喘粗氣,心中實在不忍,就把四個兒子喊到一邊說:「這狗,就是你們兄弟的親生父親,你們不要再勞累它了……」辛女的話沒說完,四兄弟羞得滿臉通紅,往山上狂跑。狂跑了一陣,四兄弟商量,決定把盤瓠打死,免得日後遭人笑話。
  • 盤瓠:一個拓荒者逆襲的神話
    及漢興,閩越王餘饍叛,武帝乃盡收其地,悉發國人徙江淮,僅盤瓠之民在焉。後五胡亂華,中原士民始入閩,稱客家人。擾攘未已,畲人乃詣深山。迨及五代,有畲人藍文卿者舍宅獻地,奉養高僧義存,率族改徙邑之富達。閩王德之,廣其地,建雪峰寺。故今邑中藍姓者,皆卿公之胤也。早期盤瓠王形象,接近盤古盤瓠者,上古聖王也。
  • 學術|盤王·盤瓠辨析
    古籍志書沿襲《後漢書·南蠻傳》盤瓠傳說,將盤瓠附會為盤王,是誤讀、誤解、誤傳。【關鍵詞】評王、龍犬盤護、盤太寧、盤王、花英;高辛氏、盤瓠、犬戎吳將軍;誤讀、誤解、誤傳。瑤族始祖盤王即盤瓠,這似乎成了定論。古代文人著書編志,凡論及瑤族始祖,皆沿襲盤瓠傳說,把盤瓠等同於盤王,取代盤王。
  • 盤瓠是傳說中的五彩神狗,推理分析和開天闢地的盤古是同一個人?
    盤古是開天闢地的大神,而盤瓠是中國南方民族傳說中的神狗。他們兩個也不是同一個神話裡的角色,好像並沒有什麼關係。如果硬要說他們有關係的話,那可能他們都姓「盤」吧。其實他們兩個可能真的有關係。先來說一說他們各自的神話。盤瓠的故事在《後漢書南蠻傳》《搜神記》等書裡面都有記載。
  • 周翔:臺灣原住民盤瓠神話類型與來源研究 | 論文
    高王一驚,才曉得是神仙下界,當下封它做三軍大元帥,帶兵出徵,還給它取名叫盤瓠。盤瓠沒要一兵一卒,獨自翻山越嶺,到了平王的京都。平王平日最喜歡打獵,當他帶領軍士和獵犬來到城郊圍獵時盤瓠趁機鑽進了獵犬隊裡。圍獵開始了,盤瓠施起神威,把那些野兔、山雞、黃鼠狼一隻一隻叼到平王馬前。平王大喜,把盤瓠留作隨身獵犬。忽然他覺得有點肚脹,下馬來到一個僻靜的地方「解手」。
  • 關於畲族盤瓠神話現實意義的意見
    四、  傳承畲族盤瓠神話的現代意義[編者按] 畲族是如何認同的,通過什麼認同,或許盤瓠傳說,特別是每個畲村都有的祖圖,不管畲族內部怎麼爭議,認識有怎麼差距,對於先人傳說充滿了的各種各樣的情感,但民族認同感都是存在的,並不因為認識的不同而減少。
  • 帝嚳身邊的狗頭大將盤瓠就是埃及的阿努比斯
    帝嚳身邊的狗頭大將盤瓠就是埃及的阿努比斯在古埃及神話當中,阿努比斯可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存在,有關於其的影視也不少,它俗稱胡狼神。而在中國,也有著這麼一個傳說,那就是狗首人身的盤瓠,有關於他的傳說和記載不少,《山海經》之中有載,其為天帝帝嚳身邊的一位戰將,曾經也是大殺四方的主,讓人畏懼,而在我國有這麼一個習慣,也是喜歡將兇巴巴喜歡殺人的主兒叫做死神,後來這位盤瓠大將
  • 一鳳一凰一盤瓠,一冠一衣一畲族
    農耕農具展現了千百年來畲族的生活點滴鳳凰服飾、頭飾、銀飾工藝精湛,令人驚嘆家具、婚俗讓人身臨其境老城舊事,時光悠悠閩地文懷,悠遠飄揚千年畲族,史不絕言一鳳一凰一盤瓠,一冠一衣一畲族中華畲族宮,一道難忘的風景圖文來源:19漢師3班 柳平音頻來源:19漢師3班 陸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