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低微,卻是嘉慶的一生摯愛,生前沒當皇后,死後極盡哀榮

2021-01-19 山河見聞

自古君王與普通人不同,在他們身上承擔著國家和百姓的生死,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茫茫歷史長河中的這樣一位君王,她是令妃的兒子,乾隆帝的十五阿哥——嘉慶帝永琰。他和不少明君一樣,對國事自然相當上心,乾隆一駕崩,他更是不餘遺力地剷除貪官和珅一黨,但皇帝也是人,累的時候自然需要找人閒聊說話,於是這位不起眼的漢女登場了。

她是永琰的通房丫頭王佳氏,內務府包衣出身,所以她的出身很低微,只能當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但她的父親是個文人,自然從小對這個女兒造成影響。父親有文化,女兒也不會差到哪去,於是王佳氏自小便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女子,對詩詞歌賦很是精通,和嘉慶帝聊起來,自然是有不少的話題了,於是,嘉慶對這個女子日漸生情。

後來永琰成為皇帝,這個女子雖然晉升速度很快,但因為她出身實在太低了,嘉慶再怎麼努力,也只能把她封為莊妃。但是她這個封號非常尊貴,在當時「莊」的名諱是很高的,對應著孝莊太后,自然與眾不同。

但後宮始終是後宮,嘉慶身為帝王,自有帝王的責任,雖然莊妃是嘉慶的一生摯愛,而且備受寵愛,但由於種種原因,莊妃始終不得晉升,直至香消玉殞的那刻還是莊妃。

對於莊妃的死,嘉慶自然悲傷,生前是有著不少情分的,而且王佳氏也是一個非常懂嘉慶的女人,所以嘉慶把她的葬禮辦得相當隆重,還讓皇后親自為她送葬。可見這名女子雖身份不高,但在嘉慶的心中,分量是相當足的,絕對算得上是嘉慶的一生摯愛了。雖然莊妃生前因為出身低微,沒當上皇后,但她死後卻極盡哀榮,也算是人生贏家了。

愛情自古為世人所追求,但由於時代不同,地位不同,身份不同,這個東西表面上似乎會為人所看淡,但卻不曾被忘卻。嘉慶對王佳氏的喜歡可以達到愛情的地步,但在她生前不能給她應得的東西,也許在她死後出於愧疚,加上想要面對內心的坦誠,才給她辦了如此風光的葬禮吧。她出身低微,卻是嘉慶的一生摯愛,生前沒當皇后,死後極盡哀榮。

