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君王與普通人不同,在他們身上承擔著國家和百姓的生死,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茫茫歷史長河中的這樣一位君王,她是令妃的兒子,乾隆帝的十五阿哥——嘉慶帝永琰。他和不少明君一樣,對國事自然相當上心,乾隆一駕崩,他更是不餘遺力地剷除貪官和珅一黨,但皇帝也是人,累的時候自然需要找人閒聊說話,於是這位不起眼的漢女登場了。
她是永琰的通房丫頭王佳氏,內務府包衣出身,所以她的出身很低微,只能當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但她的父親是個文人,自然從小對這個女兒造成影響。父親有文化,女兒也不會差到哪去,於是王佳氏自小便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女子,對詩詞歌賦很是精通,和嘉慶帝聊起來,自然是有不少的話題了,於是,嘉慶對這個女子日漸生情。
後來永琰成為皇帝,這個女子雖然晉升速度很快,但因為她出身實在太低了,嘉慶再怎麼努力,也只能把她封為莊妃。但是她這個封號非常尊貴,在當時「莊」的名諱是很高的,對應著孝莊太后,自然與眾不同。
但後宮始終是後宮,嘉慶身為帝王,自有帝王的責任,雖然莊妃是嘉慶的一生摯愛,而且備受寵愛,但由於種種原因,莊妃始終不得晉升,直至香消玉殞的那刻還是莊妃。
對於莊妃的死,嘉慶自然悲傷,生前是有著不少情分的,而且王佳氏也是一個非常懂嘉慶的女人,所以嘉慶把她的葬禮辦得相當隆重,還讓皇后親自為她送葬。可見這名女子雖身份不高,但在嘉慶的心中,分量是相當足的,絕對算得上是嘉慶的一生摯愛了。雖然莊妃生前因為出身低微,沒當上皇后,但她死後卻極盡哀榮,也算是人生贏家了。
愛情自古為世人所追求,但由於時代不同,地位不同,身份不同,這個東西表面上似乎會為人所看淡,但卻不曾被忘卻。嘉慶對王佳氏的喜歡可以達到愛情的地步,但在她生前不能給她應得的東西,也許在她死後出於愧疚,加上想要面對內心的坦誠,才給她辦了如此風光的葬禮吧。她出身低微,卻是嘉慶的一生摯愛,生前沒當皇后,死後極盡哀榮。
愛令人迷了眼,才使人害怕,不論君王凡人,都有七情六慾,而作為君王的第一責任就是對國家百姓負責,雖錦衣玉食,高高在上,甚至令人妒羨,但其實有許多的不得已不為人知,想來歷代的明君皆是如此吧。朋友們,你們對王佳氏和嘉慶的愛情怎麼看?對於愛情又有怎樣的觀點?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版權聲明: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