愛令人迷了眼,才使人害怕,不論君王凡人,都有七情六慾,而作為君王的第一責任就是對國家百姓負責,雖錦衣玉食,高高在上,甚至令人妒羨,但其實有許多的不得已不為人知,想來歷代的明君皆是如此吧。朋友們,你們對王佳氏和嘉慶的愛情怎麼看?對於愛情又有怎樣的觀點?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版權聲明: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位擁有封地、軍隊的皇后,死後極盡哀榮,與數位皇帝冥婚
    厲害如武則天,前期她也是靠著李治來實現自我價值,就算專治的呂雉也不過靠著外戚來統治朝堂,她們雖然勝過許多女子,但是也不過是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縱觀后妃的歷史記錄,發現真正能夠活出自我,不是男人依附的后妃也只有婦好一位。婦好,是武丁的第一任皇后,也是中國歷史唯一一位有封地,有軍隊的皇后。商朝時期,戰亂不斷,每當外族進攻時,商朝的軍隊都要折損很多官兵。
  • 她是政治的犧牲品,被迫嫁給康熙,卻意外收穫幸福,死後極盡哀榮
    胤的生母其實就是一位貴妃,她的諡號是溫僖貴妃,但是這位貴妃可不了的,是康熙時期最重要的四位大臣之一的女兒,在那個時期,大臣的地位基本上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所以這位貴妃地位當然是非常高的,平時在宮裡也沒有什麼人敢欺負她。這位貴妃一開始並不是因為愛情才進宮的,她只是政治的犧牲品。康熙為了讓大臣站在自己的這一邊,所以才娶了這位貴妃。
  • 正說孝穆成皇后:出身名門的薄命女,無兒無女死後也不得安寧
    不幸的是,崇德帝的原配妻子因為早亡而被透明、被無視,連個皇后稱號都沒混上;本文主角道光帝的原配妻子,比前輩姑奶奶強點,雖然生前沒戴上鳳冠,但好歹在死後被丈夫追封為孝穆皇后。旻寧夫妻還沒給母親孝淑皇后守完喪,祖父太上皇帝老乾隆又駕崩,身為孫子的旻寧要給祖父服期年,嗯,繼續守孝中。就在小夫妻守孝期間,老乾隆死後不到百日,嘉慶四年(1799)四月初十,嘉慶帝按照家法秘密建儲,親自書寫二阿哥、嫡長子旻寧的名字緘藏鐍匣,把旻寧內定為皇儲。
  • 她就是歷史上的陸沐萍,出身低微但養育了大清皇帝,成為後宮贏家
    我們看了下陸氏的資料,發現關於她的家庭背景史官僅用了句「其父陸士隆」一筆帶過,這說明她出身並沒有可圈可點之處,她是個平民女子的機率很大。作為一個普通家庭出身的女子,她是通過何種渠道成為乾隆妃嬪的呢?想必她本來是宮女或者內務府包衣奴才之類的,機緣巧合下被乾隆翻牌子,因此進入了乾隆的後宮。 她入宮後先被封慶嬪,然後又一路走到了貴妃的位置,要知道在這個過程中她並無所出,一個無子無女的低微女子能走到這樣的地位,可見乾隆對她的寵愛有多麼不同尋常。
  • 4年前的今天,一生只寫一部長篇小說的陳忠實去世,極盡哀榮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慕和)4年前的今天,一生只寫一部長篇小說的陳忠實去世,極盡哀榮1942年8月3日,陳忠實出生於陝西西安灞橋區西蔣村。這個位於市區西南的小村落,南倚白鹿原,北臨灞河。他迫切地想要創作出一本「死後可以放進棺材裡」的長篇大作。為此,他拒絕去省文聯做黨組書記,1988年隻身回到鄉下,潛心寫作。他查閱大量白鹿原的縣誌,走訪當地上了年紀的老人,光是自己準備的筆記資料就堆滿了一屋子。
  • 步練師:為什麼生前當不了國母,死後卻被追封為皇后呢?
    對於在孫權那個時期的美人,可謂是多不勝數,前有銅雀臺裡的二喬,後有呂布心心念念的貂蟬,但是,你聽說過這樣的一個美人的名字嗎,步練師,作為一代皇帝最愛的女人,為何她卻如此名不見經傳呢?就讓我們從步練師出身說起,步練師出生於淮陰,但是由於當時是諸國混戰的局面,她為了躲避戰亂,和她的母親一起來到了孫權的地盤廬江生活。
  • 貧民出生的令妃,獨得皇帝恩寵,只因她知書達理
    乾隆皇帝在位的時候,後宮裡有一個生前並沒有真正地被冊封為皇后的女子,她就是歷史上說的美麗端莊為一生的孝儀純皇后,是因她的兒子之後當上皇太子,在她死後也跟著她也被追封了,她的兒子就是歷史上富有傳奇色彩的嘉慶皇帝。
  • 此妃在世時連名號都沒有,卻因兒子爭氣,去世24年後極盡哀榮
    一般來說,嬪妃生前的起點,就決定了她的歷史定位,在她去世後,皇帝將會為她加封一級,新皇帝繼位,有可能考慮到她的貢獻,再為她加封一級,也就僅此而已了。然而,在雍正剛剛繼位的時候,居然下達了一條聖旨,內容讓人很吃驚:追贈康熙敏妃為皇考皇貴妃,並將族人等由包衣撥出編一佐領。要知道,上面提到的敏妃,在世時不過是一名庶妃,比宮女的地位略高一點,連正兒八經的妃號都沒有。
  • 孝獻皇后董鄂氏到底是誰?從哪裡來的?
    孝獻皇后董鄂氏(1639-1660),就是《少年天子》中皇帝深愛的烏雲珠。這位深得順治皇帝寵愛的皇貴妃究竟是誰?從哪裡來的?一般認為有下面4種說法。1,是秦淮八豔之一的董小宛。洪承疇為了討好清朝主子,就把她送給了順治皇帝。這個說法我認為不太可能,因為她是漢族女子,就算進了宮,順治寵愛她,孝莊太后也不可能讓一個漢族女子當皇貴妃,而且權勢比皇后還大。2,是襄親王博果爾的福晉。博果爾是皇太極的第11個兒子,15歲時沒有成親就死了,所以他根本就沒有福晉。
  • 賭王喪禮極盡哀榮,霍震霆主持,董建華致哀,妻兒成群排位有講究
    一代傳奇賭王悵然長逝,何家為賭王舉行了風光大葬,葬禮極盡哀榮。賭王的入殮儀式在港舉行。葬禮現場哀樂聲讓人肅穆凝重,百花布滿四周,政商演藝界名流擠滿了會場。傳奇賭王的喪禮,由著名著名商人霍震霆主持,兩家原本就是世交,霍震霆父親霍英東和賭王生前是十分要好的朋友。霍震霆聲音肅穆地說道:「何博士一生做事永遠不說No字,一定要Yes。我想親切地對何博士講一句, Stanley,我們永遠懷念你。」
  • 蔡英文要頒郝柏村褒揚令,郝龍斌:父囑不申請死後哀榮
    不過,郝柏村之子郝龍斌卻表示,「感謝肯定,但父親希望家屬不必申請任何死後哀榮」。郝龍斌表示,郝柏村生前留下的遺願是過世後,儀式一切從簡,並以防疫為重,婉謝各方弔唁,待郝柏村8月生日時,再視疫情規劃親友追思活動。
  • 「惠宜德榮」這四妃固然受寵,但赫舍裡氏皇后才是康熙的一生摯愛
    如果說冊封皇后與皇貴妃,憑藉的是其家族的勢力背景與朝堂地位,體現出的是康熙皇帝對其的尊重,那麼,被封為「妃」一級的后妃,則更多的體現的是康熙皇帝對其的寵愛。那麼,「惠宜德榮」四妃之中,誰是最為得寵的后妃,其又是否能稱得上是康熙皇帝的「一生摯愛」呢?
  • 17歲少女被嘉慶一眼看中,穩居中宮13年,死後皇帝祭奠60次
    她是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17歲被嘉慶帝一眼看中,指給兒子道光(綿寧)為繼福晉,她22歲為道光生下長女,卻只活了七歲,她29歲入主中宮,成為萬人敬仰的一國之母,主持大清後宮事務13年,卻猝然而逝,死後道光親自祭奠多達60次……
  • 鶼鰈情深:乾隆摯愛一生的女人
    如果說《長恨歌》中所描寫的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還只是詩人白居易的臆想和創造的話,那麼從這一年起,乾隆對孝賢皇后富察氏長達半個世紀的深情思念,則稱得上現實版的長恨歌。從某種角度說,乾隆一輩子都沒走出摯愛早逝所帶來的陰影。
  • 婉容皇后死後,李家兄弟冒死安葬了她,兄弟二人後來結局如何?
    婉容皇后死後,李家兄弟冒死安葬了她,兄弟二人後來結局如何? 導語: 說起婉容皇后,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她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后。世人皆知婉容皇后一生過得十分悽慘,然後又有誰知道她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程中備受照顧。死後還被人冒著生命危險安葬了。
  • 令妃統攝後宮十幾年,為何乾隆皇帝不納她為皇后?
    前些年有一部很火的古裝劇,名叫《延禧宮略》,劇裡講的主要是令妃是如何一步一步從一個小宮女成為貴妃的,令妃的一生,也可以說是飛上枝頭變鳳凰了。令妃的人生也是十分有趣的,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有一個重要的時刻,令妃也不例外,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兩個重要的十年。
  • 正說孝淑睿皇后:出身最低幸福值卻最高,嘉慶想和她做三輩子夫妻
    完顏氏的家世比孝淑的家世好些,她的姑姑是第五代莊親王永瑺(初名永琮)的嫡福晉,姐姐則是永瑺嗣子第六代莊親王綿課的嫡福晉。很明顯,完顏氏是乾隆帝為繼承人顒琰預備的繼妻人選,如果完顏氏沒有早死,就沒孝和什麼事了。
  • 探秘貢女出身的元順帝奇皇后
    元順帝一生先後立過三位正宮皇后。奇氏是第三位正宮皇后,她來自朝鮮半島,以高麗貢女的身份被獻上於元廷。一名出身低微的貢女,是怎樣逆襲成為正宮皇后的?這首先要從她的丈夫元順帝妥懽帖睦爾說起。兩人並馬徐行,燕帖木兒表達了擁立他為帝的想法,妥懽帖睦爾被嚇得沒敢回答,因而引起了燕帖木兒的懷疑。回到元大都後,妥懽帖睦爾未能馬上登基為帝。直至半年後燕帖木兒因縱慾過度去世,才於至順四年(公元1333年)六月在上都即位,封燕鐵木兒的女兒答納失裡為皇后。雖然燕鐵木兒已經去世,但是他們家族的勢力仍然存在,並且依然強大;他的弟弟是左丞相,他的兒子是御史大夫。
  •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寄情於音樂收穫一生摯愛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寄情於音樂收穫一生摯愛今日,影片發布情感預告,預告不僅展示了皇后樂隊一步步從默默無聞到走向輝煌的過程,更揭露了他們的幕後創作過程以及他們面對的坎坷、挫折。同時,這支預告也向我們透露了佛萊迪·摩克瑞和他的靈魂伴侶、一生摯友瑪麗之間相互陪伴、相互激勵的獨特感情。
  • 嘉慶突然駕崩後,鈕鈷祿氏身為皇后,為何選了道光,放棄自己兒子
    到了明朝之所以沒有外戚幹政的情況,那是因為明朝的皇后,都出身於很普通的人家,沒有那種大家族的出身。因此外戚也不敢囂張。清朝就很特別了,皇后大多都是貴族出身,可是偏偏沒有出現外戚亂政的現象。為啥?因為清朝祖制就是不允許後宮幹政。